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林
目的探讨芬太尼贴剂以及芬必得治疗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100例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观察组采用芬必得治疗,经过2w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74.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明显低于对照组(18.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耳鼻喉急性感染术后疼痛,芬太尼贴剂与芬必得相比,芬必得能够取得更为满意的临床效果,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且操作方便。
作者:肖云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门诊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并探讨相对应的改善策略。方法结合我院门诊部护理工作中的实际困难,采取了强化内部分工、组织培训、完善应急制度和引导护患沟通等方法。结果我院门诊部护理工作收到了较为显著的成果。2014年,患者对我院门诊部的护理技术、健康教育、病房环境、护理管理和护理服务等护理项目的评分均在90分以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结论通过强化内部分工、组织培训、完善应急制度和引导护患沟通等策略,能够有效克服门诊部护理工作的难点,提升护理水平,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作者:康云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与平板DSA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该院接诊的39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和CT三维血管造影(3D-CTA)检查,比较二者诊断动脉瘤的效能以及检出率。结果3D-CTA与2D-DSA特异度相同,二者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差异显著(<0.05),二者各项参数与3D-DSA比较差异显著,3D-DSA的容积再现(VR)的诊断结果与临床证实结果一致;3D-DSA与2D-DSA、3D-DSA(MTP)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0.05),与3DSA(VR)检出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3D-CTA(VR)与平板DSA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效果相同,但3D-DSA(VR)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检出率高.诊断效能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卢小文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而化学合成的抗癌药多半对人体正常细胞产生毒副作用,因此从天然动植物中寻找低毒、高效的抗癌活性成分仍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作者:季树仙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方式治疗,治疗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一段时间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84.38%,<0.05。结论对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沈崇 刊期: 2015年第43期
高血压脑出血一直占据着致死率的首位,临床特点表现为发病突然性、病情发展迅速、临床症状严重、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较多、预后差异显著等。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高血压病常导致脑底的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突出的表现是在这些小动脉的管壁上发生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和局灶性出血、缺血和坏死,削弱了血管壁的强度,出现局限性的扩张,并可形成微小动脉瘤。因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或其他因素引起血压剧烈升高,导致已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其中豆纹动脉破裂为多见,其他依次为丘脑穿通动脉、丘脑膝状动脉和脉络丛后内动脉等。绝大多数学者认为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动脉发生玻璃样变性,先使血管内膜下基质肿胀,内膜下有脂质沉淀,在内膜与内弹力层之间形成无结构物质,弹力降低,脆性增加。血管壁张力丧失并有纤维素性坏死,产生局部动脉在血压冲击下呈纺锤体或球状凸出,即粟粒状动脉瘤,血液还可侵入管壁而形成夹层动脉瘤。当血压骤然升高时,动脉瘤破裂引起出血。另外,高血压还可引起脑小动脉痉挛,导致远端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产生出血。此外,脑内动脉壁薄弱,中层肌细胞及外膜结缔组织少,且无外弹力层,可能导致高血压脑出血多于其他内脏出血。由于近几年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高血压脑出血在神经外科的治疗当中能够运用更为先进及有效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合优质合理的护理服务,能够改善患者预后的效果。本次研究针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与护理服务,进行临床诊治方面的观察与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王银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双黄连,蓝芩口服液单独使用和联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效果。方法 A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5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3~5d的疗程;B组双黄连口服液,10mg辕d,3次/d口服,3~5d的疗程;C组蓝芩口服液15~30ml辕d,3次/d口服。治疗时间为3~5d,三种药物的联合应用,观察体温正常时间和疱疹消失时间。结果联合组儿童体温返回正常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均低于单用组,四组之间的差异是统计学意义(<0.05);联用组总有效率达98.1%是明显优于单组80.2%,79.3%,81.8%,四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双黄连,蓝芩口服液联合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能显著降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秋香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了解卵巢癌患者术后的心理变化及特征,提出相应的心理疏导方式。方法应用症状来自评量表(SCL-90)对168例卵巢癌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评,并与其他肿瘤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卵巢肿瘤患者,其焦虑、恐惧、躯化、敌对、人际关系等项因子分明显高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结论加强宣教,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精神支持的护理疗法,改变不适当的态度和行为,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促进患者健康恢复。
