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丽雅
目的探讨老年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判断的危险指数。方法对86例老年肝硬化患者进行临床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分析,并进行电话随访研究。结果3个月,6个月,1年,3年,5年生存率为87.1%,84.8%,75.9%,72.8%,39%,19.9%分别,平均存活为3.76年。独立的影响老年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因素有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肌酐,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和肝性脑病(<0.01)。5年存活独立的影响老年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因素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肌酐,尿素氮,低密度脂蛋白,腹水,肝肾综合征和肝性脑病(<0.05)。结论肝、肾功能及主要并发症的主要并发症会影响老年肝硬化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杨栋梁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3月在我中心入院治疗的116例宫颈糜烂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高频电波刀组(n=58)与对照组(n=58),对于高频电波刀组患者,应用高频电波刀进行手术治疗,对于对照组患者,选择电热烧灼器来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高频电波刀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3.1%,前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后者,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宫颈糜烂患者,采用高频电波刀治疗法有着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和出血量少的优势,且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疗法,该种治疗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玉先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胃肠道肿瘤患者临终自我感受负担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118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采取针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肿瘤科常规护理。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及患者临终阶段应对方式来评估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SPBS评分(41.81±5.39)显著低于对照组(49.26±6.56)(<0.05);临终关怀阶段配合治疗、社会参与、合理膳食、心态平衡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等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临终关怀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自我感觉负担,引导胃肠道肿瘤患者临终期间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作者:肖春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探讨外科护理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分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干预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管理对策。在普外科护理中采用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临床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率,及时准确识别外科护理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对策,是显著提高临床外科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的关键。
作者:李卫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分析主动训练在儿童福利机构脑瘫患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儿童福利机构内符合脑瘫诊断标准的脑瘫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动训练,对儿童福利机构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肢体运动FM A运动功能量表评分与对照组评分对比,差异明显,(=6.7231,<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整体治疗效率为96.66%,与对照组的86.66%相比,差异明显,(=6.7325,<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观察组采用主动训练有效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及整体治疗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杨洁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分析拜阿司匹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的作用。方法随机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以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45例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仅以拜阿司匹林治疗。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疗效、血脂水平控制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疗效为93.33%,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疗效为66.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优势,LDL水平显著降低,HDL水平显著增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的不良病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控制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黄河;潘琳;姬晓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扣眼穿刺在自体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绳梯穿刺,观察组采用扣眼穿刺。观察两组患者新血管瘤、血管狭窄发生率及穿刺点渗血情况、穿刺成功率、拔针后止血时间,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扣眼穿刺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內瘘穿刺中较为理想的穿刺方法。
作者:顾丽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是中医诊病的重要依据。《伤寒论》中关于脉诊的条文共有146条,约占全文的条文的1/3还多,而涉及到浮脉的条文就占据了其中的64条,足以窥见张仲景对浮脉的重视和观察研究的之深奥,为后世临脉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至今在指导临床诊疗上仍有其十分重要的意义。仲景脉学中浮脉主病和后世脉学有所不同,为此,笔者仅就仲景《伤寒论》中对浮脉主病临证研究作一辨析。
作者:张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应激性溃疡是指机体在各类严重创伤、危重疾病等严重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消化道糜烂、溃疡等病变,后可导致消化道出血、穿孔,并使原有病变恶化。应激性溃疡出血是胸外科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死亡率较高,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与护理极为重要。我科行肺癌根治术治疗肺癌,其中1例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现将应激性消化道溃疡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何青;候玉华;王巧英;陈琴 刊期: 2015年第43期
规范医疗机构收费行为是我国医改的关键环节,加强医院物价管理是促进医改顺利进行的核心,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由此可见,医院管理中的物价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地位也日益提高。本文中笔者就医院管理中物价管理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发挥该作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期为医院物价管理的同行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贾林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观察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的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补充叶酸(FA)、甲钴胺、维生素B6(VitB6)对高Hcy血症的影响。方法150例伴高Hcy血症的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A组(叶酸组);B组(叶酸+甲钴胺+维生素B6)和对照组。测定血浆Hcy、FA、VitB12、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胆固醇(CHO)、甘油三脂(TG)、治疗4w后再次测定血浆Hcy的浓度。结果伴高Hcy血症的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和生化指标及Hcy、TGF-?1、水平三组间无差异,治疗后,2个治疗组Hcy明显下降。 B组与A组相比,B组降Hcy显著。结论补充叶酸、甲钴胺、维生素B6可降低血浆Hcy的水平。
作者:张巧慧;李平;柳洁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中的作用。方法32例住院治疗的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n=16)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n=16)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不给予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2w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及时发现并消除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及潜在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作者:浮燕;曹庆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评价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对中年和老年人群高血压和脑卒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从方山大武镇责任村组抽取40岁以上人群进行脑卒中八项高危因素的筛查,其中筛查出高危人群175例,中危人群1140例,低危人群1553例。对48.26%的中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和药物干预。并与51.76%的低危人群进行随访调查对照。结果给予两组患者相应教育措施后,观察组的健康教育良好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并进行康复训练现场指导,经过调查测评后对照,健康教育知晓率和认知度明显高于未进行健康教育人群。
作者:徐艳娥;田沛云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64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采取合理的吸氧,以确保气道通畅,管理好呼吸机,应对各种条件的变化,选择合适的时间照顾患者一系列措施等。结果54例患者后插管条件逐步改善,插管1~50d(平均30d)断呼吸机、拔管,其中8例昏迷患者拔管意识清晰。拔管后患者需要重新插管,4例患者拔管后需给予正压通气,并在随后的治疗中予以随访。4例患者术后深昏迷、气管插管后呼吸衰竭改善,治愈率为95%。64例无气管壁坏死,喉水肿及医源性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呼吸机应用和呼吸衰竭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金晨曦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研究分析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脑积水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6例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脑积水患者的护理方案。通过加强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的方式。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计算患者的治疗的显效率。结果本次实验的86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之后,79例患者的脑积水症状得到改善,7例未改善,总体有效率达91.86%<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脑积水患者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配合综合性护理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的显效率,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究精神科封闭病房开展优质护理的实践和成效。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实践,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成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患者的健康效果都明显有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精神科封闭病房开展优质护理实践成效较高,可以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护理技能水平和质量,增强护士服务意识,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谢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发热待查是临床常见的疑难杂症。了解发热待查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有助于稳定患者情绪,促进患者康复,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石丽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目的探讨在妊娠晚期进行护理干预,对孕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32w以上孕周的孕妇110名,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前培训。结果干预组的自然产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妊娠后期对孕妇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孕产妇的分娩知识及自然分娩率,且提高了孕产妇的满意度。
作者:徐利 刊期: 2015年第43期
温热逢源》是柳宝诒对于伏邪发病所著的温病专篇,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注解了《内经》、《难经》及《伤寒论》中有关温热病的原文;中卷就明、清医家所写的有关温热病的论著提出商榷意见,加以分辨;下卷阐述了自己对温热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及疗法的认知。全书对伏邪温病学说有着突出的贡献。
作者:刘蕊;张国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与危险因素密切相关,除传统危险因素外,心理因素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与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相互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预后,因此心理平衡是心血管健康的基石。提高医护人员对冠心病患者的精神心理障碍的认识,帮助冠心病患者正确应对疾病,形成健康、积极的心态,对提高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及改善临床长期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车琮璐;刘鹏 刊期: 2015年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