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儿童马凡氏综合征行David手术的围术期护理

张晶

关键词:儿童, 手术类型, 围术期,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心血管改变, 夹层主动脉瘤, 主动脉根部替换术, 主动脉瓣闭锁不全, 遗传性结缔组织病, 术后恢复, 机械瓣, 患者生活质量, 保留主动脉瓣, 主动脉夹层, 染色体显性, 晶状体脱位, 二尖瓣脱垂, 再植, 血管置换, 外科治疗
摘要: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MFS)是由法国医师Marfan于1886年首先报告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发病率为1/5000~1/10000,预后差,死亡率高[1]。MFS侵犯的器官和系统主要包括骨骼、眼和心血管,临床表现有蜘蛛样指(趾)、晶状体脱位、夹层主动脉瘤等,其心血管改变易致死。心血管表现包括主动脉环扩张、伴有或不伴有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二尖瓣脱垂和肺动脉扩张[2]。目前外科治疗大多采用Bental 手术或Cabro手术,即用带瓣(大多是机械瓣)的人工血管置换主动脉瓣和升主动脉,同时做冠状动脉再植入。术后患者将面临机械瓣抗凝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由于部分患者动脉瓣环和瓣叶正常,因此David设计了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替换术(简称David手术),术后无需抗凝[3]。根据手术类型,大致可分为David玉型和DavidⅡ型两型。David玉型国内翻译为再植法(reimp lantation),DavidⅡ型国内翻译为成形(remodeling)。我院2014年8月收治了1名马凡氏综合征、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儿,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行David术,术后恢复良好,护理情况如下。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护理四手操作在口腔门诊应用与推广效果

    目的探讨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门诊应用与推广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四手操作技术,对照组未采用四手操作技术,在口腔治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尽量避免交叉感染。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以及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有41例,占82.0%,不舒适度有9例,占18.0%,对照组患者舒适度患者有22例,占44.0%,不舒适度有18例,占36.0%;在手术治疗评价上,工作效率和医疗效果,观察组均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差异,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手操作在提高医疗质量、工作效率、降低治疗过程中伤害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都有显著作用,对口腔治疗具有满意的效果。

    作者:徐胜;朱佳宝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某部一起感染性腹泻暴发的调查

    感染性腹泻(也称急性胃肠炎)系指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而引起的腹泻。根据腹泻的持续时间长短,可将其分为急性(<14d),持续性(14~29d)或慢性(≥30d)。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等。

    作者:贾伟;刘昊;谢朝金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浆皮质醇升高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浆皮质醇升高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从2011年6月~2015年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接受体检并填写调查表,使用RIA法对血浆皮质醇进行测量,检查心血管危险因素。结果随着年龄增加血浆皮质醇水平升高(r=0.084,<0.05)。血浆皮质醇升高同糖尿病病程、HbA1c无相关性,同空腹血糖升高有明显相关性。血浆皮质醇升高同HDLC有明显相关性,同CHOL呈正相关。血浆皮质醇升高同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率提高有明显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HPA轴激活同代谢综合征有着密切联系,且血浆皮质醇升高同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率呈正相关。

    作者:李志平;马广蕊;王玉东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应用APACHEⅡ评分对ICU护理质量和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

    目的分析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系统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质量和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方法将我院ICU收治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8例予以ICU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8例每日行APACHEⅡ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制定护理策略和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比较两组患者间住院时间、总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救治成功率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间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对人力配置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总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对人力配置的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应用APACHEⅡ评分系统有助于提高ICU护理质量,节<患者住院成本,且优化护理资源合理配置。

    作者:崔美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PACU室护士对患者术后心理应激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和分析术后患者心理应激状态,观察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80例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进行了调查,并对80名患者进行了调查,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心理干预在恢复期间的阳性率均显著降低(<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能减少术后麻醉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袁冬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和氯诺昔康片联合治疗膝骨关节炎78例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氯诺昔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480mg,3次/d;辅助服用氯诺昔康片8mg,2次/d。记录用药前,用药后2w、4w及停药后2w的的Lequesne总指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Lequesne总指数于药后2、4w及停药后2w较用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氯诺昔康治疗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膝骨关节炎治疗方案。

    作者:蔡敏;许振波;余征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外科急腹症诊断与鉴别诊断规律探究

    目的探讨外科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诊疗资料,统计诊断误诊率,诊断性腹腔穿刺和X线检查阳性率。结果本组患者共出现误诊3例,总误诊率为2.5%,X线诊断正确率为79.7%,诊断性腹腔穿刺的诊断正确率为100%。结论外科急腹症的诊断应结合询问病史、体检检查及各种辅助检查手段,鉴别诊断要注意急腹症的复杂性及辅助措施的局限性。

    作者:徐永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优质护理在肿瘤内科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指导医疗实践中优质护理在肿瘤内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些年入院接受治疗的肿瘤内科患者70例作为研究样本,按照计算机随机数组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临床护理方式,对实验组患者在一般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护理方面的缺陷发生率为2.8%,无发生护患纠纷现象,患者满意度为100%,发生并发率为5.4%。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肿瘤内科对患者治疗的同时,应使用科学的优质护理辅助治疗,优质护理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弥补治疗的缺陷,降低手术并发率,并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吴明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蒙药塔本温都素的研究概况

    蒙药塔本温都素具有滋补健身、壮阳作用的一组蒙药,用于治疗年迈体弱、四肢无力、腰酸腿疼、肾寒肾虚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具有抗衰老作用、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塔本温都素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研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陈红梅;王秀兰;美丽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前牙种植修复中全瓷技术的应用价值探析

