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型螺钉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疗效分析

张勇;陈敬煌;杨文宇;曹武臣;汪亮

关键词:桡骨小头骨折, 微型螺钉,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微型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疗效。方法在2009年1月~2013年9月,我科采用微型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21~56岁,平均32.4岁,Mason I 型16例,I I型18例。34例患者均采用微型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术后3d行功能锻炼,并定期x线复查,采用Broberg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判肘关节功能。结果33例患者获得3~18个月随访,平均11月,其中1例随访2个月时,肘关节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未见并发症,失去随访。剩余33例肘关节平均得分9分,优30例,良3例,差0例,优良率100%。结论微型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能完全解剖关节面,行早起功能锻炼,为桡骨小头骨折后肘关节功能回复提供了一种理想办法。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前牙种植修复中全瓷技术的应用价值探析

    目的探析前牙种植修复中全瓷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前牙种植修复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所有氧化锆种植修复体均没有出现松动、折裂以及缺损等不良反应,并且患者的满意度、牙龈出血指数以及骨吸收情况等均较高,治疗效果显著。结论临床上将全瓷技术运用在前牙种植修复中,不良反应小、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性高,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改善患者的牙龈出血情况。

    作者:陈敏箴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护理干预措施对减少发生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治疗中非计划性下机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护理干预在降低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治疗中出现非计划性下机情况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呼吸泌尿内科中收治的行CRRT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研究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另选2012年9月~2014年9月我院呼吸泌尿内科中收治的行CRRT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施行护理干预后CRRT治疗中出现非计划性下机的发生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6.00%)明显低于对照组(27.5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CRRT治疗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非计划性下机的发生率,有效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周惠丽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研究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已经成为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肥胖、2型糖尿病等疾病关系密切,其中主要包括了院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炎、肝硬化等。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不显著,且临床上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常规方法主要以饮食调整和适当运动降低体重治疗为主,但是这些方法长期疗效前景,治疗预后较差。本文将以非酒精性脂肪肝为起点,分析当前非酒精性脂肪肝常见的治疗方法,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王荣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综合康复训练促进脑卒中患者足内翻踝足稳定性的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足内翻踝足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100例,其中男63例、女37例,平均年龄为61.5±8.6岁(50~65岁),随机分为AFO穿戴(对照)组和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组,每组50例,病程1个月~1年。对照组只穿戴AFO;治疗者进行综合康复训练,包括院给予踝足畸形紧张肌肉的牵伸训练、拮抗肌群肌力训练、内外旋矫正器使用等治疗方法。疗程为3个月。结果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后,治疗组踝足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以病程时间较短患者的治疗效果佳。两组效果比较,治疗组有84%的患者完全掌握康复知识和功能锻炼的方法,对照组只有10%完全掌握康复知识(=26.296,<0.05)。治疗组有82%的患者足内翻的稳定性控制好,可以独立的步行,对照组只有4%恢复功能(2=32.671,<0.05)。结论早期踝足稳定性综合康复训练可改善足内翻畸形,提高站立、行走的稳定性。

    作者:许亚男;谭文捷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严重烧伤早期膳食纤维的应用

    目的前瞻性观察两种营养支持对严重烧伤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临床烧伤患者32例,随机分为含DF肠内营养组(FSF)和不含DF肠内营养组(FFF)。除行常规抗休克等处理外,FSF组伤后第1 d即口服或经鼻饲管注入整蛋白纤维型肠内营养混悬液(瑞先),FFF组口服或经鼻饲管注入整蛋白肠内营养制剂(瑞素),两组热量和氮摄入基本相等。连续1 w观察患者每日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胃肠道症状以及入院及入院1w肠内营养结束后第2d进行生化测定结果。结果研究中发现含DF肠内营养组患者耐受良好,所需胰岛素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糖较容易控制。结论使用含DF肠内营养患者的代谢调理作用优于普通肠内营养患者。

    作者:石磊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多项措施并举努力提升OSCE考核通过率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临床上也称之为多站式考核,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临床能力考核的方法,它是通过模拟临床场景来测试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同时也是一种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的临床能力评估的方法[1]。考生通过一系列事先设计的考站进行实践测试,测试内容包括:标准化患者、在医学模拟人上实际操作、临床资料的采集、文件检索等。我校自2010年开始实行OSCE考核。为了提高我院实习生OSCE考核的通过率,为执业医师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院吸取历年培训、考核中的经验,并借鉴兄弟院校一些成熟的训练模式,完善培训体系,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初步形成了具有我院特点的培训方法和手段。

    作者:魏开建;张淯枫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妇产科护士对癌性疼痛的认知现状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已超过心血管疾病成为新世纪人类的头号杀手[1]。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几乎伴发每个患者病程发展的各各阶段,可从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多个方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其整体生活质量下降[2]。医生、护士、患者在癌性疼痛控制上都起重要作用,护士作为病情观察及治疗执行者与患者接触密切,在疼痛管理上起关键作用,有些发达国家或地区以护士作为疼痛管理的主体模式,护士癌痛知识缺乏是普遍现象,我国尤其明显,作为妇产科护士,因癌痛患者相对少,对癌痛认知能力尤显不足。本文将妇产科护士对癌性疼痛的认知现状做一综述。以便对不足加以改进,以期护士对癌痛形成长期的管理机制,有效的控制疼痛。

