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护理工作差错管理体会

唐智霞

关键词:手术室, 护理差错, 防范
摘要:为了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针对手术室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易出现的差错事故,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分析常见事故的原因,找出对策,并在工作中加以防范。实行前馈控制管理,有效杜绝手术差错事故的发生。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儿科护理中沟通方法及技巧分析

    随着两代独生子女时期的到来,形成了当代人与人之间思维方式、认知、理解、信任等特有的形式。儿科护士应学习、掌握更多的护患沟通技巧和方法,减少护患纠纷,建立和谐护患关系,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服务。

    作者:王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溃疡性结肠炎病机关键是虚损所致,以脾胃虚弱尧气血亏损为本,血瘀肠络、湿热留滞为标,乃本虚朴实,虚实杂夹之症。治疗中,标本先后有病机会有变化,应注意临证辨证。治宜健脾化湿,清热并用。治疗组40例,治愈17例,显效20例,无效3例。

    作者:陆鲜桃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奥氮平组各34例,治疗8 w,随访6个月,两组在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于治疗6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定生活质量。结果两组PANSS评分治疗后均有显著下降(<0.05或<0.01)。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奥氮平组(<0.05或<0.01)。治疗6个月后除物质生活维度评分无显著变化外,两组其余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均<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GQOL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后随访,阿立哌唑组在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及总分上显著高于奥氮平组(均<0.01)。结论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少,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略优于奥氮平组。

    作者:韩曙林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32例误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不典型表现及常见误诊原因,以提高多发性抽动症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特点、误诊误治情况及终疗效。结果误诊为结膜炎11例,鼻炎5例,咽峡炎4例,呼吸道疾病2例,面肌痉挛2例,面瘫1例,癫痫2例,不良习惯8例。误诊患儿于相关科室接受对症治疗后未见好转,其中23例患儿症状加重并合并其他TS表现。后经我科确诊后并采用抽动穴配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32例患儿中,临床治愈21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已治愈、有效患儿6个月年随访无复发。结论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由于症状复杂及早期症状不典型,患极易被误诊。临床医生要拓展思路,避免误诊;并要全面掌握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治疗手段,加强多学科协作,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燕;李晶;覃亮;闫国霞;杨信才;崔景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护理特点。方法对我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5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6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创伤小,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患者做好术前治疗,使患者尽可能达到正常生理水平,提高LC耐受力,术中、术后密切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能够保证高危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

    作者:马学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经脊椎微创扩张通道治疗腰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现代外科手术的发展要求,是小的手术创伤,达到相同或更好的治疗传统手术。腰椎骨折手术是第一选择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经椎间孔腰椎骨折手术(TLIF)因为并发症发生率小,成为更多人的认可[1]。传统开放TLIF技术通过对经典的中间背部中间,大量剥离椎旁肌肉和韧带的两端,腰背肌损伤,出血。微创侵入性、微创TLIF椎旁Wiltse手术入路,经多裂肌和背长肌进入太空,可以避免插入肌肉剥离,减少椎旁肌肉挤压损伤,减少术中出血,相同或更好比传统开放TLIF手术疗效。微创技术,介入技术,微创TLIF技术和椎弓根螺钉可以用来完成微平面和X射线设备[2]。近年来,微创外科在我院进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的应用,完成了10例手术,具有良好的效果。现在的报告如下。

    作者:丁美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肾移植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肾移植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我中心10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临床护理路径组)和对照组(非临床护理路径组),研究组以肾移植临床护理路径为指导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移植相关知识、并发症、认知行为、护理满意度以及护士移植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研究组在肾移植相关知识、认知行为、护理满意度以及低年资护士移植相关知识知晓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肾移植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升护理工作水平,提高护理工作满意率。

