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程助产护理模式对糖尿病产妇分娩质量的效果分析

冯小希;宋莉

关键词:全程助产护理, 糖尿病产妇, 分娩质量
摘要:目的分析观察全程助产护理模式下糖尿病产妇分娩质量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36例糖尿病产妇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产妇。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及生产方法,干预组产妇给予全程助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质量。结果干预组产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干预组产后出血量、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干预组新生儿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果全程助产护理模式对糖尿病产妇分娩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明显提高分娩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重症麻疹患儿输液外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重症麻疹患儿输液外渗中的作用。方法对2013年11月~2015年7月在我科住院输液的152例重症麻疹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防渗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出现输液外渗的比率及外渗程度,并分析预见性护理的作用。结果152例重症麻疹患儿进行静脉输液,有47例患儿发生静脉输液渗漏,其中观察组有13例,对照组有3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重症麻疹患儿采取积极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可降低静脉输液渗漏的发生机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倪郝林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在神经内科的效果分析

    探讨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在神经内科的效果分析,我院神经内科是首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的护理单元,从2010年至今,我科不断完善专科患者自理能力评估表和生活照顾等级判定表,经实线证明,该表的使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肖雅萍;廖敏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藏毛疾病21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骶尾部藏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21例骶尾部藏毛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14例行一期切除缝合,2例因创面大行藏毛窦切除+“Z”形皮瓣转移术,5例患者给予切开引流及抗炎治疗后手术切除病灶,伤口开放。结果14例一期切除缝合患者中12例一期愈合,2例切口感染,给予敞开换药后愈合,2例皮瓣转移患者一期愈合,余5例伤口开放者一期愈合。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病灶切除彻底、术式选择适当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恩;方远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冠心病治疗中阿托伐他汀的临床抗炎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冠心病治疗中阿托伐他汀的临床抗炎作用。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于我院的冠心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脂、一氧化氮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一氧化氮以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有明显上升,C反应蛋白以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针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令人满意的抗炎效果。

    作者:张小娟;王炳华;刘秀芳;孙树兰;潘双双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妊娠高血压病剖宫产在手术室中的护理

    目的对妊娠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剖宫产手术,给予一般护理,术前护理,低体温护理,术后护理,并观察临床效果,探讨手术室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采集、分析、整理的方法对我院2013年~2014年间住院手术的20例产妇,进行手术室护理配合,观察护理配合后的效果。结果经手术室护理配合后,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的过程顺利,20例妊娠高血压病产妇及婴儿均康复出院。术中有2例产妇发生低血压症状,3例发生了子痫。术中以及术后发生低血压症状的病患人数为11例。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剖宫产是进行良好的手术室护理,使剖宫产手术的成功率得到了提升,降低临床中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使预后恢复良好,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施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运用于心内科护理中的护理质量、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以及护理经验总结。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41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的41例患者也应用常规护理并且在此基础上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待患者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248,<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95,<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尚琴;张晓甜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白血病(血癌)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1中西医的特点对比中医和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性质的学科,如果说西医是科学,那么中医就是哲学,就是艺术。西医的科研结果是从小白鼠等动物体为对象做实验,而中医则是从漫长几千年人类缺医少药,根据不同病情需要人体直接试用、总结再实用而得出的医治效果[1]。西医的观念是局部的,定止的、形而上学的。中医是以阴阳五行八卦理论为根据,运用朴素辩证法观点把人体看成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中医特点是:整体观念辩证论治[2]。

    作者:殷永洲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两种LCP在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中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应用胫骨远端内侧锁定钢板与胫骨外侧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8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内侧远端锁定钢板固定(内侧组40例)和外侧远端锁定钢板固定(外侧组38例)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75例获随访,时间8~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院内侧组为(124±21.3)d,外侧组为(164±1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骨不连及延迟愈合发生率,内侧组为1例,外侧组为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按Ovadia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评分院内侧组为(92.3±4.2)分,外侧组为(87.3±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并发症发生情况院切口裂开及感染发生率院内侧组为4,外侧组为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内固定变形及断裂院内侧组为0%,外侧组为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应用内侧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较外侧远端锁定钢板,操作损伤小,符合生物力学,有利于骨折愈合,同时需处理好局部软组织,减少并发症出现。

    作者:谷军;王爱兵;李坤庆;明亮;刘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胆囊结石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胆囊结石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麻醉管理办法。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胆囊结石合并2型糖尿病行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在手术前对患者的血糖进行调控,手术开始进行时为患者静滴RI+5%的葡萄糖,并为患者检测血糖,1次/30 min,依据测定结果来调整胰岛素的输送速度。手术后,每隔4 h为患者检测一次血糖,以此来作为胰岛素用量调整的依据。结果所有患者在围术期的血糖监测控制结果比较理想,手术后并没有出现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以及酮症酸中毒现象。结论胆囊结石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麻醉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避免酮症酸中毒现象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炳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胃肠道肿瘤患者临终自我感受负担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观察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胃肠道肿瘤患者临终自我感受负担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118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采取针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肿瘤科常规护理。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及患者临终阶段应对方式来评估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SPBS评分(41.81±5.39)显著低于对照组(49.26±6.56)(<0.05);临终关怀阶段配合治疗、社会参与、合理膳食、心态平衡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等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临终关怀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自我感觉负担,引导胃肠道肿瘤患者临终期间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作者:肖春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对于盆腔炎的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3年5月~2014年5月到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120例盆腔炎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临床护理,而对于研究组患者则是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临床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明显比对照组好,且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在临床护理的满意度上,研究组患者高达96.67%,而对照组的满意度为68.33%,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盆腔炎的住院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很好的提高盆腔炎患者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具有非常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冉红英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存在的误区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了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存在的误区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饮食治疗知识调查表,评价10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存在的误区,并实施饮食护理教育、评价教育干预效果。结果病患者对于糖尿病饮食治疗的误区主要表现在其没有正确掌握关于机体所需要的7大营养素,以及对于蛋白质的摄入、盐分的摄入、水果富含糖分的食物的摄入、坚果的食用以及食品能量交换表等等。经过健康教育护理之后,所有研究对象都明确了解了糖尿病饮食控制的重要性。结论糖尿病患者对于饮食治疗方法去是存在多方面的误区,通过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之后,其对于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明显得到改善。

