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英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5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体检的非脑梗死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间同型半胱氨酸(HCY)和FIB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FIB显著高于对照组(<0.01)。实验组HCY显著高于对照组(<0.01)。 HCY与FIB呈正相关(<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与HHCY升高和FIB升高相关。 HCY升高与FIB水平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段勇;邓华;张顺强;龚林;武苗;张迎春;刘慧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分析阿维A辅助NB-UVB在银屑病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并经病理学诊断为银屑病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对照组患者应用NB-UVB治疗,观察组患者在NB-UVB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维A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PASI评分和临床疗效,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中,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在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SI评分比较中,观察组的平均PASI评分为(3.67±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4.4%略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28.9%,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阿维A辅助NB-UVB在银屑病治疗中疗效显著。
作者:杨桂华;刘静穆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6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干预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法的护理,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2%,与对照组(79.4%)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能够使患者享受舒适的住院环境,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吴芳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观察曲伏前列素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每晚睡觉前1次/d,每眼1滴/次;对照组给予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每早、晚各1次,每眼1滴/次,观察治疗前后眼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异(<0.05),两组治疗前后眼压下降(>0.05),治疗后30d和治疗后90d两组降压整体效果差不多,但对照组的昼夜压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曲伏前列素滴眼液能够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降眼压效果明显,昼夜眼压比其它方法差,无不良反应。
作者:黄菁;周欣;王丽波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对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防控策略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70例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式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感染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关防控措施。结果外科术后切口感染主要受患者年龄、切口类型、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影响。结论外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针对各种感染危险性因素,需加强预防和控制,避免对患者产生不良的后果。
作者:程艳萍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分析肘部重力按摩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所诊治的50例腰间盘突出症(缓解期)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肘部重力按摩治疗,治疗时间10d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25例患者中,治愈14例,显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25例患者中,治愈10例,显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肘部重力按摩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缓解期)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谷全有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讨导致门诊儿科输液治疗中导致静脉炎发生的危险因素,以为临床预防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于儿科门诊接受输液治疗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患儿分为未发生静脉炎的对照组(88例)及发生静脉炎的观察组(32例),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患儿发生静脉炎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岁、输液天数>7d、输液时间>2h/d及刺激性药物为导致门诊患儿发生静脉炎的危险因素(<0.05)。结论导致门诊接受输液治疗的患儿发生静脉炎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注意对存在以上危险因素患儿输液时的护理。
作者:刘宗芝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比对Ⅲ期痔病脱垂分别采用肛垫上黏膜套扎术与传统痔核结扎术临床作用效果。方法选取18例Ⅲ期痔病脱垂,均为在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经临床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以手术方式为依据进行分组,行传统痔核结扎术的患者为对照组,行肛垫上黏膜套扎术的患者为试验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痔核脱落程度和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比对。结果试验组患者痔核脱落Ⅳ级所占比例(66.67%),对照组患者痔核脱落Ⅳ级所占比例(33.33%),相比存在一定差异;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88.89%)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44.44%),差异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Ⅲ期痔病脱垂的治疗上采用肛垫上黏膜套扎手术方式的临床作用更为突出。
作者:夏勇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一组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症,伴随着现代医学观念从生物、向心理和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糖尿病的护理,预防与普及宣传教育已成为治疗糖尿病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护士对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进行包括饮食、运动、药物、自我检测、及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指导,使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提高,减少了疾病对生活工作的影响,减慢了并发症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所以护理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维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为了评价医院感染监测工作质量和了解医院感染发生的真实情况,提高医院感染监测质量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方法结从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全院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回顾性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回顾性调查发现,我院2010年、2011年出院患者医院感染分别是29例和22例,查出漏报医院感染病例11例和6例,漏报率分别为37.93%和27.27%。前瞻性调查证明,我院在2012年、2013年2014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患者24例、53例、60例,查出漏报医院感染患者6例和12例、6例,漏报率分别为25%和、22.64%、10%。结论对我院医院感染漏报情况进行了系统性分段(回顾性和前瞻性)式调查,实施边调查边整改,显著降低了医院感染漏报率。
