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在甲状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谈才荣

关键词:甲状腺肿块, 高频超声, 彩色多普勒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在甲状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进行扫描;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超声诊断发现结节性甲状腺肿32例、甲状腺腺瘤13例、甲状腺囊肿11例、甲状腺癌4例。超声诊断以上4种甲状腺肿块疾病的准确率分别为院93.75%、92.31%、100.00%、75.00%。结论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诊断鉴别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模式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试验护理疗效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健康教育模式是否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具有临床护理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住院的患者120例。将120例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一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对其进行常规护理模式,另一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模式下,加用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疗效的对比。结果健康教育模式对比常规临床护理,不仅能有效缓解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而且在对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调查中,获得了高达96.67%(58例)的满意度,较之常规护理方式的55%(33例)满意度,有着明显的优势。结论健康教育模式在护理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中,不仅能够有效减缓患者抑郁、焦虑程度,在满意度上也能有效的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毛钰彦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浅谈几种常见的仓虫及主要危害的药材对象

    由于中药材的品种众多,来源复杂,商品交流范围广阔,导致中药材仓库存在的害虫与其他种类商品仓虫相比,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仓虫对药材的蛀蚀危害所导致的药材变质甚至报废,在整个药材存储中占很大的比重。在这些药材仓虫中,主要以咖啡豆象、烟草甲、药材甲、印度谷蛾、锯谷盗、玉米象、米扁虫、大谷盗的危害广。

    作者:王丹;兰艳丽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健康教育对肿瘤化疗患者的潜在影响

    目的:健康教育对肿瘤化疗患者的潜在影响。重点院对肿瘤化疗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及出院后随访等,增强了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减少或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高,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护士工作量有所减轻。

    作者:陈紫莲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多西他赛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对多西他赛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进行评价和研究。方法选取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的食管癌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32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治疗,而实验组除了放疗,联合多西他赛进行化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前后,实验组患者的各种指标包括血清C反应蛋白、IL-6、IL-8及可溶性MHC-I分子链相关基因A(sMICA)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0.05);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0.05),而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别(>0.05)。结论单一放疗对食管癌的临床疗效不如多西他赛化疗联合放疗效果显著,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胡冬根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急诊护士职业损伤与防护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中,特别是急诊护士,在患者病情未完全明确诊断前即投入对患者的处置和抢救。因此,急诊护士常常无法避开周围潜在的一些未知危险,对于急诊护士来说保护好自身的安全是必须的,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王彩茹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感染护理干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符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的成人患者8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治疗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实验组患者在针对性护理干预及对症治疗后感染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感染恢复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的发生并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许伟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综合治疗在HIV阳性合并非特异性外阴炎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综合治疗在HIV阳性合并非特异性外阴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对照分析常规综合治疗与苦参联合综合治疗对非特异性外阴炎患者的疗效。从而得出较好的治疗手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好转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4%(50/78)、35%(27/78)、98.7%(77/78);对照组分别为48%(29/60)、47%(28/60)、95%(57/60)。无效率分比为1.3%、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HIV阳性合并非特异性患者的综合治疗难度较大,联合使用中药治疗具有抗炎、消瘤等治疗作用,有助于提高疗效。综合治疗措施在非特异性外阴炎治疗中疗效确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苦参等中成药物治疗具有抗炎、消瘤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帕丽旦木·阿布力克木;马合木热·艾则孜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血管病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是否与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的水平有关。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7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组,脑梗死6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1例)和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70例(对照组)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Hhcy浓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组组血浆Hhcy水平为(21.2土3.2)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0.2土5.6)mol/L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缺血性脑血管病组Hhcy血症检出率达85.3%,显著高于对照组7.6%的Hhcy血症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浆H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

    作者:杨秀堂;陈伟明;彭慧群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综合护理措施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在手术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农玉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3年2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慢性胃溃疡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单纯西医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7%;治疗组患者的腹痛、胀气、嗳气、恶心、黑便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治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溃疡的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吴玲;梁成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湖北省武汉市2013~2014年院前急救疾病谱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武汉市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疾病谱情况,了解当地院前急救各病种的分布现状及大致规律。方法利用武汉市急救中心病案软件系统,对该市2013年1月~2014年12月院前急救疾病谱进行前瞻性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2年间武汉市院前急救患者总人数为146528人次,其疾病谱前五位分别是交通意外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结论武汉市急救中心应根据本中心的疾病谱特点,针对性的建设急救体系,配置急救资源,提高院前急救系统的工作效率[1]。