    作者:罗雅丹;李丹;李琪俐;李红;董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我院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2010年1月~2015年7月,我院共执行120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给予静脉泵预防、应用抗凝药物、早期功能锻炼等综合措施预防DVT。结果下肢肿胀发生率8.67%(104/1200),确诊DVT8例,发生率0.67%,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未发生1例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DVT患者腿围相较于术前增加(3.22±0.79)cm,治疗后腿围缩小2~3cm,相较于术前增加(0.44±0.51)cm,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患者满意率97.5%(1170/1200)。结论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低,预防效果可靠,经济费用低,临床应用方便,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梁鸿志;姚树俊;刘照树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中医辩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中医辩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9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片联合二甲双胍片进行治疗,试验组根据症状进行分型,采用中药进行辩证治疗,分型包括肝肾阴虚、阴阳两虚、痰浊阻络三种证型,比较两组治疗2个月后血糖、血压改变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管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均<0.05),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中医辩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糖血压水平,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王秀枝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管状胃代食管术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管状胃代食管术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对比,为相关病症的治疗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20013年9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共计10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全胃代食管术,治疗组管状胃代食管术,对比各自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吻合口狭窄1例,胸胃综合征1例,反流性食管炎2例,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中吻合口狭窄8例,胸胃综合征5例,反流性食管炎7例,发生率为37.7%。对比发现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0.01。治疗组中吻合口狭窄1例,胸胃综合征1例,反流性食管炎2例,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中吻合口狭窄8例,胸胃综合征5例,反流性食管炎7例,发生率为37.7%。对比发现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0.01。结论管状胃代食管术是一种有效治疗食管癌术后消化道重建的手术方案。该方法治疗效果显著,临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刘建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抗压型PICC导管在重症监护室的应用与护理

    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一般病情危重,随时都有抢救的危险。在这过程中必须配合医生做好各种容量的管理,氧合的管理,还有各种外出的检查。目前常规在用的颈内深静脉,锁骨下深静脉,股静脉的置管都因重症监护室环境的关系及患者病种的复杂显得越来越受局限。PICC是将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由肘部静脉沿血管送入上腔静脉的一种技术[1]。抗压型PICC导管不仅适用于静脉输液治疗,输注化疗等刺激性药物患者,全胃肠外营养或者缺乏外周静脉通路患者,还因它能高压注射,可用于增强CT时高压注射造影剂,抢救时加压输血输液,也可测量中心静脉压及抽取混合静脉血气。抗压型PICC导管的使用给危重患者的血管通路建立带来了新的契机[2]。目前已在我们重症监护室广泛应用,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作者:诸凌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护理临床教学中的环节质量控制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士人员从理论基础向临床实践过渡的必经过程,也是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重要途径,而环节质量控制则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相关的教学人员为护士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方法,是确保护理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护理临床教学中的环节质量控制进行详细地分析论述,对提高其教学质量的方法提出具体的意见和措施。

    作者:欧阳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对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

    目的在对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使用预防性抗生素,观察并分析其对于患者在医院感染方面的影响。方法对于在我院治疗的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204例患者随机性地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选择使用我院常规的治疗方法,而并不对其使用抗生素以及其他的护理与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选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针等抗生素,在患者入院后便进行应用,已达到预防的目标,直到患者的出血情况停止3d之后方可停药,对两组患者在我院治疗后的医院感染率以及死亡率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并对比。结果临床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仅为20.4豫,较之于对照组患者的58.3豫差异十分明显,具有着显著性(<0.001),61.5豫的医院再感染患者出现了再出血的情况,其明显要比并未出现感染的患者的17.5豫要高(<0.01),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20.4豫。也要远远地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7.9豫(<0.01)。结论对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现则应用预防性的抗生素能够对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以及再出血率进行降低,加强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理想的临床预防措施。

    作者:颜成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应用APACHEⅡ评分对ICU护理质量和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

    目的分析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系统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质量和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方法将我院ICU收治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8例予以ICU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8例每日行APACHEⅡ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制定护理策略和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比较两组患者间住院时间、总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救治成功率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间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对人力配置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总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对人力配置的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应用APACHEⅡ评分系统有助于提高ICU护理质量,节<患者住院成本,且优化护理资源合理配置。

