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杰
目的通过采取多维度的模式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核心能力进行研究,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教师自身的核心能力。方法选取工作两年以上并能单独轮值班的注册护士;经护理部组织的操作、理论等专业考核合格,达到临床护理带教的护士180名,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实验组的带教护士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多维度能力的培训。对其带教的护生进行理论、实践考核、护生自我评价问卷调查进行评价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实践成绩及护生自我评价问卷调查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取多维度的模式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核心能力进行培训,既可提高临床护理教师自身的核心能力,又可充分调动带教教师的带教积极性,优化临床护理教学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学质量,解决现阶段护理实习生对职业信心缺乏的问题。
作者:邓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应用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0例在我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依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两组均行全麻,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脊椎硬膜外麻醉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清醒的时间和自主恢复的时间以及拔管时间、不良反应情况和加用镇痛药物情况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应用全麻与脊椎硬模外麻醉的联合方法可以有效地优化麻醉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刘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90例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动脉硬化指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既可以明显改善的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等临床症状。
作者:辛冬桂;桂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奥氮平组各34例,治疗8 w,随访6个月,两组在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于治疗6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定生活质量。结果两组PANSS评分治疗后均有显著下降(<0.05或<0.01)。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奥氮平组(<0.05或<0.01)。治疗6个月后除物质生活维度评分无显著变化外,两组其余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均<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GQOL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后随访,阿立哌唑组在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及总分上显著高于奥氮平组(均<0.01)。结论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少,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略优于奥氮平组。
作者:韩曙林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白介素-11在ITP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ITP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组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白介素-11治疗,实验组采用白介素-11联合地塞米松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显效率96.6%明显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跃0.05)。结论采用白介素-11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方式比使用白介素-11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对提高血小板水平作用更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钟明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监测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月?2015年3我院接诊的冠心病患者300例,均予以动态心电图诊断,总结诊断过程中的护理方法,观察分析患者的监测效果。结果300例患者共检出心肌缺血病例275例,占91.67%;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为74.91%(206/275),显著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25.09%(69/2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0.05);白天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S T段变化.血阈变异性表现与夜间监测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 0.05)。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及时诊断.确诊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雪;刘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情况。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30例,对照组患者仅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尿激酶静脉滴注以及溶栓治疗,观察两组终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其他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过观察对比,观察组患者各项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患者临床治疗上,采用常规药物和尿激酶联合治疗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祥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手足口病,采用随机例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我院给予观察组患儿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给予对照组利巴伟林治疗。记录两组的患儿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并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且观察组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邓联博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探讨光导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插管用于困难气道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其临床价值进行总结。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颈椎等手术患者(共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占20例,麻醉诱导后对照组使用直接喉镜经鼻气管插管,实验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使用光导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插管,手术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成功率为90.00%,而对照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成功率比实验组少了20.00%,为70.00%,经对比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插管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光导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插管用于困难气道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具有成功率高、损伤小的优点,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作者:俞利忠;郑达明;蒋小琴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依据护理工作绩效对护士进行分类研究,为护士类型划分提供新思路。方法以科室2014年4月~7月护理工作绩效评分为原始数据,对绩效评分进行灰色关联聚类分析。结果当籽i0≥r时,可视所有i个对象归属同一类;当r分别取0.1,0.05和0.03时,可将研究对象分为工作绩效高、中等、低三种类型。结论工作绩效灰色关联聚类分析可对护士进行客观、动态分类,可以促进护士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为分层管理使用、分类教育培养护士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谢婧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将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应用于老年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2例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将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患者,观察组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者10例,有效者14例,无效者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显效者5例,有效者8例,无效者1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6.