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排粪造影检查的护理配合

王明菊;李雪

关键词:排粪造影, 检查, 护理配合
摘要:目的:探讨排粪造影检查中护理配合的必要性.方法:对315例病人在检查前进行心理准备、健康宣教,护士学会正确配制钡糊、制作标志物;检查中重视病人的配合指导、讲解检查中的注意事项.结果:通过良好的护理配合,使每例病人顺利完成检查,达到检查、诊断的目的,提高了检查质量.结论:排粪造影检查中实施护理配合是完全必要的.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68例救治分析

    我院地处城乡交界地带,因各种原因致有机磷农药中毒者常见.现将2000年4月~2005年4月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68例分析如下.

    作者:孙海燕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阻塞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对2006~2008年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共发生血管内瘘阻塞11例,现对其发生的原因及护理过程报道如下.

    作者:廖锦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老年人开胸术后谵妄的护理

    术后谵妄是全麻插管病人一种急性器质性脑综合征,有报道在老年病人更为多见[1],是胸心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谵妄是阻碍病人顺利康复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对于胸心外科术后谵妄的护理尤为重要,护士应认真进行病情观察,掌握临床表现和先兆症状,进行正确评估,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是病人康复出院的保证,现将我们的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徐静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中成药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按照组方原则和工艺标准制成的制剂,因其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而在防病治病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合理使用中成药对提高其疗效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从合理用药的四要素,谈一谈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作者:李今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无痛人流的整体护理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中的护理要素.方法:对我院700例行无痛人流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所有孕妇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无痛人流是一种安全可靠、效果满意、人性化的手术.

    作者:蒋新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84例小儿麻疹临床分析

    麻疹是我国计划消灭的传染病,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快速发展,一些传染性疾病已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使其发生率大大下降.甚至绝迹.但近些年来麻疹病例又有上升趋势,2005年1~5月期间.对来我院就诊的年龄≤14岁的84例麻疹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及计划免疫调查统计报道如下.

    作者:刘燕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浅谈患者参与护理安全管理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世界患者安全联盟于2005年11月在伦敦成立了患者参与的安全工作室[1].该联盟认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应充分发挥患者的主体参与性.因为患者往往能够发现护士发现不了的危险因素,在发现事故隐患和提高安全性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为护士提供大量的改进意见.这向我国目前还未引入患者主动参与的护理安全管理体制提出了极大的挑战[1].

    作者:李志敏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老年高血压与糖代谢异常关系分析

    目的:观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与糖代谢异常两者间相关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了原发性高血压老年人与正常血压健康老年人各130例,分别纳为高血压组与对照组,均采静脉血检测各自空腹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无论空腹和餐后2 h血糖均值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对照组(P<0.05),即使是在同为高血压组中,各时段内血糖均值3级>2级>1级亚组者,尤以餐后2 h血糖升高为著.结论:与正常血压对照组健康老年人相比,高血压组老年人中伴有糖代谢异常者明显居多,且高血压病情越严重,则并存糖代谢异常也就越明显.

    作者:邹颖琦;任婷婷;马渝汉;袁志敏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双黄连粉针剂联合金双歧治疗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是小儿常见病,多由饮食不当和肠道内或肠道外感染引起,肠道内感染以致病性大肠杆菌及轮状病毒为多见,自2005年9月~2006年11月采用双黄连粉针剂联合金双歧活菌片治疗婴儿秋季腹泻57例,并与同期应用抗生素及病毒唑治疗的28例对照,效果显著,总有效率94.8%,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丽;吴子茂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心衰4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自拟参芪葶苈汤加减配合西医常规治疗,选择45例肺心病心衰病人为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心衰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蔡志容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大肠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在我国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很高,中晚期占大多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及膳食结构的改变,大肠癌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由10年前占恶性肿瘤的第六位上升到目前的第四位[1].且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也有所增加,高血糖使组织愈合不良,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增大手术风险[2].

    作者:孟玲;樊海燕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米非司酮联用清宫术治疗不全流产22例分析

    随着妇产科学的发展,用人工流产及药物流产作为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人工流产可能发生吸宫不全,药物流产也有一部分发生流产不全的情况,若患者不及时就诊处理,则容易发生残留物机化,与子宫壁紧密粘连而造成清官困难,临床上不容忽视.现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在门诊采用米非司酮联用清官术治疗不全流产22例分析如下.

