学术投稿

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分析

刘志芳

关键词:阴道分泌物, 病原体感染, 临床检验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进行诊治的1193例疑似阴道炎症患者,检验分析其阴道分泌物的病原体情况。结果本组1193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中,检出含有病原体的标本共888例,<为74.43%。其中,淋球感染者57例,滴虫感染者85例,衣原体感染者89例,细菌性阴道炎者169例,支原体感染者222例,真菌感染者266例。结论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常见的病原体感染为真菌感染,多发生于30~41岁年龄段,临床应加强宣传阴道分泌物的定期检测,避免阴道疾病的发生。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鹅口疮两种护理方法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新生儿鹅口疮两种护理方法的疗效对比。方法将32例新生儿鹅口疮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先用2%碳酸氢钠溶液口腔护理后再将10~20万u/ml涂擦鹅口疮处;观察组仍用2%碳酸氢钠溶液口腔护理后再用该溶液打湿的棉签蘸上制霉菌素细末涂擦鹅口疮处;观察口腔黏膜的修复状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结论用2%碳酸氢钠溶液口腔护理后再用该溶液打湿的棉签蘸上制霉菌素细末涂擦鹅口疮处,此方法可加快口腔黏膜的修复,从而减轻患儿痛苦,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爱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研究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护理

    目的观察并分析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130例老年心肌缺血患者,依据其病情特点将其分别列入有痛组(对照组)与无痛组(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身体症状,并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经研究,在观察组患者处于睡眠状态的情况下,其心电图S-T会出现向下偏移现象,但是偏移的幅度不超过1.0mm;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发病率要明显较高,且其平均心率则显著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护理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时,要注意为其提高全面护理干预,以及时地发现并处理各种突发病危事件,以使其发病率显著较低。

    作者:乔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更换时间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更换的佳时间。方法将2014年12月~2015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留置导尿患者分为三组,3d组、5d组、7d组,所有患者均使用康乐保公司的康维抗返流集尿袋。通过定时尿培养,观察三组患者的尿路感染情况。结果3d组与5d组尿路感染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0014),5d组与7d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0.0014),3d组与7d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0014)。结论康维抗返流集尿袋的更换时间以3d更换为适宜。

    作者:熊柱凤;汤利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冠心病治疗中阿托伐他汀的临床抗炎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冠心病治疗中阿托伐他汀的临床抗炎作用。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于我院的冠心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脂、一氧化氮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一氧化氮以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有明显上升,C反应蛋白以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针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令人满意的抗炎效果。

    作者:张小娟;王炳华;刘秀芳;孙树兰;潘双双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CT引导下内脏大小神经毁损术治疗胆囊癌癌痛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悦栽引导下内脏大小神经毁损术治疗胆囊癌癌痛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行悦栽引导下内脏大小神经毁损治疗胆囊癌癌痛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指导及术后进行及时有效的支持、对症等围手术期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程度。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术后1例患者出现穿刺处轻度酸痛、低血压,2例患者出现腹泻症状,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术前VAS评分(7.54±1.23)分,术后员w、2w、1月、2月随诊,患者VAS评分(2.19±0.36)分,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0.05)。结论悦栽引导下内脏大小神经毁损术是治疗胆囊癌癌痛的有效方法,心理护理、术前指导以及术后及时有效的支持、对症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张华秀;曹新添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细胞毒性药物配置安全性探讨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是获得洁净的工作环境,专门训练的药房工作人员,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包括全肠外营养,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药物被集中分配的地方。将分散在治疗室开放环境下的化疗药物配置,重点由专职的技术人员在清洁、封闭的环境中,当地数个干净的操作台。大多数化疗药物是细胞毒性药物。美国医学协会(ASHP)是定义为一个高风险的药物,即使是少量的暴露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的潜在不利影响。突变和突变的影响,中央静脉中心和化疗药物的运作模式,采用从接收订单实现全过程管理的化疗药物,药物分布,和交付到病房。在提高化疗药物的安全性和保护性的过程中,化疗药物的安全性和保护性都是一样的。

    作者:张梅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中老年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高尿酸血症(HUA)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12月经临床确诊年龄在40岁以上中老年HUA患者78例为病例组,另外选择同时期同年龄段10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选择腰臀比(WHR)、身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UA组患者BMI、WHR、TG、TC高于非HUA组(<0.05),超重、肥胖、中心型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是HUA的危险因素。结论在中老年人中高HUA与MS密切相关,应早期控制MS的相关指标来有效预防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作者:杨晶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桂枝茯苓胶囊用于药流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用于药流后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40例行药流患者,孕囊排出后,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20例,服用桂枝茯苓胶囊)和对照组(20例,不服用药物),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阴道流血时间I级、I I级人数及阴道流血量I度、I I度人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阴道流血时间II级人数、阴道流血量I 度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结论药流后加用桂枝茯苓胶囊,能够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阴道流血时间,减少阴道流血量,值得推广。

