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对全州县计划免疫现状的研究分析

唐乾德;唐桂华

关键词:全州县, 计划免疫, 现状
摘要:目的对广西桂林全州县的计划免疫服务及相关工作人员对安全注射的基本知识、技能、服务态度,以及经济发展情况对地区计划免疫服务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为推进该县的计划免疫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2014年2月~5月对全州县的计划免疫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查阅和搜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及归纳。结果通过调查研究,只应用一次性注射器和玻璃注射器、一次注射器混合应用接种点有72.5%;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主要通过焚烧、掩埋处理,其次为毁形、随意丢弃;玻璃注射器应用只换头不换管达到30.3%,一人一针一管的69.7%;38.5%存在消毒不规范状况;接种率方面,该县适龄儿童计划免疫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为86.7%,五苗单苗接种率均在85%以上。另外,该县计划免疫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因素主要有院经费不足、冷链设备缺乏及免疫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结论全州县整体计划免疫工作不容乐观,应加大经费预算,强化冷链建设,不断提升免疫人员的综合素质,规范计划免疫工作。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细节服务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眼科细节服务在预防眼科疾病方面的疗效。方法结合医院眼科护理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检查临床护理的细节和安全,分析细节服务在眼科护理中的作用。结果自从医院实行了细节服务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采取细节服务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逐渐上升。结论对于眼科的细节护理服务非常重要,可以保证眼科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方艳霞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针灸治疗恶性肿瘤化疗致呃逆的进展

    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然而化疗引起的副作用呃逆导致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受到了明显制<;针灸疗法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对恶性肿瘤化疗致呃逆的症状有着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本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恶性肿瘤化疗致呃逆症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的针刺方法对化疗引起的呃逆均具有治疗作用,通过文献综述,认识到针灸治疗恶性肿瘤化疗致呃逆症状确实效宏价廉,期望有益于临床应用。

    作者:罗斌;田建辉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外科再造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对手外科再造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手外科再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30例,对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对医护人员护理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优质的护理模式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在提高病患对护理的认同,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作者:倪启迪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临床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支气管哮喘64例,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两组。对照组32例,施行常规护理;给予余32例临床路径护理,入组研究组。观察评定效果,组间比较。结果研究组知识知晓率高(<0.05),依从性好(<0.05),满意度高(<0.05),有显著差异。结论支气管哮喘护理中运用临床路径,效果满意。

    作者:龚海波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健康教育对脊柱外科患者临床应用护理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健康教育对脊柱外科患者临床应用护理。方法将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外科患者共120例,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采取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60例,采取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比出院前对每1例患者就健康教育效果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掌握相关知识、患者情绪稳定度、能自我护理、能进行功能锻炼、发生并发症等方面,观察组百分率比均优于对照组。在掌握相关知识、患者情绪稳定度、能进行功能锻炼、发生并发症等方面上,两组数据存在差距,<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自我护理上,两组数据差异不大,<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就应用临床护理来说,开展健康教育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

    作者:赖玲娥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右美托咪啶联合丙泊酚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的影响及疗效丙泊酚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60例我院患者无痛胃镜检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开始4g辕ml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目标,逐渐增加至6 g辕ml。当患者消失睫毛反射后改到5g辕ml;观察组丙泊酚静脉缓慢注射,同时使用右美托咪定。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的记录。结果观察组T1,T2,T3的HR较T0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对照组T1,T2,T3的HR较T0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观察组中,呼吸抑制发生率,躯体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右美托咪啶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军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VATS)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7例,随机分成常规组36例,胸腔镜组41例,常规组接受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胸腔镜组接受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使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率为92.68%,使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常规组有效率为83.33%,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VATS)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开胸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一飞;蔡铭;翁鸢;耿纪群;朱军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关联性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常见中老年疾病,而对于妇女来说,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缺乏导致骨量减少及骨组织结构变化,常会患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易引发骨折、骨骼变形等症,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有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是骨组织中含量高的一种功能多肽,其含量可能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存在关联性,故本文将主要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进展。

    作者:夏晓琳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浅析

    目的浅析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控制和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方法分析12例PICC置管中血栓形成护理中置管前护理、置管后护理、置管后血栓形成护理的详细过程。结果12例血栓形成患者,经过溶栓治疗,血管再通。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ICC置管穿刺血管选择与穿刺后专业护理是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

    作者:罗桂莲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肺水肿(心源性)16螺旋层CT诊断

    心源性肺水肿是临床常见病,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左心功能衰竭,在临床实践中,早期准确的诊断对决定治疗方案及预后起关键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CT影像学的特点及表现,进而比较肺水肿在胸部CT上的影像学变化特点,以便作出一个正确的判断。心源性肺水肿属于临床中比较多见的一类疾病,主要是由于各类因素导致的左心功能衰竭,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CT表现会与肺部原发性病变难以进行鉴别,准确的诊断是疾病治疗的关键。心源性肺水肿主要是由于患者左心功能不全引起肺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肺静脉压上升,肺毛细血管血浆渗出,产生肺泡性肺水肿以及间质性肺水肿[1]。CT表现为肺门影扩大并,支气管血管束模糊,视野密度提高,显示为磨玻璃样高密度影,肺泡性肺水肿属于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主要表现,CT显示为云雾状高密度影,肺野内显示斑片状,能见支气管气相。肺水肿一般在肺静脉高压性心脏病和左心功能不全中比较多见,心外原因,例如输液过多、尿毒症以及过敏反应等都会出现肺水肿,心源性肺水肿不但具有上述肺部主要表现意外,心脏外型会出现变化,患者的心脏会增大。