    作者:徐艳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人文关怀在宫外孕患者50例护理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宫外孕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宫外孕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人文关怀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和对照组(<0.05)。②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6%,而对照组的满意率为66%(<0.05)。结论对宫外孕患者实行人文关怀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李淑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对重症脑血症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60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进行循证护理模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如何。结果观察组中,有23例患者存活,有7例患者死亡;对照组有16例患者存活,有14例患者死亡,两组患者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更好。结论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模式的效果很好。可以提高患者存活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婧莹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急性间隙性血卟啉病1例报告

    急性间歇性血卟啉病(Acute Intermit ent Porphyria,AIP)在血性卟啉病中较为多见,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由于胆色素原(PBG)脱氨酶(HMB合成酶)活性缺乏所致。起病常在20~40岁,15岁以前和60岁以后极为罕见。男女之比为2:3。因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缺乏特异性,故易误诊,影响治疗。

    作者:段小琼;何文华;唐宁宁;王欣;唐雪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静脉留置针在ICU病房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ICU病房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ICU病房中28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及封管方法,总结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结果280例患者中出现留置针脱落20例,皮下血肿10例,液体渗漏15例,导管堵塞8例,静脉炎5例,静脉血栓2例,通过及时处理,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静脉留置针取代钢针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但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杨玉静;李亚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纳洛酮联合二羟丙茶碱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纳洛酮联合二羟丙茶碱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确诊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6例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尼可刹米进行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联合二羟丙茶碱进行治疗,治疗后统计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显效16例(44.4%),有效9例(25.0%),无效11例(30.6%),总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69.4%(25/36),观察组患者显效29例(58.0%),有效16例(32.0%),无效5例(10.0%),总有效45例,总有效率为90.0%(45/5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5.8399,=0.0156)。结论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纳洛酮联合二羟丙茶碱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患者意识恢复,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顾志坚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发热待查患者的心理干预进展

    发热待查是临床常见的疑难杂症。了解发热待查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有助于稳定患者情绪,促进患者康复,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石丽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高血压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在社区人群预防和治疗高血压中应用观察

    目的究对社区人群进行高血压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在预防和治疗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两个社区年龄45岁以上高血压人群210例,分为两组,各105例,观察组予以高血压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对照组未予以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后效果、血压变化以及满意度。结果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高血压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在社区人群中应用效果显著,适合社区工作广泛推广。

    作者:王慧芬;黎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超声在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超声检查早出生缺陷产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4000例产检的孕妇当中通过超声检查确定的先天畸形胎儿为120例,对这120例先天性畸形的患儿超声波诊断报告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在120例胎儿当中,有61例在经过超声波诊断之后,符合率为93.44%。结论在产前检查的过程中使用超声波诊断技术可以有效的对胎儿的先天畸形状况进行诊断,这样也就使得新生儿畸形的发生几率大大的降低。

    作者:王南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溃疡性结肠炎病机关键是虚损所致,以脾胃虚弱尧气血亏损为本,血瘀肠络、湿热留滞为标,乃本虚朴实,虚实杂夹之症。治疗中,标本先后有病机会有变化,应注意临证辨证。治宜健脾化湿,清热并用。治疗组40例,治愈17例,显效20例,无效3例。

    作者:陆鲜桃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CT引导下内脏大小神经毁损术治疗胆囊癌癌痛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悦栽引导下内脏大小神经毁损术治疗胆囊癌癌痛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行悦栽引导下内脏大小神经毁损治疗胆囊癌癌痛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指导及术后进行及时有效的支持、对症等围手术期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程度。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术后1例患者出现穿刺处轻度酸痛、低血压,2例患者出现腹泻症状,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术前VAS评分(7.54±1.23)分,术后员w、2w、1月、2月随诊,患者VAS评分(2.19±0.36)分,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0.05)。结论悦栽引导下内脏大小神经毁损术是治疗胆囊癌癌痛的有效方法,心理护理、术前指导以及术后及时有效的支持、对症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张华秀;曹新添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西帕依固龈液应用于急危重症患的口腔护理

    目的提高急危重症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60例急危重症患者按照住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西帕依固龈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口臭、口腔溃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口臭、口腔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西帕依固龈液用于急危重症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口腔溃疡症状,清除口臭。

    作者:魏凤洁;林芸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21例儿童过敏性紫癜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经验与护理措施,提高该病的痊愈率。方法是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的儿科病例21份,根据患者年龄结构、临床分型,疾病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通过与医生配合和根据本病特点对疾病进行对分型护理,临床治愈6例,占28.57%。好转15例,占71.43%.治愈好转率100%。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精心的治疗,能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凯维坤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国家中医护理方案对中风病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62例中风病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按国家中风病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法进行护理,共观察4w,以临床症候改善率、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第14d临床证候改善率提高,对照组无提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第14d、第28d临床证候改善率提高明显。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结论与常规护理法比较,国家中医护理方案在改善临床常见症状方面更有效,能更好地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值得推行。

    作者:黄莉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