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重型有机磷中毒的救治体会

宁观林;吴世东;李冬华

关键词:急性, 重度, 有机磷中毒, 抢救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SAOPP)的抢救经验.方法:对在我院救治的SAOPP患者56例的救治经过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治愈54例(96.43%);死亡2例(3.57%),其中1例患者年龄较大并伴有冠心病、COPD、肺部感染等多种基础疾病,死于多脏器衰竭并感染;1例死于心脏猝死.住院天数8~15 d,平均住院(9.85±1.14)d.除1例遗留迟发性神经损害外,余均无任何后遗症.结论:救治中要重视洗胃、导泻、阿托品及复能剂的应用,同时注重全面的综合治疗.方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严重烧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创伤后可使下肢深静脉栓塞发生的机会明显增加,其并发症较多,严重者可导致肺梗死,威胁患者生命,如果处理不当造成血栓后综合征,可长期影响生活质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极为重要.

    作者:施翡翠;林玉丹;黄书润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院前急救用药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院前急救用药具有其特殊性,它要求的是快速、有效、安全,稍有疏忽即可引起医患纠纷.如何在紧张的急救过程中快速、有效地减轻患者病情,挽救患者生命.确保用药安全呢?经过近些年的工作摸索,针对院前急救工作中存在的用药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浅谈几点体会.

    作者:许世季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康复新液治疗小儿Ⅱ度烫伤35例疗效观察

    康复新液是由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利用蜚虫廉科美州大蠊全虫提取制成的溶液剂型(原名康复新滴剂),于1985年投放市场,对于金疮、烧烫伤、慢性皮肤溃疡、口腔溃疡、表皮辐射损伤、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糖尿病坏疽等疾病的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为进一步观察其对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我科自2005年至今采用康复新液内服加创面湿敷治疗小儿Ⅱ度烫伤3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贤彬;卢和林;谢吉;郭名聪;余德水;朱健;温圣昊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胱抑素C与视黄醇结合蛋白在2型糖尿病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索C(Cysc)与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2型糖尿病肾损伤诊断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Cysc、血清RBP(sRBP)、尿RBP(uRBP)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用酶法测定尿素氮(Urea)、肌酐(Cr).结果:116例糖尿病患者的Cysc浓度为(2.08±2.01)mg/L,对照组为(0.90±0.52)mg/L,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RBP浓度为(74.98±31.15)mg/L,对照组为(54.96±10.53)mg/L,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yse、RBP可作为诊断2型糖尿病肾损伤的敏感性指标.同时检测uRBP用以判断2型糖尿病肾脏受损程度及肾脏受损部位有指导意义.

    作者:王广洲;周林;吕炜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乳腺癌淋巴转移与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淋巴转移与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60例临床资料.结果:癌症浸润深度、发展部位及方式、病理组织学性质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其中转移程度以第一站淋巴结高.术前未见淋巴结转移,而术后病理检查发现淋巴结转移者达1/3.结论:在根治术中,清扫淋巴结尤为重要.在行术前化疗的同时,切不可忽略术中、术后的化疗、放疗等综合性治疗.

    作者:夏斌峰;袁俊;韩红翔;阮婉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老年人开胸术后谵妄的护理

    术后谵妄是全麻插管病人一种急性器质性脑综合征,有报道在老年病人更为多见[1],是胸心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谵妄是阻碍病人顺利康复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对于胸心外科术后谵妄的护理尤为重要,护士应认真进行病情观察,掌握临床表现和先兆症状,进行正确评估,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是病人康复出院的保证,现将我们的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徐静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米非司酮辅助治疗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辅助治疗子宫肌瘤剔除术前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收入的子官肌瘤患者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106例,术前用米非司酮治疗3个月行子宫肌瘤剔除术50例(治疗组)与同期子官肌瘤剔除术不用米非司酮的56例(对照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年龄.孕产次差异无显著,P>0.05,肌瘤大小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65+35)min,对照组手术时间(98+43)min.术中出血:对照组(120+70)min,治疗组(100±75)min,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出血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用抗生素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1±1.2)d、(4.6±1.4)d;(3.2±1.2)d、(6.5±1.5)d.结论:术前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明显缩小,行子宫肌瘤剔除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高宏;刘丽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1例臀部多处压疮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压疮是患者身体局部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阻,组织营养不良,致使皮肤肌肉的受压部位产生溃烂和组织坏死.骶部压疮是慢性病和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由于病程较长、慢性消耗与摄入不足导致全身和局部组织营养严重障碍,加上感染、骨突压迫、护理不力,以及距会阴部较近,易受粪便污染等因素,致压疮长期不愈[1].我科应用局部皮瓣及岛状臀大肌肌皮瓣转位治疗骶部多处压疮1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刘莎;覃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护理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简称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一种因严重高血糖、高血钠、高渗透压所致的脱水但无酮症的综合征,多发生于老年,起病慢,有嗜睡、幻觉、震颤、抽搐等临床症状,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烦渴、多饮、恶心、厌食乃至昏迷.此病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可达40%~70%[1].

