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肥胖患者上肢手术应用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研究

杨世红

关键词:肥胖患者, 上肢手术, 超声, 臂丛神经, 麻醉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在肥胖患者上肢手术应用中的可行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72例行上肢手术的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异感法进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种操作完成时间,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操作完成时间和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阻滞效果的得优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与传统异感法相比,在肥胖患者上肢手术中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能够显著地缩短操作时间和阻滞起效时间,效果好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针对医院物资管理目前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我国医院物资管理体制存在低效率、高消耗的问题。这是混乱的管理模式和落后的设备造成的。本文针对这两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高效的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管理混乱、人力资源消耗过大的问题。本文还设计并实现了物资管理系统,实现了物资的信息化管理。

    作者:孙文芳;刘欣卓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心理护理在助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助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60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00例,参照组采用护理人员随机排班,无亲人陪伴,助产人员很少与产妇交流;观察组在分娩前后有亲人的陪伴,且助产人员施以有效的心理护理,与产妇沟通交流,护理人员实行弹性排班。观察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参照组,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结论在产妇分娩前后医护人员应给予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保证产妇处于一种轻松的状态,做好分娩过程的解释工作,是产妇能够配合分娩,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付微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带线锚钉与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疗效观察

    目的应用锁骨钩钢板和带线锚钉联合喙锁韧带重建两种方法治疗Rockwood芋-遇型肩锁关节脱位疗效比较。方法2014年1月~2015年2月我院骨科应用锁骨钩钢板和带线锚钉联合喙锁韧带重建两种方法治疗Rockwood芋-遇型肩锁关节脱位46例回顾性分析,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JOA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病例46例,随访8~12个月。带线锚钉联合喙锁韧带重建组术后1w、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JOA肩关节功能评分优于锁骨钩钢板组(<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术后8个月JOA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0.05)。结论锁骨钩钢板和带线锚钉喙锁韧带重建都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带线锚钉喙锁韧带重建早期疗效优于锁骨钩钢板。

    作者:徐杰;王龙剑;倪永伟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微型螺钉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微型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疗效。方法在2009年1月~2013年9月,我科采用微型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21~56岁,平均32.4岁,Mason I 型16例,I I型18例。34例患者均采用微型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术后3d行功能锻炼,并定期x线复查,采用Broberg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判肘关节功能。结果33例患者获得3~18个月随访,平均11月,其中1例随访2个月时,肘关节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未见并发症,失去随访。剩余33例肘关节平均得分9分,优30例,良3例,差0例,优良率100%。结论微型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能完全解剖关节面,行早起功能锻炼,为桡骨小头骨折后肘关节功能回复提供了一种理想办法。

    作者:张勇;陈敬煌;杨文宇;曹武臣;汪亮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百令胶囊对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对煤炭工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6min步行距离测试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86例尘肺合并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用百令胶囊,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治疗,两组患者观察疗程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测试(6MWT),并对患者随访1年,记录患者急性发作的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功能、6MWT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且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百令胶囊对尘肺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提高抵抗力,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改善肺功能等方面效果明显。

    作者:轩杰;哈志云;刘秀芳;李颖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在神经内科的效果分析

    探讨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在神经内科的效果分析,我院神经内科是首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的护理单元,从2010年至今,我科不断完善专科患者自理能力评估表和生活照顾等级判定表,经实线证明,该表的使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肖雅萍;廖敏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常用口服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常用口服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影响。方法在常规给予胰岛素控糖基础上,将100例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格列美脲组;二甲双胍组;安慰剂组。12w为研究周期。在入组及治疗结束时,检测患者骨密度。结果治疗后,各组血糖均出现下降。二甲双胍、胰岛素促泌剂、与单纯胰岛素相比,均能不同程度地使骨密度提高,存在统计学意义(<0.05)。二甲双胍相比其它药物,其对于骨密度的提高效果佳,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加服常用口服降糖药,可不同程度提高骨密度,其中以二甲双胍效果佳。

    作者:桂红利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外科再造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对手外科再造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手外科再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30例,对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对医护人员护理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优质的护理模式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在提高病患对护理的认同,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倪启迪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国家中医护理方案对中风病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62例中风病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按国家中风病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法进行护理,共观察4w,以临床症候改善率、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第14d临床证候改善率提高,对照组无提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第14d、第28d临床证候改善率提高明显。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结论与常规护理法比较,国家中医护理方案在改善临床常见症状方面更有效,能更好地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值得推行。

    作者:黄莉萍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肝吸虫病早期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肝吸虫病的早期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确诊为肝吸虫病的患者150例,将其作为实验组;并选择反复3次或以上大便华支睾虫卵检查阴性的患者15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给予肝胆脾胰超声检查,并对两组患者的声像图表现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肝吸虫病的声像图主要表现为肝左叶增大;出现肝实质和胆囊改变;肝内胆管壁增厚、回声增强、轻度扩张、肝左叶胆管显著。结论超声检查方便、简单,在对肝吸虫病经早期诊断时,可以将超声诊断作为普查手段。

