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新液治疗小儿Ⅱ度烫伤35例疗效观察

王贤彬;卢和林;谢吉;郭名聪;余德水;朱健;温圣昊

关键词:康复新液, 治疗作用, 小儿, Ⅱ度烫伤,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有限责任公司, 慢性皮肤溃疡, 现报道如下, 康复新滴剂, 效果满意, 湿敷治疗, 烧伤创面, 口腔溃疡, 辐射损伤, 糖尿病, 烧烫伤, 医生, 药业, 提取, 四川
摘要:康复新液是由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利用蜚虫廉科美州大蠊全虫提取制成的溶液剂型(原名康复新滴剂),于1985年投放市场,对于金疮、烧烫伤、慢性皮肤溃疡、口腔溃疡、表皮辐射损伤、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糖尿病坏疽等疾病的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为进一步观察其对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我科自2005年至今采用康复新液内服加创面湿敷治疗小儿Ⅱ度烫伤3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低血糖症42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低血糖是窒息、早产、低体重、感染、出血、喂养不当等新生儿的常见并发症,其症状常被原发病掩盖,易与新生儿其他疾病相混淆,不易发现,低血糖严重者可引起不同程度脑损伤,甚至死亡.我们总结42例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资料,对低血糖的预防和治疗进行了探讨,并对医源性高血糖的预防作了初步分析.

    作者:程小红;汪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112例不孕妇女宫腹腔镜联合检查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检查对不孕妇女诊断结果的意义.方法:对112例不孕症妇女行官腔镜、腹腔镜及镜下输卵管通液检查.结果: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分别为51.79%和34.82%,镜下输卵管阻塞与术前输卵管造影比较,诊断符合率为76.76%,其余诊断分别为正常盆腔、多囊卵巢、生殖器畸形、卵巢肿瘤.盆腔炎在继发性不孕妇女中的发生率高.结论: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不孕患者常见的盆腔因素,宫腹腔镜对不孕妇女的盆腔因素及官腔结构异常的诊断有极大的价值.

    作者:高山;李桂林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在基层医院的可行性

    在基层医院,由于设备条件、专业人员的配备、手术麻醉和住院费用水平、术后监护条件等方面与大城市大医院差距悬殊[1],手术往往趋向于选择简单的麻醉方式,认为可以节约费用.本文将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上腹部手术,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术后苏醒、并发症及麻醉费用等情况,与全身麻醉比较,旨在探索其在基层医院应用的可行性.

    作者:李学成;邱月荣;程平瑞;彭惠华;罗凤珠;黎郭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产房男护生带教体会

    随着我国医学科学和护理事业的发展,护理早已不是辅助的女性特质的专业,它是一种高技术科学研究型的工作[1].而随着被社会认可度的扩大,男护士也伴随医院的需求1年多于1年.由于产房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产房给男护生的临床实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困惑.针对目前的现状和男护生的特点,我们在临床带教中因材施教,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孙珂;栗霞;邓小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中药与康复护理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与康复护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与康复护理治疗32例RA患者,观察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96.9%,不良反应少.结论:中药结合康复护理治疗可改善RA患者临床症状,患者无痛苦、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万绍芬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新生儿监护室护理质控对院内感染控制的作用

    对我科2006~2008年共760例早产儿在监护室发生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比较总结,分析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目前的护理对策,探讨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缩短气管插管的时间及减少痛苦和降低住院费用的方法.

    作者:孙彩霞;徐春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米非司酮联用清宫术治疗不全流产22例分析

    随着妇产科学的发展,用人工流产及药物流产作为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人工流产可能发生吸宫不全,药物流产也有一部分发生流产不全的情况,若患者不及时就诊处理,则容易发生残留物机化,与子宫壁紧密粘连而造成清官困难,临床上不容忽视.现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在门诊采用米非司酮联用清官术治疗不全流产22例分析如下.

    作者:华沛旻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胱抑素C与视黄醇结合蛋白在2型糖尿病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索C(Cysc)与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2型糖尿病肾损伤诊断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Cysc、血清RBP(sRBP)、尿RBP(uRBP)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用酶法测定尿素氮(Urea)、肌酐(Cr).结果:116例糖尿病患者的Cysc浓度为(2.08±2.01)mg/L,对照组为(0.90±0.52)mg/L,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RBP浓度为(74.98±31.15)mg/L,对照组为(54.96±10.53)mg/L,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yse、RBP可作为诊断2型糖尿病肾损伤的敏感性指标.同时检测uRBP用以判断2型糖尿病肾脏受损程度及肾脏受损部位有指导意义.

