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信
目的:对安定注射液口服治疗婴儿惊厥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自2012年6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惊厥患儿,采用安定注射液口服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100例惊厥患儿接受安定注射液口服治疗后,57例患儿在安定注射液滴入过程中肌张力即出现降低;49例患儿在安定注射液全部滴完后5~10min内停止惊厥;4例患儿在安定注射液滴完10min后没有出现反应,治疗无效,改用其他方法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有3例患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呼吸抑制,在15~30s后自行恢复正常。结论采用安定注射液口服治疗婴儿惊厥能够取得非常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苏荣;斯琴高娃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观察和评估盐酸依托必利分散片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腹胀痛中的疗效。方法将安福县人民医院于2009年4月~2012年9月收治的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腹胀痛按计算机随机表法随机分为A、B两组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其中A组为治疗组,共60例,B组为对照组,共60例,治疗组给予盐酸依托必利分散片,规格为50mg/片,1片/次,3次/d,饭前15~30min口服;对照组给予B610mg,口服,2片/次,3次/d,连续服用14d,停止服用一切相关治疗药物。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盐酸依托必利分散片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腹胀痛具有安全性高、疗效好的优势,是临床用药的首选药物。
作者:朱康全 刊期: 2015年第41期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作为一种连续性血液净化新技术,近年来成为危重症领域脏器功能支持治疗的一项重大突破。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1],是危重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生,多发生于下肢。ICU患者通常存在多种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如长期卧床、创伤、手术、高龄、脱水,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等。而对于CRRT患者,血透临时置管一般选择股静脉。在血透治疗期间,为维持血透管路通畅,通常会制动约束患者治疗的单侧下肢甚至双下肢,更加大了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高危人群如果没有预防措施,患小腿深静脉血栓的几率为40%~80%,患下肢近侧深静脉血栓的几率为10%~20%,患者致命性的肺栓塞的机会为1%~5%[2]。针对CRRT患者预防DVT,实施早期积极护理干预,现综述如下。
作者:许丽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金梦贤(1921~1998),原天津市和平区中医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天津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兼任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中医学会和平区分会理事长,天津市和平康复医学研究会副理事长,1990年被推选为全国五百名培养继承人的老中医专家之一。
作者:葛立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肝脏实质密度减低在重症胰腺炎诊断、分型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经临床治疗或手术证实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观察患者在初诊时及治疗后肝脏实质密度及其变化情况。结果120例急性胰腺炎,其中轻症胰腺炎86例,肝实质密度减低12例,正常74例;重症胰腺炎34例,肝实质密度减低24例,正常10例;重症胰腺炎经临床治疗后CT复查,24例肝实质密度减低患者,治疗后肝脏密度恢复正常18例,持续低密度2例,临床治愈或好转;2例死亡及2例因病情加重外传院病例,肝脏密度进行性减低。结论肝脏密度减低是重症胰腺炎重要征象之一,对重症胰腺炎诊断、分型、临床疗效评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颜家刚;吴玉林;阳建行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注射液联合甲钻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饮食,运动,糖尿病教育等基础治上,观察组采用胰激肽原酶注射液肌注联合应用甲钴胺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配合口服降糖药和(或)加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对照组则采用甲钴胺注射液静脉注射配合口服降糖药和(或)加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疗程为2w。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及神经病变自觉症状问卷(TSS)评分变化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6%,显效率为1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显效率为44.1%,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0.01)。且治疗后患者神经症状以及TSS评分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胰激肽原酶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确切,优于单纯甲钴胺治疗的方案。
作者:骆桂根;刘基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或阳光的照射,导致中枢功能障碍身体的温度调节,汗腺功能衰竭,水电解质丢失过多,导致代谢紊乱而发病[1]。高温的环境会导致主要在夏天。在同一温度下,湿热比干热容易中暑。老年人,儿童,体弱者,孕妇易发生中暑。中暑是急症,尤其是重症中暑,来势是一种危险的疾病,发烧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水、电解质紊乱为特征的平衡,身体的所有重要器官的严重损伤,导致脑,心,肺,肝,肾和其他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的竞争点夺秒挽救患者生命[2]。抢救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杨少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究临床上采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确诊为肛周脓肿并收治住院的患者16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手术疗法,观察组患者给予一次性根治术疗法。将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80例患者经过传统手术治疗后治愈59例,好转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80例患者经过一次性根治术治疗后治愈62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25%。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后,<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不仅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龙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针对阴道炎患者实施制霉菌素、甲硝唑与阴道臭氧灌洗结合进行治疗,并分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8例阴道炎女性患者根据掷骰子的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平均每组54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制霉菌素与甲硝唑,观察组加用阴道臭氧灌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与复发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阴道炎患者采用制霉菌素、甲硝唑与阴道臭氧灌洗结合进行治疗的效果相比于单纯的药物治疗在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李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在儿科,服务对象不仅是儿童,大多数治疗和护理需要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一旦孩子生病,其父母格外紧张焦虑,对医务人员提出过高要求,工作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杨欢红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4月来乡镇卫生院就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按是否合并前列腺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60例实验组患者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40例对照组患者为单纯良性前列腺增生,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年龄、前列腺体积、QOL (生活质量评分)、PSA及PSAD(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抗原密度)、IPS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等)。