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发病趋势及其临床特点

唐丹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 呼吸道感染, 发病趋势, 临床特点, 儿童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呼吸道支原体感染的发病趋势及其临床特点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685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支原体抗体(MP-IgM)与冷凝集试验检测,并对检测出的172例阳性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分析总结儿童呼吸道支原体感染发病趋势及临床特点情况。结果MP-IgM及冷凝集试验结果显示,呼吸道感染患儿总阳性率为22.04%(151/685),阳性率处于高水平;2012年呼吸道感染205例,阳性18例,检测阳性率为18.05%;2013年呼吸道感染199例,阳性43例,检测阳性率21.61%,2014年呼吸道感染281例,阳性92例,检测阳性32.74%,2014年阳性率明显高于前2年,差异明显(<0.05);肺炎支原体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CMV感染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肺炎支原体(MP)与患儿呼吸道感染的关系较为密切,为降低感染率,临床上应重视肺炎支原体的防治。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鹅口疮两种护理方法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新生儿鹅口疮两种护理方法的疗效对比。方法将32例新生儿鹅口疮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先用2%碳酸氢钠溶液口腔护理后再将10~20万u/ml涂擦鹅口疮处;观察组仍用2%碳酸氢钠溶液口腔护理后再用该溶液打湿的棉签蘸上制霉菌素细末涂擦鹅口疮处;观察口腔黏膜的修复状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结论用2%碳酸氢钠溶液口腔护理后再用该溶液打湿的棉签蘸上制霉菌素细末涂擦鹅口疮处,此方法可加快口腔黏膜的修复,从而减轻患儿痛苦,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爱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女婴留取尿标本方法改良

    目的通过对两种不同留取女婴尿标本方法的比较,获取改良后成功率高的留尿标本的方法。方法采用原始一次性尿袋留取女婴尿标本48例(对照组)与改良后5ml空针留取女婴尿标本50例(试验组)进行对比,观察哪种方法留取尿液成功率高。结果改良后留取尿标本成功率高达92%,且对实验结果无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宁丽;包永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护理工作与医院感染控制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对我院重点部门护理工作与医院感染控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和护理工作密切相关,护士是感控工作的主体,规范的护理操作与护理管理可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护理工作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重要环节,在预防医院感染发生,控制及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邢艳梅;魏晨彬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多途径给药综合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的中医多途径给药综合调理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西医护理组与中医护理组,各35例;西医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单纯抗生素治疗,中医护理组在西医护理组的基础上采用同一剂中药,分别给予中药灌肠、离子导入、药渣湿敷;比较两组患者病情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并总结护理此类患者的有效方法。结果中医护理组经过中医多途径护理干预后,愈显率48.56豫,总有效率94.3豫,明显高于西医护理组的愈显率31.42豫,总有效率85.7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分析总结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多途径给药综合护理慢性盆腔炎临床护理的确切疗效,可为临床提供一种无明显不良反应,经济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法,并为临床护理此类患者提供参考。

    作者:刘茜;宋利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三期法功能锻炼在保守治疗儿童孟氏骨折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儿童孟氏骨折位小夹板外固定后的康复功能锻炼的疗效。方法对纳入治疗范围的几例儿童孟氏骨折进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后,按骨折三期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并定期随访。结果84例经随访4~8个月(平均5个月)优76例,良5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96豫,有效率达100豫。结论治疗效果良好,无并发症。

    作者:张雪林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100例慢性胃炎的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慢性胃炎属于身心疾病范畴,本文重点探讨慢性胃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根据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对其进行一般护理、病情观察护理等以及健康教育。结果通过慢性胃炎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显效70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治疗效果良好。结论100例慢性胃炎患者通过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后,疾病康复效果良好。

    作者:李焱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高血压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在社区人群预防和治疗高血压中应用观察

    目的究对社区人群进行高血压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在预防和治疗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两个社区年龄45岁以上高血压人群210例,分为两组,各105例,观察组予以高血压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对照组未予以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后效果、血压变化以及满意度。结果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高血压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在社区人群中应用效果显著,适合社区工作广泛推广。

    作者:王慧芬;黎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胰头肿块性胰腺炎及胰头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胰头肿块性胰腺炎及胰头癌的CT表现,探讨鉴别要点,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临床随访证实胰头部肿块型胰腺炎与胰头癌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薄层重建及图像后处理,多种重组模式观察,分析其影像学特点,比较统计学差异。结果①肿块型胰腺炎与胰腺癌增强后动脉期、胰腺实质期CT值分别采用配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动脉期=6.45;胰腺实质期=5.72,均<0.01);②胰头炎性肿块及胰头癌其它影像学特征各组进行检验院优胰腺及胰管钙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8,>0.05);悠假囊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1,>0.05);忧胰胆管扩张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7,<0.05);尤肾周筋膜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7,<0.05)。结论 CT增强扫描在胰头肿块性胰腺炎及胰头癌中的表现具有一定差异,能作为二者鉴别诊断的重要临床依据。

    作者:王志刚;周宇;葛攀;赵德官;李建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宫腔镜对子宫内膜异常回声的诊断价值

    目的方法结果结论通过对比,回顾分析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结果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异常回声的195例患者行宫腔镜检查,结合病检明确子宫内膜息肉者90例,宫颈息肉者28例,子宫内膜炎者16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者2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者3例,子宫内膜恶性肿瘤者18例,粘膜下子宫肌瘤者17例,子宫内膜结核1例。结论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准确率高于超声检查,及刮宫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临床诊断方法。