    作者:汪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关于在人体生理学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探讨

    21世纪素质教育的主旋律是知识创新,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思想基础。本文就关于在人体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探讨。

    作者:许秀娟;吴文婷;陈剑英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改良VAC法应用于急诊急慢性感染伤口中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究改良后封闭式负压引流对急慢性感染的护理方法,以及其疗效。方法选取近年来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慢性伤口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参考组与治疗组,对参考组进行临床无菌治疗,对治疗组进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换药次数,疼痛以及愈合时间。结果在治疗3个月后,发现治疗组患者在各方面均优于参照组,明显看出VAC较临床无菌治疗更加有效,且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改良后的VAC能够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疼痛并且可以缩短愈合时间,较常规无菌治疗更加方便有效。

    作者:胡思琴;金素霜;钱俊涛;李孟丽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脑卒中后肩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功能性电刺激疗法。采用疼痛标准数字评分法(VAS)、肩关节PROM测量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肩痛强度、肩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功能性电刺激疗法结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肩痛,有效防治卒中后并发症。

    作者:孙云娇;何晓阔;王俊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荷叶成分与功能的研究

    本文主要讲述了荷叶的结构和荷叶所含有的成分,并介绍了荷叶的一些功能,同时根据荷叶具有的这些功能做出了相应的展望。

    作者:周灵臻;丁艳茹;寿莉赟;潘利君;尹颖颖;黄菲菲;李睿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2010~2014年楚雄市医疗机构消毒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楚雄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状况,为医疗机构消毒监测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2014年通过现场抽样检测的方法,对我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进行调查,共采集我市医疗机构样品862份,对医院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灭菌物品等进行监测分析。结果5年样品共862份,平均合格率98.61%,,2010~2014年合格率分别为98.15%、98.21%、97.77%、99.43%、100.00%。各监测项目中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室内空气﹑使用中的消毒液﹑车针﹑内窥镜合格率分别为97.97%、97.64%、96.77%、100.00%、99.38%﹑100.00%。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中,市级医院﹑民营医院合格率分别为100.00%、97.41%。不合格以细菌总数超标为主,检出12份检出率为1.39%,致病菌未检出。结论楚雄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总体较好,,不合格以细菌总数超标为主,致病菌未检出。建议院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消毒宣传和管理力度,应加强对薄弱环节的消毒管理。

    作者:曾泽华;刘学彬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6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4例均行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4例患者手术时间35~95min。术后低热2例。切口均无感染,甲级愈合。阴囊水肿1例,尿潴留2例,术后疼痛较轻,均未使用止痛药。术后下床8~24h。住院时间5~11d。术后电话及门诊随访1年,64例患者均未出现伤口疼痛,异物排异反应及异物感,无复发。结论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势。

    作者:金冬林;汪刘华;王威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4月来乡镇卫生院就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按是否合并前列腺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60例实验组患者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40例对照组患者为单纯良性前列腺增生,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年龄、前列腺体积、QOL (生活质量评分)、PSA及PSAD(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抗原密度)、IPS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等)。结果对照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QOL(生活质量评分)、PSA及PSAD(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抗原密度)、IPS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等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关系密切,互为因果,了解两者之间关系可帮助医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患者。

    作者:吴岳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肾病尿毒症老年患者的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合并肾病尿毒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2015年1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肾病尿毒症老年患者中随机性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在控制患者血糖,改善患者肾功能的同时,也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曼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磁共振诊断小肝癌的进展

    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早期诊断对治疗肝癌至关重要。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比较准确的诊断肝癌,但是对于小肝癌的早期诊断并不理想。MRI由于其高分辨力、安全性、多序列成像而广泛的用于腹部的检查。本文对有关小肝癌的磁共振诊断进展作一个综述,希望能够在这方面有新的认识。

    作者:赵虹;张晓琴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