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例特重烧伤患者使用翻身床的护理

岳敬敬

关键词:特重烧伤, 翻身床, 护理
摘要:总结5例特重烧伤患者使用翻身床的护理,翻身前做好充足准备,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翻身时注意管道维护及仪器工作正常,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综合考虑各种特殊情况,保证翻身安全。翻身床治疗特重度烧伤,能加速创面干燥、结痂、减轻因创面或长期强迫体位引起的严重感染,从而有效地预防并发症,促进创面愈合,利于身体康复,同时加强翻身时的全程护理,防止意外。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实习护生临床带教职业防护教育必要性的几点思考

    临床护理人员承担着患者的所有治疗、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操作中尤其是侵入性操作中,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及组织液,而往往就是如此,患者的分泌物中又含有大量的病原体,由此看来护理人员的各项工作也就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护理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前岩阵地。而护生作为未来的护理工作者,教育实习护生做好职业防护的防护措施对提升护理工作质量,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显得尤为重要,而实习护生作为新近人员对职业防护的措施只是停留在书本知识,同时临床实习是护士进入临床的过度阶段,良好的习惯养成也是护士将来工作的重要学习阶段,如何在临床实习阶段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及职业防护规范化培训是临床管理者、教育者带教老师需要关注的问题,我们在临床带教过程中体会到,在带教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的意识,还要在言传身教上下功夫。

    作者:员萍;王晓英;孔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宫颈癌放射性皮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宫颈癌放射性皮炎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和方法。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2015年07月在我院进行放射治疗并发生放射性皮炎的宫颈癌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结果72例宫颈癌放射性皮炎患者均好转或治愈,均能按计划完成放疗。结论通过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治疗宫颈癌放射性皮炎能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水平。

    作者:周晓春;李清娟;陈丽宜;黄秀兰;周丽娟;桂玲;易梦婷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天津市2016例2岁以内婴幼儿铁缺乏状况分析

    营养性铁缺乏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营养性疾病,铁缺乏不仅影响造血机能,还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运动和免疫等各种功能,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常见病之一。由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的特点,早期铁缺乏往往因尚未贫血,又无特定的临床症状,容易被忽视,常不予治疗;另外,很多医生仅根据婴幼儿常规体检的贫血结果就给予铁剂治疗,难免有错误过量补铁情况存在。为调查本辖区婴幼儿铁营养状况,笔者在给2016名2岁以下婴幼儿常规体检时增加了铁蛋白(SF)检测,并做了总结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魏玉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我国临终关怀的现状及发展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以及世界范围内的人口老龄化,临终和死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全球癌症、AIDS等疾病的发生率呈现普遍上升趋势,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及临终和死亡给患者及家属所带来的影响也备受重视。临终关怀的推广有利于提高患者临终阶段生命质量,也有利于节约卫生资源,对患者自身及其家庭、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需要全社会共同重视。本文通过从临终关怀的概念、意义、我国临终关怀的主要问题、我国临终关怀的发展方向几个方面综合论述了我国临终护理的现状与发展情况。

    作者:李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手术患者在手术室的安全防护措施

    目的探讨手术室患者的安全管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手术室患者进行安全管理,强化安全观念,加强安全教育,分析手术室的常见风险因素,并根据不同的风险因素,制仃相应的有效防范措施。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建立护理差错主动报告制度,提高护士的护理能力和防范意识。结果手术室患者进行安全管理后,护理缺陷及差错的发生率均得到了降低,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手术室患者的安全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降低手术室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防范风险的能力,保证了手术的护理质量。

    作者:唐燕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妇科窥阴器清洗效果的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预处理方法清洗妇科窥阴器的效果,从中选择佳预处理方案,以确保窥阴器清洗质量。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2014年9月~12月的非感染性窥阴器300件,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100件。 A组采用常温(1:270)多酶液浸泡,B组采用40益水温(1:270)多酶液浸泡,C组采用40益水温(1:135)多酶液浸泡。三组分别预浸泡10min,再上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采用目测和ATP荧光检测进行清洗效果比较。结果 B组和C组目测合格率为94%和9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ATP荧光检测,B组和C组残余ATP测试,结果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上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前,使用40益水温、浓度加倍的多酶液进行妇科窥阴器预处理,可以有效去除血渍、污渍等污染物,提高了妇科窥阴器的清洗质量。