    作者:姚英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穴位电针刺激并激光照射治疗脑卒中后面瘫疗效观察

    脑卒中后面瘫是临床常见症状,是脑神经损伤并发的非炎症性周围神经肌肉损伤.脑卒中后面瘫主要临床表现为患侧额纹消失、眼裂增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患侧不能做皱眉、闭目、示齿、鼓腮等动作.

    作者:王荣贵;张恩达;韩国刚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硫酸镁湿敷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较常见的四肢血管疾病,静脉血栓形成以血液高凝、血流滞缓和管壁损伤为主要要素.本病多发于下肢,血栓形成后,血栓远端静脉高压,从而引起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或曲张等临床表现.

    作者:徐春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84例小儿麻疹临床分析

    麻疹是我国计划消灭的传染病,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快速发展,一些传染性疾病已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使其发生率大大下降.甚至绝迹.但近些年来麻疹病例又有上升趋势,2005年1~5月期间.对来我院就诊的年龄≤14岁的84例麻疹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及计划免疫调查统计报道如下.

    作者:刘燕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米非司酮依沙吖啶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10~15周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依沙吖啶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的差异.方法:将86例10~15周妊娠要求引产孕妇随机分成A、B两组,A组43例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B组43例使用羊膜腔外注射依沙吖啶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结果:A组从平均孕囊排出时间、出血量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孕10~15周妊娠引产优于依沙吖啶配伍米索前列醇.

    作者:李宗敏;王燕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模式预防开胸术后肺部感染

    胸部手术创伤大,对机体动力器官(心肺)功能打击较大,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多,特别是肺部感染是影响开胸手术成功的关键.通过术前充分准备和术后精心护理达到预防目的尤为重要.

    作者:金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一次性输液器药液过滤片中微粒脱落及滤出的研究

    目的:了解一次性重力输液器(输液器)药液过滤器中微粒在不同条件下浸泡、过滤实验中微粒的脱落情况.方法:采用GWF-7J微粒分析仪对样品微粒进行检测.结果:一次性重力输液器药液过滤器中微粒脱落及滤出结果根据室温、过滤量和浸泡时间条件的不同差异有显著性(P<0.05),微粒脱落为0.9~63个/ml;微粒滤出为0.4~4.6个/ml.结论:一次性重力输液器中的微粒可经输液途径进入人体,研究结果可为微粒脱落的卫生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于晓楠;厉曙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下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下手术的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54只眼,使用局部和全身药物治疗,眼压不能良好控制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54只眼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其中2眼出现前房出血,2眼出现脉络膜脱离,6眼出现浅前房经过相应的处理后稳定.术后1个月随访时,视力提高或保持不变的有47只眼占87%,眼压≤21 mmHg者44只眼占81.5%.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下施行改良小梁切除术是可行、安全有效的.

    作者:杨旭;方晏红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VTD方案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观察与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系的恶性肿瘤,由于浆细胞的恶性增生繁殖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从而引起广泛骨质破坏、反复感染、贫血和高黏滞血症等一系列症状.血浆置换(PE)是常用的去除M蛋白的辅助方法.PE可直接清除血循环中的M蛋白,当M蛋白下降15%~20%时,相对黏度可下降50%~100%,联合化疗可提高治疗效果[1].

    作者:冯胜琴;胡晓蓉;程晓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126例临床分析

    对高血压患者应依据时辰药理学原理服药,既能保持血压稳定又可防止血压过分波动而发生脑血管病变.我们选用左旋氨氯地平,采用晨时一次给药治1、2级老年高血压患者126例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敬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手术室护理存在的法律风险与防范对策

    由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点是节奏快、急症、危重、抢救患者多,且风险高,人员流动大.而且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新手术、大手术、高难度手术的不断开展.一些未知情况或意外情况发生的频率相对增多,且手术操作以有创操作为主,致使感染的发生率相对增高[1].因此手术室遭遇到医疗纠纷的可能性就相对增加.如何避免手术室护士遭遇医疗纠纷的尴尬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甘小春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与干预对策

    口腔是人体细菌进入的第一道关口,口腔中有许多病原微生物寄居,由于口腔临床工作的特殊性,进行口腔治疗时医生、患者、护士面对面近距离接触,存在相互感染的危险.从而导致医务人员成为易受HIV、HBC、HCV感染的高危人群[1].另一个原因是口腔治疗以侵入性操作为多见,使用的器械品种繁多、结构复杂、形状多样,周转快、频率高、锐器居多,更增加了口腔人员被感染器械损伤的危险.

    作者:刘尧红;王静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