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虚夹热型RVVC的临床治疗验案

马桂元;王学会;率腊梅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阴虚夹热型RVVC, 验案
摘要: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 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是指女性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经过治疗后,临床体征和症状消失,真菌学检查阴性后再次出现症状,真菌学检查又呈阳性,且1年内反复发作4次或以上者,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 RWC突出的特点是复发率高,具有传染性,因而彻底治愈较难,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一种妇科炎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硫辛酸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硫辛酸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硫辛酸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硫辛酸联合羟苯磺酸钙。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硫辛酸联合羟苯磺酸钙可显著改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作者:王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新生儿鹅口疮两种护理方法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新生儿鹅口疮两种护理方法的疗效对比。方法将32例新生儿鹅口疮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先用2%碳酸氢钠溶液口腔护理后再将10~20万u/ml涂擦鹅口疮处;观察组仍用2%碳酸氢钠溶液口腔护理后再用该溶液打湿的棉签蘸上制霉菌素细末涂擦鹅口疮处;观察口腔黏膜的修复状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结论用2%碳酸氢钠溶液口腔护理后再用该溶液打湿的棉签蘸上制霉菌素细末涂擦鹅口疮处,此方法可加快口腔黏膜的修复,从而减轻患儿痛苦,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爱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以发作性心悸胸闷为首发表现的结肠癌1例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高,男女之比为2~3:1。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结肠癌主要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大体形态呈息肉状、溃疡型等。结肠癌可沿肠壁环行发展,沿肠管纵径上下蔓延或向肠壁深层浸润,除经淋巴管、血流转移和局部侵犯外,还可向腹腔内种植或沿缝线、切口面扩散转移。慢性结肠炎患者、结肠息肉患者、男性肥胖者等为易感人群。

    作者:常宁;刘安梅;朱良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心理护理在助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助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60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00例,参照组采用护理人员随机排班,无亲人陪伴,助产人员很少与产妇交流;观察组在分娩前后有亲人的陪伴,且助产人员施以有效的心理护理,与产妇沟通交流,护理人员实行弹性排班。观察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参照组,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结论在产妇分娩前后医护人员应给予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保证产妇处于一种轻松的状态,做好分娩过程的解释工作,是产妇能够配合分娩,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付微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健康教育对脊柱外科患者临床应用护理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健康教育对脊柱外科患者临床应用护理。方法将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外科患者共120例,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采取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60例,采取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比出院前对每1例患者就健康教育效果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掌握相关知识、患者情绪稳定度、能自我护理、能进行功能锻炼、发生并发症等方面,观察组百分率比均优于对照组。在掌握相关知识、患者情绪稳定度、能进行功能锻炼、发生并发症等方面上,两组数据存在差距,<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自我护理上,两组数据差异不大,<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就应用临床护理来说,开展健康教育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

    作者:赖玲娥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腹部按摩联合肛提肌运动预防脊柱外科术后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腹部按摩联合肛提肌运动预防脊柱外科术后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治疗的100例脊柱外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腹部按摩联合肛提肌运动,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的时间,观察组为(2.38±1.01)d,对照组为(3.71±1.69)d,t=4.1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观察组便秘的发生率为24.0%,对照组便秘的发生率为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部按摩联合肛提肌运动预防脊柱外科术后患者便秘效果显著,减少患者的排便时间,减少便秘的发生率。

    作者:朱睿智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自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可行性

    目的研究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自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自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观察组仅单纯的采用常规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4w为一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有效率。结果1个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心电图有效率也明显较高,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比常规方法更为显著,有效率高,心电图检查的效果也相对较好。

    作者:周本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不同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半数有效剂量的对比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中不同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半数有效剂量。方法随机将择期在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单胎足月初产妇42例分为两组(n=21),玉组为0.5%重比重罗哌卡因(HR)组,Ⅱ组为0.5%轻比重罗哌卡因(LR)组,经L2,3间隙行蛛网膜下腔麻醉,比较不同比重的罗派卡因在孕产妇麻醉中半数有效剂量的比较。结果0.5%重比重罗派卡因腰麻的ED50为9.57mg,(95%CI为8.78~10.56mg),0.5%轻比重罗派卡因腰麻的ED50为9.78mg,(95%95CI为9.18-11.1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0.5%重比重罗哌卡因和0.5%轻比重罗派卡因在剖宫产术中的ED50分别为9.57和9.78,比重因素在剖宫产术中对腰麻无影响。

