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与康复护理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万绍芬

关键词:中药, 康复护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与康复护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与康复护理治疗32例RA患者,观察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96.9%,不良反应少.结论:中药结合康复护理治疗可改善RA患者临床症状,患者无痛苦、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洗胃胃管的插入方法及护理

    洗胃是临床常用的急救护理操作,目的是清除胃内容物或刺激物,避免毒物吸收或做胃部术前准备[1].日常生活中,小儿常因误服药物(或毒物)而急诊入院.因此,如何通过正确洗胃,减少患儿药物(或毒物)的吸收.发挥佳洗胃效果,显得至关重要.通过临床实践,经口腔置胃管与传统的经鼻腔置胃管两种操作方法相比,口胃管插入时不涉及鼻腔,一次插管成功率高,黏膜损伤小,易于操作,对患儿影响小,更容易被家长接受.

    作者:郭熳飚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中药灌肠结合抗生素与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110例临床分析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疾病,多由急性炎症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临床上除感染史外,多有月经不调、下腹隐痛或钝痛、经量和阴道分泌物增多等,反复发作,可继发不孕,一般单一治疗疗效欠佳.我科2003年6月~2008年8月,对11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中药灌肠结合抗生素与微波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秋锦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双黄连粉针剂联合金双歧治疗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是小儿常见病,多由饮食不当和肠道内或肠道外感染引起,肠道内感染以致病性大肠杆菌及轮状病毒为多见,自2005年9月~2006年11月采用双黄连粉针剂联合金双歧活菌片治疗婴儿秋季腹泻57例,并与同期应用抗生素及病毒唑治疗的28例对照,效果显著,总有效率94.8%,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丽;吴子茂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康复新液治疗小儿Ⅱ度烫伤35例疗效观察

    康复新液是由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利用蜚虫廉科美州大蠊全虫提取制成的溶液剂型(原名康复新滴剂),于1985年投放市场,对于金疮、烧烫伤、慢性皮肤溃疡、口腔溃疡、表皮辐射损伤、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糖尿病坏疽等疾病的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为进一步观察其对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我科自2005年至今采用康复新液内服加创面湿敷治疗小儿Ⅱ度烫伤3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贤彬;卢和林;谢吉;郭名聪;余德水;朱健;温圣昊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80例玩具枪所致眼外伤临床分析

    眼外伤是眼科常见病,而眼外伤及其并发症是致盲的原因之一.尤其在单眼盲中,眼外伤居首位[1].近年来,随着仿真玩具枪在儿童中的流行,玩具枪所致眼外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了解玩具枪所致眼外伤的发病情况、外伤特征有助于临床做出正确的评估与处理,并为该眼外伤的预防提供依据.现将我院诊治的80例玩具枪所致眼外伤做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马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医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病例讨论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临床教学中病例讨论的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方法: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改变传统的病例讨论模式,代之以学生自我认知建构为目的的病例讨论模式.结果:在新模式的病例讨论中,学生参与度高,讨论主动,对疾病的认知深刻.结论:新的病例讨论模式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病例讨论的质量,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建立.

    作者:董淑文;王婷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在基层医院的可行性

    在基层医院,由于设备条件、专业人员的配备、手术麻醉和住院费用水平、术后监护条件等方面与大城市大医院差距悬殊[1],手术往往趋向于选择简单的麻醉方式,认为可以节约费用.本文将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上腹部手术,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术后苏醒、并发症及麻醉费用等情况,与全身麻醉比较,旨在探索其在基层医院应用的可行性.

    作者:李学成;邱月荣;程平瑞;彭惠华;罗凤珠;黎郭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胸部手术后肺不张的处理与预防

    肺不张是胸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需及时发现和处理.我院近5年来行胸部手术102例,并发肺不张15例(14.7%),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秀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冠脉支架置入治疗冠心病15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运用GE公司OEC9800型设备完成冠脉内支架置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冠脉造影后的适合支架置入患者150例进行冠脉支架置入(PCI).结果:手术成功率97%.结论:运用OEC9800型设备完成不复杂的冠脉病变行PCI是安全可行的,并能缩短住院天数,显著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朱朝江;龚涛;戴亨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心衰4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自拟参芪葶苈汤加减配合西医常规治疗,选择45例肺心病心衰病人为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心衰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蔡志容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院前急救用药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院前急救用药具有其特殊性,它要求的是快速、有效、安全,稍有疏忽即可引起医患纠纷.如何在紧张的急救过程中快速、有效地减轻患者病情,挽救患者生命.确保用药安全呢?经过近些年的工作摸索,针对院前急救工作中存在的用药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浅谈几点体会.

