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翠琴;代丹
目的探讨在妊娠晚期进行护理干预,对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32w以上孕周的孕妇110名,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前培训。结果干预组的自然产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妊娠后期对孕妇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孕产妇的分娩知识及自然分娩率,且提高了孕产妇的满意度。
作者:徐利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常用口服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影响。方法在常规给予胰岛素控糖基础上,将100例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格列美脲组;二甲双胍组;安慰剂组。12w为研究周期。在入组及治疗结束时,检测患者骨密度。结果治疗后,各组血糖均出现下降。二甲双胍、胰岛素促泌剂、与单纯胰岛素相比,均能不同程度地使骨密度提高,存在统计学意义(<0.05)。二甲双胍相比其它药物,其对于骨密度的提高效果佳,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加服常用口服降糖药,可不同程度提高骨密度,其中以二甲双胍效果佳。
作者:桂红利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在神经导航系统指导下,颅内占位性病变及周围结构定位和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复旦数字医学Excelim-04神经导航系统,显微手术切除148例颅内占位病变,总结病灶定位的准确性及治疗效果。结果148例颅内占位病变,全切除132例(89.2%)、次全切除10例(6.75%),大部分切除6例(4.05%),出院时患者症状明显改善134例(90.5%),轻微改善6例(4.05%),无明显变化6例(4.05%),症状加重2例(1.35%),无死亡病例。结论使用神经导航系统,在术前可制定颅内病灶的手术计划,术中提供病灶的动态跟踪和实时导航,手术定位准确、可靠,有助于病灶全切及降低手术并发症,疗效佳。
作者:叶新运;蒋秋华;杨瑞金;张震宇;黄锦庆;冯开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联合前列地尔在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阿魏酸钠联合前列地尔静输,对照组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输,治疗21d后,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疗效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阿魏酸钠与前列地尔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既改善了周围神经组织的微循环,有促进了神经纤维的恢复,不但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周庆金;邹俊强;李颖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右美托咪啶(Dex)是新型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作用于脑和脊髓的α2A受体,产生剂量依赖性的镇静、镇痛、抑制交感活动的效应。与阿片类药比较,Dex大特点是无呼吸抑制作用。Dex在镇静同时对循环、呼吸影响轻微的特点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但右美托咪定会增大老年人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风险,本文研究Narcotrend指数监测下右美托咪定对前列腺电切术老年患者的影响。
作者:梁秀萍;彭卫平;莫平;彭志勇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糖尿病并发肺结核74例,按照护理干预模式差异将其分组。对照组共37例,施行常规护理干预;余37例模式选择中医护理干预,入组研究组。观察两组效果,予以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血糖指标改善明显(<0.05),结核病灶及胸腔积液变化明显(<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血糖控制较好,肺结核病情改善明显,影响较大。
作者:赵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口腔癌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200例口腔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应用整体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评分、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80.2±5.1),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56.2±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任国琼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药的不规范服用率。方法科室成立QCC小组,确定主题,对科室口服药不能规范服用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方案,实施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口服药的不规范服用率由48.3%下降到13%.。结论影响住院患者口服药不规范服用的因素主要有患者的因素、医护人员的因素、药物种类多的因素,应用品管圈活动有助于系统的分析要因并制定改进措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药的不规范服用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杨永芳;陈婷;朱婷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对煤炭工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6min步行距离测试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86例尘肺合并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用百令胶囊,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治疗,两组患者观察疗程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测试(6MWT),并对患者随访1年,记录患者急性发作的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功能、6MWT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且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百令胶囊对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提高抵抗力,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改善肺功能等方面效果明显。
作者:轩杰;哈志云;刘秀芳;李颖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130例老年心肌缺血患者,依据其病情特点将其分别列入有痛组(对照组)与无痛组(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身体症状,并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经研究,在观察组患者处于睡眠状态的情况下,其心电图S-T会出现向下偏移现象,但是偏移的幅度不超过1.0mm;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发病率要明显较高,且其平均心率则显著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护理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时,要注意为其提高全面护理干预,以及时地发现并处理各种突发病危事件,以使其发病率显著较低。
作者:乔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布病流行因素、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方法对我单位布病咨询门诊的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填写个案调查表,统计资料,开展回顾性研究。结果57例患者,20~60岁占82.46%,以青壮年为主;有动物接触史的占66.67%;发热、乏力、多汗、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利福平联合多西环素治疗6w,发热、多汗症状痊愈率100%,乏力症状痊愈率90%,头痛痊愈率76.92%,关节疼痛痊愈率73.08%,睾丸肿大痊愈率100%。结论青壮年男性是布病主要发病人群,生产生活的密切接触是传播的主要途径,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利福平联合多西环素在缓解症状中疗效显著。
作者:段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提高创伤性休克患者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佳方法。方法将10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真空负压进针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行颈外静脉穿刺,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成功所需时间。结果试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穿刺成功所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真空负压进针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能缩短穿刺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有利于创伤性休克患者尽早建立静脉通道。
