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的护理

沈莘;郭琪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 电切术, 预防, 护理
摘要:根据笔者多年在外诊室的护理经验,本文针对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期间的护理、及护理时的一般注意事项作了比较详细的讲解,该病症在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同时应该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3月在我中心入院治疗的116例宫颈糜烂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高频电波刀组(n=58)与对照组(n=58),对于高频电波刀组患者,应用高频电波刀进行手术治疗,对于对照组患者,选择电热烧灼器来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高频电波刀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3.1%,前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后者,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宫颈糜烂患者,采用高频电波刀治疗法有着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和出血量少的优势,且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疗法,该种治疗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玉先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对腋窝清扫术的临床意义研究

    由于乳腺癌是临床上全身性疾病,临床上对于此疾病常采用外科治疗的手段,早临床上常用腋窝淋巴清扫术,但由于其在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的弊端,我们在大量研究中发现哨淋巴结只是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屏障,在此基础上发现了前哨淋巴活检技术(SLND),本文通过对SLND技术的介绍,分析其在乳腺癌检查临床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晓放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天津市2016例2岁以内婴幼儿铁缺乏状况分析

    营养性铁缺乏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营养性疾病,铁缺乏不仅影响造血机能,还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运动和免疫等各种功能,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常见病之一。由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的特点,早期铁缺乏往往因尚未贫血,又无特定的临床症状,容易被忽视,常不予治疗;另外,很多医生仅根据婴幼儿常规体检的贫血结果就给予铁剂治疗,难免有错误过量补铁情况存在。为调查本辖区婴幼儿铁营养状况,笔者在给2016名2岁以下婴幼儿常规体检时增加了铁蛋白(SF)检测,并做了总结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魏玉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46例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肝性脑病是指严重肝病引起的肝脏功能衰竭而导致代谢紊乱,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是肝功能衰竭的终末表现,是肝硬化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本文通过对46例肝性脑病患者的神志、行为等的观察,总结院加强安全防护,控制蛋白质饮食,减少外界刺激,保持大便通畅,是及时发现肝性脑病及防止病情恶化的重要依据。

    作者:孙丽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9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干预措施分析

    目的了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从来我院就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随机选取49例作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另选取49例作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通过不同临床护理方法后的疾病预后效果。结果①两组患者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各阶段患病人数均有所减少,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减少人数更多(<0.05),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后不良结局发生率为9.16%,低于对照组的20.40%。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给予全面、到位的临床护理干预,可让患者血压更稳定,减少不良结局发生率。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耳穴贴压、护理干预治疗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耳穴贴压、护理干预治疗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将160例研究对象按一定的标准纳入,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耳穴贴压、护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后6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疗效胜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耳穴贴压、护理干预治疗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显著,可以改善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作者:乐玉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前列腺癌的MRI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的MRI诊断。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22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患者的MRI诊断、鉴别诊断、MRI表现、临床分期、临床病理性分期。结果在MRI检查时,前列腺癌显示准确率以及病历分期准确率较高,在接受内分泌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前列腺组织活检,对于有前列腺炎病史的患者检测准确率不高,应对前列腺神经血管束、包膜不规则的状况以及前列腺尖部位置重点关注,能够使诊断分期以及定性的准确率得到提升。经MRI诊断的前列腺癌无法有效诊断中央带病灶。结论 MRI作为影像学诊断手段前列腺癌能够有效的诊断,使患者病史的采集能够更加全面,能够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使诊断者的临床经验得以提升,并使MRI诊断分期以及定性的准确性得以提升。

    作者:李国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效果

    目的探讨氧驱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观察组采用氧驱雾化吸入沐舒坦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FEV1、FVC、SaO2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显著提升,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91.8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氧驱雾化吸入沐舒坦方式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雾化吸入方式,患儿肺功能改善效果更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姜红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鞘内给药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鞘内给药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26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腰大池置管引流,并且进行鞘内注射头孢曲松。结果26例患者中痊愈24例,2例患者因为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死亡,治愈率为92.30%。结论采用腰大池置管引流和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疗效理想,并且治疗周期短,并且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振勇;张保田;李闯政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非增生性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NPDR)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控制DR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19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眼底病变程度分为NPDR组(163例)与PDR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DM)发病年龄、DM病程、血糖波动值、应用降血糖药物的方式以及全身合并症的情况,采用检验、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同时以150例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的糖尿病患者与DR患者的全身合并症进行比较,应用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 NPDR组与PDR组比较,年龄、DM发病年龄、DM病程、血糖波动值及胰岛素使用情况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全身合并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DR组与NDR组比较,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冠心病及高血压病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0.05)。 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病程、血糖波动与PDR发生相关;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肾病及冠心病与DR的发病相关(<0.05)。结论 DM患病时间长以及血糖波动不稳定为PDR发生的高危因素,合理用药控制血糖减少PDR发生,同时关注其他器官合并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胡艳滨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梗阻患者8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贺翠琴;代丹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饮食护理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014年收治的112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一般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进一步饮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显效45例,有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8豫,对照组显效30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80.3豫,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有效的饮食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同界医护人员临床实施。

