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淑文;王婷
创伤后可使下肢深静脉栓塞发生的机会明显增加,其并发症较多,严重者可导致肺梗死,威胁患者生命,如果处理不当造成血栓后综合征,可长期影响生活质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极为重要.
作者:施翡翠;林玉丹;黄书润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辅助治疗子宫肌瘤剔除术前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收入的子官肌瘤患者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106例,术前用米非司酮治疗3个月行子宫肌瘤剔除术50例(治疗组)与同期子官肌瘤剔除术不用米非司酮的56例(对照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年龄.孕产次差异无显著,P>0.05,肌瘤大小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65+35)min,对照组手术时间(98+43)min.术中出血:对照组(120+70)min,治疗组(100±75)min,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出血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用抗生素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1±1.2)d、(4.6±1.4)d;(3.2±1.2)d、(6.5±1.5)d.结论:术前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明显缩小,行子宫肌瘤剔除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高宏;刘丽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从1910年瑞典斯德哥尔摩Serafimer-Lasarette医院主任教授Hails Christian Jacobaeus首次用膀胱镜为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腔镜检查,开创胸腔镜的历史以来,胸腔镜经历了近100年的漫长发展过程,其间因设备技术原因,胸腔镜曾几乎处于淘汰边缘,直至20世纪80年代,随着电视监视器、微小摄像机、光导纤维等技术的发展并与胸腔镜相结合,即电视胸腔镜外科(Video-assistecl thoracic surgery,VATS)才迎来胸腔镜迅速发展的春天.
作者:周涛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部份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行腔镜下甲状腺手术30例的护理方法.结果: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达到了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而且腔镜手术具有切口隐蔽、美容效果好的特点,正确到位的护理,是该手术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支持和重要保证.
作者:郑秀红;成染兰;谭兆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76例慢粒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用羟基脲治疗(以下简称羟组)22例,羟基脲加α-干扰素治疗(以下简称羟+干组)28例,羟基脲+α-干扰素+小剂量Ara-C化疗(以下简称羟+干+A组)26例.结果:羟组存活0.5~3.5年,平均2.21年;羟+干组存活1~5年,平均3.12年;羟+干+A组存活2.5~6年,平均4.55年.结论:应用羟基脲+α-干扰素+小剂量Ara-C化疗治疗慢粒疗效较好.
作者:陆宇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眼外伤是眼科常见病,而眼外伤及其并发症是致盲的原因之一.尤其在单眼盲中,眼外伤居首位[1].近年来,随着仿真玩具枪在儿童中的流行,玩具枪所致眼外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了解玩具枪所致眼外伤的发病情况、外伤特征有助于临床做出正确的评估与处理,并为该眼外伤的预防提供依据.现将我院诊治的80例玩具枪所致眼外伤做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马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现对我院62例患者外伤性脱位恒牙再植的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我科门诊2005年以来因交通事故、意外跌倒、运动受伤、外伤等所致完全性脱位牙患者62例68颗牙.牙体有明显缺损、广泛牙周或根尖有病损者均不在讨论之例.年龄8~17岁,其中男43例48颗,女19例20颗.上前牙60颗,下前牙8颗;患牙离体时间20分钟~4小时不等;脱位牙保存方法分干保存与湿保存两种.再植后每月定期复查.根据临床症状及X线牙片进行相应处理、随诊观察.
