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桂芳
目的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配合尿激酶灌注治疗结核性浆膜腔积液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4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结核性浆膜腔积液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联合抗结核化疗,两组抽液后均给予异烟肼0.3,地塞米松10 mg浆膜腔注射。其中治疗组患者通过中心静脉导管置于浆膜腔每次抽液后注入尿激素,而对照组采用穿刺针穿刺进胸膜腔抽取积液。结果治疗组在显效、总有效率、无效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配合尿激酶灌注治疗结核性浆膜腔积液疗效确切,对结核性浆膜腔积液治疗更彻底,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作者:李胜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1年内有症状并经真菌学证实的VVC发作4次或以上,称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 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发生率约5%[1]。分初始治疗与巩固治疗,多数患者复发机制不明确,目前国内外尚无成熟巩固治疗方案。妇女反复发生,严重影响着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本文复习有关文献,,就RVVC的病因、可能的发病机制、治疗和预防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率腊梅;王学会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结合基层二级医院开展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实践,总结开展市级继续医学教育的做法与成效,探讨此项工作中存在的难点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与建议。认为院对于市级继续教育普遍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等问题,应加强院领导与医务人员对市级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视,广泛宣传动员,树立终身教育观念;针对市级继续教育批准项目少,难以满足所有医务人员需求的问题,考虑应制定相关激励措施鼓励科室积极申报;为保证培训效果,应完善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并树立科学、合理的监督考核机制。
作者:单楠;路云霞;聂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已超过心血管疾病成为新世纪人类的头号杀手[1]。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几乎伴发每个患者病程发展的各各阶段,可从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多个方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其整体生活质量下降[2]。医生、护士、患者在癌性疼痛控制上都起重要作用,护士作为病情观察及治疗执行者与患者接触密切,在疼痛管理上起关键作用,有些发达国家或地区以护士作为疼痛管理的主体模式,护士癌痛知识缺乏是普遍现象,我国尤其明显,作为妇产科护士,因癌痛患者相对少,对癌痛认知能力尤显不足。本文将妇产科护士对癌性疼痛的认知现状做一综述。以便对不足加以改进,以期护士对癌痛形成长期的管理机制,有效的控制疼痛。
作者:徐艳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强心剂治疗,实验组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95%对治疗方案疗效显著,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有效率为85%)(<0.05);实验组95%对疗效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率率为65%)(<0.05);实验组治疗前心率、LVEF、NT-proBUN、hsCRP指标差异不显著(>0.05);实验组治疗后心率、NT-proBUN、hsCRP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实验组治疗后LVEF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莫意德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香砂养胃片佐治老年人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制酸、保胃、清除幽门螺杆菌(HP)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香砂养胃片,6片,tid,3次/d,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及有无毒副作用,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及检测HP。两组治疗前后均检查肝肾功能和血常规、尿常规。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0.05),未见明显毒副作用,胃镜检查无明显差异。结论香砂养胃片对老年人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覃芳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对重症脑血症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60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模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如何。结果观察组中,有23例患者存活,有7例患者死亡;对照组有16例患者存活,有14例患者死亡,两组患者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更好。结论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模式的效果很好。可以提高患者存活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婧莹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别应用放置时间不同的静脉血标本进行常规生化指标的检查,并对各时间的检验结果进行观察,分析其所能起到的影响。方法选择172例经过诊断为正常检查者的血清标本,并分别将血标本在室温下进行保存,时间分别为1h,3h以及6h,对所有的标本进行常规生指标的检查,并由护理人员对放置时间不同的血标本的检验结果进行观察,并对比其中存在的差异。结果在室温下放置1h的静脉血标本其检验的结果同直接检查的标准值之间虽然出现了一定的差异,但组间对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但放置时间在3h以及6h时,指标中GLU的检验结果较之于标准值出现了较大的降低(<0.05),但放置1h与3h后的ALT,Na+,AST以及K+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跃0.05),在放置6h后结果表明,TBIL与BUN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升高(<0.05)。结论在完成标本的采集工作之后,若非有特殊情况或者存在特殊的需要,应尽可能地在完成采集工作之中的2h之内对其进行相应的检测,若放置之间较长,则很容易导致在检测中出现误差的情况,对临床正常的诊断与治疗造成困扰,甚至出现医疗事故,造成医患纠纷。
作者:于福荣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应用于肺炎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5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按照患者的情况下,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和措施,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呼吸机的时间是明显比对照组短。结论加强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病房管理控制,并采取有效措施在呼吸道患者的管理,减少和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概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具有积极意义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林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难治性气胸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8月~2015年8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5例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的患者,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且引流时间超过1w,根据患者的不同转归,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对患者的不同病因,采取针对性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尤其是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可有效的控制病情,促进患者康复。结论有针对性的加强护理有利于难治性气胸患者的康复。
