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胃炎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谭伟强

关键词:慢性胃炎, 药物, 对症治疗, 联合, 新进展
摘要:目的研究概括近年来慢性胃炎药物治疗的新进展。方法综合使用文件检索法和病历分析法来总结慢性胃炎的治疗药物及其临床疗效。结果临床上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很多,总体疗效较好。结论立足患者的临床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上腹部磁共振常规扫描加做胆胰管造影诊断胆管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与探讨MRI(上腹部磁共振)常规扫描联合MRCP(胆胰管造影)诊断胆管癌的临床价值,以期为科学诊断胆管癌疾病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0例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管癌患者,以随机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院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MRI扫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MRI常规扫描联合MRCP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诊断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中,35例患者提示占位,只提示为胆道系统感染的患者有31例,结石性合并感染的患者有15例,3例患者提示胰头占位,提示没有异常表现的患者有15例,对照组患者检出率达到35.0%。对观察组患者实施MRI常规扫描联合MRCP诊断结果显示,97例患者提示占位,提示为炎性改变的患者1例,提示胰头占位的患者1例,考虑患有壶腹癌的患者2例,患者胆管癌检出率达到97.0%。观察组患者胆管癌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MRCP对胆管癌疾病诊断以MRCP与MRI源像为其重要补充,MRI常规扫描联合MRCP能够准确定位与诊断肝外胆管癌,且定性诊断特异性比较高。

    作者:秦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再次剖宫产患者加强优质护理对妊娠结局影响探析

    目的探讨加强优质护理对再次剖宫产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9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行再次剖宫产术的孕妇12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及抑郁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再次剖宫产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洋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绝经和非绝经妇女宫颈细胞学刮片检查在宫颈癌症检出率的应用分析

    目的讨绝经和非绝经妇女宫颈细胞学刮片检查在宫颈癌疾病检出率的效果。方法探纳入我院接受宫颈疾病筛查的绝经和非绝经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纳入研究的受试者行宫颈细胞学刮片检查及宫颈HPV检查,对比绝经和非绝经妇女的筛查结果,判断两组患者宫颈癌的检出率及HPV感染率,并对诊断为宫颈癌以外的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结果绝经和非绝经妇女宫颈癌的检出率分别为0.159%和0.239%,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0.05);HPV感染率分别为20.9%和21.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0.05);对宫颈癌以外的患者随访检查结果示,绝经和非绝经妇女宫颈相关疾病的检出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绝经和非绝经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计HPV感染率没有明显的差异性,绝经后妇女更容易发展为高级别的病变。

    作者:潘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并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在急诊手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20例急诊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手术室优质护理。结果护理后,两组心率和血压、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急诊手术患者中应用手术室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稳定其血压和心率水平。

    作者:刘频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阿魏酸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血清胱抑素C(Cys C)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阿魏酸钠治疗组(30例),治疗4w,观察两组治疗前后ET-1、Cys C及UAER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阿魏酸钠治疗组ET-1、Cys C、UAER水平较前下降,有统计学差异(<0.05),常规治疗组ET-1、Cys C、UAER水平较前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阿魏酸钠能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Cys C、UAER及ET-1水平,改善内皮功能,延缓肾病进展。

    作者:张玉静;郭更新;刘爱翔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子宫内膜息肉进展为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息肉进展为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4月我院接收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病理分型将其划分为两组,其中良性组(未进展为子宫内膜癌)473例,恶性组(进展为子宫内膜癌)20例,对比两组临床基本特征,探讨子宫内膜息肉进展为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两组绝经年限、年龄及体质指数跃25、绝经后出血、糖尿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经由Logistic回归性分析发现,绝经后出血、绝经≥10年属于子宫内膜息肉进展为子宫内膜癌的独立危险因素(<0.05)。结论妇女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易发生病变,进展为子宫内膜癌风险性较高,其中绝经持续10年及以上及出血症状为癌变的高危因素。

    作者:牛锦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肥胖患者上肢手术应用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在肥胖患者上肢手术应用中的可行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72例行上肢手术的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异感法进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种操作完成时间,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操作完成时间和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阻滞效果的得优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与传统异感法相比,在肥胖患者上肢手术中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能够显著地缩短操作时间和阻滞起效时间,效果好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作者:杨世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经腹部及阴道实施联合超声检查诊断卵巢黄体破裂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联合腹部及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卵巢黄体破裂,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2例2014年1月~7月到我院妇产科就诊的初步拟诊断为卵巢黄体破裂的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腹部超声检查,实验组患者除采用腹部超声检查外,再采用阴道超声检查。根据病理检查情况判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检查准确性。结果实验组从各种其他妇科急腹症中将卵巢黄体破裂的检出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0.05);术后进行病理检查后对比两组准确率,采用腹部及阴道联合超声检查的实验组准确率明显高于采用单一腹部超声检查的对照组(<0.05)。结论腹部及阴道联合超声检查在诊断卵巢黄体破裂时准确率高,误诊率低。

