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脊柱后路手术合并脑脊液漏的观察与护理

肖艳平

关键词:脑脊液漏, 脊柱后路, 临床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探究脊柱后路手术合并脑脊液漏的临床护理措施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5月接受治疗的脑脊液漏患者5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发生脑脊液漏的相关因素制定出一些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本次研究案例中的50例患者发生胸椎黄韧带、硬脊膜粘连严重,以及骨赘突出、腰间盘突出、界限不清、组织粘连、手术过程中操作者缺乏经验等均可导致患者发生术后合并脑脊液漏的临床症状。结论应做好患者术前诊断与术后护理工作,减少患脑疾液漏几率,有效减少临床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儿科门诊输液的细节护理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儿科门诊输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7月在我院儿科门诊输液的患儿12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细节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两组,每组60例。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门诊中开展细节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理满意度和信任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和静脉重注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桂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全方位护理对创伤后骨科患者的身心影响

    目的讨论全方位护理在创伤后骨科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身心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创伤后骨科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共86例。并将这86例患者进行相关的分组,其中,观察组患者有43例,主要实施全方位的护理治疗;对照组患者有43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并记录下相关的数据以供参考。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的明显。结论在治疗创伤后骨科患者中,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刘美珍;叶金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经三维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肺静脉前庭改良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护理

    CARTO系统指导下肺静脉前庭改良术治疗房颤的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完善的术前准备、用药指导、基础护理和高质量的术后护理是CARTO系统指导下肺静脉前庭改良术的重要保证。

    作者:何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荧光定量检测HBV-DNA与光激化学发光法检测两对半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荧光定量检测HBV-DNA与光激化学发光法检测两对半结果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荧光定量检测HBV-DNA同时运用光激化学发光法对两对半的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探讨。结果乙肝表面抗原、表面e抗原、乙肝核心抗原检验一致性结果;乙肝表面抗原、表面e抗体、乙肝核心抗原检验一致性结果;乙肝表面抗原、乙肝核心抗原检验一致性结果;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表面e抗原、乙肝核心抗原检验一致性结果;乙肝表面抗原、表面e抗原、表面e抗体、乙肝核心抗原检验一致性结果。结论光激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两对半与荧光定量检测HBV-DNA有相近的检测性能,能很好的满足临床要求,对乙肝患者的病程、治疗、预后祈祷动态检测的作用,并且可以使医生做出合理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蒙顺武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泮托拉唑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的泮托拉唑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内科门诊就医的8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平均分组原则,分为泮托拉唑胶囊(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组和雷尼替丁胶囊(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作为对照组,每组各40例。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所缓解,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15.321,<0.05)。②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对照组出现2例食欲不振、2例服药后轻度恶心,不影响继续治疗。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泮托拉唑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副作用轻微,值得推广。

    作者:赵金凤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手指定位联合注射部位轮换及血糖监测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根据胰岛素药物注射的特性,运用手指定位联合注射部位轮换及血糖监测卡,减少注射部位的不良反应。方法观察组使用手指定位联合注射部位轮换注射卡,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比较,观察注射部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使用手指定位联合注射部位轮换的患者注射部位疼痛明显减少,未出现脂肪硬结、萎缩、增生的并发症,血糖控制稳定。结论手指定位联合注射部位轮换及血糖监测卡的应用,使注射部位有间歇期,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可以记录测血糖的日期和数值,方便记忆,方便复诊。

    作者:郑娜;杨霞;唐芳;胡秋兰;彭华萍;王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剖宫产手术后切口液化15例分析

    目的探索剖宫产术后切口液化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治疗。方法2009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行妊娠足月剖宫产702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15例,根据切口渗液多少及范围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法。结果15例患者疗程为2~8d,切口均于术后9~15d愈合,无1例切口感染和因处理脂肪液化延长抗生素的应用。结论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是剖宫产术后切口液化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毕井祝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慢性盆腔炎治疗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抗生素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外洗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通过治疗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两组数据存在明显的差距,<0.05。结论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采取中药治疗,成本低、副作用很小,跟西药治疗的相比下临床有效性更为显著,复发率较低,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康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线性回归结合季节比率预测出院人次数

    目的通过对2009~2013年出院人次趋势分析及季节比率的测算,预测2014年出院人次,为医院管理与资源配置等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与结果运用EXCEL作时间序列的季节分析,建立起线性回归预测模型 Yt =218.24Xt +1345.1,R2(决定系数)=0.9059,2014年月平均预测值为2655,1~12月各月份出院人次预测值分别为:2382,2095,2600,2482,2600,2724,2943,2908,2783,2695,2814,2829。结论各年度月平均出院人次呈增长趋势,一年中上半年各月份季节比率<100%,属淡季,下半年各月份季节比率>100%,属旺季,可根据预测结果,明确工作重心,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创新服务举措,提高管理效率。