作者:周水鑫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通过采取多维度的模式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核心能力进行研究,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教师自身的核心能力。方法选取工作两年以上并能单独轮值班的注册护士;经护理部组织的操作、理论等专业考核合格,达到临床护理带教的护士180名,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实验组的带教护士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多维度能力的培训。对其带教的护生进行理论、实践考核、护生自我评价问卷调查进行评价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实践成绩及护生自我评价问卷调查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取多维度的模式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核心能力进行培训,既可提高临床护理教师自身的核心能力,又可充分调动带教教师的带教积极性,优化临床护理教学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学质量,解决现阶段护理实习生对职业信心缺乏的问题。
作者:邓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诊的89例老年眼科手术患者,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检测患者入院后、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焦虑程度。结果患者入院时焦虑度评估值为9,手术前中后的评分为12、6、7,患者术前评分明显高于后来,焦虑感在手术过程中低,手术结束后略微回升。结论眼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刚入院时焦虑情绪严重,入院后,进行个性化护理,手术患者的焦虑状况均得到积极改善,固眼科手术前后对患者展开个性化护理是有临床效果的。
作者:张文怡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高龄肾盂肾炎的临床护理,为日后临床治疗高龄肾盂肾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8例高龄肾盂肾炎疾病患者118例,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于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及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5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4.57%;其结果存在着显著的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89.83%;对照组患者对满意度64.41%;其结果存在着显著的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高龄肾盂肾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燕;张俊芳;曲宪东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体表部位损伤应用美容缝合技术治疗急诊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03月~2014年03月诊治的260例面部损伤患者(其中男性156例,女性104例,年龄1.5~81岁)运用美容缝合技术,在局麻或阻滞麻下进行伤口清创,配合重组牛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一期缝合;对于局部有皮肤或组织缺损的,采用转移皮瓣技术。结果500例患者均一期愈合,无疤痕孪缩及皮瓣坏死现象。术后对100例患者随访6个月,术区无明显瘢痕增生,面部器官无牵拉变形,患者满意。结论美容缝合技术配合重组牛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在面部损伤急诊的治疗中,对伤口的恢复、形态及功能的恢复效果满意。
作者:赵国青;赵国静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手术患者206例,其中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7例。对其临床资料。术后所采取的预防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于及时治疗和恰当的预防护理措施的落实,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患者全部治愈,没有出现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神经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高龄、长期卧床、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壁损伤、解剖结构的差异等有关。根据原因采取积极治疗和及时预防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防止DVT的发生,减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武颖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纳洛酮联合二羟丙茶碱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确诊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6例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尼可刹米进行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联合二羟丙茶碱进行治疗,治疗后统计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显效16例(44.4%),有效9例(25.0%),无效11例(30.6%),总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69.4%(25/36),观察组患者显效29例(58.0%),有效16例(32.0%),无效5例(10.0%),总有效45例,总有效率为90.0%(45/5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5.8399,=0.0156)。结论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纳洛酮联合二羟丙茶碱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患者意识恢复,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顾志坚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应用苏黄止咳胶囊与玉屏风颗粒联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中选取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玉屏风颗粒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外周血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经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同对照组80.49%比较,明显较高(<0.05);两组患儿治疗前WBC及IgE水平无明显差异(跃0.05),治疗后观察组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低(<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同对照组24.39%比较,显著较低(<0.05)。结论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采用玉屏风颗粒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辛宝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评价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相对于传统教学法对国内护理专业学生理论成绩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01.01~2014.10.31)、万方数据库(1982.01.01~2014.10.31)、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01.01~2014.10.31),收集有关CBL和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研究。在严格质量评价的基础上,使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019篇相关文献,经筛选终纳入17篇进行Meta分析。分析结果院对于理论成绩,合并效应量[SMD合并=0.851,95%CI(0.587,1.116),<0.001],提示与传统教学法相比,CBL教学法更有助于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理论成绩。结论 C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国内护理专业学生理论成绩。由于纳入分析的研究质量差异较大,有必要开展更多设计严谨、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作者:郑金伟;叶菊风;李闪闪;郭进强 刊期: 2015年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