作者:姚丽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MMP-12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9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采用ELISA检测其血清中MMP-12的含量。根据冠心病临床分型分为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以CA正常为对照。结果 ACS及CHD+DM组血清MMP-12水平高于CA组及SAP组(<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中MMP-12水平增高与斑块的不稳定有关;2型糖尿病可增加冠心病患者血清MMP-12的水平。
作者:高灵;孟照辉;王琦;曹原;郭磊;吴春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在神经导航系统指导下,颅内占位性病变及周围结构定位和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复旦数字医学Excelim-04神经导航系统,显微手术切除148例颅内占位病变,总结病灶定位的准确性及治疗效果。结果148例颅内占位病变,全切除132例(89.2%)、次全切除10例(6.75%),大部分切除6例(4.05%),出院时患者症状明显改善134例(90.5%),轻微改善6例(4.05%),无明显变化6例(4.05%),症状加重2例(1.35%),无死亡病例。结论使用神经导航系统,在术前可制定颅内病灶的手术计划,术中提供病灶的动态跟踪和实时导航,手术定位准确、可靠,有助于病灶全切及降低手术并发症,疗效佳。
作者:叶新运;蒋秋华;杨瑞金;张震宇;黄锦庆;冯开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分析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髓内钉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3月~2013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46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肱骨髓内钉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相关状况以及预后肩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等手术情况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0.05),颈干角比较无统计学差距(>0.05);两组患者预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无统计学差距(>0.05)。结论肱骨髓内钉能有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恢复快,有利于术后骨折愈合。
作者:潘仕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血管生成与实体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抗血管生成治疗是不同于常规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治疗方法的新策略,它具有靶向性高、高效、低毒等优点。本文就血管生成与NPC的关系及相关靶向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莹;刘艳军;余文兴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给予阴茎假体植入术患者人文护理的临床效果,并探讨人文护理在阴茎假体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7月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例功能勃起性障碍(E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以及护理效果。结果9例患者的手术均取得满意的效果,且术后未出现感染的现象。结论给予ED患者人文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手术成功的机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梁艳文;刘蕾;程笑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总结了30例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护理经验。本文主要介绍介入治疗逐渐成为脑血管病的主要治疗手段,许多诊疗新业务新技术应用于临床,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借鉴他人经验,应不断总结临床经验,丰富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内涵。严密的病情观察、科学、个体化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地防治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提高治疗成功率。
作者:曹玮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急性心梗的非特异性临床特征与误诊原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不典型急性心梗患者,统计其临床资料,并分析临床特征和误诊原因。结果非特异性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有:①无胸痛性或者胸痛不是首要症状;②疼痛的部位不典型,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③以咽痛、下颌痛和牙痛为首发症状;榆以四肢痛为主要表现;虞以心衰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愚以神经系统为主要表现;舆以晕厥为主要表现者;误诊原因:其中有9例被误诊,误诊率为6.9豫,其中有4例被误诊为消化道疾病,2例被误诊为不稳定心绞痛,2例被误诊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被误诊为晕厥。结论急性心梗和许多疾病具有类似的临床表现,较容易引起误诊,应该引起重视。
作者:韦利元;花冠杰;韦颖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不同BMI大学生群体部分肠道细菌数量差异。方法依据身高体重指数(BMI),于大学生群体中随机选择BMI≥24的16例(超重组),BMI≤18.5的11例(偏瘦组),18.5≤BMI≤24的19例(正常组),以此为研究对象,采集新鲜粪便,运用活菌计数法统计其需氧条件下在TSC、PS、EMB培养基上细菌的生长数量,比较三组间细菌生长数量差异。结果三种培养基上不同BMI组间细菌数量均存在差异,其中各组间进行两两比较,TSC培养基上,超重组和偏瘦组的细菌菌落数比正常体重组均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跃0.05);PS培养基上,偏瘦组比正常体重组细菌菌落数明显升高(<0.05);EMB培养基上,偏瘦组比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的细菌菌落数量均明显升高,且随着体重指数的升高,有细菌数量明显下降的趋势。结论不同BMI大学生群体粪便中细菌数量构成存在差异。
作者:王尧;林燕楠;王丽艳;张玉倩;公丕昊;王秋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采用厄贝沙坦配合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入住我院并接受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98例,其中49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49例患者通过厄贝沙坦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和心功能改善情况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心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并且观察组在治疗后总治疗有效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71.42%的总治疗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厄贝沙坦配合曲美他嗪在临床上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进行治疗,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显著,增强患者心功能,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娟;陈丹;肖俊会 刊期: 2015年第43期
随着两代独生子女时期的到来,形成了当代人与人之间思维方式、认知、理解、信任等特有的形式。儿科护士应学习、掌握更多的护患沟通技巧和方法,减少护患纠纷,建立和谐护患关系,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服务。
作者:王伟 刊期: 2015年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