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护理体会

赖敏

关键词:小儿, 秋季腹泻,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腹泻患儿40例进行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总有效率为79%是对照组,总有效率是93%是实验组,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是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护理干预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可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38例女性腺性膀胱炎护理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膀胱粘膜切除术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科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将其临床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并与责任护士医生共同探讨治疗及护理措施,总结女性腺性膀胱炎护理对策,探讨开展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意义。结果38例患者,通过精心护理后,有16例治愈,20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94.7%。结论通过充分了解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术前,术后心里方面的感受,对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指导,心理及临床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木卡带司·阿不都外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治疗的必要性分析

    目的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治疗的必要性进行深入的剖析。方法从我单位近2年来接收过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当中,随机选取67例来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组。本组患者,均于入院前接受过本单位实施的院前急救治疗,且所有患者在急救之后,都被送入我市的同一家三甲级医院。然后再将同期送入该三甲级医院接受治疗的53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拿来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组。本组患者于入院前,均未接受过相应的院前急救治疗。对两组治疗的终效果作出系统性的剖析与对比。结果研究组经治疗后,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针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研究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治疗,是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的。

    作者:谭华社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MEEK微型皮片移植技术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应用

    目的应用Meek微型皮片移植技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观察和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使用Meek轧皮机,以1:4或1:6聚酰胺双褶薄纱扩展移植皮片,与分别采用的邮票皮片移植技术比较,对两种方法的受皮区皮片成活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结论 Meek微型皮片植皮技术是目前国内多家医院采用的一项创面修复技术,节省皮源,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成为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创面的较佳方法。

    作者:王鹏;叶以铨;罗丹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急性胰腺炎螺旋CT平扫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急诊螺旋CT平扫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并分析经我院螺旋CT平扫、实验室检查确诊的43例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资料。结果胰腺肿大及左前肾旁间隙积液是急性胰腺炎常见的CT征象,螺旋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的诊断均有极大的帮助。结论螺旋CT运用容积数据采集的方法,不受呼吸及胃肠道气体的干扰,解剖断面清晰,密度分辨率高。螺旋CT平扫是可靠的定量分级方法,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及分型。

    作者:陆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预防ICU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应用于肺炎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5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按照患者的情况下,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和措施,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呼吸机的时间是明显比对照组短。结论加强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病房管理控制,并采取有效措施在呼吸道患者的管理,减少和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概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具有积极意义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林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妊娠期糖尿病门诊管理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妇孕期营养过剩带来孕期体重增长过快过重并发妊娠期糖尿病越来越多,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虽然已为大家所熟知,但对妊娠期尿病的饮食了解仍是不足的[1]。全球肥胖和糖尿病的持续流行,使得更多育龄妇女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漏诊的2型糖尿病孕妇也可能随之增多。针对这一情况,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研究组织对GDM的标准进行了调整,为了加强GDM的管理,一些地区的妇产科开设了妊娠期糖尿病一日门诊。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社会需求的多元化,人们迫切需要得到方便可及的预防、治疗及护理、康复、社会支持、心理保健等健康服务和指导,而这些孕妇绝大多数可以通过采取医学营养治疗、运动和生活方式的干预策略将孕期血糖控制满意[2]。目前,我国妊娠期糖尿病一日门诊管理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如何使妊娠期糖尿病一日门诊管理向更加专科化方向发展值得思索和探讨。

    作者:白爱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浅析

    目的浅析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控制和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方法分析12例PICC置管中血栓形成护理中置管前护理、置管后护理、置管后血栓形成护理的详细过程。结果12例血栓形成患者,经过溶栓治疗,血管再通。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ICC置管穿刺血管选择与穿刺后专业护理是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

    作者:罗桂莲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右美托咪啶联合丙泊酚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的影响及疗效丙泊酚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60例我院患者无痛胃镜检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开始4g辕ml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目标,逐渐增加至6 g辕ml。当患者消失睫毛反射后改到5g辕ml;观察组丙泊酚静脉缓慢注射,同时使用右美托咪定。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的记录。结果观察组T1,T2,T3的HR较T0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对照组T1,T2,T3的HR较T0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观察组中,呼吸抑制发生率,躯体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右美托咪啶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军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静脉留置针在ICU病房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ICU病房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ICU病房中28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及封管方法,总结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结果280例患者中出现留置针脱落20例,皮下血肿10例,液体渗漏15例,导管堵塞8例,静脉炎5例,静脉血栓2例,通过及时处理,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静脉留置针取代钢针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但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杨玉静;李亚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肺癌患者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临床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肺癌患者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0例肺癌患者应用速碧林(根据患者体重选择所用速碧林剂量,体重≤50 kg者用0.3ml;≥80kg者用0.6ml;介于两者之间,则用0.4ml,每天皮下注射一次)预防性治疗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注射部位及注射手法改良等措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了疗效。结论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肺癌患者血栓形成有显著增疗效,通过积极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

