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的关系研究

窦文忠

关键词: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
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的关系,了解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对糖尿病诊断与监测意义。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64例糖尿病患者,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4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运用东芝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运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对其空腹与餐后2h血糖进行检测,然后对两组人员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水平及其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呈显著地正相关关系(<0.05),但其和餐后2h血糖的相关性显著优于和空腹血糖的相关性(<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密切相关,能够将科学依据提供给糖尿病的诊断和监测。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218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选择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患者临床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对于在我院治疗的218例被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分别采取中药治疗于西药治疗的方式。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尼群地平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提供一致的治疗环境,并对比其临床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表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豫与82.50豫(跃0.05),在血脂水平等方面,对照组患者优于观察组患者(跃0.05)。结论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中药疗法与西药疗法均具有着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不存在差异性,然而在其他的方面,中药疗法却明显地优于西药疗法,因此,临床中使用中药治疗的方法可能在效果上更要好于西药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并应用。

    作者:李绍珺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肝吸虫病早期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肝吸虫病的早期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确诊为肝吸虫病的患者150例,将其作为实验组;并选择反复3次或以上大便华支睾虫卵检查阴性的患者15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给予肝胆脾胰超声检查,并对两组患者的声像图表现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肝吸虫病的声像图主要表现为肝左叶增大;出现肝实质和胆囊改变;肝内胆管壁增厚、回声增强、轻度扩张、肝左叶胆管显著。结论超声检查方便、简单,在对肝吸虫病经早期诊断时,可以将超声诊断作为普查手段。

    作者:李秀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有利于患者及早发现并治疗。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将非老年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采用观察法以及收集资料法对这124例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并记录。

    作者:刘小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50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处理。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5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其中48例诊断明确,2例延迟诊断,死亡1例。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多为伤情重,隐蔽,难以早期及时明确诊断为特点,故应当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科学的制定治疗方案,及时的早期诊断,适时的剖腹探查是治疗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关键因素。

    作者:章立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的关系,了解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对糖尿病诊断与监测意义。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64例糖尿病患者,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4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运用东芝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运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对其空腹与餐后2h血糖进行检测,然后对两组人员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水平及其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呈显著地正相关关系(<0.05),但其和餐后2h血糖的相关性显著优于和空腹血糖的相关性(<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密切相关,能够将科学依据提供给糖尿病的诊断和监测。

    作者:窦文忠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丁甘仁治疗内伤咳嗽的学术思想浅析

    孟河医家丁甘仁,广闻博览医术精湛,备受后世推崇。《丁甘仁医案》详尽列数了丁氏治疗内伤咳嗽的相关病例,体现了丁氏治疗咳嗽方面丰富的经验。其对于咳嗽的治疗上继承先贤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发挥,融汇伤寒和温病两大学说,熔经方及时方于一炉,精于脏腑辨证,注重后天之本脾脏,综合运用健脾和胃、清肺润燥、温阳逐饮、佐金平木等多种治法,疗效卓著,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作者:吴永钧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急性胰腺炎螺旋CT平扫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急诊螺旋CT平扫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并分析经我院螺旋CT平扫、实验室检查确诊的43例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资料。结果胰腺肿大及左前肾旁间隙积液是急性胰腺炎常见的CT征象,螺旋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的诊断均有极大的帮助。结论螺旋CT运用容积数据采集的方法,不受呼吸及胃肠道气体的干扰,解剖断面清晰,密度分辨率高。螺旋CT平扫是可靠的定量分级方法,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及分型。

    作者:陆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阿魏酸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联合前列地尔在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阿魏酸钠联合前列地尔静输,对照组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输,治疗21d后,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疗效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阿魏酸钠与前列地尔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既改善了周围神经组织的微循环,有促进了神经纤维的恢复,不但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周庆金;邹俊强;李颖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门诊部护理工作中的难点及应对策略

    目的分析门诊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并探讨相对应的改善策略。方法结合我院门诊部护理工作中的实际困难,采取了强化内部分工、组织培训、完善应急制度和引导护患沟通等方法。结果我院门诊部护理工作收到了较为显著的成果。2014年,患者对我院门诊部的护理技术、健康教育、病房环境、护理管理和护理服务等护理项目的评分均在90分以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结论通过强化内部分工、组织培训、完善应急制度和引导护患沟通等策略,能够有效克服门诊部护理工作的难点,提升护理水平,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作者:康云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中的作用。方法32例住院治疗的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n=16)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n=16)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不给予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2w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及时发现并消除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及潜在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作者:浮燕;曹庆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全程助产护理模式对糖尿病产妇分娩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观察全程助产护理模式下糖尿病产妇分娩质量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36例糖尿病产妇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产妇。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及生产方法,干预组产妇给予全程助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质量。结果干预组产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干预组产后出血量、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干预组新生儿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果全程助产护理模式对糖尿病产妇分娩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明显提高分娩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冯小希;宋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高脂血症重症急性胰腺炎HLSAP的效果