    作者:王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糖皮质激素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和研究糖皮质激素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2月结核性脑膜炎患者96例,将其按投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0.05。两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发热缓解时间相比较: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0.05。结论将糖皮质激素应用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治疗中,其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促进患者病情转归。

    作者:宋庆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及其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研究评价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分析临床作用,以提高临床上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水平。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98例,对其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结果98例患者中,轻型急性型胰腺炎65例,CT表现为患者的胰腺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重症急性胰腺炎30例,CT表现为明显可观察到患者的胰腺体积增大填充了胰腺周围的脂肪间隙。暴发性胰腺炎有3例,CT表现为胰腺体积扩张的更大,胰腺密度很低,在胰腺周围存在明显的积液。结论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来说采用CT诊断的方法通过胰腺组织的影像来初步判断和评价胰腺炎的种类、严重程度是目前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且简单方便的方法。

    作者:黄娥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长托宁与阿托品用于老年围术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长托宁与阿托品用于老年患者围术期用药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6月收治进行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48例,并随机的分为长托宁组与阿托品组,每组各24例,入室前对两组患者均分别进行肌内注射长托宁和阿托品0.01mg/kg,常规麻醉诱导选用咪达唑仓0.1mg/kg,芬太尼5μg/kg,阿曲库铵5~7mg/kg以及异丙酚1~2mg/kg,在患者接管成功后接麻醉机控制患者呼吸,手术结束后记录口咽分泌物的多少,然后送回复苏室。结果通过观察发现在术中注射阿托品的患者的心率明显快于注射长托宁的患者,且阿托品组患者的分泌物也明显多余长托宁组,两组患者的数据有明显的差异(<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在血样饱和度以及血压方面两组患者则没有明显的差异(>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术中观察对比发现在进行老年全身麻醉患者术前注射长托宁的患者在心率控制等方面明显好于注射阿托品的患者,可以说明长托宁注射液比阿托品更适合作为老年全身麻醉患者术前用药。

    作者:刑文予;李祥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48例的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卡孕栓联合催产素对产后出血预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3年12月~2014年9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4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两组产妇娩出胎儿前肩后,分别预防产后出血措施:对照组给予单纯催产素肌注;观察组给予卡孕栓含服+催产素静滴(肌注),比较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和产后24h出血量、产中出血量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显著<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3例(12.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1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0.05)。结论卡孕栓联合催产素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较为理想,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显著优于单纯应用催产素。

    作者:褚爱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骨折后关节僵硬的康复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骨折后关节僵硬中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骨折术后肘关节僵硬患者5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他们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康复护理对骨折后关节僵硬护理中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肘关节康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伟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

    作者结合自身从事护理行业工作经验,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关改革对策和建议。

    作者:唐春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白细胞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手足口病患儿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72例手足口病患儿,设为观察组。同时抽取同期我院身体检查正常的70例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入院后进行外周血白细胞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联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白细胞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结果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外周血白细胞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是一种简单、快捷的诊断方法。

    作者:李健;刘喜龙;余茂林;孙流梦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靶向ERK信号通路的新型抗病毒策略

    病毒的耐药性愈发严重,开发具有全新抗病毒机制的药物十分紧迫。研究发现病毒的复制依赖宿主的ERK信号通路,ERK信号通路抑制剂可显著抑制病毒的复制及致病,并具有传统抗病毒药物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为抗病毒药物的开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策略。

    作者:王力;陈建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家属探视对住院急性精神病患者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系统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240例患者及家属采取面对面询问或电话联系方式调查,调查患者在家属探视后的情绪变化。结果不同时机的探视对患者的病情有不同的影响。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探视率极低,产生了许多不良后果,医护人员需对家属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转变家属对患者、对探视的态度,适当提高探视率,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使患者安心住院,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王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消化系统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消化系统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对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情况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4年1月~12月门诊处方中的3000张,对其进行分析和整理,对其中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抽查的3000张处方中,消化系统不合理用药的有31张,占全部不合理用药的11.07%。结论要对消化系统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从而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

    作者:段丽;胡爱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研究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以及不健康的饮食方式,促使越来越多的人们遭受着心脑血管疾病侵害。据调查研究证实,急性脑梗塞这类疾病的发病率极高,严重的威胁人们的生命,为了更好的治疗和照顾急性脑梗塞患者,全世界的医生都致力于高科学技术的治疗手段研究。因为脑梗塞患者在患病之后很难治愈,即使治愈了也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所以,人们对脑梗塞疾病十分的惧怕。有些患者在治愈后依然保留着肢体上的残障,或者是语言表达能力确实等症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本文对急性脑梗塞病症进行研究,希望通过对静脉溶栓治疗方式的有效推进,能够促进我国医学治疗方法的探究和进步。

    作者:陈薇薇 刊期: 2015年第3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