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英
目的系统评价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1994~2014年关于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对照研究文献,应用RevMan5.0软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共计纳入7篇对照研究文献,合计患者730例,meta分析提示院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实验组)与单用利巴韦林(对照组)相比[有效率院OR=4.96,95%CI院(1.36~18.1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热持续时间院WMD=-0.80,95%CI院(-1.07~-0.52),<0.00001;头痛持续时间院WMD=-1.62,95%CI院(-2.73~-0.52),<0.01;腮腺肿大时间院WMD=-1.73,95%CI院(-1.99~-1.46),<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可以显著缩短发热、头痛及腮腺肿大持续时间,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研究受样本量和文献质量的影响,还有待于更多大规模、多中心、高质量的文献进一步验证。
作者:段然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手部烧伤瘢痕整形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手部烧伤瘢痕整形患者共72例,选取年限在2013年6月~2015年1月通过抽签随机将72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36例。其中一组患者通过常规手段进行护理,设定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对比,设定为优势组。结果优势组中手部烧伤瘢痕整形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3例),低于对照组的25%(9例),且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对手部烧伤瘢痕整形患者的并发症发生进行干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丽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个性化综合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2年7月~2015年6月来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13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68例)和观察组(n=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膀胱痉挛发生率分别为5.80%、2.90%,均低于对照组的23.53%、1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5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静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探讨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FE复合酶漱口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FE复合酶漱口液、叶酸片、维生素B2、甲钴胺片以及维生素E软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无溃疡时间和随访总间歇期长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联合使用多种药物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晓春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及对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桂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餐前运动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糖影响效果。方法将106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餐前运动干预组及餐后运动干预组,餐前组54例、餐后组52例,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餐前干预组运动后患者血糖、血钾均较运动前稍升高,血糖升高范围主要在0.2~0.8 mmol/L,血钾升高范围主要在0.3~0.7 mmol/L,运动后无发生低血糖情况,血钾仍在正常值范围内波动,而餐前运动干预组餐后2 h血糖(2hPG)明显低于餐后干预组,3个月后复查HbA1c,两组HbA1c均降低,但餐前干预组其降低比例明显优于餐后干预组(<0.05)。结论餐前运动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糖具有更好的影响效果,更好改善餐后血糖代谢,同时可以减少脂肪,改善脂肪细胞分泌功能,能延缓IGT发展,可使患者病情保持在平稳状态,能够有效控制糖耐量减低人群的糖尿病发病趋势。
作者:唐恭正;胡林雅;刘文国;刘东平;梁茜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提高急危重症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60例急危重症患者按照住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西帕依固龈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口臭、口腔溃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口臭、口腔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西帕依固龈液用于急危重症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口腔溃疡症状,清除口臭。
作者:魏凤洁;林芸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术后患者心理应激状态,观察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80例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进行了调查,并对80名患者进行了调查,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心理干预在恢复期间的阳性率均显著降低(<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能减少术后麻醉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袁冬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神经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样法选择2012年1~12月在嘉兴市康慈医院178例神经症患者为对照组,同法选取184例神经症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法,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法。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且观察组患者舒适度的平均得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舒适护理在神经症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
作者:沈晓阳;沈海群;汤娟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高压氧治疗联合早期药物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为后循环缺血治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选用2011年3月~2014年2月在我院神经康复科收治资料完整且符合后循环缺血诊断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压氧组与对照组各40例。各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无差异。两组均按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的原则早期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针刺风池穴结合高压氧治疗,1次/d。采用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眩晕症状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 sps 18.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05),治疗组眩晕症状改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刺结合高压氧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后循环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尤其针对眩晕症状改善疗效显著。
