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柱凤;汤利萍
目的观察抗痨浓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淋巴结结核的疗效。方法对44例淋巴结结核患者采用抗痨浓煎剂与西药抗结核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疗程1年。结果有效率100%,能明显缩小肿大淋巴结,并且为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创造条件。结论抗痨浓煎剂联合西药对淋巴结结核有明显的疗效,并且副作用小。
作者:张丹;钮晓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初步分析剪切波组织定量(elastography point quantifi cation,ElastPQ)技术在不同的取样线角度和感兴趣区深度对正常成人肝脏测量的影响。方法将感兴趣区置于中线的肝包膜下0 cm、1 cm、2 cm、3 cm、4 cm,偏离中线15o、30o的肝包膜下1 cm处,获得ElastPQ值,比较不同角度和深度检测成功率及ElastPQ值。结果中线的肝包膜下0、1、2、3、4 cm及偏离中线15o、30o的肝包膜下1 cm处的检测成功率分别为0%(0/64)、98.4%(63/64)、98.4%(63/64)、98.4%(63/64)、93.8%(60/64)、95.3%(61/64)、89.1%(57/64),取样线角度和感兴趣区深度对测量ElastPQ值均没有影响(=1.493,=0.236;=1.192,=0.321)。结论剪切波组织定量技术可成功应用于肝脏组织的检测。
作者:赵淳;殷立平;吴意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调查我县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的服务现状以及服务能力,探讨当前我县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中的问题。方法对我县拥有的乡镇卫生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我县乡镇卫生院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评估,主要调查我县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力资源现状、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情况、卫生院科室建设以及设备配备情况。结果我县的中医药服务能力较差,亟待提高,本科学历工作人员占中医药总人数的5%左右,而高中及以下学历工作人员占总人数的30%左右。而在这些工作人员中,无职称的或非中医药专业工作人员占工作人员总数的30%,在所调查的乡镇卫生院当中,仅有50%的卫生院设有专门的中医科室或中药科室,而中药药房的配备则仅为10%左右。乡镇卫生院中没有配备专门的中医药设备,中医药服务基本建设不足,设备配备不良。在日常治疗中,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要的治疗病症,而对妇科常见病的治疗则不足20%,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的比例则为10%左右,疾病治疗能力低。所调查的卫生院由于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缺泛,导致部分乡镇卫生院没有中医药科室。结论我县的乡镇卫生院的中医药服务能力较低,需要进行优化和提高。
作者:严彦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静脉置管导管堵塞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57例手术后经静脉留置导管患者的观察,分析导管堵塞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对置管患者导管的护理,掌握预防导管堵塞的方法。结论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加强对置管患者及导管的护理,以降低堵管的发生率。
作者:陈顺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对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从2014年1月~2015年1月,60例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厄贝沙坦150mg辕d,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10mg辕d,1w后,根据超声心动图,血压,心电图、血液生化检验结果调整药物剂量,血压不超过140辕90mmHg为目标。每15d复查血压。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是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后检测。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半年,厄贝沙坦与贝那普利能有效改善舒张收缩压患者的降压疗效,但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跃0.05)。左心室重量指数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但有两种药物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跃0.05)。患者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厄贝沙坦和贝那普利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效果好,两种药物无差异。
作者:张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讨精细化管理对提高医院药房工作效益的影响。方法将门诊药房药剂师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精细化管理前后侯药时间、日调剂处方量、调剂单张处方时间、差错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精细化管理能缩短病患拿药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运枝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护患沟通是护士进行护理活动基本要求,它与护理知识和技术同等重要。良好的护患沟通增强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增进了解,协调关系,相互信任,从而减少冲突、矛盾、纠纷,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杨冬花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对数字化医院中心机房建设过程中,关于机房选址、环境与安全、电源管理、避雷设计、消防系统、综合布线等系统设计进行探讨。
作者:徐瑾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麻患者的心理状况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拟行非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术前1h、术后4h时的心理状况(SAS、SDS)及舒适度(GCQ)。结果两组术后4h时评分较术前1h时明显下降(均<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0.01),两组GCQ评分中社会文化、环境、生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心理精神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01)。结论术前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手术室非全麻患者的围术期焦虑及抑郁心理,提高术中术舒适度感受。
作者:贾春梅;马梅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产褥期是指产妇全身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时间,一般为6w。产褥期内产妇身体的每一个系统特别是生殖系统及乳房有较大的生理变化,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特别是产时的疼痛。焦虑,产程中的过度疲劳。以及产后1~2d出现的产后宫缩痛均能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及营养摄入,所以很好的调适,即保证了营养平衡搭配,又保障了产褥期妇女身体恢复的需求及乳汁的充足,以便满足婴儿的需求。