    作者:华沛旻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随着社会人口结构的老年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高龄患者比重与日俱增,由于高龄患者全身情况差、手术风险大、手术后并发症多,因此,高龄THR术的护理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本文对我院2004~2008年共56例高龄THR术的护理进行总结如下.

    作者:马朝梅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胃代食管左颈部吻合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探讨胃代食管左颈部食管胃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手术病例施行胃代食管左颈部食管胃端侧吻合术29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颈部吻合口瘘2.01%(6/298),均经换药3周左右愈合,无瘘死亡病例.结论:吻合口瘘的发生与局部感染、基础疾病、吻合口的血供及张力、吻合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该采取综合措施,积极预防以避免吻合口瘘发生.

    作者:贡力;方良伟;田小丰;王亚勤;胡海波;熊化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聚集及活化功能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流式细胞术全血法检测血小板功能、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血小板特异性荧光抗体CD61FTTC标记血小板,并以0.82 μm标准微球进行定位对照和设置机器检测条件,调节机器阈值,设门计数血小板微颗粒(PMP)占CD61阳性颗粒的百分比.以ADP及胶原诱导血小板活化,计数活化以后血小板释放的PMP,以未加血小板激活剂的标本作为零聚集对照,激活剂活化的标本以单个血小板数量的减少反应血小板聚集率的多少,并进行方法学的评价.结果:该方法能够有效的检测PMP及低浓度诱导剂诱导下的血小板聚集,检测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敏感度明显高于比浊法.应用枸橼酸钠和CTAD抗凝样本,检测结果显示CTAD抗凝的全血静息状态下血小板释放PMP的量显著低于枸橼酸钠抗凝全血释放PMP量.结论:流式细胞术全血法检测血小板功能方法准确、敏感,快速、简便适合于临床常规检测.

    作者:熊丽丽;魏文宁;马怀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214例肝组织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丙氨酸转移酶(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肝脏组织学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分析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214例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分为HBeAg阳性组106例及HBeAg阴性组108例,将所有病例按年龄分为3组,即年龄<30岁组、30~40岁组和>40岁组,对所有病例肝活检资料及HBV DNA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不同年龄组肝组织病变程度与分布及与HBV DNA定量的关系.结果:HBeAg阳性组3个不同年龄组间肝组织病理改变程度及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HBeAg阴性组30~40岁组病理改变严重程度明显重于<30岁组,30~40岁组和>40岁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HBeAg阴性组>40岁组肝组织病理改变程度重于同年龄段HBeAg阳性组病例(P<0.05).HBV DNA定量高低与组织病理改变程度轻重无相关性(P>0.05).结论: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即使低年龄段有条件也应及时进行肝活检,对于HBeAg阴性>40岁的患者,若无条件行肝活检、可以考虑直接抗病毒治疗.

    作者:范晶华;高柳青;戴虹;陈红英;王宏图;刘怀鄂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医院污水处理的管理对策

    我国医院污水处理水平整体较低,2003年SARS的爆发使现有医院污水处理的不足表现得更为突出.国家标准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医院污水有了更严格的要求,但部分医疗机构在具体执行中离标准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绝大部分原因与污水处理的管理欠缺有关.因此,如何做好医院污水处理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杨萍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3 574例胃黏膜活检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本地区胃病的种类和发病率.方法:收集我院3 574例胃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74例胃黏膜活检组织中慢性浅表性胃炎2 13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655例,慢性活动性胃炎249例,胃黏膜上皮细胞异型增生71例,坏死组织中见异型细胞57例.胃黏膜息肉24例,胃黏膜恶性病变387例.结论:纤维内窥胃镜结合胃黏膜活体组织检查可进一步提高胃病诊断的正确性,对胃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作者:罗小红;杨清平;李胜难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用利巴韦林加炎琥宁.结果:两组有效率经X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有明显效果,且炎琥宁为中成药,不良反应少,值得推荐.

    作者:唐金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剖宫产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多数原因是由于急性炎性反应,渗出、水肿、腹腔组织的创伤、缺血、炎症刺激等多种因素的诱发,尤其开腹手术的患者,术后腹胀.肠麻痹时间长,更容易发生粘连性肠梗阻[1].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是手术常见并发症.我科自2006年4月~2008年10月进行剖宫产手术2 907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有6例,6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加强病情观察及精心护理,全部康复出院,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邓宝平;张秋霞;李韶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