作者:王颖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8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按数字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脑血管病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以电针刺激、氯丙嗪肌注治疗,对照组予以氯丙嗪肌注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0.01);治疗组患者1h及1d内呃逆缓解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0.05);治疗组患者呃逆不缓解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可明显缩短呃逆时间,疗效确切,方法简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徐绍君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总结单鼻孔直接入路经蝶窦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方法及经验。方法采用单鼻孔直接入路经蝶窦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18例,其中微腺瘤3例,大腺瘤12例,巨大腺瘤3例。结果全切10例,次全切6例,大部切除2例。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病理学检查泌乳素腺瘤15例,生长激素腺瘤3例。功能性腺瘤18例。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视力视野改善者2例,激素下降至正常者18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尿崩10例,脑脊液鼻漏3例,经积极治疗后治愈。1例肿瘤残留行伽马刀治疗。结论单鼻孔直接入路经蝶窦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康复时间短,手术死亡率低,垂体功能保存率高等优点。
作者:阿吉木·库尔班;阿卜杜艾尼·奥斯曼;米吉提沙克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42例患者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结果本研究选取的42例患者术中无1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且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术后3~5d均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患者生存率高等优点,是治疗直肠癌的重要方法,术前护理及术中手术配合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确保手术成功、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手段。
作者:余奎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应用肠内营养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清蛋白水平以及前清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以及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进行胰腺炎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的恢复时间,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董新颖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分析淮安经济开发区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淮安经济开发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机抽取4000人进行问卷调查及健康体检,分析其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共收回3853份有效样本,其中男性1852份,女性2001份。3853名调查对象中,患有高血压者1190人,高血压发病率为30.89%;男性高血压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而男性超重率及肥胖率均显著高于女性(<0.05);且男性的吸烟率、饮酒率显著高于女性(<0.05);调查日常饮食口感可知,19.25%的居民嗜盐,而18.47%的调查对象嗜油;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喝酒、体质指数及腰围异常、糖尿病、嗜盐。结论淮安经济开发区社区居民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要针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加强宣传教育,进行定期体检等综合干预措施,促进居民改善自身不良的生活方式,从而降低高血压的危害。
作者:金韬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究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疱疹性咽峡炎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方式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超声雾化干扰素α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疱疹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14%,治疗组有效率为96.30%。从总有效率上来看,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组间数据存在差异,<0.05。从临床症状好转和住院天数上来看,观察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疱疹性咽峡炎患者使用干扰素α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定坤;冉扬;唐艳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管结石的处理技巧。方法系统性回顾并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33例胆囊管结石手术效果。结果33例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术后无任何并发症,所有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存在于胆囊管内结石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汪大海;施小梅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阶段预见性护理方式对骨科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对急性压疮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及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不同阶段预见性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接受相应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压疮程度也显著轻于对照组(<0.05)。结论给予骨科手术患者实施阶段预见性护理服务,可有效促进压疮发生率得到降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黄艳军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整理我院接受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唑类药物治疗口腔白色念球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并对白色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口腔白色念球菌感染患者,对患者进行氟康唑口服治疗。以10d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2个疗程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口腔白色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性。结果通过2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感染得到有效的治疗,75例患者的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到治愈,患者的治愈率为93.75%,其他4例患者的病情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只有1例患者的病情未得到控制,治疗无效率为1.25%。通过对口腔白色念球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性研究可以看出,口腔白色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性很高,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需要临床进行重视。结论对口腔白色念球菌患者进行氟康唑口服治疗,能够有效的治疗患者的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且治愈率非常高,能够有效的治愈患者的感染疾病,但是在对口腔白色念珠菌进行唑类药物的耐药性试验后发现,口腔白色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性较高。
作者:刘志宇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观察外伤性胸腔积液患者使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将184例外伤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均经B超定位,观察组使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而对照组使用一次性硅胶胸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比较其效果及并发症。结果两组在治愈率方面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0.05),但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组在疼痛、出血、感染、医源性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低。而操作简单,创伤小,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可作为中到大量胸腔积液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其操作简便,患者舒适度好,才是实际应用价值的诊疗进步。
作者:陈清;陈热花 刊期: 2015年第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