    目的治疗HLSAP给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HLSAP患者3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n=17)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n=18)给予CRRT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对比,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59%,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临床上对该病治疗给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存活率高,对患者体内过多的溶质与水可有效清除,对患者机体内环境有调节作用,对其临床症状有改善及预后的作用。

    作者:马颖颖;吴云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阿魏酸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血清胱抑素C(Cys C)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阿魏酸钠治疗组(30例),治疗4w,观察两组治疗前后ET-1、Cys C及UAER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阿魏酸钠治疗组ET-1、Cys C、UAER水平较前下降,有统计学差异(<0.05),常规治疗组ET-1、Cys C、UAER水平较前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阿魏酸钠能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Cys C、UAER及ET-1水平,改善内皮功能,延缓肾病进展。

    作者:张玉静;郭更新;刘爱翔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影响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糖尿病并发肺结核74例,按照护理干预模式差异将其分组。对照组共37例,施行常规护理干预;余37例模式选择中医护理干预,入组研究组。观察两组效果,予以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血糖指标改善明显(<0.05),结核病灶及胸腔积液变化明显(<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血糖控制较好,肺结核病情改善明显,影响较大。

    作者:赵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38例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75例肺结核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38例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护理干预后服药不依从率、部分依从率、完全依从率分别为2.63%、13.16%、84.21%,护理满意度为97.37%,对照组护理干预后服药不依从率、部分依从率、完全依从率分别为18.92%、29.73%、51.25%,护理满意度为62.1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袁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2013年1月~9月收治的4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接受顺铂联合吉西他滨的两药联合方案化疗,顺铂75mg/m2,第1d;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d;21d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以上。结果46例患者化疗有效率为30.5豫(14/46),疾病控制率为87豫(40/46),中位生存期9.5个月,1年生存率为28.7豫;芋~郁度骨髓抑制发生率、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50豫、16.6豫。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毒副反应可耐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邓洁;汤渝玲;赵静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3000例无痛胃肠镜的麻醉分析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或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胃肠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ASAI-I 级要求行门诊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3000例,随机分为三组,即分为丙泊酚+芬太尼组(PF组)、丙泊酚+舒芬太尼组(PS组)和丙泊酚+瑞芬太尼组(PR组),每组1000例。丙泊酚200mg内加入2%利多卡因20mg以缓解静脉注射痛,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插入胃镜(肠镜),检查过程中连续监测HR、BP、SpO2,记录丙泊酚的总量、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胃(肠)镜操作时间、术中知晓发生率等,观察注药时静脉疼痛、胃(肠)镜检查中呛咳、体动等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中H R、BP、SpO2在术前与术后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各组之间HR、BP、Sp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PF组与PS、PR组相比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PS、PR组之间无显著差别。丙泊酚用量PF组比PS、PR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PS、PR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0.03~0.05ug/kg)或瑞芬太尼(0.5~1ug/kg)不仅可以减少丙泊酚用量、有效降低呼吸抑制等副反应,而且能缩短苏醒时间,使麻醉更加平稳,为降低病员经济负担,舒芬太尼相对便宜。

    作者:刘芳;冯锐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眼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及防范对策探析

    目的探析眼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及防范对策。方法选取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眼科接受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方案,分别观察两组患者风险因素的认知情况、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医患纠纷率,并记录相关数据。结果对照组患者对风险因素的认知情况和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优于常规组,同时,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医患纠纷率也优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眼科住院患者实施安全管理,能够提高患者对风险因素的认知和护理的满意度,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降低医患纠纷率。

    作者:王洁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873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探讨习惯用药中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规律和影响因素,发掘警戒信号,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8736份ADR的报告来源、患者信息、药品种类、ADR表现及转归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类药品和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居多;一般ADR主要损害皮肤及其附件,而严重ADR主要损害呼吸系统,且中老年患者的发生率较高;患者一旦发生ADR,及时采取救治措施,99.5%转归良好。结论 ADR是药品的固有属性,但其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与药品种类、剂型、患者体质、救治情况等诸多因素有关,应正确评价药品效益与风险,合理用药。

    作者:班炳坤;韦敬土;孙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观察100例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患者的护理效果,介绍并总结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自2014年11月~2015年5月在我院诊疗的100例不孕不育患者,所有患者进行均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根据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和心理状态等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详细记录患者治疗护理后的妊娠率和心理状态等。结论合理的护理方式能够促进采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治疗不孕不育患者的妊娠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作者:廖太秀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