    作者:李彦琼;杨春莲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儿童鼻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

    目的探讨儿童变应性鼻炎(al ergic rhinitis,AR)患者在接受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前后鼻分泌物涂片中嗜酸性粒细胞(eosnophils,EOS)百分比的变化。方法收集由本院确诊的持续性AR患儿(近1个月内未接受任何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60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对其治疗前及治疗4w和8w后分别检查其鼻分泌物中EOS的百分比,观察其变化。同时对AR患儿治疗前及治疗4w和8w后进行变应性鼻结膜炎症状视觉模拟评分判定疗效。结果①治疗前鼻分泌物中EOS百分比重度(跃0.50)的AR患儿44例,经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4w 31例鼻分泌物中EOS百分比下降,治疗8w 42例鼻分泌物中EOS百分比下降,治疗8w鼻分泌物中EOS百分比的下降率显著高于治疗4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724,=0.003<0.05);治疗前鼻分泌物中EOS百分比中度(跃0.10-0.50)的AR患儿11例,经治疗4w 6例鼻分泌物中EOS百分比下降,治疗8w 10例鼻分泌物中EOS百分比下降,治疗4w与治疗8w鼻分泌物中EOS百分比下降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字2=3.667,=0.149跃0.05)。②60例AR患儿经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4w的有效率为80.00%,治疗8w的有效率为93.33%,治疗8w的有效率高于治疗4w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615,=0.032)。结论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儿童AR能迅速降低患儿鼻分泌物中EOS的百分比,鼻分泌物中EOS百分比可作为儿童AR治疗疗效的一个判定指标。

    作者:严仁纯;刘少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冠心病合并高血糖、高血脂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糖、高血脂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我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235例作为冠心病组,将其分为冠心病合并高血糖组(A组)48例,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组(B组)63例,冠心病合并高血糖及高血脂组(C组)55例,冠心病无高血糖无高血脂组(D组)69例。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10例人群作为体检组。通过测定各组Hcy的水平及阳性率,对相关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组Hcy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体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A组、B组、C组的Hcy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D组(<0.05);C组的Hcy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0.05);B组的Hcy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A组(<0.05)。结论通过检测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素Hcy的水平,可以证实高血糖和高血脂会加速冠心病的形成和发展。积极控制血糖、血脂和Hcy的水平,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作者:王菲;胡晓美;高文;陈喜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风心病患者瓣膜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目的通过对风湿性心脏病护理的探讨,有针对的进行瓣膜置换术前术后的护理和健康指导。方法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加强全方位护理,包括专科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健康宣教、疾病的预防及康复指导。结论及时有效的观察与护理,可提高治疗的效果,加快患者的恢复。

    作者:李婷婷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阑尾炎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外科手术是其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随着腔镜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领域。腹腔镜的术后疼痛程度和切口感染率较传统手术低,体现了腹腔镜的微创优势;而且腹腔镜视野开阔,能够全腹腔探查,有利于发现隐匿病灶。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对于手术室护士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业务学习,展现良好的配合素质。传统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是在腹腔内将阑尾自阑尾系膜游离切除,我们在大量临床病例中发现在患者的阑尾炎症状表现明显但阑尾局部与周围组织粘连不重时可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这要求器械护士熟悉手术步骤,熟练使用手术器械,传递及时准确。术后器械清洗保养也是腹腔镜手术的又一重要环节,正确保养可明显延长器械使用寿命,为成功开展腹腔镜手术提供保障。

    作者:房金花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肺大泡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与常规开胸手术对肺大泡的疗效情况。方法2014年1月~2015年4月选择我院83例肺大泡手术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开胸手术,观察组43例实施VATS,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采用VATS治疗肺大泡明显优于常规开胸手术,具有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冷忠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饮食护理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014年收治的112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一般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进一步饮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显效45例,有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8豫,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80.3豫,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有效的饮食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同界医护人员临床实施。

    作者:罗艳霞;张小妹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干预作用分析

    目的研究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进行随机分组,一组为超早期康复干预组(早期康复组),另一组为常规护理组(常规组)。常规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早期康复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Bartherl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早期康复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为(64.9±9.3),Fugl-Meyer评分为(58.5±5.3),两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院经过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后,对脑卒中患者的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从而降低致残率,减少复发率。