    作者:苏玲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划分为两组,各2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手法整复联合石膏外固定法,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优良率为74.1%,明显低于观察组92.6%,对比差异明显(<0.05)。结论手术治疗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效果明显,解剖复位优良,促使踝关节功能大限度恢复,有推广价值。

    作者:何鼎;倪兴强;周富彬;王修勤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甲状腺自身抗体和甲状腺功能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甲状腺自身抗体(ThyAb)和甲状腺功能的检测及意义。方法选择46例娠期糖尿病孕妇,设为观察组,另选择43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孕妇甲状腺自身抗体指标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以及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比较两组孕妇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情况。结果观察组TGAb阳性3例,TPOAb阳性6例,TGAb、TPOAb均阳性2例,ThyAb阳性率为23.91%,对照组TGAb阳性1例,TPOAb阳性1例,ThyAb阳性率为4.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FT4为(5.24±0.89)p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53±0.87)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TSH、T3、T4、FT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率高,甲状腺功能紊乱,需要进行早期筛查。

    作者:王艳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兔VX2骨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适合穿刺研究的骨肿瘤动物模型。方法采用VX2肿瘤组织悬液法,超声检查加以验证,建立兔VX2骨肿瘤动物模型,并分别于种植后第1、2、3 w拍摄X线片进一步验证骨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结果成功建立兔VX2骨肿瘤动物模型。结论总结大量经验,兔VX2骨肿瘤动物模型易于建立,适合本课题组后续穿刺研究。

    作者:魏然;赵景新;孔庆柱;金宇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38例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75例肺结核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38例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护理干预后服药不依从率、部分依从率、完全依从率分别为2.63%、13.16%、84.21%,护理满意度为97.37%,对照组护理干预后服药不依从率、部分依从率、完全依从率分别为18.92%、29.73%、51.25%,护理满意度为62.1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袁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血液净化治疗儿童中毒6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血液净化在儿童中毒临床应用的经验。方法对2014年2月~2015年4月以来的我院ICU病房6例患儿9次血液净化,包括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血浆置换(PE)、血液透析滤过(HDF)、血液滤过(HF)及以上述方法联合应用进行分析。结果急性中毒6例(百草枯中毒2例、异烟肼中毒1例、杀鼠剂中毒2例、毒蕈中毒1例,治愈(66.7%,4/6),死亡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自动出院1例。结论血液净化在儿科应用效果较好,副作用少,可以较好的帮助中毒渡过危险期。

    作者:张霞;刘红林;李斌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真菌感染相关因素探究

    目的对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真菌感染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了2011年1月~2014年4月本人所在医院经痰液真菌培养后的38例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确诊患者,采用真菌培养的方法了解真菌种类,并进行分析了感染因素。结果本研究中,慢性支气管炎,占42.11%,是真菌感染的基础病比例高的。其次分别为肺肿瘤26.32%、肺源性心脏病15.79%、肺气肿10.53%、肺炎5.26%。白色念珠菌,占68.42%是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高的,呼吸系统疾病真菌感染与年龄、抗生素应用、病程等关系都比较直接,年龄越大、抗生素应用滥用、病程越长,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几率越高(<0.01)。结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诊断时杜绝药物滥用,为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给予积极有效的辅助检查措施,同时也给予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从而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张东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精神科封闭病房开展优质护理的实践与成效

    目的探究精神科封闭病房开展优质护理的实践和成效。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实践,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成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患者的健康效果都明显有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精神科封闭病房开展优质护理实践成效较高,可以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护理技能水平和质量,增强护士服务意识,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谢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长春西汀在急慢性脑梗死治疗中作用的Meta分析

    目的通过meta分析全面、定量、系统地评价长春西汀在治疗脑梗死及后遗症中对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和生化指标的分析,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索国内相关数据库,查找长春西汀在急性脑梗死及后遗症中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对照试验,采用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26项研究描述了长春西汀对脑梗死神经缺损的治疗效果,发现长春西汀对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优于对照药物;70项研究描述了长春西汀对脑梗死治疗的临床疗效,在对脑梗死治疗中,长春西汀优于其它对照药物,且联合用药有统计学意义;长春西汀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如全血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比积等均有显著改善作用。结论长春西汀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脑部血液循环,大限度降低病残率,对神经功能恢复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陈会生;谢珺超;刘学源;尹智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