    作者:李海斌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阿魏酸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联合前列地尔在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阿魏酸钠联合前列地尔静输,对照组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输,治疗21d后,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疗效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阿魏酸钠与前列地尔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既改善了周围神经组织的微循环,有促进了神经纤维的恢复,不但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周庆金;邹俊强;李颖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右美托咪啶联合丙泊酚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的影响及疗效丙泊酚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60例我院患者无痛胃镜检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开始4g辕ml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目标,逐渐增加至6 g辕ml。当患者消失睫毛反射后改到5g辕ml;观察组丙泊酚静脉缓慢注射,同时使用右美托咪定。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的记录。结果观察组T1,T2,T3的HR较T0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对照组T1,T2,T3的HR较T0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观察组中,呼吸抑制发生率,躯体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右美托咪啶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军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妇科窥阴器清洗效果的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预处理方法清洗妇科窥阴器的效果,从中选择佳预处理方案,以确保窥阴器清洗质量。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2014年9月~12月的非感染性窥阴器300件,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100件。 A组采用常温(1:270)多酶液浸泡,B组采用40益水温(1:270)多酶液浸泡,C组采用40益水温(1:135)多酶液浸泡。三组分别预浸泡10min,再上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采用目测和ATP荧光检测进行清洗效果比较。结果 B组和C组目测合格率为94%和9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ATP荧光检测,B组和C组残余ATP测试,结果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上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前,使用40益水温、浓度加倍的多酶液进行妇科窥阴器预处理,可以有效去除血渍、污渍等污染物,提高了妇科窥阴器的清洗质量。

    作者:李彦琼;杨春莲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神经外科手术术前皮肤准备方法的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外科手术术前科学有效的皮肤准备方法。方法本次研究分析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7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皮肤准备方法,实验组患者使用优质皮肤准备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细菌检出率、头皮损伤程度、患者及家属对术前准备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细菌检出率、头皮损伤程度、患者及家属对术前准备工作的满意度等评价指标是均明显优于对照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优质皮肤准备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细菌检出率和头皮损伤程度,提高患者对术前准备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胺碘酮和西地兰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房颤转复时间、治疗前后心室率及药物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药物副作用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0.05),但观察组的房颤转复时间、用药后24h心室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唐华荣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静脉留置针在ICU病房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ICU病房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ICU病房中28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及封管方法,总结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结果280例患者中出现留置针脱落20例,皮下血肿10例,液体渗漏15例,导管堵塞8例,静脉炎5例,静脉血栓2例,通过及时处理,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静脉留置针取代钢针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但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杨玉静;李亚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青春期乳腺肥大伴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

    目的观察青春期乳腺肥大伴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的形态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对青春期乳腺肥大伴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进行常规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乳腺组织弥漫性增生,间质中见有特征性的裂隙状假血管腔,内衬无明显异型的梭形细胞。免疫组化结果院裂隙内衬梭形细胞CD34+、CD31-。结论青春期乳腺肥大伴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为良性病变,可通过病理学形态特征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诊断。

    作者:周梦云;徐晔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2年起开始实行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现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内收治的140例急诊患者纳为观察组,再选取我院在2012年之前收治的140例急诊患者纳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护理质量优良率为92.1%,对照组患者的总护理质量优良率为73.6%,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率为96.4%,对照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率为81.4%,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急诊护理中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能够大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率。

    作者:廖敏姝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在ICU人工气道患者留置液囊空肠导管的应用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在ICU人工气道患者留置液囊空肠导管可行性与效果。方法将入住ICU60例需留置液囊空肠导管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者组30例采用利多卡因鼻咽喉表面麻醉后按液囊空肠导管改良方法(下称改良方法)置管,对照组30例直接应用改良方法置管。结果两组置管所需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不良反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人工气道患者留置液囊空肠导管前1~3 min行利多卡因3~5 ml表面麻醉,能提高人工气道患者留置液囊空肠导管成功率,置管时间短,减少置管过程呛咳、恶心、呕吐、心血管反应等,方法简便、安全。

    作者:张静;黄爱知;莫丽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早产儿贫血的治疗研究

    早产儿贫血是大多数早产儿均可出现的问题。早产儿贫血的治疗是早产儿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早产儿贫血的治疗取得显著进展,本文主要介绍早产儿贫血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铁剂的治疗进展。

    作者:零庆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胰腺癌分子生物学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原发性胰腺癌是一种相对罕见、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但疗效不确切,患者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低,探索有效的诊疗方法迫在眉睫。本文总结了分子生物学在胰腺癌的遗传性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随着新的诊疗方法的研究和应用,胰腺癌的预后有望在将来得到改善。

    作者:潘利;姜成文;杜爱杰;张洪禹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全麻和椎管麻醉下进行关节置换术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对全麻和椎管麻醉下进行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70例,患者满足选取要求再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5例。 A组进行全麻的方法进行手术,B组进行椎管麻醉进行手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中和术后的各项数据。结果 B组患者在麻醉剂量(18.26±4.74)mg比A组(136.23±16.88)mg更低的情况下,起效时间、持续时间、苏醒时间方面全面占优,术中和术后身体特征和疼痛感更稳定。结论椎管麻醉在关节置换手术中效果明显好于全麻,药物用量更少效果更快且对身体伤害更小。

    作者:毛成武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