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黄莉萍

关键词:中风急性期, 中医护理方案, 临床应用, 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国家中医护理方案对中风病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62例中风病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按国家中风病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法进行护理,共观察4w,以临床症候改善率、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第14d临床证候改善率提高,对照组无提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第14d、第28d临床证候改善率提高明显。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结论与常规护理法比较,国家中医护理方案在改善临床常见症状方面更有效,能更好地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值得推行。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留置导尿管固定方法对尿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

    留置导尿术被广泛应用于麻醉或手术后排尿困难的患者及危重患者,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留置导尿管的并发症包括尿道损伤、尿路感染和尿道狭窄等,可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住院费用。国内外已有较多研究报道了留置尿管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尿管的选择、导尿操作过程的损伤及患者自身的器质及精神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对导尿管留置过程中的外固定方法对尿道并发症的影响关注较少,现就留置导尿患者导尿管留置的不同固定方法对尿路感染的影响综述如下。

    作者:裴素华;李娥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医院应对网络舆情的主要措施分析

    当前,随着网络技术日益发达和普及,网络舆情运营而生,网络舆情不仅会影响医患之间的关系,还会影响医院的声誉。本文笔者首先从网络舆情的含义和特点入手;分析了医院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后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网络舆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医院应对网络舆情提供参考。

    作者:陈丽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对维持性透析患者甲状旁腺素清除的作用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HD)和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HD+HP)清除维持性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PTH)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在本中心随机选取40例维持性透析患者,其中所有患者均实施甲状腺旁腺素维持性透析,并且患者病情均已稳定,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HD组及HD+HP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磷及PTH实施测定对比。结果 HD组患者在治疗后,PTH和血清磷均有所下降,PTH清除率为(14.03±2.68)豫,其中PTH治疗前后差异不明显(跃0.05),血清磷治疗前后差异显著(<0.05);HD+HP组患者和治疗前相比,PTH及血清磷均有显著下降,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单次治疗PTH清除率为46.33豫。结论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可以有效清除PTH及磷,血液透析可以有效清除血清磷但不能有效清除PTH。

    作者:赵园园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右美托咪啶在骨科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在骨科自控静脉镇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曲马多复合舒芬太尼(A组)、右美托咪啶复合舒芬太尼(B组)和舒芬太尼(C组),观察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镇痛泵追加次数评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与A组相比,B、C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0.05)。B组在T2~T4时的Ramsay镇静评分优于A、C组(<0.05)。B组按压次数明显少于A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右美托咪啶用于骨科手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刘洋;王守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核医学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核医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核医学科室接受检查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核医学科检查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核医学科检查时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1.11%),<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推进核医学检查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核医学科的护理质量,提高病患满意度。

    作者:万琦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手术室护理文书监控方法探讨

    目的完善手术室护理文书监控与管理体系,以保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护士长对术中护理文书即时书写进行环节质控;专人到下一护理单元对护理文书的完整性与规范性进行全面质控;护理文书反馈记录本的应用等。结果2011年检查病历7036份,护理文书缺陷645处。2013年检查病历7861份,护理文书缺陷180处。护理文书缺陷数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提高了手术室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性,使护士明白护理文书与法律有关的潜在性问题,从法律角度认识护理文书的重要性,严肃工作态度,杜绝书写护理文书书写的随意性。

    作者:孙丽;郑霞;薛东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全程护理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全程护理措施,为提高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3年7月~2014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2例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19例,皮下血肿4例,腹胀7例,无大出血、高热、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精心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颜婕;邵丽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rhTPO治疗子宫颈癌放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子宫颈癌放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武警浙江总队杭州医院2007年10月~2014年10月,子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期间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使用rhTPO者为用药组,未使用rhTPO 10例为对照组。结果20例使用rhTPO治疗后,平均(10.5±4.9)d血小板升高,并恢复正常,而对照组则于(21.44±8.6)d血小板恢复正常(<0.001)。使用rhTPO患者中4例患者产生副作用,分别为头晕1例次,发热2例次,恶心呕吐1例次。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可治疗放化疗导致的血小板减少,且不良反应轻微,但尚需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作者:曾繁瑞;李永强;程宇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医用物理学实验课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