作者:陈荣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8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术后护理,接受随机性健康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结果:两组比较,在知识掌握程度、患者满意度、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腹胀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等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全程健康教育,可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并且能让患者掌握腹腔镜胆囊切除的知识,减少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马君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丙氨酸转移酶(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肝脏组织学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分析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214例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分为HBeAg阳性组106例及HBeAg阴性组108例,将所有病例按年龄分为3组,即年龄<30岁组、30~40岁组和>40岁组,对所有病例肝活检资料及HBV DNA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不同年龄组肝组织病变程度与分布及与HBV DNA定量的关系.结果:HBeAg阳性组3个不同年龄组间肝组织病理改变程度及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HBeAg阴性组30~40岁组病理改变严重程度明显重于<30岁组,30~40岁组和>40岁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HBeAg阴性组>40岁组肝组织病理改变程度重于同年龄段HBeAg阳性组病例(P<0.05).HBV DNA定量高低与组织病理改变程度轻重无相关性(P>0.05).结论: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即使低年龄段有条件也应及时进行肝活检,对于HBeAg阴性>40岁的患者,若无条件行肝活检、可以考虑直接抗病毒治疗.
作者:范晶华;高柳青;戴虹;陈红英;王宏图;刘怀鄂 刊期: 2009年第20期
三仁汤治疗腰椎术后非感染性发热伴有胸闷脘痞,口渴少饮,食少纳呆,舌质红,苔黄腻或白腻,脉濡数等湿热之象,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开荣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依沙吖啶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的差异.方法:将86例10~15周妊娠要求引产孕妇随机分成A、B两组,A组43例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B组43例使用羊膜腔外注射依沙吖啶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结果:A组从平均孕囊排出时间、出血量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孕10~15周妊娠引产优于依沙吖啶配伍米索前列醇.
作者:李宗敏;王燕 刊期: 2009年第20期
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病急症,其起病凶险,发展迅猛,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给人类造成了很大危害,如何做好院前抢救.对下一步病情的发展与转归起着重要作用.自2009年1~5月进行院前急救35例,经现场紧急处理,病情平稳后立即转入医院治疗,过程顺利,无院前死亡.
作者:王乃乾 刊期: 2009年第20期
以病人为中心,实施医患沟通,是医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形成的全新的服务模式和思维方式.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得到越来越多的服务对象的拥戴.
作者:张凤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用利巴韦林加炎琥宁.结果:两组有效率经X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有明显效果,且炎琥宁为中成药,不良反应少,值得推荐.
作者:唐金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的麻醉效果,并与吸人麻醉进行比较.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TCI组(T组)与吸入麻醉组(Ⅰ组),每组20例.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后30分钟、术毕和拔出气管导管后3分钟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记录病人停药至清醒(呼唤病人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手术时间.结果:T组病人围术期血压平稳,各个时点的SBP、DBP、HR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Ⅰ组病人SBP、DBP、HR在气腹后30分钟及拔出气管导管后3分钟时明显高于基础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相应时间点明显高于T组病人,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组病人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比T组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剜除术病人安全可行,可有效抑制手术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迅速完全.
作者:朱爱兵;徐志勇;沈明坤 刊期: 2009年第20期
跌倒所致意外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评价医院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成为临床护理人员重要的护理任务,现对我科8例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临床防范措施.
作者:邓海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老年风心病是常见心脏疾病.为提高疗效.采用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风心病患者80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汝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髋关节置换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是置换的关节脱位,我科从2002年5月~2009年3月共施行了36例手术,无关节脱位发生.现将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置换关节脱位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陈文贵;包永兰;董惠翔;刘娟花 刊期: 2009年第20期
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除有乏力、食欲减退、精神差等全身症状外,还常常伴有并发症,如有顽固性腹水、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在2009年5月18日相继开展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30例,对30例患者从术前准备和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作者:何燕 刊期: 2009年第20期
康复新液是由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利用蜚虫廉科美州大蠊全虫提取制成的溶液剂型(原名康复新滴剂),于1985年投放市场,对于金疮、烧烫伤、慢性皮肤溃疡、口腔溃疡、表皮辐射损伤、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糖尿病坏疽等疾病的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为进一步观察其对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我科自2005年至今采用康复新液内服加创面湿敷治疗小儿Ⅱ度烫伤3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贤彬;卢和林;谢吉;郭名聪;余德水;朱健;温圣昊 刊期: 2009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