作者:张亚娟;秦彦强;张瑞杰;薛桂红;周新闻 刊期: 2015年第43期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VST)是一种少见的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静脉窦内血栓形成造成颅内压增高,同时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多见于围产期妇女。由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漏诊、误诊,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病死率很高。目前影像学检查是CVST确诊的主要手段,具有重要价值。随着近年来影像诊断学的进展,目前除了抗凝和溶栓治疗外,多途径联合血管内治疗是治疗CVST的主要方案。本文对近几年该病的相关问题的新研究进行了总结。
作者:佟志凯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查找在骨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主要原因,并且相应的对其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方法汇总分析在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24例骨科疾病患者,筛选出其中的80例患者,通过对其年龄层次的划分,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接受骨科手术后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形式对其进行护理,对于实验组接受骨科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在对照组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辅之心理护理。在护理一段时间后,对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疼痛程度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汇总,通过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实验组骨科手术后的患者无论是在疼痛程度上,还是在对护理满意程度上,都远远超过对照组。结论在对骨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对其施以心理护理的辅助护理,能够大大提升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因此,该护理方式应该在骨科手术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得到普及。
作者:吴秀玲;张阿利;王飞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手术患者206例,其中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7例。对其临床资料。术后所采取的预防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于及时治疗和恰当的预防护理措施的落实,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患者全部治愈,没有出现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高龄、长期卧床、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壁损伤、解剖结构的差异等有关。根据原因采取积极治疗和及时预防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防止DVT的发生,减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武颖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了解卵巢癌患者术后的心理变化及特征,提出相应的心理疏导方式。方法应用症状来自评量表(SCL-90)对168例卵巢癌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评,并与其他肿瘤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卵巢肿瘤患者,其焦虑、恐惧、躯化、敌对、人际关系等项因子分明显高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结论加强宣教,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精神支持的护理疗法,改变不适当的态度和行为,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促进患者健康恢复。
作者:万丹会;熊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92例月经不调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内对照组(西医治疗)和实验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每组均46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经统计,对照组14例为痊愈,15例为显效,10例为有效,总有效率为84.78豫(39/46);对照组23例为痊愈,13例为显效,9例为有效,总有效率为97.83豫(45/46);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不调,疗效确切。
作者:马丽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特点。方法对45例MM初诊患者(患者组)与30名健康人(对照组)的凝血因子、抗凝物质、纤溶活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患者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凝血因子峪、愈活性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凝血因子吁、喻、抗凝血酶芋(AT芋)活性、蛋白C活性、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0.05);FIB与β2-MG水平呈正相关关系(<0.05),峪因子与β2-MG水平呈负相关关系(<0.05)。结论初诊MM患者的凝血、抗凝、纤溶的部分功能会发生改变并与其临床分期相关。
作者:刘朔婕;陈志奇;黄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对超声检查早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4000例产检的孕妇当中通过超声检查确定的先天畸形胎儿为120例,对这120例先天性畸形的患儿超声波诊断报告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在120例胎儿当中,有61例在经过超声波诊断之后,符合率为93.44%。结论在产前检查的过程中使用超声波诊断技术可以有效的对胎儿的先天畸形状况进行诊断,这样也就使得新生儿畸形的发生几率大大的降低。
作者:王南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应用外固定架结合胫后动脉穿支旋转皮瓣修复足踝部骨折并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采取外固定架固定、设计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治疗足踝部骨折并皮肤缺损23例,出院后随访观察踝关节活动范围、皮瓣外形及功能、有无皮肤破溃等情况。结果23例中,2例因踝关节损伤较重行踝关节融合,皮瓣修复中发生皮瓣远1/4坏死1例,经中厚皮植皮治疗愈合,其余皮瓣均成活,随访皮瓣外形及皮肤功能良好,供区直接缝合2例,余下皮瓣均采用中厚皮植皮覆盖,且均成活。1例女性患者皮瓣移植后外形臃肿,经二次手术去脂修整变薄。术后5~9个月拆除外固定架。结论运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结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足踝部骨折并皮肤缺损操作简单、降低感染风险、皮瓣成活率高、术后皮肤外形及功能恢复较好。
作者:陈磊;霍乐乐;李晓东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包皮环切术是一种治疗包皮过长、包茎的手术方式。但在长久影响下,主动进行包皮环切术的正常人极少,仅在出现疾病或炎症时,才会有患者进行包皮环切手术。包皮环切手术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自有关报道表明男性包皮环切可降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风险后,包皮环切术首次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深入研究。据有关资料表明,虽然WHO以及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之后将包皮环切视为预防HIV感染的重要策略之一,但全世界仅六分之一的男性做过包皮环切术。主要原因是由于传统包皮环切术不能被大部分男性接受,担心影响性能力。而随着包皮环切术的不断进步,这一现象正在逐步改善。本文对传统包皮环切术及商环包皮环切术进行综述,探讨商环包皮环切术的优势。
作者:王东朝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糖尿病并发肺结核74例,按照护理干预模式差异将其分组。对照组共37例,施行常规护理干预;余37例模式选择中医护理干预,入组研究组。观察两组效果,予以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血糖指标改善明显(<0.05),结核病灶及胸腔积液变化明显(<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血糖控制较好,肺结核病情改善明显,影响较大。
作者:赵真 刊期: 2015年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