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雪会;吴英;李雪梅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9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法来进行检查,并和病理结果对比。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率,甲状腺肿瘤以及恶性肿瘤的血流信号的相关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0.05。结论甲状腺肿瘤具有较为复杂的临床表现症状,对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建瓯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总结优质护理在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的实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2年甲状腺手术患者55例选为对照组,2013年甲状腺手术患者55例选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予以个性化优质护理模式。结果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依从性,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手术疗效,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张继宏;周丽云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在手术室患者中应用综合心理护理措施对其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为45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综合心理护理。结果两组血压、心率、疼痛评分和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手术室患者中应用综合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应激反应,效果显著。
作者:徐芙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护患沟通是护士进行护理活动基本要求,它与护理知识和技术同等重要。良好的护患沟通增强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增进了解,协调关系,相互信任,从而减少冲突、矛盾、纠纷,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杨冬花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回顾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10月小儿外科择期全麻手术患儿70例,其中男52例,女18例,年龄0.5~12岁,体重6~52kg。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结果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为(58±10)s,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为98%。气管插管后即刻、气管插管后3minSpO2无明显变化,气管插管后即刻、气管插管后3minBIS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静吸麻醉血流动力学更平稳,苏醒质量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9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而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性(跃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7.08%(<0.05);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较治疗前均得到明显的改善,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性(跃0.05)。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马群英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报告1例运用自理模式指导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康复护理。应用Orem自理模式,根据病例特点及不同时期提供完全补偿、部分补偿和教育支持的护理模式对该患者进行护理,充分调动和激发患者的主动参与意识,减少对他人的依赖,恢复自信和正常的社会功能,使患者平稳渡过危险期,顺利康复出院。
作者:丁佳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原发性胰腺癌是一种相对罕见、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但疗效不确切,患者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低,探索有效的诊疗方法迫在眉睫。本文总结了分子生物学在胰腺癌的遗传性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随着新的诊疗方法的研究和应用,胰腺癌的预后有望在将来得到改善。
作者:潘利;姜成文;杜爱杰;张洪禹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析晚期肺癌患者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晚期肺癌50例,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两组。25例接受常规护理,入组对照组;实验组25例,护理方式为综合护理。观察评定两组效果,比较分析。结果组间对比,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满意度高(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晚期肺癌患者综合护理有极大运用价值。
作者:毕良琼;刘丽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了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存在的误区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饮食治疗知识调查表,评价10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存在的误区,并实施饮食护理教育、评价教育干预效果。结果病患者对于糖尿病饮食治疗的误区主要表现在其没有正确掌握关于机体所需要的7大营养素,以及对于蛋白质的摄入、盐分的摄入、水果富含糖分的食物的摄入、坚果的食用以及食品能量交换表等等。经过健康教育护理之后,所有研究对象都明确了解了糖尿病饮食控制的重要性。结论糖尿病患者对于饮食治疗方法去是存在多方面的误区,通过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之后,其对于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明显得到改善。
作者:苏玲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6个月~18个月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调查200例来我院儿保科门诊健康体检的6~18个月的婴幼儿,进行常规查体同时静脉采血检测血清铁蛋白和血常规,同时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相关资料。结果铁缺乏发生率为28%,贫血发生率为9%,母亲孕期及哺乳期贫血,婴幼儿更容易发生贫血(值分别为0.043和0.00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铁蛋白可以更早的反应体内铁的贮存情况。母孕期和哺乳期贫血是造成6~18个月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因素,加强相关健康教育,母亲定期检测血常规,及时纠正贫血,可以有效预防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作者:张婷婷;王文媛;张秀玲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中医证候与不同体质Ⅱ型糖尿病的相关性,为中医辩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搜集2010年2月~2012年6月某院院诊治的231例原发Ⅱ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按其体质分为少阳气郁体质组、少阴阴虚体质组及平和体质组,调查分析这三组患者一般情况、中医证候、并发症等方面的特点。结果出现中医证后中的气郁证者,Ⅱ型糖尿病少阳气郁体质组显著多于Ⅱ型糖尿病平和体质组;出现中医证后中的疾湿证者,Ⅱ型糖尿病少阴阴虚体质组发生阴虚证者显著多于Ⅱ型糖尿病平和体质组,(<0.01)。结论不同体质Ⅱ型糖尿病患中医证候分布研究对于糖尿病临床防治具有的重要意义。
作者:鄢永周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4例难治性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行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临床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24h出血量与术后Hb优于对照组(<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63%比对照组68.75%高,且术后输血量、输血率与产褥病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0.05)。结论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的效果确切,术后恢复良好。
作者:尹小凤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Cage融合术后切口内应用氨甲环酸对术后失血及术后功能恢复影响。方法对腰椎后路椎间Cage融合术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于椎板切开后把2g氨甲环酸用100ml生理盐水稀释后灌注切口内浸泡1min,及术中缝合深筋膜后向切口内注射氨甲环酸10ml(1g);对照组患者于椎板切开后单用100ml生理盐水冲洗及术中缝合深筋膜后向切口内注射生理盐水10ml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12h、12~24h、24~48h失血量,输血量,术后第3d血红蛋白值、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原二聚体浓度,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但术后12h、12~24h、24~48h失血量,术后输血量,术后第3d血红蛋白值,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D原二聚体浓度(D原dime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第3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术后随访两组均无感染病例及未发现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结论腰椎后路椎间Cage融合术切口内应用氨甲环酸可有效减少术后伤口失血量、输血量,减轻血肿,促进切口愈合,还可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此药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张海存;李展振;吴沧陆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分析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远远优胜于对照组护理效果,比较具有显著差异(<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有效提高老年病患者的康复率,对老年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应受到重视与提倡。
作者:何倩;张海燕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中的作用。方法32例住院治疗的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n=16)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n=16)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不给予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2w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及时发现并消除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及潜在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作者:浮燕;曹庆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腰腿痛患者60例,根据随机平均分组原则,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自体骨组与融合器组,每组各30例。自体骨组植入自体骨,而融合器组在植入自体骨的基础上,植入合适型号的Cage。结果①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椎体间植骨均达到骨性融合,钉棒无断裂,Cage均无后移、沉陷,椎间隙高度均无明显丢失,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②两组患者术后的腰椎JOA评分好转率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且融合器组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的JOA评分好转率均显著优于自体骨组,而随着时间推移治疗组术的腰椎JOA评分好转率逐渐相似,两组患者术后第6个月、第12个月的腰椎JOA评分好转率均无统计学意义(>0.05)。③患者术中均无合并脑脊液漏,无因手术导致死亡及神经症状加重者。结论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植入碎骨块)与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植入融合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腰腿痛均疗效确切,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具体运用。
作者:孔令磊;肖杰;邹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有利于患者及早发现并治疗。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将非老年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通过采用观察法以及收集资料法对这124例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并记录。
作者:刘小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急性腹膜炎伴感染性休克患者围麻醉期的影响,从而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方法选取2008年06月~2014年0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腹膜炎伴感染性休克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静脉麻醉。结果两组患者入室时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拔管时,对照组心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且麻醉各期观察组MAP均低于对照组(<0.05)。其他各项指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0.05)。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显著差异(>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短(低)于对照组(>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在急性腹膜炎伴感染性休克患者中麻醉效果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梁建国;李庆和;张涛;张光信;王中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90例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动脉硬化指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既可以明显改善的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等临床症状。
作者:辛冬桂;桂宏 刊期: 2015年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