    作者:罗艳霞;张小妹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运用于心内科护理中的护理质量、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以及护理经验总结。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41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的41例患者也应用常规护理并且在此基础上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待患者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248,<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95,<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尚琴;张晓甜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CRP和WBC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检测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临床收治207例呼吸道感染者进行分组,同时设健康体检54例儿童对照组,对比CRP、WBC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CRP、WBC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与病毒感染组,<0.01;细菌感染组CRP、WBC及CRP联合WBC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0.01。结论检测CRP和WBC对于鉴别细菌与非细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儿童用药提供参考依据,对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的应用起到作用。

    作者:高翔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大学生群体不同BMI部分肠道细菌数量差异调查

    目的探讨不同BMI大学生群体部分肠道细菌数量差异。方法依据身高体重指数(BMI),于大学生群体中随机选择BMI≥24的16例(超重组),BMI≤18.5的11例(偏瘦组),18.5≤BMI≤24的19例(正常组),以此为研究对象,采集新鲜粪便,运用活菌计数法统计其需氧条件下在TSC、PS、EMB培养基上细菌的生长数量,比较三组间细菌生长数量差异。结果三种培养基上不同BMI组间细菌数量均存在差异,其中各组间进行两两比较,TSC培养基上,超重组和偏瘦组的细菌菌落数比正常体重组均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跃0.05);PS培养基上,偏瘦组比正常体重组细菌菌落数明显升高(<0.05);EMB培养基上,偏瘦组比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的细菌菌落数量均明显升高,且随着体重指数的升高,有细菌数量明显下降的趋势。结论不同BMI大学生群体粪便中细菌数量构成存在差异。

    作者:王尧;林燕楠;王丽艳;张玉倩;公丕昊;王秋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妇产科护士对癌性疼痛的认知现状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已超过心血管疾病成为新世纪人类的头号杀手[1]。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几乎伴发每个患者病程发展的各各阶段,可从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多个方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其整体生活质量下降[2]。医生、护士、患者在癌性疼痛控制上都起重要作用,护士作为病情观察及治疗执行者与患者接触密切,在疼痛管理上起关键作用,有些发达国家或地区以护士作为疼痛管理的主体模式,护士癌痛知识缺乏是普遍现象,我国尤其明显,作为妇产科护士,因癌痛患者相对少,对癌痛认知能力尤显不足。本文将妇产科护士对癌性疼痛的认知现状做一综述。以便对不足加以改进,以期护士对癌痛形成长期的管理机制,有效的控制疼痛。

    作者:徐艳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天然药物抗肿瘤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而化学合成的抗癌药多半对人体正常细胞产生毒副作用,因此从天然动植物中寻找低毒、高效的抗癌活性成分仍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作者:季树仙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综合护理在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中的效果探讨

    目的对综合护理在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中的效果进行探讨,从而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数据。方法随机选取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50例为实验组,剩余5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案,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护理后,统计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和导尿率等。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有24例发生尿潴留,经常规护理后,可以自行排尿的患者有8例,其余21例均行导尿术。而实验组患者中7例患者发生尿潴留,经常规护理后,4例患者可自行排尿,3例患者行导尿术。结论采用综合护理的方式对肛肠疾病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进而降低导尿率。

    作者:胡琼菊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不同温度冻存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对比

    目的比较不同温度条件下冷冻保存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后其组织形态与生物活性因子的差异。方法离心提取PRF标本后平均分为三等份,分别标记为实验组1、实验组2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光镜观察、透射电镜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冷冻前后实验组1生物活性因子(PDGF及IL-4)阳性率明显高于实验组2。结论-80益冻存PRF的方法优于-196益,对PRF组织形态及生物活性因子影响小。

    作者:张宇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传统开放手术(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以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试验组36(90%)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1例(2.5%)术后出现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33.7±15.5)min,平均住院时间短(3.9±0.4)d。对照组40(100%)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3例(7.5%)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77.6±27.9)min,平均住院时间短(7.7±2.5)d。试验组的一次性成功率、并发症几率、平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

    作者:徐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