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
本文论述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对身心健康的保护作用。针对职业危险因素,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加强职业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明确了职业危害的所在,可以有效地降低职业暴露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
作者:邱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精神科封闭病房开展优质护理的实践和成效。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实践,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成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患者的健康效果都明显有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精神科封闭病房开展优质护理实践成效较高,可以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护理技能水平和质量,增强护士服务意识,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谢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综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高于对照组的78.0%(<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炎患儿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图拉古丽·吐尔荪;柴素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如何准确把握新时期医院发展的特点,做好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让医院档案更好地为临床医疗、医院管理以及社会各界服务。本文就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档案管理意识淡薄、管理范围不明、制度不健全、专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硬件投入不足、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等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方法,以供同行及医院管理者参考。
作者:谢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辐射式新生儿抢救台作为手术室的重要仪器,能有效控制新生儿病儿手术的温度调节,解决新生儿病儿潜在的安全隐患,为难产儿的抢救赢取时间,从而降低新生儿病儿在手术室的风险系数。
作者:谢小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2年1月~2015年3月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45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5例,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33%、97.78%、2.22%,对照组分别为75.56%、77.78%、20.0%,各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0.05),有可比性。结论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付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更好的推广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方法首先分析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推广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剖析存在的每一个问题,并深入探讨相应的对策。结果在当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全面推广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面临一定的困难,例如医院重视度不够、临床医生诊治不具中医特色、医生下达医嘱时具有限性和局限性、缺乏专业的中医护理人员、护理人员不足、护理工作缺乏对患者的动态评估等。结论从医院关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推广、医生诊疗活动具有中医特色、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培养中医护理人才、合理招收及配置护理工作人员、落实对患者的动态评估等方面入手,可更好的推广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从而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蕊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早期再灌注可以立即恢复闭塞冠状动脉血管有效的前向血流灌注,缩短心肌细胞的整体缺血缺氧时间是治疗的首要目标。早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能挽救濒死心肌、保护心功能、改善心室重构、维持梗死边缘区域电稳定,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病残率,提高生活质量。但由于其对人员技术及设备条件要求较高,且部分患者就诊时间较晚,已错过再灌注治疗的佳时机,对于这些未能接受直接PCI的患者,延迟PCI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是否可获得与直接PCI相似的临床效果以及延迟PCI的时机问题尚存在较大争议。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延迟PCI治疗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张霞;曹艳君;张红雨;仇宝华;吴志国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对母亲及胎儿都有极高的危险及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6月住院的248例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和护理,并对其特性进行总结,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并实施。结果248例胎膜早破孕妇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自然分娩者178例,剖宫产者70例,发生羊水污染6例,住院期间,孕妇积极参与护理过程,对胎膜早破的处理感到满意,无新生儿死病例,母婴健康出院。结论重视对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观察,加强护理,可有效降低剖宫产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作者:李艳容;宋清香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指导医疗实践中优质护理在肿瘤内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些年入院接受治疗的肿瘤内科患者70例作为研究样本,按照计算机随机数组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临床护理方式,对实验组患者在一般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护理方面的缺陷发生率为2.8%,无发生护患纠纷现象,患者满意度为100%,发生并发率为5.4%。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肿瘤内科对患者治疗的同时,应使用科学的优质护理辅助治疗,优质护理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弥补治疗的缺陷,降低手术并发率,并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吴明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对首发抑郁障碍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 oproteinases-9,MMP)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检测38例抑郁患者文拉法辛治疗前及治疗4w后和34名正常对照bFGF、VEGF、MMP-9水平;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MMA)评定治疗前及治疗4w后的抑郁、焦虑症状,应用TESS副反应量表记录药物副反应。结果实验组血清bFGF、VEGF、MMP-9水平治疗前及治疗4w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不同性别血清bFGF、VEGF、MMP-9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血清bFGF、VEGF、MMP-9水平与抑郁患者的病情轻重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跃0.05)。结论 bFGF、VEGF、MMP-9可能参与抑郁发作的病理生理机制。