    作者:朱丽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心电图呈现缺血性T波的非冠状动脉综合征18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心电图呈现缺血性T波的非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电图呈现缺血性T波的非冠状动脉综合征180例,通过分析患者心电图特征及临床表现,给予对症药物治疗,并行影像学检查治疗效果。结果180例心电图呈现缺血性T波的非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172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8例患者因临床症状严重及时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临床上患者心电图呈缺血性T波改变时除考虑冠状动脉综合征之外,还存在非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可能,必须通过详细观察患者临床表现、询问患者病史,配合其他检查明确病情,以免造成误诊,影响临床治疗。

    作者:彭少邕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和常规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囊结石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和常规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囊结石中的效果,探究其临床适用性。方法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86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各项指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明显低于对照组(20.9%),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出血量少、恢复快,临床疗效显著,切口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较少。

    作者:温小晖;沈晓亮;曾剑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腮腺囊肿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腮腺囊肿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54例腮腺囊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4例患者中有44例术前诊断为腮腺囊肿(腮腺囊肿),10例在手术中冷冻活检,诊断为腮腺囊肿。22例中,36例采用面神经部分切除术,肿瘤切除。术后切口愈合,无唾液瘘,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超声及穿刺可提高腮腺囊肿的诊断率院腮腺囊肿的治疗是完全切除术。

    作者:潘桂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FE复合酶漱口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FE复合酶漱口液、叶酸片、维生素B2、甲钴胺片以及维生素E软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无溃疡时间和随访总间歇期长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联合使用多种药物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晓春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血压变化的护理研究

    嗜铬细胞瘤是由嗜铬细胞形成的肿瘤[1],肿瘤细胞大多来源于肾上腺髓质,少数来源于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由于肿瘤或增生细胞能持续或间断地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物质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从而导致持续性或阵发性血压增高和多个器官功能代谢紊乱,严重者可致死、致残;目前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唯一方法,特别是腹腔镜手术已成为治疗嗜铬细胞瘤的金标准[2],由于肿瘤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3],并且异常增高的血压使得该手术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因此,做好围手术期血压的监测和护理对手术的成败至关重要[4]。笔者将其所在科室2012年~2014年收治的30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海荣;董彦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不同角度及深度对剪切波组织定量技术测量的影响

    目的初步分析剪切波组织定量(elastography point quantifi cation,ElastPQ)技术在不同的取样线角度和感兴趣区深度对正常成人肝脏测量的影响。方法将感兴趣区置于中线的肝包膜下0 cm、1 cm、2 cm、3 cm、4 cm,偏离中线15o、30o的肝包膜下1 cm处,获得ElastPQ值,比较不同角度和深度检测成功率及ElastPQ值。结果中线的肝包膜下0、1、2、3、4 cm及偏离中线15o、30o的肝包膜下1 cm处的检测成功率分别为0%(0/64)、98.4%(63/64)、98.4%(63/64)、98.4%(63/64)、93.8%(60/64)、95.3%(61/64)、89.1%(57/64),取样线角度和感兴趣区深度对测量ElastPQ值均没有影响(=1.493,=0.236;=1.192,=0.321)。结论剪切波组织定量技术可成功应用于肝脏组织的检测。

    作者:赵淳;殷立平;吴意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监控录像回放在晚夜班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晚夜班护理管理方法。方法抽调2014年11月~2014年12月我科晚夜班护理工作录像回放。结果发现存在护理质量缺陷16例,并分析原因,加强管理,2015年3月~2015年4月又抽调我科晚夜班护士工作录像回放,未发现晚夜班工作缺陷。结论通过监控录像回放,了解晚夜班护理工作情况,加强管理,补充护士长仅白班护理管理的不足,以提高晚夜班护理质量,切实可行。

    作者:郭燕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自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可行性

    目的研究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自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自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观察组仅单纯的采用常规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4w为一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有效率。结果1个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心电图有效率也明显较高,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比常规方法更为显著,有效率高,心电图检查的效果也相对较好。

    作者:周本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PICC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探讨PICC导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不仅保证了导管的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又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晶惠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通过对38例实施亚低温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总结出亚低温治疗患者的护理要点为院神经系统监测、生命体征监测及护理、消化系统监护、体位护理、复温护理、基础护理等。

    作者:闭芬艳;王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核医学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核医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核医学科室接受检查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核医学科检查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核医学科检查时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1.11%),<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推进核医学检查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核医学科的护理质量,提高病患满意度。

    作者:万琦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儿科护理中沟通方法及技巧分析

    随着两代独生子女时期的到来,形成了当代人与人之间思维方式、认知、理解、信任等特有的形式。儿科护士应学习、掌握更多的护患沟通技巧和方法,减少护患纠纷,建立和谐护患关系,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服务。

    作者:王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