    作者:白洁琼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运用于心内科护理中的护理质量、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以及护理经验总结。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41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的41例患者也应用常规护理并且在此基础上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待患者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248,<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95,<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尚琴;张晓甜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治疗体会

    新生儿应激性溃疡是危重患儿重要并发症之一,在新生儿中发病率很高,多伴有出血症状,是一种急性胃黏膜病变。应激性溃疡的发病率近年来有增高的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重症监护的加强,生命器官的有效支持,以及抗感染药物的更新,增加了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机会。

    作者:刘勇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血液净化治疗儿童中毒6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血液净化在儿童中毒临床应用的经验。方法对2014年2月~2015年4月以来的我院ICU病房6例患儿9次血液净化,包括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血浆置换(PE)、血液透析滤过(HDF)、血液滤过(HF)及以上述方法联合应用进行分析。结果急性中毒6例(百草枯中毒2例、异烟肼中毒1例、杀鼠剂中毒2例、毒蕈中毒1例,治愈(66.7%,4/6),死亡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自动出院1例。结论血液净化在儿科应用效果较好,副作用少,可以较好的帮助中毒渡过危险期。

    作者:张霞;刘红林;李斌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外固定架结合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骨折并皮肤缺损

    目的探讨应用外固定架结合胫后动脉穿支旋转皮瓣修复足踝部骨折并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采取外固定架固定、设计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治疗足踝部骨折并皮肤缺损23例,出院后随访观察踝关节活动范围、皮瓣外形及功能、有无皮肤破溃等情况。结果23例中,2例因踝关节损伤较重行踝关节融合,皮瓣修复中发生皮瓣远1/4坏死1例,经中厚皮植皮治疗愈合,其余皮瓣均成活,随访皮瓣外形及皮肤功能良好,供区直接缝合2例,余下皮瓣均采用中厚皮植皮覆盖,且均成活。1例女性患者皮瓣移植后外形臃肿,经二次手术去脂修整变薄。术后5~9个月拆除外固定架。结论运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结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足踝部骨折并皮肤缺损操作简单、降低感染风险、皮瓣成活率高、术后皮肤外形及功能恢复较好。

    作者:陈磊;霍乐乐;李晓东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持续蛛网膜下腔引流脑脊液治疗脑外科术后切口脑脊液漏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持续蛛网膜下腔引流脑脊液对脑外科术后切口脑脊液漏的治疗效果。方法院运用回顾性分析,对2013年3月~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脑外科手术治疗并患上术后并发症切口脑脊液漏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以治疗方法为分组标准,将98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运用持续蛛网膜下腔引流术对其中的54例患者进行治疗,一组为对照组,运用漏口旁头皮下引流术对其中的54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相差不大(跃0.05),实验组治疗花费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0.05),且在治疗过程中,实验组发生反应的概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0.05)。结论在进行脑外科手术切口脑脊液漏的治疗中,持续蛛网膜下腔引流脑脊液的治疗方法具有临床治愈率高、治疗时间短的特点,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小。

    作者:肖庆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监控录像回放在晚夜班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晚夜班护理管理方法。方法抽调2014年11月~2014年12月我科晚夜班护理工作录像回放。结果发现存在护理质量缺陷16例,并分析原因,加强管理,2015年3月~2015年4月又抽调我科晚夜班护士工作录像回放,未发现晚夜班工作缺陷。结论通过监控录像回放,了解晚夜班护理工作情况,加强管理,补充护士长仅白班护理管理的不足,以提高晚夜班护理质量,切实可行。

    作者:郭燕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带线锚钉与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疗效观察

    目的应用锁骨钩钢板和带线锚钉联合喙锁韧带重建两种方法治疗Rockwood芋-遇型肩锁关节脱位疗效比较。方法2014年1月~2015年2月我院骨科应用锁骨钩钢板和带线锚钉联合喙锁韧带重建两种方法治疗Rockwood芋-遇型肩锁关节脱位46例回顾性分析,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JOA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病例46例,随访8~12个月。带线锚钉联合喙锁韧带重建组术后1w、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JOA肩关节功能评分优于锁骨钩钢板组(<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术后8个月JOA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0.05)。结论锁骨钩钢板和带线锚钉喙锁韧带重建都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带线锚钉喙锁韧带重建早期疗效优于锁骨钩钢板。

    作者:徐杰;王龙剑;倪永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