作者:韩毅;陈涛平;王丽莉;左津淮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了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存在的误区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饮食治疗知识调查表,评价10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存在的误区,并实施饮食护理教育、评价教育干预效果。结果病患者对于糖尿病饮食治疗的误区主要表现在其没有正确掌握关于机体所需要的7大营养素,以及对于蛋白质的摄入、盐分的摄入、水果富含糖分的食物的摄入、坚果的食用以及食品能量交换表等等。经过健康教育护理之后,所有研究对象都明确了解了糖尿病饮食控制的重要性。结论糖尿病患者对于饮食治疗方法去是存在多方面的误区,通过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之后,其对于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明显得到改善。
作者:苏玲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原发性胰腺癌是一种相对罕见、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但疗效不确切,患者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低,探索有效的诊疗方法迫在眉睫。本文总结了分子生物学在胰腺癌的遗传性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随着新的诊疗方法的研究和应用,胰腺癌的预后有望在将来得到改善。
作者:潘利;姜成文;杜爱杰;张洪禹 刊期: 2015年第43期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及死亡率位居所有肿瘤第一位,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据统计,近年来随着吸烟人群的增多及空气污染的严重,肺癌的发生率呈逐步上升趋势。手术是治疗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无手术禁忌的患者越早进行手术治疗效果越佳。临床上以往使用传统开胸手术进行治疗,随着传统手术的运用,其缺点也越来越明显,不仅失血多、并发症多、创伤大,且对于患者的恢复有较大影响,尤其是体质差的老年患者。随着显微技术的发展,胸腔镜的出现为胸腔手术提高了安全性,其微创的优势明显优于开放式手术,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本文对肺癌患者不同外科手术方式进行综述,总结胸腔镜治疗肺癌的优势。
作者:李文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是临床诊治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而ERCP术后引起的并发症仍然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是ERCP术后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一般为1%~10%,在某些高危患者中可高达30%[1-2]。如何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科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对12例患者进行ERCP检查,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徐兰兰;谷静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高,男女之比为2~3:1。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结肠癌主要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大体形态呈息肉状、溃疡型等。结肠癌可沿肠壁环行发展,沿肠管纵径上下蔓延或向肠壁深层浸润,除经淋巴管、血流转移和局部侵犯外,还可向腹腔内种植或沿缝线、切口面扩散转移。慢性结肠炎患者、结肠息肉患者、男性肥胖者等为易感人群。
作者:常宁;刘安梅;朱良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鼻(合剂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FESS术后术腔黏膜上皮化的影响。方法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术腔上颌窦口黏膜内EGFR的表达强度,将符合标准的病例分成两组,实验组10例(布地奈德鼻喷剂+鼻(合剂)和对照组10例(布地奈德鼻喷剂+罗红霉素胶囊+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两组患者均予相同的手术处理,术后1w开始用药,分别在术后第1、2、4w采取标本。结果实验组用药前后比较,用药1w后EGFR表达强度明显增加(<0.01),用药3w后EGFR表达强度明显增加(<0.01);对照组用药前后比较,用药1w后EGFR表达强度轻度增加(<0.05),用药3周后EGFR表达强度明显增加(<0.01)。结论鼻(合剂在FESS术后的运用可促进术腔黏膜的上皮化,加速创面的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EGFR表达强度有关。
作者:秦岭;马华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总结优质护理在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的实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2年甲状腺手术患者55例选为对照组,2013年甲状腺手术患者55例选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予以个性化优质护理模式。结果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依从性,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手术疗效,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张继宏;周丽云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对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的诊断效果。方法通过对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治疗的46例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超声检查,实验组患者实施CT血管造影检查。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诊断准确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患者采用CT血管造影技术检查,可直观立体检查血管情况,同时准确判断动脉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方学全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总结5例特重烧伤患者使用翻身床的护理,翻身前做好充足准备,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翻身时注意管道维护及仪器工作正常,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综合考虑各种特殊情况,保证翻身安全。翻身床治疗特重度烧伤,能加速创面干燥、结痂、减轻因创面或长期强迫体位引起的严重感染,从而有效地预防并发症,促进创面愈合,利于身体康复,同时加强翻身时的全程护理,防止意外。
作者:岳敬敬 刊期: 2015年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