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预防置换关节脱位的护理

陈文贵;包永兰;董惠翔;刘娟花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 术后患者, 术后预防, 关节脱位, 置换术后, 并发症, 总结, 手术, 护理
摘要:髋关节置换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是置换的关节脱位,我科从2002年5月~2009年3月共施行了36例手术,无关节脱位发生.现将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置换关节脱位的护理总结如下.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治疗Ⅲ型肩锁关节脱位3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Ⅲ型肩锁关节脱位34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全部修复喙锁韧带,21例行肩锁间张力带钢丝内固定,9例行双克氏针内固定,4例喙锁间镙钉内固定.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喙锁间距离正常,功能恢复好.结论:Ⅲ型肩锁关节脱位采用肩锁间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加韧带修复术后效果较好.

    作者:邓少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移情法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注射佐剂中的应用

    我院门诊注射室所接触的患者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居多,他们大多需要长期接受治疗,而接受佐剂治疗的患者一般每个月要皮下注射1次佐剂.注射佐剂时的疼痛给患者带来了紧张、害怕、焦虑甚至恐惧心理.心理创伤往往比肉体伤害更严重,有不少患者形成了逃避反射,谈针色变.笔者在注射佐剂的过程中,正确运用移情法使注射中的疼痛大大消减,把注射引起的疼痛减少到小.

    作者:赵琪静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320例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健康教育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群逐年增多,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危害老年男性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频、夜尿次数增多,排尿时间延长,进行性排尿困难,尿潴留、血尿,从而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由于此类患者又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肺心病等老年病,加之老年人应急能力差,增加了手术危险性,他们成为健康教育突出的难点对象.

    作者:孙香云;王倩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跌倒所致意外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评价医院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成为临床护理人员重要的护理任务,现对我科8例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临床防范措施.

    作者:邓海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阻塞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对2006~2008年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共发生血管内瘘阻塞11例,现对其发生的原因及护理过程报道如下.

    作者:廖锦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鼻渊76例疗效观察

    近几年来采用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鼻渊76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彩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剖宫产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多数原因是由于急性炎性反应,渗出、水肿、腹腔组织的创伤、缺血、炎症刺激等多种因素的诱发,尤其开腹手术的患者,术后腹胀.肠麻痹时间长,更容易发生粘连性肠梗阻[1].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是手术常见并发症.我科自2006年4月~2008年10月进行剖宫产手术2 907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有6例,6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加强病情观察及精心护理,全部康复出院,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邓宝平;张秋霞;李韶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胱抑素C与视黄醇结合蛋白在2型糖尿病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索C(Cysc)与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2型糖尿病肾损伤诊断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Cysc、血清RBP(sRBP)、尿RBP(uRBP)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用酶法测定尿素氮(Urea)、肌酐(Cr).结果:116例糖尿病患者的Cysc浓度为(2.08±2.01)mg/L,对照组为(0.90±0.52)mg/L,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RBP浓度为(74.98±31.15)mg/L,对照组为(54.96±10.53)mg/L,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yse、RBP可作为诊断2型糖尿病肾损伤的敏感性指标.同时检测uRBP用以判断2型糖尿病肾脏受损程度及肾脏受损部位有指导意义.

    作者:王广洲;周林;吕炜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首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预后176例分析

    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的上升.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的方式有待进一步研究.笔者对1995~2003年我院176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预后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赵飞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影响骨科手术安全的手术室护理隐患及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骨科手术安全的手术室护理隐患与防范对策.方法:总结分析近4年来骨科手术的手术室护理隐患,制定相应防范对策并予以评估.结果:实施防范对策后,骨科手术室护理质量大大提高,不安全因素控制在低程度(P<0.01).结论: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有效控制了骨科手术室护理隐患.

    作者:岳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论医学专业留学生的医学汉语教学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高校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全英文的临床医学专业.我校从2004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学习临床医学.并专门为他们开设了医学汉语课.经过4年的探索及实践.我们在教授医学汉语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思考.

    作者:姜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腔隙性脑梗死60例临床分析

    收集1997年1月~2007年10月经头颅CT或MRI证实的腔隙性脑梗死病人60例临床资料,以探讨其发病机理及危险因素.

    作者:严荣丽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结果:2组疗效比较,血塞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丹参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0%,血塞通治疗组与丹参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作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不仅不良反应轻微,而且有一定疗效.

    作者:李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连枷胸合并肺挫伤临床分析

    连枷胸是一种严重的闭合性胸部创伤,常合并肺挫伤,其发生率约为25%,对病人呼吸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重者导致呼吸衰竭.胸外伤中心脏大血管损伤、浮动胸壁(连枷胸)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依然是主要的死亡原因[1].浮动胸壁合并肺挫伤死亡率可高达20%~50%[2].

    作者:杨长刚;陆松华;景仕银;吴斌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VTD方案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观察与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系的恶性肿瘤,由于浆细胞的恶性增生繁殖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从而引起广泛骨质破坏、反复感染、贫血和高黏滞血症等一系列症状.血浆置换(PE)是常用的去除M蛋白的辅助方法.PE可直接清除血循环中的M蛋白,当M蛋白下降15%~20%时,相对黏度可下降50%~100%,联合化疗可提高治疗效果[1].

    作者:冯胜琴;胡晓蓉;程晓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医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病例讨论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临床教学中病例讨论的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方法: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改变传统的病例讨论模式,代之以学生自我认知建构为目的的病例讨论模式.结果:在新模式的病例讨论中,学生参与度高,讨论主动,对疾病的认知深刻.结论:新的病例讨论模式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病例讨论的质量,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建立.

    作者:董淑文;王婷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CO2氦氖激光联合胱氨酸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CO2氦氖激光联合胱氨酸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CO2氦氖激光治疗机照射皮损处15分钟,1周2次;同时口服胱氨酸片50 mg 1日2次;皮损处外涂30%补骨脂酊,1日2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对照组40例只给予口服胱氨酸片50 mg 1日2次,皮损处外涂30%补骨脂酊,1日2次,疗程同治疗组.治疗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同时记录不良反应,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均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5%和4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CO2氦氖激光联合胱氨酸治疗斑秃的疗效好,使用安全.

    作者:蒋存火;吴波;树瑜;路永红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用利巴韦林加炎琥宁.结果:两组有效率经X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有明显效果,且炎琥宁为中成药,不良反应少,值得推荐.

    作者:唐金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185例额叶脑挫裂伤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85例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急诊手术67例;保守治疗114例,81例好转,33例加重,经及时手术,病情渐好转;4例突然加重,抢救无效死亡.结论:额叶脑挫裂伤,临床表现轻,而脑水肿时间相对较长,易导致部分病人病情恶化,手术指征宜放宽,保守治疗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作者:项朝晖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小儿高热惊厥36例急救及护理体会

    小儿高热惊厥是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以上发热时出现的惊厥.属于儿科常见急症,起病急,发病率高.如惊厥时间过长或多次反复发作可使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惊厥发作时及时恰当的救治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安静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