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出现皮疹者2例,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者4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3%。结论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与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的治疗效果相当并且具有临床不良发应发生率低的优势,治疗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朝仁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均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优质护理,分析比较两组好转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好转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好转率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患者优质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龙新燕;陈玥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中间高血糖(IHG)及其各组份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IFG,C组)、单纯糖耐量受损(I-IGT,D组)及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受损(IFG﹢IGT,E组)的内皮功能损害与遗传和代谢性因子的关系。方法 IHG者共215例,包括C组60例、D组83例和E组72例,与糖耐量正常者(N组)共142例作对照,作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0min 、10min、20min、30min、60min、120min血糖、免疫活性胰岛素,同时检测空腹血脂、游离脂肪酸(FFA)、脂联素(AP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SET),留取晨尿测定内皮素(UET)与微量白蛋白(MUA),并观察血压、身高和体重,测定肱动脉休息时、加压及服用硝酸甘油后的内径变化。结果校正年龄和性别后,IHG组、C组、D组、E组的内皮指标hs-CRP、MUA、SET、UET、EDD及EID与N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或<0.01),D组的hs-CRP、SET和UET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或<0.01),E组的hs-CRP、MUA、SET、UET和EDD分别与C组和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或<0.01);因子分析显示六个因子中其中五个甘油三酯、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血糖和血压因子与内皮改变关系密切,其中家族史和肥胖等变量与多个因子密切相关。结论 IHG及其各组分均出现了大血管和微血管内皮功能损害,C组较轻,D组较重,E组严重;在家族史和肥胖的基础上独立或联合如血脂、葡萄糖、胰岛功能、胰岛素抵抗和血压等代谢因素损害IHG内皮功能。
作者:吕以培;黄文萍;车红英;张素华;黄中莹;杨丕坚;黄虹;李舒敏;卢伟波;罗文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培训方法,制定有效的培训措施。方法选取于2009年1月~2014年5月来我院工作的180名护士,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护士采用传统的培训方法进行培训,实验组的护士采用新型培训体系进行培训。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护士的理论知识掌握能力和护理技术操作能力均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0.05。结论运用新型培训体系对护士进行培训,能够有效提高低年资护士岗位胜任能力,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陈得一;宁强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48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出院指导。结果245例术后均排尿通畅,无护理并发症出现。有3例出现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术治疗后,排尿通畅出院。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具有安全、无创,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较小,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郭津津;崔小玲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心电图呈现缺血性T波的非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电图呈现缺血性T波的非冠状动脉综合征180例,通过分析患者心电图特征及临床表现,给予对症药物治疗,并行影像学检查治疗效果。结果180例心电图呈现缺血性T波的非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172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8例患者因临床症状严重及时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临床上患者心电图呈缺血性T波改变时除考虑冠状动脉综合征之外,还存在非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可能,必须通过详细观察患者临床表现、询问患者病史,配合其他检查明确病情,以免造成误诊,影响临床治疗。
作者:彭少邕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儿童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发病趋势及其临床特点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685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支原体抗体(MP-IgM)与冷凝集试验检测,并对检测出的172例阳性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分析总结儿童呼吸道支原体感染发病趋势及临床特点情况。结果MP-IgM及冷凝集试验结果显示,呼吸道感染患儿总阳性率为22.04%(151/685),阳性率处于高水平;2012年呼吸道感染205例,阳性18例,检测阳性率为18.05%;2013年呼吸道感染199例,阳性43例,检测阳性率21.61%,2014年呼吸道感染281例,阳性92例,检测阳性32.74%,2014年阳性率明显高于前2年,差异明显(<0.05);肺炎支原体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CMV感染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肺炎支原体(MP)与患儿呼吸道感染的关系较为密切,为降低感染率,临床上应重视肺炎支原体的防治。
作者:唐丹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费用及住EICU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分别为8.00%、18.67%,均低于对照组的30.67%、4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E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患者的经济负担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秦昌友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钬激光泌尿系碎石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13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均采取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按照护理方式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围术期护理,分析两组一次性成功碎石率、住院时间、心率、SBP、DBP、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一次性成功碎石率98.46%与对照组90.77%对比无统计学差异(>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0.05);术前1d两组患者心率、SBP、DBP无显著差异(>0.05);研究组麻醉前心率、SBP、DBP水平低于对照组(<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8.46%明显高于对照组78.46%,有显著差异(<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中进行应用,能够提高手术耐受性,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
作者:吴丽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胃肠道肿瘤患者临终自我感受负担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118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采取针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肿瘤科常规护理。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及患者临终阶段应对方式来评估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SPBS评分(41.81±5.39)显著低于对照组(49.26±6.56)(<0.05);临终关怀阶段配合治疗、社会参与、合理膳食、心态平衡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等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临终关怀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自我感觉负担,引导胃肠道肿瘤患者临终期间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作者:肖春 刊期: 2015年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