    作者:吴海燕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低位肠外瘘的心理护理体会

    通过制定完善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低位肠外瘘在疾病的转归过程中,心理护理极为重要,能够缩短病程,早日康复。

    作者:杜杨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血压变化的护理研究

    嗜铬细胞瘤是由嗜铬细胞形成的肿瘤[1],肿瘤细胞大多来源于肾上腺髓质,少数来源于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由于肿瘤或增生细胞能持续或间断地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物质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从而导致持续性或阵发性血压增高和多个器官功能代谢紊乱,严重者可致死、致残;目前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唯一方法,特别是腹腔镜手术已成为治疗嗜铬细胞瘤的金标准[2],由于肿瘤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3],并且异常增高的血压使得该手术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因此,做好围手术期血压的监测和护理对手术的成败至关重要[4]。笔者将其所在科室2012年~2014年收治的30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海荣;董彦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直肠癌造口术的术后护理

    目的探索直肠癌造口术术后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总结2014年1月~2015年1月采用该术式治疗直肠癌31例的术后护理成效。结果31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术后无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术后细心的护理,以及出院前后的健康指导、饮食护理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是媞;王丹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对重症脑血症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60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模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如何。结果观察组中,有23例患者存活,有7例患者死亡;对照组有16例患者存活,有14例患者死亡,两组患者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更好。结论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模式的效果很好。可以提高患者存活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婧莹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医院管理中物价管理的作用

    规范医疗机构收费行为是我国医改的关键环节,加强医院物价管理是促进医改顺利进行的核心,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由此可见,医院管理中的物价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地位也日益提高。本文中笔者就医院管理中物价管理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发挥该作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期为医院物价管理的同行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贾林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1例儿童马凡氏综合征行David手术的围术期护理

    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MFS)是由法国医师Marfan于1886年首先报告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发病率为1/5000~1/10000,预后差,死亡率高[1]。MFS侵犯的器官和系统主要包括骨骼、眼和心血管,临床表现有蜘蛛样指(趾)、晶状体脱位、夹层主动脉瘤等,其心血管改变易致死。心血管表现包括主动脉环扩张、伴有或不伴有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二尖瓣脱垂和肺动脉扩张[2]。目前外科治疗大多采用Bental 手术或Cabro手术,即用带瓣(大多是机械瓣)的人工血管置换主动脉瓣和升主动脉,同时做冠状动脉再植入。术后患者将面临机械瓣抗凝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由于部分患者动脉瓣环和瓣叶正常,因此David设计了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替换术(简称David手术),术后无需抗凝[3]。根据手术类型,大致可分为David玉型和DavidⅡ型两型。David玉型国内翻译为再植法(reimp lantation),DavidⅡ型国内翻译为成形(remodeling)。我院2014年8月收治了1名马凡氏综合征、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儿,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行David术,术后恢复良好,护理情况如下。

    作者:张晶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门诊输液室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4月182例在门诊输液的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101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81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11%,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7.42%。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门诊输液室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效果,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作者:殷春健;马文燕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血液内科高年资住院医师专科规范化培训薄弱环节及教学方法的探讨

    血液内科高年资住院医师专科规范化培训的薄弱环节包括骨髓细胞形态学培训及学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掌握以及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在骨髓细胞形态学教育中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包括显微数码互动教学及微信平台的应用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BL教学法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教学中应用可提高教学的生动性,提高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的培训需穿插在临床工作中,设立导师加强科研能力的培训,开展读书报告会及制定科研任务,对科研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晓宁;贺鹏程;孙春红;郭彩利;张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重症麻疹患儿输液外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重症麻疹患儿输液外渗中的作用。方法对2013年11月~2015年7月在我科住院输液的152例重症麻疹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防渗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出现输液外渗的比率及外渗程度,并分析预见性护理的作用。结果152例重症麻疹患儿进行静脉输液,有47例患儿发生静脉输液渗漏,其中观察组有13例,对照组有3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重症麻疹患儿采取积极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可降低静脉输液渗漏的发生机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倪郝林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218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选择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患者临床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对于在我院治疗的218例被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分别采取中药治疗于西药治疗的方式。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尼群地平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提供一致的治疗环境,并对比其临床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表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豫与82.50豫(跃0.05),在血脂水平等方面,对照组患者优于观察组患者(跃0.05)。结论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中药疗法与西药疗法均具有着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不存在差异性,然而在其他的方面,中药疗法却明显地优于西药疗法,因此,临床中使用中药治疗的方法可能在效果上更要好于西药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并应用。

    作者:李绍珺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