    作者:汤文亮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右美托咪啶联合丙泊酚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的影响及疗效丙泊酚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60例我院患者无痛胃镜检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开始4g辕ml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目标,逐渐增加至6 g辕ml。当患者消失睫毛反射后改到5g辕ml;观察组丙泊酚静脉缓慢注射,同时使用右美托咪定。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的记录。结果观察组T1,T2,T3的HR较T0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对照组T1,T2,T3的HR较T0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观察组中,呼吸抑制发生率,躯体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右美托咪啶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军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医用物理学实验课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

    医学物理学课程是以物理学为基础,研究和解决与医学诊断、治疗以及与人体基础研究有关问题的交叉学科。但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和物理学实验设备的缺乏和落后,大多数教学都局限于一些浅显的物理现象,对于与医学联系紧密的前沿问题没有太多的涉及和延伸。因此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本文就实验课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提出规划意见,以便解决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作者:刘春华;李丹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CRP和WBC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检测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临床收治207例呼吸道感染者进行分组,同时设健康体检54例儿童对照组,对比CRP、WBC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CRP、WBC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与病毒感染组,<0.01;细菌感染组CRP、WBC及CRP联合WBC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0.01。结论检测CRP和WBC对于鉴别细菌与非细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儿童用药提供参考依据,对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的应用起到作用。

    作者:高翔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三维适形放疗对不同诊断分期食道癌的选择优势探讨

    目的三维适形放疗对不同诊断分期食道癌的选择优势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0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食道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术后联合放疗治疗法,治疗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短期疗效、不同诊断分期患者的生存率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结果对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组的I期-I 期以及II期患者的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4年生存率以及5年生存率对应结果和对照组I期-I 期以及II期患者的各年生存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道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方式,治疗疗效优,生存率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庆中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良肢位在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应用体会

    目的通过自制材料的运用,观察良肢位在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3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患者在年龄、性别、教育文化背景、医疗费用支付情况、肢体偏瘫部位等无显著性差异。采取随机分组法对3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运用自制的各种枕头形状为患者摆放良肢位,有针对性地一对一讲解指导良肢位摆放的注意事项及作用,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护理。经过1个月的观察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韦艳芬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

    手术室是医院抢救患者,进行手术的重要场所,汇集多个科室的医疗技术,复杂性高,手术任务重,病情瞬息万变,风险系数特别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如何协助主治医生顺利完成各种手术,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已经受到各大医院的全面关注。本文就手术室护理缺陷风险及防范措施进行简要叙述。

    作者:陈晓茜;张婉聪;路艳;闫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中医疗法治疗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疗法对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肾病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通过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平肝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SCr和BUN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24h尿蛋白、SCr和BUN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指标都有显著改善,但研究组患者改善效果比对照组患者明显(<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3.3%,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21,<0.05)。结论高血压肾病患者在服用西药的基础上适当辅以中医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24h尿蛋白、SCr和BUN水平,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赵亚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9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法来进行检查,并和病理结果对比。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率,甲状腺肿瘤以及恶性肿瘤的血流信号的相关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0.05。结论甲状腺肿瘤具有较为复杂的临床表现症状,对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建瓯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68例结核性胸膜炎护理探讨

    目的分析和探讨结核性胸膜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8例,并根据患者的病情有针对性的给予患者术前、胸腔放液、心理、高热等综合护理。结果经过有针对性的高效护理,68例患者在术后均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的应用,对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大有助益。

    作者:黄金兰;吴荣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治疗的必要性分析

    目的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治疗的必要性进行深入的剖析。方法从我单位近2年来接收过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当中,随机选取67例来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组。本组患者,均于入院前接受过本单位实施的院前急救治疗,且所有患者在急救之后,都被送入我市的同一家三甲级医院。然后再将同期送入该三甲级医院接受治疗的53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拿来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组。本组患者于入院前,均未接受过相应的院前急救治疗。对两组治疗的终效果作出系统性的剖析与对比。结果研究组经治疗后,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针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研究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治疗,是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的。

    作者:谭华社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子宫切除术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对于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效果的分析。方法将我院妇科收治的92例采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对照组在常规的护理模式上增加更为全面系统的心理干预,并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和对比。结果增用心理护理的患者对比常规护理的患者,护理前后在焦虑和抑郁两个量表上的评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且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对于子宫切除的患者在不论在心理状态上还是身体恢复上均有较大改善。

    作者:孙秀兰;曹招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乳房分期护理对顺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探讨乳房分期护理针对顺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产科98例顺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院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的护理方法是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取的护理方法是对孕妇乳房进行分期护理,将两组的母乳喂养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纯母乳喂养13例(26.5%),纯人工喂养33例(67.3%),混合喂养3例(6.1%);实验组纯母乳喂养28例(57.1%),纯人工喂养19例(38.8%),混合喂养2例(4.1%)。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采用乳房分期护理方式对顺产后的母乳喂养具有积极的影响,减少了乳房并发症,提高了母乳哺养率,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苏钰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