    目的探析前牙种植修复中全瓷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前牙种植修复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所有氧化锆种植修复体均没有出现松动、折裂以及缺损等不良反应,并且患者的满意度、牙龈出血指数以及骨吸收情况等均较高,治疗效果显著。结论临床上将全瓷技术运用在前牙种植修复中,不良反应小、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性高,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改善患者的牙龈出血情况。

    作者:陈敏箴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高,<占95%。而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影响患者健康危险的因素、预防疾病的发展、促进患者的康复及提高患者的生存的关键做法是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本文首先讲述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及教育方法,其次,强调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加强对患者的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赵瑞环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1例儿童马凡氏综合征行David手术的围术期护理

    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MFS)是由法国医师Marfan于1886年首先报告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发病率为1/5000~1/10000,预后差,死亡率高[1]。MFS侵犯的器官和系统主要包括骨骼、眼和心血管,临床表现有蜘蛛样指(趾)、晶状体脱位、夹层主动脉瘤等,其心血管改变易致死。心血管表现包括主动脉环扩张、伴有或不伴有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二尖瓣脱垂和肺动脉扩张[2]。目前外科治疗大多采用Bental 手术或Cabro手术,即用带瓣(大多是机械瓣)的人工血管置换主动脉瓣和升主动脉,同时做冠状动脉再植入。术后患者将面临机械瓣抗凝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由于部分患者动脉瓣环和瓣叶正常,因此David设计了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替换术(简称David手术),术后无需抗凝[3]。根据手术类型,大致可分为David玉型和DavidⅡ型两型。David玉型国内翻译为再植法(reimp lantation),DavidⅡ型国内翻译为成形(remodeling)。我院2014年8月收治了1名马凡氏综合征、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儿,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行David术,术后恢复良好,护理情况如下。

    作者:张晶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PDCA循环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糖尿病是危害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其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严重者可致残、危及生命,给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1]。目前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血糖,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患者良好的自我管理。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教育已经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那么健康教育就应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干预,影响和改变患者的不健康行为,使其达到佳健康状态。本研究运用PDCA循环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贾磊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观察餐前运动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糖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餐前运动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糖影响效果。方法将106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餐前运动干预组及餐后运动干预组,餐前组54例、餐后组52例,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餐前干预组运动后患者血糖、血钾均较运动前稍升高,血糖升高范围主要在0.2~0.8 mmol/L,血钾升高范围主要在0.3~0.7 mmol/L,运动后无发生低血糖情况,血钾仍在正常值范围内波动,而餐前运动干预组餐后2 h血糖(2hPG)明显低于餐后干预组,3个月后复查HbA1c,两组HbA1c均降低,但餐前干预组其降低比例明显优于餐后干预组(<0.05)。结论餐前运动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糖具有更好的影响效果,更好改善餐后血糖代谢,同时可以减少脂肪,改善脂肪细胞分泌功能,能延缓IGT发展,可使患者病情保持在平稳状态,能够有效控制糖耐量减低人群的糖尿病发病趋势。

    作者:唐恭正;胡林雅;刘文国;刘东平;梁茜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七氟醚在小儿麻醉中应用

    目的探究七氟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8例进行会阴、下腹和下肢部位手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给予对照组氯胺酮麻醉,观察组则采用七氟醚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以及在入室时、气管插管后和拔管后患儿的MAP、HR和SpO2。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在入室时、插管后和拔管后观察组的MAP和HR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七氟醚在小儿麻醉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唐剑铭;龚明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2年1月~2015年3月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45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5例,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33%、97.78%、2.22%,对照组分别为75.56%、77.78%、20.0%,各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0.05),有可比性。结论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付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艾灸关元穴并金匮肾气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肾阳不足证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艾灸关元穴并金匮肾气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肾阳不足证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诊治的86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肾阳不足证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艾灸关元穴并金匮肾气丸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尿频、尿急、尿无力、尿失禁等症状改善及膀胱残余尿量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显效患者34例,有效患者46例,无效患者6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02%。治疗后患者临床尿频、尿急、尿无力、尿失禁等症状及膀胱残余尿量指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艾灸关元穴并金匮肾气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肾阳不足证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尿频、尿急、尿无力、尿失禁等症状,并且可以明显的降低膀胱残余尿量,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姜岩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大武镇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及健康教育干预分析

    目的评价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对中年和老年人群高血压和脑卒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从方山大武镇责任村组抽取40岁以上人群进行脑卒中八项高危因素的筛查,其中筛查出高危人群175例,中危人群1140例,低危人群1553例。对48.26%的中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和药物干预。并与51.76%的低危人群进行随访调查对照。结果给予两组患者相应教育措施后,观察组的健康教育良好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并进行康复训练现场指导,经过调查测评后对照,健康教育知晓率和认知度明显高于未进行健康教育人群。

    作者:徐艳娥;田沛云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临床推广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更好的推广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方法首先分析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在临床推广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剖析存在的每一个问题,并深入探讨相应的对策。结果在当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全面推广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面临一定的困难,例如医院重视度不够、临床医生诊治不具中医特色、医生下达医嘱时具有限性和局限性、缺乏专业的中医护理人员、护理人员不足、护理工作缺乏对患者的动态评估等。结论从医院关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推广、医生诊疗活动具有中医特色、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培养中医护理人才、合理招收及配置护理工作人员、落实对患者的动态评估等方面入手,可更好的推广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从而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蕊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优质护理在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优质护理在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的实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2年甲状腺手术患者55例选为对照组,2013年甲状腺手术患者55例选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予以个性化优质护理模式。结果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依从性,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手术疗效,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张继宏;周丽云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