作者:万丹会;熊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高龄肾盂肾炎的临床护理,为日后临床治疗高龄肾盂肾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8例高龄肾盂肾炎疾病患者118例,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于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及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5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4.57%;其结果存在着显著的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89.83%;对照组患者对满意度64.41%;其结果存在着显著的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高龄肾盂肾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燕;张俊芳;曲宪东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胺碘酮和西地兰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房颤转复时间、治疗前后心室率及药物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药物副作用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0.05),但观察组的房颤转复时间、用药后24h心室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唐华荣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核医学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价值。方法择18例PHPT患者,所有患者采用9 m Tc-MDP骨扫描筛查代谢性骨病,代谢指数达5或以上者行9 mTc-MIBI双时相核素检查以及行9 mTcO4-甲状腺现象。结果18例患者入院时的生化检查结果显示,血清钙离子水平、甲状旁腺素(PT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所有患者拟诊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结论核医学影像对PHPT诊断及其病灶定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作者:于立明;毕艳妮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钬激光泌尿系碎石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13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均采取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按照护理方式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围术期护理,分析两组一次性成功碎石率、住院时间、心率、SBP、DBP、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一次性成功碎石率98.46%与对照组90.77%对比无统计学差异(>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0.05);术前1d两组患者心率、SBP、DBP无显著差异(>0.05);研究组麻醉前心率、SBP、DBP水平低于对照组(<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8.46%明显高于对照组78.46%,有显著差异(<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中进行应用,能够提高手术耐受性,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
作者:吴丽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在CT诊断中采用造影剂产生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接收的进行CT造影增强检查的患者1200例。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方式进行分析。结果所有1200例检查患者出现造影剂不良反应者6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7%,其中发热感、恶心和荨麻疹是发生率高的三种不良反应,分别占97.06%(66/68)、57.35%(39/68)和41.18%(28/68)。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注射剂量和注射速度的上升而增加。结论在对患者进行CT造影剂增强扫描时,注射剂量和速度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发热感、恶心和荨麻疹时为常见的不良反应现象,需要进行积极预防和治疗,增加CT扫描的安全性。
作者:李铸桥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张大炯副主任中医师治疗中风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汤剂口服(六味地黄汤加减)、针刺治疗(以督脉以及手足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主穴院水沟、内关、神门、太冲)、精神治疗中风后抑郁3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口服31例,分别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客观全面地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判断疗效。结果张大炯副主任中医师治疗中风后抑郁有效率达93.5%。痊愈14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2例。结论张大炯副主任中医师治疗中风后抑郁效果显著。
作者:尹春玲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浅析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控制和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方法分析12例PICC置管中血栓形成护理中置管前护理、置管后护理、置管后血栓形成护理的详细过程。结果12例血栓形成患者,经过溶栓治疗,血管再通。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ICC置管穿刺血管选择与穿刺后专业护理是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
作者:罗桂莲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护士培训是护理人员不断提升护理能力和技术水平,保证护理人员有能力胜任按照工作岗位要求完成所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和任务,以满足临床需要[1],强化护士培训已成为护理队伍建设和护理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加强专科知识的累积与服务观念的创新。随着电脑的普及化,利用QQ群的资源优势在科室培训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优势。QQ也就是OICQ,也叫腾讯即时聊天工具,它是由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IM)软件,腾讯QQ支持在线聊天、即时传送视频、语音和文件等多种多样的功能,是一种方便、实用、高效的即时通信工具[2]。我科自2014年4月建立QQ群,通过发信息、上传文件等形式对科室人员进行分层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QQ群在人员培训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作者:陈良莹;宦迎春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评价2014版《压疮的预防与治疗快速参考指南》对指导和规范临床护士判断I期压疮正确率的效果。方法运用回顾性分析,对2014年9月~2015年4月住院期间申报的I期压疮进行结果分析。其中对照组(2014年9月~12月)院按照《医疗护理常规》第4版中的预防压疮常规实施护理;实验组(2015年1月~4月)院按照2014年出版的《压疮的预防与治疗快速参考指南》实施护理。通过专职ET临床诊断,观察两组申报数据的误判率。结果在申报的I期压疮中,两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的误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压疮的预防与治疗快速参考指南》的应用可有效降低申报的I期压疮的误判率,增强临床护士I期压疮鉴定能力,提高压疮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作者:汤利萍;曹英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高尿酸血症(HUA)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12月经临床确诊年龄在40岁以上中老年HUA患者78例为病例组,另外选择同时期同年龄段10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选择腰臀比(WHR)、身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UA组患者BMI、WHR、TG、TC高于非HUA组(<0.05),超重、肥胖、中心型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是HUA的危险因素。结论在中老年人中高HUA与MS密切相关,应早期控制MS的相关指标来有效预防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作者:杨晶 刊期: 2015年第43期
通过制定完善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低位肠外瘘在疾病的转归过程中,心理护理极为重要,能够缩短病程,早日康复。
作者:杜杨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运行以后,通过对静脉用药的集中配置,减少了静脉用药配置过程中细菌和微粒的污染,提高了静脉用药质量,促进合理静脉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减轻护士工作负荷,把护士还给患者。
作者:高新丽 刊期: 2015年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