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超声临床观察

宰玉梅

关键词:高血压, 心房颤动, 超声, 心脏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与单纯高血压患者心脏彩超表现。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住院治疗的2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脏彩超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左房内径和E/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室间隔/左室后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出现出现左心房扩大,可能提示有更高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高频彩超超声分型在临床治疗阴囊闭合性损伤的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的超声分型对临床治疗阴囊闭合性损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14年间66例阴囊闭合性损伤的超声表现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6例患者据超声表现分为:睾丸挫伤11例,睾丸血肿20例,睾丸破裂32例,单纯阴囊壁血肿2例(另外有12例阴囊壁血肿合并睾丸损伤),睾丸扭转1例,其中有1例睾丸扭转误诊为睾丸挫伤。手术病理确诊48例,超声及临床随访证实18例。诊断准确率98.4%。结论高频彩超不仅能对阴囊闭合性损伤进行分型,而且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作者:黄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长期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策略

    近几年,通过对临床工作的观察与研究,长期卧床患者出现了众多的并发症,而长期行机械通气的患者由于患者活动更加受限及气道创伤,更加重了并发症的发生。现将长期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常见潜在并发症及护理策略综述如下。1潜在并发症长期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常见潜在并发症为呼吸系统感染、气管食管瘘、压疮的发生、泌尿系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其高发的主要原因有:各种侵入性导管破坏了气道和黏膜的防御机制;患者长期卧床活动严重受限;无菌技术不严格;相关工作人员对患者爱护体贴不到位。VAP会导致呼吸机使用时间延长、住院天数增加、并发症增加、病死率升高和医疗成本增加[1]。

    作者:李如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Caco-2细胞模型在口服药物转运机制研究中应用进展

    Caco-2细胞模型是近年来国外广泛采用的一种研究药物小肠吸收的体外模型。 Caco-2细胞模型的结构和功能于人小肠上皮细胞相似,目前已经成为研究药物转运机制的标准体外筛选的主要工具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对Caco-2模型在口服药物转运机制中的研究现状以及应用进展进行了介绍。

    作者:梁国嫔;罗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西藏一起人体旋毛虫病暴发的调查

    了解此次疫情暴发的起因。方法对暴发的旋毛虫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食剩余的猪肉压片低倍镜镜检,旋毛虫IgG抗体检测,诊断和治疗患者。结果共有16例均有生食藏香猪肉史,其中5例患旋毛虫病,重症2例,无死亡病例。食剩余的猪肉压片镜检结果均阳性,5例现症患者ELISA查旋毛虫抗体全部阳性。患者均有食生猪肉史,口服阿苯达唑治疗2个疗程痊愈。广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加强自宰猪肉检疫,改变不科学的传统饮食习惯是控制旋毛虫病流行的主要措施。

    作者:达珍;旦增贡嘎;扎西桑姆;次德吉;次仁顿珠;彭措次仁;白玛次旺;古桑曲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析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5年1月100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在患者与家属知情且同意的前提下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则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使用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在两组患者出院的时候对患者的总住院时间跟总住院费用进行有效的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为(7.44±2.21)d,对照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为(8.87±3.74)d;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为(8931.44±1333.45)元,对照组患者的的住院费用为(9769.55±2453.45)元。观察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使用针对性强的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具有非常显著的现实意义,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的总住院时间,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总住院费用。

    作者:曾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骨折速愈汤内服合中药外洗治疗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骨折速愈汤内服合中药外洗治疗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给予对照组钢板内固定、石膏外固定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骨折速愈汤内服和中药外洗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骨折部位的愈合时间。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92%,骨折部位愈合的平均时间为(11.21±0.72)w;观察组的相应值为89.58%,(8.05±0.87)w。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愈合的平均时间也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骨折速愈汤内服合中药外洗对治疗骨折效果显著。

    作者:刘堂海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对延续性护理干预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2年8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加延续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评分分别为(12.75±2.48)分、(24.71±4.98)分、(9.93±2.02)分,均比对照组患者的评分更高(<0.05)。结论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

    作者:黄海红;谢建芳;王琴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洗胃与心肺复苏并行救治急诊中毒的探讨