    作者:许世季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无痛人流的整体护理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中的护理要素.方法:对我院700例行无痛人流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所有孕妇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无痛人流是一种安全可靠、效果满意、人性化的手术.

    作者:蒋新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加强消毒剂监测确保消毒质量

    医院根据杀灭微生物的作用机制和物品性能选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消毒灭菌,以杀灭载体上的微生物,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化学消毒灭菌方法主要是利用消毒剂作用于微生物,通过对细菌酶的破坏,蛋白质凝固变性及细胞结构的破坏而使其失去活性,化学消毒剂的消毒效果与其浓度、pH值、温度、消毒时间、被消毒物品污染度等均有密切关系,其消毒效果直接影响医院感染控制.近年来因化学消毒剂浓度或选用不当等问题而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有报道.

    作者:谢美;顾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104例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大咯血中的应用及护理特点.方法:对104例急性大咯血患者根据情况明胶海绵颗粒及条、聚已烯醇(PVA)颗粒和生物微球,将出血血管腔闭塞;认真做好术前、术中、术后全程护理配合.结果:104例急性大咯血患者经栓塞靶动脉和精心护理后即刻止血89例.72 h止血11例,咯血明显减少4例,其中2例栓塞术后2个月复发,二次栓塞成功.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急性大咯血具有创伤小、止血快、并发症少、疗效可靠的优点;充分做好各项护理是确保介入栓塞治疗成功的保证.

    作者:孙秀梅;李雪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手术治疗Ⅲ型肩锁关节脱位3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Ⅲ型肩锁关节脱位34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全部修复喙锁韧带,21例行肩锁间张力带钢丝内固定,9例行双克氏针内固定,4例喙锁间镙钉内固定.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喙锁间距离正常,功能恢复好.结论:Ⅲ型肩锁关节脱位采用肩锁间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加韧带修复术后效果较好.

    作者:邓少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谈如何提高内科学教学效率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整体性较强,涉及面较广的一门学科.内科学的学习不仅能使医学生提前了解一些临床知识,还为日后步人医院实习奠定坚实基础.如何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是临床课老师面临的一道难题.

    作者:盛红专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盐酸西替利嗪鼻腔喷雾剂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盐酸西替利嗪喷雾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硅钨酸试液及分光光度法对盐酸西替利嗪喷雾剂进行定性鉴别并测定其每喷喷量,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喷雾剂中盐酸西替利嗪的含量.结果:盐酸西替利嗪喷雾剂滴加硅钨酸试液即产生白色沉淀,在230 nm处有大吸收,每喷喷量为100μl;盐酸西替利嗪在0.1~5 m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y=12.336x+0.197 r=1.00),加样回收率99.77%,RSD为0.92%(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盐酸西替利嗪喷雾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黄瑞红;肖大立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运用时间护理指导肝硬化临床护理

    时间护理是护理人员利用机体本身存在的生理节律,对病人心理因素、用药时间、生理病理等方面进行护理的一门学科.肝硬化则是由一种或几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临床常表现为肝功能损害、脾肿大、腹水、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门静脉高压,晚期易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病人生命.

    作者:袁小红;钱静娟;刘亚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的麻醉效果,并与吸人麻醉进行比较.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TCI组(T组)与吸入麻醉组(Ⅰ组),每组20例.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后30分钟、术毕和拔出气管导管后3分钟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记录病人停药至清醒(呼唤病人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手术时间.结果:T组病人围术期血压平稳,各个时点的SBP、DBP、HR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Ⅰ组病人SBP、DBP、HR在气腹后30分钟及拔出气管导管后3分钟时明显高于基础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相应时间点明显高于T组病人,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组病人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比T组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病人安全可行,可有效抑制手术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迅速完全.

    作者:朱爱兵;徐志勇;沈明坤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在围产期缺氧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伤,临床可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是引起脑性瘫痪,智力落后,癫痫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