结果对照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QOL(生活质量评分)、PSA及PSAD(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抗原密度)、IPS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等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关系密切,互为因果,了解两者之间关系可帮助医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患者。
作者:吴岳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卡贝缩宫素预防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60例具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静脉推注卡贝缩宫素100μg;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静脉注射催产素10Iu+0.9%氯化钠10ml,同时静脉滴注催产素20Iu。比较两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额外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产后2h及产后24h平均出血量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0.01),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卡贝缩宫素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疗效明显高于缩宫素。
作者:卢丹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呼吸兴奋剂治疗肺性脑病使用方法、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2010~2014年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的85例肺性脑病患者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治愈59例,好转8例,无效3例。结论应当严格掌握适应症,正确合理使用呼吸兴奋剂,仍是一种治疗肺性脑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韩毅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Transurethral electrovaporization of prostate,TVP)治疗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014年本院救治的列腺增生患者,均给予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75.3±12.2)min,切除的前列腺组织为(26.8±3.3)g,发生闭孔神经反射、TURS各1例,每位患者膀胱冲洗时间为48h,留置导尿管时间为3d,术后均住院7d。所有8例患者,有3例患者术后1月内发生暂时性尿失禁,1例患者术后1月内发生继发性出血,经对症治疗后,均得到有效控制。对患者IPSS、PVR、QOL分析显示,均比术前有了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于临床前列腺增生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蔡斌林;范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肿瘤专业发展快速,知识更新快,各类的科学研究工作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一名肿瘤专科医院医生,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对临床工作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浅谈肿瘤专科医生提高科研能力的方法。
作者:王敬慧 刊期: 2015年第41期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及健康。肝癌通常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确诊时多处于中晚期。其临床表现复杂,部分患者可合并一种或多种伴癌综合症,低血糖是严重的伴癌综合症之一,因易与肝性脑病混淆,易被医护人员忽视。研究显示,肝癌患者多合并有糖代谢异常,二者之间关系密切且相互影响[1]。本文通过我科一例晚期肝癌合并低血糖昏迷患者护理的分析,以及相关文献的学习,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肝癌合并低血糖的认识,有效的预防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作者:程利会;陈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分析西医对肛肠病术后疼痛的病因病理和治疗方案,探究肛肠病术后疼痛的有效治疗方案。综合使用文献检索法和病例资料分析法,研究分析现阶段有关肛肠病术后疼痛的西医治疗进展的相关文献,论证文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联系临床工作实践,提出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笔者在充分分析研究大量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形成本篇综述。
作者:李大淦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究妊娠合并乙肝分娩期行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分娩的妊娠合并乙肝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的将其分为两组,两组都进行常规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等循证护理。对两组缓和分娩期护理前后的SAS评分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有效的对比。结果观察组孕妇分娩后SAS评分明显比分娩前低,同时也比对照组均低(<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妊娠合并乙肝分娩期的孕妇进行循证护理,使孕妇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的降低。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采用抗生素分期治疗在复发性尿道感染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选择胸腺五肽联合抗生素治疗;实验组采取抗生素分期治疗。观察两种方法对复发性尿路感染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改善。其中实验组30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30例患者中,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可见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0.05)。结论采用抗生素分期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治愈率高、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郭振峰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对机械通气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PDCA组,采取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分别判断护理效果。结果 PDCA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PDCA循环在机械通气日常护理中的应用是可行和有效的,能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盖淑文 刊期: 2015年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