    作者:朱雪魏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缺氧复氧后内皮细胞中PBEF与VEGF、p-MLC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前β细胞克隆增强因子(PBE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pMLC)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缺氧复氧中的表达及相互间的相关性。方法体外常规培养HUVEC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和缺氧复氧组三组,每组10个培养板孔细胞;Western blot ing检测三组PBEF、VEGF和pMLC蛋白表达;并分析PBEF、VEGF和pMLC三组在HUVEC缺氧复氧中的相关性。结果 HUVEC细胞缺氧后,PBEF,VEGF和pMLC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0.01);缺氧组HUVEC细胞复氧12h后,PBEF,VEGF和pMLC蛋白表达较单纯缺氧组进一步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 PBEF、VEGF和pMLC蛋白在HUVEC缺氧复氧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BEF和VEGF间的等级相关系数为0.493,PBEF和pMLC间的等级相关系数为0.534,VEGF和pMLC间的等级相关系数为0.469。结论 PBEF、VEGF和pMLC参与HUVEC缺氧复氧过程,且三者在HUVEC缺氧复氧中的表达之间均呈正相关。

    作者:杨威;董啸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彩色超声多普勒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植入性胎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彩色超声多普勒(CDFI)诊断为胎盘植入的19例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并与临床和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经临床和病理证实,CDFI诊断正确14例,误诊5例,诊断符合率73.7%。结论彩色超声多普勒在胎盘植入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在产前诊断尤为重要,可为临床处治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杨姣;陈思佳;张慧;朱冬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解除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方法通过对安全隐患问题的分析,制定防范措施。结果消除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潜在护理安全隐患。结论通过护士和患者及家属之间的协作,建立安全防范意识,为患者创建一个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

    作者:王娅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小切口阑尾炎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阑尾炎切除术治疗,分析及比较两组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观察组较对照组而言手术时间更短、切口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时间较更短,其术后留痕率为10.00豫、感染率为12.50豫,较对照组的27.50豫、32.50豫而言,相对较低,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阑尾炎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且术后恢复较快,降低感染几率等优势。

    作者:白建斌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治疗性沟通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治疗性沟通,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焦虑、抑郁情绪、消极应对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0.01),积极应对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性沟通能有效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段振燕;杨绍平;伍倚欣;胡恩梦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胃肠道肿瘤患者临终自我感受负担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观察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胃肠道肿瘤患者临终自我感受负担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118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采取针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肿瘤科常规护理。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及患者临终阶段应对方式来评估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SPBS评分(41.81±5.39)显著低于对照组(49.26±6.56)(<0.05);临终关怀阶段配合治疗、社会参与、合理膳食、心态平衡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等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临终关怀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自我感觉负担,引导胃肠道肿瘤患者临终期间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作者:肖春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健康教育在指导肺结核患者留取合格痰标本中的作用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感染肺部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在各种结核病中常见,严重危害了人类身心健康。很多患者初次被诊断为肺结核病时,对肺结核病相关知识了解很少,再加上心理不愿接受或不信任阶段而不进行正规治疗,造成传染源的扩散,复治患者较多。为了提高结核病的防治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通过有针对性的对每个住院阶段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护士留取高质量的痰液,指出了健康教育在指导肺结核患者留取合格痰标本中的作用。

    作者:陈善玲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切口内应用氨甲环酸对腰椎后路椎间Cage融合术后失血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Cage融合术后切口内应用氨甲环酸对术后失血及术后功能恢复影响。方法对腰椎后路椎间Cage融合术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于椎板切开后把2g氨甲环酸用100ml生理盐水稀释后灌注切口内浸泡1min,及术中缝合深筋膜后向切口内注射氨甲环酸10ml(1g);对照组患者于椎板切开后单用100ml生理盐水冲洗及术中缝合深筋膜后向切口内注射生理盐水10ml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12h、12~24h、24~48h失血量,输血量,术后第3d血红蛋白值、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原二聚体浓度,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但术后12h、12~24h、24~48h失血量,术后输血量,术后第3d血红蛋白值,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D原二聚体浓度(D原dime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第3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术后随访两组均无感染病例及未发现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结论腰椎后路椎间Cage融合术切口内应用氨甲环酸可有效减少术后伤口失血量、输血量,减轻血肿,促进切口愈合,还可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此药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张海存;李展振;吴沧陆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评价

    目的观察和分析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的临床治疗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18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研究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观察和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T-proBNP水平与LVEF、LVESD及LVEDD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而研究组的改善更为显著(<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40mg/d剂量的疗效更优。

    作者:谭照华 刊期: 2015年第43期

  • 低位肠外瘘的心理护理体会

    通过制定完善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低位肠外瘘在疾病的转归过程中,心理护理极为重要,能够缩短病程,早日康复。

    作者:杜杨 刊期: 2015年第4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