    作者:李娟;王璇;苏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X线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X线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情况,并评价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95例AS患者,收集其X线平片并根据其影像学表现分析骶髂关节病变情况,对骶髂关节病变程度分级并计算各分级的发生率,分析比较X线诊断骶髂关节病变与年龄、性别、病程的关系,评价X线诊断强值性脊柱炎的效果。结果X线影像结果有:正常(8.42%)、关节面不光滑(12.63%)、关节间隙狭窄或增宽(31.58%)、关节强直(22.11%)、关节软骨及骨侵蚀或硬化(24.21%)。95例患者中,0级10例(10.53%),玉级15例(15.79),Ⅱ级24例(25.26),芋级38例(40.00%),郁级10例(10.53%)。骶髂关节病变级别与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骶髂关节病变程度与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X线能诊断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方法可行。

    作者:何山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和对比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分别采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施行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60例)和对照组(n=60例)。对照组60例患者术前采用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研究组患者术前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药物用量、麻醉持续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等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麻醉后30 min、麻醉后60 min及术毕等时间的SBP和DBP均明显低于麻醉前,(<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术中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均可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但是腰硬联合麻醉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

    作者:杨承艳;彭军其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腹泻患儿40例进行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总有效率为79%是对照组,总有效率是93%是实验组,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是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护理干预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可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赖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脑出血患者急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及体会。方法选择脑出血患者120例,观察组69例采用急救护理程序,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抢救与预后。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和观察组FM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0.05)。结论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救护理程序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

    作者:涂红燕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我国临终关怀的现状及发展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以及世界范围内的人口老龄化,临终和死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全球癌症、AIDS等疾病的发生率呈现普遍上升趋势,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及临终和死亡给患者及家属所带来的影响也备受重视。临终关怀的推广有利于提高患者临终阶段生命质量,也有利于节约卫生资源,对患者自身及其家庭、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需要全社会共同重视。本文通过从临终关怀的概念、意义、我国临终关怀的主要问题、我国临终关怀的发展方向几个方面综合论述了我国临终护理的现状与发展情况。

    作者:李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研究进展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1年内有症状并经真菌学证实的VVC发作4次或以上,称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 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发生率约5%[1]。分初始治疗与巩固治疗,多数患者复发机制不明确,目前国内外尚无成熟巩固治疗方案。妇女反复发生,严重影响着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本文复习有关文献,,就RVVC的病因、可能的发病机制、治疗和预防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率腊梅;王学会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创伤性气胸应用心胸外科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创伤性气胸应用心胸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创伤性气胸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63例以及对照组6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心胸外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43例显效、18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8%(61/63);对照组患者31例显效、25例有效、7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8.9%(56/63);观察组患者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于创伤性气胸患者而言,选择采用心胸外科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可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云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评定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砷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目的建立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砷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给出不确定度,为提高检测质量提供依据,评定测定结果,找出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有关生活饮水检验的科学方法和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生活饮用水的金属指标GB/T5750,6-2006,应用测量不确定度理论,建立检测方法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标准系列稀释过程以及水样的量取等相关过程的讨论分析,讨论每个过程的不确定度分量,并对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进行评估。结果对扩展不确定度影响比较大的两大因素分别是标准系列稀释过程和仪器测量精密度过程。讨论与体积相关的四个分项的不确定度,并将标准系列稀释过程作为讨论的重点。结论此方法适用于评估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砷含量的不确定度。

    作者:应绍先;泽周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能力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我县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的服务现状以及服务能力,探讨当前我县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中的问题。方法对我县拥有的乡镇卫生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我县乡镇卫生院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评估,主要调查我县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力资源现状、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情况、卫生院科室建设以及设备配备情况。结果我县的中医药服务能力较差,亟待提高,本科学历工作人员占中医药总人数的5%左右,而高中及以下学历工作人员占总人数的30%左右。而在这些工作人员中,无职称的或非中医药专业工作人员占工作人员总数的30%,在所调查的乡镇卫生院当中,仅有50%的卫生院设有专门的中医科室或中药科室,而中药药房的配备则仅为10%左右。乡镇卫生院中没有配备专门的中医药设备,中医药服务基本建设不足,设备配备不良。在日常治疗中,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要的治疗病症,而对妇科常见病的治疗则不足20%,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的比例则为10%左右,疾病治疗能力低。所调查的卫生院由于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缺泛,导致部分乡镇卫生院没有中医药科室。结论我县的乡镇卫生院的中医药服务能力较低,需要进行优化和提高。

    作者:严彦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耳鼻喉手术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耳鼻喉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320例耳鼻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创造舒适环境、分散注意力、心理干预、家属支持、健康宣教等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措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正确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可以缓解耳鼻喉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张秀娟;许应林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硝酸甘油对DSCT用于冠心病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对DSCT(dual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用于冠心病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7月于我院进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不使用硝酸甘油,观察组采取舌下含硝酸甘油。用德国Soma tom Definition Flash型双源CT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各血管节段管径,比较冠状动脉的狭窄度。结果观察组的冠状动脉血管节段管径扩张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各血管节段的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其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硝酸甘油能够明显的扩张冠状动脉各血管节段的管径,有助于DSCT扫描冠状动脉的成像质量,有效的评估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对提高用D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有极大的益处。

    作者:苟杰;杨帆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