    作者:崔美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精密附着体修复在牙列缺损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精密附着体修复在牙列缺损中的应用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共20例,使用精密附着体为患者制作义齿,观察本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根据患者自我评价义齿的稳定性、咀嚼能力。结果经过PAD修复后两个月内,本组20例患者自我评价均感觉良好,精密附着体义齿稳定性良好,咀嚼能力好,使用过程中未有松动情况,患者满意程度(100%)。临床检查中也未发现患者有后续并发症情况。结论精密附着体修复在牙列缺损中有着良好的临床价值,精密附着体修复的义齿具有稳定性好、咀嚼能力好、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孙晓东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迪瑞BF-6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性能评价

    目的评价迪瑞BF-6700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性能指标。方法按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和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制定的评价标准对BF-6700各项性能进行评价。结果 WBC、RBC、Hb和PLT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值)均<4%,表明BF-6700重复性良好;各项指标Bias均小于行业标准要求,表明仪器准确度良好;得出WBC携带污染率为0,RBC携带污染率为0.3,Hb携带污染率为0,PLT携带污染率为0.1,均<1%,符合行业标准和仪器厂家要求;BF-6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WBC、RBC、Hb和PLT相关系数均大于0.99,表明仪器测定值与理论值相关性良好。结论迪瑞BF-67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性能优良,符合临床实验室检验要求,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型医院。

    作者:陈晓彦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临床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支气管哮喘64例,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两组。对照组32例,施行常规护理;给予余32例临床路径护理,入组研究组。观察评定效果,组间比较。结果研究组知识知晓率高(<0.05),依从性好(<0.05),满意度高(<0.05),有显著差异。结论支气管哮喘护理中运用临床路径,效果满意。

    作者:龚海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相关因素与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

    呼吸机是重症监护病房内常用及主要的医疗监护设备。随着呼吸机的使用日渐普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 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率也显著增加。本文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如何采用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降低VAP的发生进行综述。

    作者:徐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品管圈活动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药的不规范服用率

    目的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药的不规范服用率。方法科室成立QCC小组,确定主题,对科室口服药不能规范服用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方案,实施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口服药的不规范服用率由48.3%下降到13%.。结论影响住院患者口服药不规范服用的因素主要有患者的因素、医护人员的因素、药物种类多的因素,应用品管圈活动有助于系统的分析要因并制定改进措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药的不规范服用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杨永芳;陈婷;朱婷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护理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一直占据着致死率的首位,临床特点表现为发病突然性、病情发展迅速、临床症状严重、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较多、预后差异显著等。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高血压病常导致脑底的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突出的表现是在这些小动脉的管壁上发生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和局灶性出血、缺血和坏死,削弱了血管壁的强度,出现局限性的扩张,并可形成微小动脉瘤。因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或其他因素引起血压剧烈升高,导致已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其中豆纹动脉破裂为多见,其他依次为丘脑穿通动脉、丘脑膝状动脉和脉络丛后内动脉等。绝大多数学者认为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动脉发生玻璃样变性,先使血管内膜下基质肿胀,内膜下有脂质沉淀,在内膜与内弹力层之间形成无结构物质,弹力降低,脆性增加。血管壁张力丧失并有纤维素性坏死,产生局部动脉在血压冲击下呈纺锤体或球状凸出,即粟粒状动脉瘤,血液还可侵入管壁而形成夹层动脉瘤。当血压骤然升高时,动脉瘤破裂引起出血。另外,高血压还可引起脑小动脉痉挛,导致远端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产生出血。此外,脑内动脉壁薄弱,中层肌细胞及外膜结缔组织少,且无外弹力层,可能导致高血压脑出血多于其他内脏出血。由于近几年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高血压脑出血在神经外科的治疗当中能够运用更为先进及有效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合优质合理的护理服务,能够改善患者预后的效果。本次研究针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与护理服务,进行临床诊治方面的观察与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王银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