作者:孙秀英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持续蛛网膜下腔引流脑脊液对脑外科术后切口脑脊液漏的治疗效果。方法院运用回顾性分析,对2013年3月~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脑外科手术治疗并患上术后并发症切口脑脊液漏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以治疗方法为分组标准,将98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运用持续蛛网膜下腔引流术对其中的54例患者进行治疗,一组为对照组,运用漏口旁头皮下引流术对其中的54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相差不大(跃0.05),实验组治疗花费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0.05),且在治疗过程中,实验组发生反应的概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0.05)。结论在进行脑外科手术切口脑脊液漏的治疗中,持续蛛网膜下腔引流脑脊液的治疗方法具有临床治愈率高、治疗时间短的特点,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小。
作者:肖庆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精密附着体修复在牙列缺损中的应用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共20例,使用精密附着体为患者制作义齿,观察本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根据患者自我评价义齿的稳定性、咀嚼能力。结果经过PAD修复后两个月内,本组20例患者自我评价均感觉良好,精密附着体义齿稳定性良好,咀嚼能力好,使用过程中未有松动情况,患者满意程度(100%)。临床检查中也未发现患者有后续并发症情况。结论精密附着体修复在牙列缺损中有着良好的临床价值,精密附着体修复的义齿具有稳定性好、咀嚼能力好、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孙晓东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与危险因素密切相关,除传统危险因素外,心理因素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与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相互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预后,因此心理平衡是心血管健康的基石。提高医护人员对冠心病患者的精神心理障碍的认识,帮助冠心病患者正确应对疾病,形成健康、积极的心态,对提高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及改善临床长期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车琮璐;刘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1年内有症状并经真菌学证实的VVC发作4次或以上,称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 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发生率约5%[1]。分初始治疗与巩固治疗,多数患者复发机制不明确,目前国内外尚无成熟巩固治疗方案。妇女反复发生,严重影响着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本文复习有关文献,,就RVVC的病因、可能的发病机制、治疗和预防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率腊梅;王学会 刊期: 2015年第43期
通过制定完善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低位肠外瘘在疾病的转归过程中,心理护理极为重要,能够缩短病程,早日康复。
作者:杜杨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肾移植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我中心10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临床护理路径组)和对照组(非临床护理路径组),研究组以肾移植临床护理路径为指导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移植相关知识、并发症、认知行为、护理满意度以及护士移植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研究组在肾移植相关知识、认知行为、护理满意度以及低年资护士移植相关知识知晓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肾移植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升护理工作水平,提高护理工作满意率。
作者:罗雅丹;李丹;李琪俐;李红;董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为了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针对手术室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易出现的差错事故,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分析常见事故的原因,找出对策,并在工作中加以防范。实行前馈控制管理,有效杜绝手术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唐智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评价奥氮平在帕金森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帕金森病所致精神障碍的30例患者使用奥氮平,奥氮平起始剂量2.5~5mg/d,4w内视病情调整至(10~15mg/d)。使用简明精神评定量表(BPR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总有效率93.3豫,显效20例(66.7豫),有效8例(26.7豫),无效2例(6.7豫)。结果完成治疗及评定患者30例,奥氮平治疗2、4w后,BPR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0.05),总有效率93.3豫。患者精神症状改善显著,副反应少,仅4例出现体重增加、嗜睡、头昏等副反应。结论奥氮平治疗伴发精神症状的帕金森病患者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无明显药物间相互不良反应。
作者:王云;张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了解护生对老年护理的认知以及其对从事老年护理的工作意向,从而使老年人享有更优质的生活照理、预防保健及疾病治疗。方法随机抽样选取成都某医学院220名本科护生,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法将接受过老年护理学习和未接受过老年护理学习的分别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结果对照组显示少部分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占29.7%,试验组显示少部分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占33.3%。结论通过对护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增加护生对老年护理的兴趣和护生对老年护理的就业意向,从而促进老年护理的发展。
作者:陈可;施国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急性腹膜炎伴感染性休克患者围麻醉期的影响,从而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方法选取2008年06月~2014年0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腹膜炎伴感染性休克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静脉麻醉。结果两组患者入室时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拔管时,对照组心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且麻醉各期观察组MAP均低于对照组(<0.05)。其他各项指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0.05)。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显著差异(>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短(低)于对照组(>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在急性腹膜炎伴感染性休克患者中麻醉效果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梁建国;李庆和;张涛;张光信;王中明 刊期: 2015年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