    作者:李秀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整体护理在口腔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口腔癌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200例口腔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应用整体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评分、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80.2±5.1),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56.2±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任国琼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Hedgehog信号通路与直肠异常隐窝病灶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Hedgehog信号通路与直肠异常隐窝病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63例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全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进行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确诊为腺瘤和癌的患者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异常活跃。结论 Hedgehog信号通路在结肠黏膜隐窝干细胞的分化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作者:曾久平;张明;赖裕红;张玲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竹节参规范化种植标准操作规程(SOP)

    目的竹节参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A.Mey.的干燥根茎,本课题旨在生产出高产无公害的竹节参。方法按照《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规程(GAP)》要求,根据竹节参的生物学特性,结合产区生态环境,进行了多年实践验证。结果该种植技术药农能熟练掌握,达到了竹节参优质高产无公害的目的。结论竹节参规范化种植标准操作规程(SOP)具有科学性、重现性及推广性。

    作者:张知贵;任华忠;伍朝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妇炎康片和金刚藤胶囊联合治疗附件囊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妇炎康片联合金刚藤胶囊治疗附件囊肿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附件囊肿患者1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予妇炎康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金刚藤胶囊。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妇炎康片联合金刚藤胶囊治疗附件囊肿,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有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精神科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包括护理意外、冲动、自杀、外走、跌伤、自伤、噎食等。精神科护理风险来自很多方面,诸如法律的不健全、人员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制度等。在进行精神科护理行为时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对易出现风险的护理项目进行及时正确的评估,正视护理风险,运用风险防范措施,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加强护士的业务培训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时处理各种危险苗头,发现和处理各种安全隐患,大限度地控制和避免风险,为患者创造安全舒适的治疗护理环境。

    作者:胡慕群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应用高压氧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评估高压氧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滨海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收治的偏头痛患者共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高压氧组、尼莫地平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并分析各组间治疗后8w有效率和止痛率。结果治疗前三组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治疗后第8w,高压氧组有效率为76.7%,止痛率为70.0%;尼莫地平组有效率为80.0%,止痛率为73.3%,联合组有效率为100%,止痛率为96.7%;三组数据有效率及止痛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尼莫地平是治疗偏头痛的较为理想方法。

    作者:陈娟;刘德胜;许虎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19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前后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总结妇科腹腔镜手术前后的体会。方法研究总结妇科腹腔镜手术前后的护理心得,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4月~12月196例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术后没有1例发生刀口出血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有6例发生轻微气腹,有2例发生咽部不适,经过精心护理后症状消失。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精心的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的关键。

    作者:徐晓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护理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一直占据着致死率的首位,临床特点表现为发病突然性、病情发展迅速、临床症状严重、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较多、预后差异显著等。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高血压病常导致脑底的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突出的表现是在这些小动脉的管壁上发生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和局灶性出血、缺血和坏死,削弱了血管壁的强度,出现局限性的扩张,并可形成微小动脉瘤。因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或其他因素引起血压剧烈升高,导致已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其中豆纹动脉破裂为多见,其他依次为丘脑穿通动脉、丘脑膝状动脉和脉络丛后内动脉等。绝大多数学者认为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动脉发生玻璃样变性,先使血管内膜下基质肿胀,内膜下有脂质沉淀,在内膜与内弹力层之间形成无结构物质,弹力降低,脆性增加。血管壁张力丧失并有纤维素性坏死,产生局部动脉在血压冲击下呈纺锤体或球状凸出,即粟粒状动脉瘤,血液还可侵入管壁而形成夹层动脉瘤。当血压骤然升高时,动脉瘤破裂引起出血。另外,高血压还可引起脑小动脉痉挛,导致远端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产生出血。此外,脑内动脉壁薄弱,中层肌细胞及外膜结缔组织少,且无外弹力层,可能导致高血压脑出血多于其他内脏出血。由于近几年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高血压脑出血在神经外科的治疗当中能够运用更为先进及有效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合优质合理的护理服务,能够改善患者预后的效果。本次研究针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与护理服务,进行临床诊治方面的观察与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王银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有效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共80例,按照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以上两组患者均进行临床常规内科疾病及抑郁症治疗,并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对临床护理非常满意21例,对于临床护理基本满意12例,对于临床护理不满意7例,本组患者治疗前SDS评分平均为44.16分,SAS评分平均为43.62分,治疗后SDS评分平均为33.91分,SAS评分平均为34.87分;相比较对照组40例患者对临床护理非常满意16例,对于临床护理基本满意11例,对于临床护理不满意13例,本组患者治疗前SDS评分平均为43.28分,SAS评分平均为43.17分,治疗后SDS评分平均为38.61分,SAS评分平均为39.13分。应用统计学软件将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即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论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应用于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小琴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西帕依固龈液应用于急危重症患的口腔护理

    目的提高急危重症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60例急危重症患者按照住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西帕依固龈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口臭、口腔溃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口臭、口腔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西帕依固龈液用于急危重症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口腔溃疡症状,清除口臭。

    作者:魏凤洁;林芸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