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爱兵;徐志勇;沈明坤
收集1997年1月~2007年10月经头颅CT或MRI证实的腔隙性脑梗死病人60例临床资料,以探讨其发病机理及危险因素.
作者:严荣丽 刊期: 2009年第20期
中成药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按照组方原则和工艺标准制成的制剂,因其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而在防病治病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合理使用中成药对提高其疗效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从合理用药的四要素,谈一谈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作者:李今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thrombocy topenia in pregnancy,PT)临床上较少见,一旦发生导致产妇和新生儿出血倾向,可发生产时产后大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E)、胎盘早剥、死胎等,是妊娠期所见的内科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母婴生命.
作者:李湘霞;吴洪婧 刊期: 2009年第20期
培养进修生是教学医院的职责之一,但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给医疗管理及临床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更好地完成临床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很有必要根据不同层次的进修生制订不同的带教策略[1,2].
作者:陈枫;李玉英;黄云剑;袁发焕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消糜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将2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0例,用消糜栓联合微波治疗;对照组100例单纯采用微波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和72.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消糜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微波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正秀 刊期: 2009年第20期
脑卒中是常见病,全国每年新发病例超过200万,其年发病率达217/10万[1].便秘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调查显示脑卒中后便秘的发生率为30%~60%.其临床症状常以排便时间间隔较长,大便干燥,排出困难为主.因粪便在体内停留过久,肠内细菌的分解发酵和腐败产生毒素,被机体吸收,导致头疼、头晕、食欲不振.病人排便时腹腔压力升高,继之血压升高,诱发或加重病情,甚至诱发再次出血或出现新的梗死,导致不可逆性死亡.
作者:朱俊燕 刊期: 2009年第20期
脐带异常是产科常见的合并症,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5%左右[1],诊断延误或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常可导致急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死胎.因此围生儿预后不良的比例明显高于同期足月妊娠.收集我院2006~2008年住院分娩的416例足月妊娠合并脐带异常的产妇.并对其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齐慧一;孙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临床教学中病例讨论的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方法: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改变传统的病例讨论模式,代之以学生自我认知建构为目的的病例讨论模式.结果:在新模式的病例讨论中,学生参与度高,讨论主动,对疾病的认知深刻.结论:新的病例讨论模式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病例讨论的质量,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建立.
作者:董淑文;王婷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中药与康复护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与康复护理治疗32例RA患者,观察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96.9%,不良反应少.结论:中药结合康复护理治疗可改善RA患者临床症状,患者无痛苦、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万绍芬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本地区胃病的种类和发病率.方法:收集我院3 574例胃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74例胃黏膜活检组织中慢性浅表性胃炎2 13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655例,慢性活动性胃炎249例,胃黏膜上皮细胞异型增生71例,坏死组织中见异型细胞57例.胃黏膜息肉24例,胃黏膜恶性病变387例.结论:纤维内窥胃镜结合胃黏膜活体组织检查可进一步提高胃病诊断的正确性,对胃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作者:罗小红;杨清平;李胜难 刊期: 2009年第20期
洗胃是临床常用的急救护理操作,目的是清除胃内容物或刺激物,避免毒物吸收或做胃部术前准备[1].日常生活中,小儿常因误服药物(或毒物)而急诊入院.因此,如何通过正确洗胃,减少患儿药物(或毒物)的吸收.发挥佳洗胃效果,显得至关重要.通过临床实践,经口腔置胃管与传统的经鼻腔置胃管两种操作方法相比,口胃管插入时不涉及鼻腔,一次插管成功率高,黏膜损伤小,易于操作,对患儿影响小,更容易被家长接受.
作者:郭熳飚 刊期: 2009年第20期
我院地处城乡交界地带,因各种原因致有机磷农药中毒者常见.现将2000年4月~2005年4月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68例分析如下.
作者:孙海燕 刊期: 2009年第20期
随着妇产科学的发展,用人工流产及药物流产作为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人工流产可能发生吸宫不全,药物流产也有一部分发生流产不全的情况,若患者不及时就诊处理,则容易发生残留物机化,与子宫壁紧密粘连而造成清官困难,临床上不容忽视.现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在门诊采用米非司酮联用清官术治疗不全流产22例分析如下.
作者:华沛旻 刊期: 2009年第20期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群逐年增多,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危害老年男性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频、夜尿次数增多,排尿时间延长,进行性排尿困难,尿潴留、血尿,从而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由于此类患者又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肺心病等老年病,加之老年人应急能力差,增加了手术危险性,他们成为健康教育突出的难点对象.
作者:孙香云;王倩 刊期: 2009年第20期
QT离散度(QTd)是同一份心电图上不同导联长QT间期与短QT间期的差值,是反映心肌复极不均一性的指标[1],心肌缺血是影响心肌复极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记录心绞痛发作前、时、后的QTd变化,探讨其心绞痛发作时QT离散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畅淑琴;陈伸云 刊期: 2009年第20期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疾病,多由急性炎症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临床上除感染史外,多有月经不调、下腹隐痛或钝痛、经量和阴道分泌物增多等,反复发作,可继发不孕,一般单一治疗疗效欠佳.我科2003年6月~2008年8月,对11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中药灌肠结合抗生素与微波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秋锦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依沙吖啶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的差异.方法:将86例10~15周妊娠要求引产孕妇随机分成A、B两组,A组43例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B组43例使用羊膜腔外注射依沙吖啶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结果:A组从平均孕囊排出时间、出血量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孕10~15周妊娠引产优于依沙吖啶配伍米索前列醇.
作者:李宗敏;王燕 刊期: 2009年第20期
脑卒中后面瘫是临床常见症状,是脑神经损伤并发的非炎症性周围神经肌肉损伤.脑卒中后面瘫主要临床表现为患侧额纹消失、眼裂增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患侧不能做皱眉、闭目、示齿、鼓腮等动作.
作者:王荣贵;张恩达;韩国刚 刊期: 2009年第20期
术后谵妄是全麻插管病人一种急性器质性脑综合征,有报道在老年病人更为多见[1],是胸心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谵妄是阻碍病人顺利康复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对于胸心外科术后谵妄的护理尤为重要,护士应认真进行病情观察,掌握临床表现和先兆症状,进行正确评估,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是病人康复出院的保证,现将我们的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徐静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8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术后护理,接受随机性健康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结果:两组比较,在知识掌握程度、患者满意度、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腹胀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等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全程健康教育,可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并且能让患者掌握腹腔镜胆囊切除的知识,减少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马君 刊期: 2009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