    医学物理学课程是以物理学为基础,研究和解决与医学诊断、治疗以及与人体基础研究有关问题的交叉学科。但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和物理学实验设备的缺乏和落后,大多数教学都局限于一些浅显的物理现象,对于与医学联系紧密的前沿问题没有太多的涉及和延伸。因此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本文就实验课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提出规划意见,以便解决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作者:刘春华;李丹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218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选择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患者临床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对于在我院治疗的218例被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分别采取中药治疗于西药治疗的方式。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尼群地平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提供一致的治疗环境,并对比其临床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表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豫与82.50豫(跃0.05),在血脂水平等方面,对照组患者优于观察组患者(跃0.05)。结论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中药疗法与西药疗法均具有着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不存在差异性,然而在其他的方面,中药疗法却明显地优于西药疗法,因此,临床中使用中药治疗的方法可能在效果上更要好于西药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并应用。

    作者:李绍珺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方法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5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大部分患者为肝炎后肝硬化,腹水量较多,缺乏典型的临床特点,给予保肝及综合支持治疗5~10d后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有效率为84.0%,痊愈率为32.0%,随访1年期间,共6例死亡,死亡率为12.0%。结论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发展快,应在早期行腹水常规、生化及细胞培养检查,一旦确诊应尽快予综合治疗,积极预防和处理各种并发症。

    作者:王刚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肾结石经皮肾镜碎石的术后护理

    根据笔者此前多年在外科诊室的护理经历,本文针对肾结石产生的原因、治疗期间的护理、及护理时的一般注意事项作了比较详细的讲解。

    作者:江林;张蓓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循证护理干预对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综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高于对照组的78.0%(<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炎患儿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图拉古丽·吐尔荪;柴素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硫辛酸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硫辛酸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硫辛酸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硫辛酸联合羟苯磺酸钙。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硫辛酸联合羟苯磺酸钙可显著改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作者:王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我国临终关怀的现状及发展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以及世界范围内的人口老龄化,临终和死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全球癌症、AIDS等疾病的发生率呈现普遍上升趋势,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及临终和死亡给患者及家属所带来的影响也备受重视。临终关怀的推广有利于提高患者临终阶段生命质量,也有利于节约卫生资源,对患者自身及其家庭、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需要全社会共同重视。本文通过从临终关怀的概念、意义、我国临终关怀的主要问题、我国临终关怀的发展方向几个方面综合论述了我国临终护理的现状与发展情况。

    作者:李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治疗体会

    新生儿应激性溃疡是危重患儿重要并发症之一,在新生儿中发病率很高,多伴有出血症状,是一种急性胃黏膜病变。应激性溃疡的发病率近年来有增高的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重症监护的加强,生命器官的有效支持,以及抗感染药物的更新,增加了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机会。

    作者:刘勇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胆石症患者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观察和探讨分析胆石症患者胆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胆石症患者,通过对患者采集发生胆道感染患者静脉血和胆汁,对其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筛查,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例胆石症患者发生胆道感染129例,感染率为64.5%;血培养阳性71例,阳性率为35.5%,胆汁培养阳性129例,阳性率为64.5%,胆汁培养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血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胆汁培养出病原菌12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3株占41.09%,革兰阴性菌76株占58.91%,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粪肠球菌为主;各病原菌的耐药性存在差异。结论通过对胆石症合并胆道感染患者胆汁培养的阳性率较高,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较严重的耐药性,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潘永东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胃肠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与预防对策

    对胃肠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与预防对策的研究有利于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通过加强检查医院的护理工作,对患者进行随机调查,能够知道胃肠外科中存在的风险,并针对性地制定一系列方案完善护理风险管理机制。这样不仅能够降低护理风险系数,还能够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经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85%提升到95%,通过加强胃肠外科护理风险管理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有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的满意度,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

    作者:杜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糖尿病专职护士在非内分泌科室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和研究糖尿病健康教育在非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选取血管外科/普外科所有患者中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116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58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度、自我保健意识、健康习惯养成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度、自我保健意识、健康习惯养成率等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糖尿病健康教育应用于合并有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知晓度与自我保健的意识,使其能够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日,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控制病情发展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晓庆;李秋蕾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

    目的对现代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情况深入探讨,了解中医治疗的具体方法。方法选择1999年~2014年间关于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核心研究文献及书籍,总结和归纳中医治疗方法的研究和发展情况。结果中医理论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阐述主要有肝肾不足、气血两亏、伏邪致痹及外感风寒湿热;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有内治和外治。结论目前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包括在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上,促进了现代中医技术的发展。

    作者:吴艳兵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