    作者:王广洲;周林;吕炜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30例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肝硬化围手术期护理

    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除有乏力、食欲减退、精神差等全身症状外,还常常伴有并发症,如有顽固性腹水、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在2009年5月18日相继开展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30例,对30例患者从术前准备和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作者:何燕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104例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大咯血中的应用及护理特点.方法:对104例急性大咯血患者根据情况明胶海绵颗粒及条、聚已烯醇(PVA)颗粒和生物微球,将出血血管腔闭塞;认真做好术前、术中、术后全程护理配合.结果:104例急性大咯血患者经栓塞靶动脉和精心护理后即刻止血89例.72 h止血11例,咯血明显减少4例,其中2例栓塞术后2个月复发,二次栓塞成功.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急性大咯血具有创伤小、止血快、并发症少、疗效可靠的优点;充分做好各项护理是确保介入栓塞治疗成功的保证.

    作者:孙秀梅;李雪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危重患者鼻饲误吸的原因及护理

    危重患者常因意识障碍而不能经口进食,需留置胃管鼻饲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及灌注一些药物,但鼻饲易引起误吸,导致吸人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张文菊;李金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80例玩具枪所致眼外伤临床分析

    眼外伤是眼科常见病,而眼外伤及其并发症是致盲的原因之一.尤其在单眼盲中,眼外伤居首位[1].近年来,随着仿真玩具枪在儿童中的流行,玩具枪所致眼外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了解玩具枪所致眼外伤的发病情况、外伤特征有助于临床做出正确的评估与处理,并为该眼外伤的预防提供依据.现将我院诊治的80例玩具枪所致眼外伤做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马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城镇医疗保险制度与医院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逐步发展成熟,旧的公费医疗制度暴露出各种弊端,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成为势在必行的要求.国家城镇医保改革政策的出台,当时解决了两个问题:(1)从根本上打破了职工医疗费完全由国家和单位负担的格局,大大免除了国家及单位巨额医疗费用支出问题;(2)解决了企业亏损、倒闭、职工下岗、医疗得不到保险而使部分城镇职工一病致贫,一病返贫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唐学洲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排粪造影检查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排粪造影检查中护理配合的必要性.方法:对315例病人在检查前进行心理准备、健康宣教,护士学会正确配制钡糊、制作标志物;检查中重视病人的配合指导、讲解检查中的注意事项.结果:通过良好的护理配合,使每例病人顺利完成检查,达到检查、诊断的目的,提高了检查质量.结论:排粪造影检查中实施护理配合是完全必要的.

    作者:王明菊;李雪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腔隙性脑梗死60例临床分析

    收集1997年1月~2007年10月经头颅CT或MRI证实的腔隙性脑梗死病人60例临床资料,以探讨其发病机理及危险因素.

    作者:严荣丽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鼻渊76例疗效观察

    近几年来采用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鼻渊76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彩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2型糖尿病15例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癫痫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5例糖尿病性癫痫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性癫痫好发于老年隐形糖尿病患者,以局限性发作为主要发作形式,单纯抗痫治疗无效,需与降糖治疗同时进行,血糖控制正常癫痫发作停止.结论:糖尿病性癫痫发作与血糖升高及年龄密切相关,在无明确病史时,以癫痫就诊的老年患者应考虑到糖尿病的可能.

    作者:黄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与干预对策

    口腔是人体细菌进入的第一道关口,口腔中有许多病原微生物寄居,由于口腔临床工作的特殊性,进行口腔治疗时医生、患者、护士面对面近距离接触,存在相互感染的危险.从而导致医务人员成为易受HIV、HBC、HCV感染的高危人群[1].另一个原因是口腔治疗以侵入性操作为多见,使用的器械品种繁多、结构复杂、形状多样,周转快、频率高、锐器居多,更增加了口腔人员被感染器械损伤的危险.

    作者:刘尧红;王静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7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76例慢粒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用羟基脲治疗(以下简称羟组)22例,羟基脲加α-干扰素治疗(以下简称羟+干组)28例,羟基脲+α-干扰素+小剂量Ara-C化疗(以下简称羟+干+A组)26例.结果:羟组存活0.5~3.5年,平均2.21年;羟+干组存活1~5年,平均3.12年;羟+干+A组存活2.5~6年,平均4.55年.结论:应用羟基脲+α-干扰素+小剂量Ara-C化疗治疗慢粒疗效较好.

    作者:陆宇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浅谈患者参与护理安全管理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世界患者安全联盟于2005年11月在伦敦成立了患者参与的安全工作室[1].该联盟认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应充分发挥患者的主体参与性.因为患者往往能够发现护士发现不了的危险因素,在发现事故隐患和提高安全性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为护士提供大量的改进意见.这向我国目前还未引入患者主动参与的护理安全管理体制提出了极大的挑战[1].

    作者:李志敏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