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彦
利用微机+变频器控制电梯运行,不仅可以使电梯电气控制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使用效率大大提高,更能够大大的提高电梯的乘坐舒适感。本文通过对医院住院部PLC双速电梯电气控制特点的分析,提出了采用微机+变频器进行改造的方案,并介绍了微机主板、变频器与》引电动机的接口接线及关键参数的设定。
作者:高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感染性腹泻(也称急性胃肠炎)系指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而引起的腹泻。根据腹泻的持续时间长短,可将其分为急性(<14d),持续性(14~29d)或慢性(≥30d)。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等。
作者:贾伟;刘昊;谢朝金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92例月经不调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内对照组(西医治疗)和实验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每组均46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经统计,对照组14例为痊愈,15例为显效,10例为有效,总有效率为84.78豫(39/46);对照组23例为痊愈,13例为显效,9例为有效,总有效率为97.83豫(45/46);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不调,疗效确切。
作者:马丽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在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4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并将其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12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载脂蛋白含量。结果研究组患者TG、TC及LDL-C水平比对照组高,HDL-C比对照组低(<0.05);研究组男性60岁以上TG、TC及LDL-C水平高,女性20~40岁HDL-C水平高(<0.05)。结论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显著,可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初步临床诊断操作过程中。
作者:曾蕾 刊期: 2015年第43期
随着我国护理教育和医学的不断发展,国家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护理人才,满足了当前社会对医疗行业的服务需求,使患者能够获得更具针对性和专业化的医疗护理服务,减轻了住院部医生的负担,方便了患者及时就医。门诊部护理工作的内容是直接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患者平时应注意的问题加以指导,对患者有不明白的地方加以解释说明,从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要想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对患者的身体健康要有深刻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有效有益的医疗工作模式,才能规范护理门诊得的实践,才能更加有效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刘云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压疮的预防及可行性护理措施。方法对226例脑卒中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确定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方案,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226例患者中,除2例患者临终前发生难免性压疮(11度),其余患者均无护理并发症。结论通过正确的护理评估,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精心护理,有效地预防并减轻了脑卒中患者压疮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魏国荣;董韶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中的作用。方法32例住院治疗的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n=16)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n=16)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不给予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2w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及时发现并消除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及潜在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作者:浮燕;曹庆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门诊应用与推广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四手操作技术,对照组未采用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治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尽量避免交叉感染。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以及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有41例,占82.0%,不舒适度有9例,占18.0%,对照组患者舒适度患者有22例,占44.0%,不舒适度有18例,占36.0%;在手术治疗评价上,工作效率和医疗效果,观察组均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差异,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手操作在提高医疗质量、工作效率、降低治疗过程中伤害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都有显著作用,对口腔治疗具有满意的效果。
作者:徐胜;朱佳宝 刊期: 2015年第43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如何确保患者的就医安全成为医院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结合心内科实际,分析心内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策略,以降低心内科护理安全的风险,减少护患纠纷,确保患者的就医安全,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爱武;闫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与平板DSA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该院接诊的39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和CT三维血管造影(3D-CTA)检查,比较二者诊断动脉瘤的效能以及检出率。结果3D-CTA与2D-DSA特异度相同,二者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差异显著(<0.05),二者各项参数与3D-DSA比较差异显著,3D-DSA的容积再现(VR)的诊断结果与临床证实结果一致;3D-DSA与2D-DSA、3D-DSA(MTP)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0.05),与3DSA(VR)检出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3D-CTA(VR)与平板DSA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效果相同,但3D-DSA(VR)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检出率高.诊断效能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卢小文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进行随机分组,一组为超早期康复干预组(早期康复组),另一组为常规护理组(常规组)。常规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早期康复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Bartherl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早期康复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为(64.9±9.3),Fugl-Meyer评分为(58.5±5.3),两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院经过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后,对脑卒中患者的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从而降低致残率,减少复发率。
作者:白洁琼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结合基层二级医院开展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实践,总结开展市级继续医学教育的做法与成效,探讨此项工作中存在的难点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与建议。认为院对于市级继续教育普遍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等问题,应加强院领导与医务人员对市级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视,广泛宣传动员,树立终身教育观念;针对市级继续教育批准项目少,难以满足所有医务人员需求的问题,考虑应制定相关激励措施鼓励科室积极申报;为保证培训效果,应完善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并树立科学、合理的监督考核机制。
作者:单楠;路云霞;聂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了解卵巢癌患者术后的心理变化及特征,提出相应的心理疏导方式。方法应用症状来自评量表(SCL-90)对168例卵巢癌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评,并与其他肿瘤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卵巢肿瘤患者,其焦虑、恐惧、躯化、敌对、人际关系等项因子分明显高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结论加强宣教,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精神支持的护理疗法,改变不适当的态度和行为,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促进患者健康恢复。
作者:万丹会;熊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方法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5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大部分患者为肝炎后肝硬化,腹水量较多,缺乏典型的临床特点,给予保肝及综合支持治疗5~10d后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有效率为84.0%,痊愈率为32.0%,随访1年期间,共6例死亡,死亡率为12.0%。结论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发展快,应在早期行腹水常规、生化及细胞培养检查,一旦确诊应尽快予综合治疗,积极预防和处理各种并发症。
作者:王刚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在社区开展多方面、多形式的健康教育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或患者家属(照顾者)的认知度,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裔昭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对全麻和椎管麻醉下进行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70例,患者满足选取要求再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5例。 A组进行全麻的方法进行手术,B组进行椎管麻醉进行手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中和术后的各项数据。结果 B组患者在麻醉剂量(18.26±4.74)mg比A组(136.23±16.88)mg更低的情况下,起效时间、持续时间、苏醒时间方面全面占优,术中和术后身体特征和疼痛感更稳定。结论椎管麻醉在关节置换手术中效果明显好于全麻,药物用量更少效果更快且对身体伤害更小。
作者:毛成武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人工泪液中西医并用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干眼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局部和远端腧穴相结合的方法,穴取睛明、攒竹、瞳子髎、四白、太阳、风池、太冲、太溪、三阴交等,并配以电针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3次/d,1滴/次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3次/d,1滴/次;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87.5%,与对照组(70.8%)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干眼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局部眼药治疗。
作者:祁玮;李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选择80例慢性胃炎患者,然后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主要观察其临床症状、胃镜检查及HP结果,对照组给予西药质子泵抑制剂(PPI),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加用两种抗生素,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胃康汤加减治疗。1个月后复查胃镜,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慢性胃炎的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辨病、辩证治疗,疗效更显著。
作者:张山河;彭志高;范波;陈元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而化学合成的抗癌药多半对人体正常细胞产生毒副作用,因此从天然动植物中寻找低毒、高效的抗癌活性成分仍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作者:季树仙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了解对产妇开展健康教育对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有无影响。方法将3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观察组的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产程观察及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产程明显缩短,产后2h的出血量明显减少(<0.05),新生儿窒息明显下降(<0.05)。结论对孕产妇开展产前健康教育,可以影响产妇的自我行为,达到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北下降,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芬 刊期: 2015年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