    目的研究探讨洗胃与心肺复苏并行救治急诊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急诊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38例,对于在就诊时已经停止心跳呼吸的患者,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和心肺复苏,并在初步复苏有效后给予洗胃治疗,对于在洗胃过程中发生心跳呼吸停止的患者,应立即给予抢救措施,进行心肺复苏,必要时可先拔除胃管进行气管插管,待患者心跳呼吸恢复后再进行洗胃。结果38例患者中,急诊室死亡7例,抢救成功31例,救治成功率为81.58%。结论采用洗胃与心肺复苏并行救治急诊中毒患者,通过心肺复苏可以保证患者重要脏器的供氧,通过洗胃可以降低毒物对患者脏器的损害,二者并行配合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吴丹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分析综合性干预对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的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性干预对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机械通气的86例患者作为本次分析的对象,经患者同意,现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机械通气患者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则运用综合性干预措施进行护理,两组机械通气患者经过护理后,对其各项数据进行观察,其中包括脱机、肺部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机械通气患者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一次及二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后的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经过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患者的各项数据存在明显差异,<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性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一次及二次的脱机成功率,降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朱雅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ICU持续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

    ICU持续机械通气患者,常因诊断和治疗需要到其他科室接受诊断和治疗处理,转运ICU重症患者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监护治疗连续的过程,风险率极高。为了保证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我院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制定了相应的转运细则及流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永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分析评价

    目的调查我院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抽取我院516份I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根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标准,对其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时间、溶媒选择、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16份I类切口手术病历中494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5.7%;其中切皮前30min~2h内给药的421例,占85.2%;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共涉及8类17种,应用频次排序列前3位的依次为头孢一代(206例,41.7%)、头霉素(188例,38.1%)、青霉素(47例,9.5%);单一用药491例(99.4%),二联联合用药3例(0.6%);56.3%的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疗程超过24h。结论我院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制订完善的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管理措施。

    作者:张太平;廖应琼;梁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护理干预对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影响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现在已经普遍应用于血液肿瘤化疗患者[1,2]。但PICC置管及留置后维护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静脉炎、导管堵塞等。我科近年来对采用PICC的血液肿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4月~2015年4月,我院血液科住院化疗的血液肿瘤患者135例,其中男85例,女50例,年龄18~75岁,平均37岁。急性髓系白血病54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32例,淋巴瘤20例,多发性骨髓瘤29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7例,实验组68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性意义。

    作者:夏艳玲;张春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胎盘早剥剖宫产36例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对胎盘早剥产妇行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围手术期产妇进行心理护理,术中加强巡回护理。结果36例手术均取得成功。结论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有效降低了胎盘早剥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母婴的死亡率。

    作者:刘丽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对比

    目的探究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给予阴式子宫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开腹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发热率、术后镇痛率及住院时间比较上<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但在进行手术选择时应当密切注意患者是否具有手术指证,对于不同的患者可选择更适宜的手术方式,以达到治疗的佳效果。

    作者:李秀娟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胺碘酮联合RAS抑制剂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胺碘酮联合RAS抑制剂治疗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69例高血压并阵发性房颤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行胺碘酮治疗,研究组36例行依那普利治疗,观察两组左心房的内径、血压及房颤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1年、2年,对照组左心房的内径显著高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研究组,且房颤的复发率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胺碘酮和RAS抑制剂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朱长友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每个人都会产生GERD的症状,只是发生的频率不一样,通常情况下,GERD发生不存在任何征兆。而RE是一种常见的GERD疾病,可出现在任意一个年龄段,是因为身体损害性与保护性因素不均衡产生的结果。据调查,RE占GERD患者1/3的比重。本文基于RE的病因以及发病机制,阐述当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进展。

    作者:冷红松;罗淑娟;胡丽如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洁净层流手术室的管理与体会

    洁净手术室的使用是医院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医院控制手术感染,保证手术质量的重要手段[1]。其空气净化的主要原理是采取生物洁净技术,将室内、外空气经过三级过滤,并通过各种控制方法达到降低室内微粒浓度的目的[2]。

    作者:王秀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高位结扎剥脱联合腔内激光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作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高位结扎剥脱联合腔内激光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154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高位结扎并曲张静脉剥脱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联用腔内激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以及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8.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91%;观察组患者无论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还是术后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高位结扎剥脱联用腔内激光对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更好,减少了术中出血量,缩短了住院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的治疗费用,满意度高,安全性好,效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黄乐刚;孔艳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药理分析

    目的探究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同时分析其药理作用。方法抽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格列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格列美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hBG、HbA1c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0.05);两组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格列美脲治疗效果显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低;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毕自强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妊娠合并症中高血压和贫血的预防和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中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和贫血合并症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80例妊娠期高血压和贫血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高血压和贫血的预防和对症治疗,观察两组高血压和贫血的发病情况。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和贫血的发病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妊娠期中加强对孕妇高血压和贫血的预防和有针对性的治疗,对母婴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玮 刊期: 2015年第3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