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顺武
目的观察不同计量培哚普利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82例患者平均分成高剂量组和常规组,给予高剂量组患者高剂量培哚普利治疗,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剂量培哚普利治疗。结果治疗前检测发现,两组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心肌能量消耗水平(MEE)、左心室收缩末周向室壁应力(cE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周期结束后高剂量组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0.05),心肌能量消耗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周向室壁应力明显小于常规组患者(<0.05)。结论应用高剂量培哚普利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
作者:谢树学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匝悦悦)活动在减少手术器械准备不足发生率中的具体实施与心得体会。方法组建匝悦悦,按匝悦悦的步骤及品管手法,对术中手术器械准备不足发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案并组织实施。结果手术器械准备不足发生率由匝悦悦活动前平均每周16.5例降低至活动后的5例,进步率为69.7豫。在本次匝悦悦活动中,圈员们团结协作,团队精神得到增强,极大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高效、专业、人性化的手术护理服务,同时提高了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促进医、护、患和谐关系,以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作者:邓小莲;罗丹;陶秀花;黄雪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究经阴道彩超诊断妇科盆腔肿瘤闭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盆腔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经阴道彩超诊断,重点检查盆腔肿瘤闭孔淋巴结转移情况,在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评价经阴道彩超诊断的临床价值作用。结果80例盆腔肿瘤患者经阴道彩超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的共74例,诊断准确率为92.50%。经病理诊断,24例患者为闭孔淋巴结转移,超声诊断20例,假阴性4例;病理诊断无转移56例,超声诊断60例,假阳性4例;在闭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两组数据显著差异(>0.05),无统计学意义。彩超检查对闭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敏感性为83.33%(20/24),特异性为93.33%(56/60)。结论对于妇科盆腔肿瘤闭孔淋巴结转移,经阴道彩超诊断临床价值显著,具备较高的敏感性,同时特异性优良;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广泛采纳及应用。
作者:陈晓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全期护理对肺癌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位于我院治疗的肺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这两组,每组各45例患者。观察组给患者采取全期护理。对照组给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且观察组的术前焦虑、抑郁和术后自理能力、生活质量情况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故此,两组患者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肺癌患者采取全期护理的措施,对其术前心理状态及术后恢复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力。
作者:赵英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青霉素对尿干化学蛋白假阴性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采用干化学检测尿蛋白的住院患者78例,其中40例患者检测期间静脉滴注青霉素,其他38例患者未滴注青霉素。按照尿蛋白阳性程度将注射青霉素的40例患者分为+、2+,3+、4+四组,滴注青霉素剂量为400万U、200万U、100万U、50万U,用药前及用药后2h、4h、6h分别采取新鲜尿液样本,采用干化学对尿蛋白进行检测。结果静脉滴注青霉素组患者干化学检测结果中阴性19例,阳性21例,镜检结果显示假阴性率为5.26%(1/19),而未静脉滴注青霉素组患者的干化学法检测结果与镜检结果完全相符,假阴性率位0,两组差异明显,<0.05,有统计学意义;注射青霉素400万U时四组患者出现结果降低及假阴性,6h后消失;青霉素组患者假阴性率明显高于未注射青霉素组,<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滥用大剂量青霉素可使患者的尿蛋白检测结果出现假阴性,给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严重影响。
作者:王美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麻醉方法及其安全性。方法将90例75~93岁的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和硬膜外麻醉(EA),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及麻醉过程中的SAP、DAP、HR、SpO2。结果 CSEA组比EA组麻醉起效快,镇痛及肌松效果好,(<0.05)。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变化两组无显著差异(>0.05)。结论罗哌卡因CSEA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是较好的方法,有效安全。
作者:李兵 刊期: 2015年第36期
在口腔正畸中,釉质脱矿的发生率较高,使釉质内形成大量的微孔样结构,外观呈垩色,严重影响牙齿美观。正畸后白垩斑的治疗临床多采用微创美学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本文对微创美学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王敬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无痛技术在鼻内窥镜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应用前瞻性随机分组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超前止痛,Ⅱ组为按需止痛。结果应用超前止痛组(Ⅰ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无痛技术在鼻中隔内术后护理中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利于创口愈合,及早康复。
作者:王李梅;王秀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了解南通市崇川区钟秀街道孕早期健康管理现状、影响因素及改进工作方法后的实施效果,为提高围产保健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南通市崇川区钟秀街道孕产妇建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年孕产妇早孕建卡率明显高于201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1.17,<0.01)。2013年孕产妇早孕建卡率本地72.3%,外地46.3%,本地高于外地;2014年孕产妇早孕建卡率本地89.6%,外地92.1%,本地与外地持平。影响未早孕建卡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要建卡,分别占到2013、2014年未早孕建卡原因的61.9%和50.0%。结论通过采取部门协作、广泛宣传、强化考核等措施,早孕建卡率大幅上升,外来孕产妇早孕建卡状况大为改观,孕早期健康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作者:冯玲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在小儿肾功能受损诊断中使用血清cystatin C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共60例作为对照组,另收集肾小球肾炎患儿共100例,将肾功能处于正常期的患儿56例作为观察组1,肾功能处于不全代偿期的患儿44例作为观察组2,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清cystatin C、血肌酐、血尿素氮的检测。结果观察组1的血清cystatin C明显高于对照组,<0.05,但两组的血肌酐、血尿素氮没有显著差异;观察组2的血清cystatin C和血肌酐显著高于对照组,均<0.05。结论在小儿肾功能受损的诊断当中,血清cystatin C能够敏感地反应患儿肾功能的受损程度,可将其作为肾小球肾炎的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刘金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AMI是心内科常见的危重疾病,其病情凶险、预后差、死亡率高。有文献报道,AMI早期部分患者出现电解质水平的异常,其中低钾血症的发生率高[1]。由于AMI患者早期常常伴有低钾血症的发生,且严重影响AMI患者的预后[2]。本文就产生低血钾的相关因素,以及低血钾对AMI患者并发症、预后转归的提示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李跃军;田祥;耿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多形性腺瘤发生于咽鼓管圆枕者极为罕见。本文介绍了1例全麻下经鼻腔入路鼻内窥镜下左侧咽鼓管圆枕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左侧咽鼓管圆枕多形性腺瘤。患者术后愈合良好,随访2个月无复发,对于鼻塞症状患者应常规做鼻内窥镜检查确定鼻咽部有无新生物,以免漏诊、误诊。该肿瘤存在有复发的可能、癌变的风险,术后应长期随访。
作者:丁静华;苏法仁;刘新刚 刊期: 2015年第36期
了解此次疫情暴发的起因。方法对暴发的旋毛虫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食剩余的猪肉压片低倍镜镜检,旋毛虫IgG抗体检测,诊断和治疗患者。结果共有16例均有生食藏香猪肉史,其中5例患旋毛虫病,重症2例,无死亡病例。食剩余的猪肉压片镜检结果均阳性,5例现症患者ELISA查旋毛虫抗体全部阳性。患者均有食生猪肉史,口服阿苯达唑治疗2个疗程痊愈。广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加强自宰猪肉检疫,改变不科学的传统饮食习惯是控制旋毛虫病流行的主要措施。
作者:达珍;旦增贡嘎;扎西桑姆;次德吉;次仁顿珠;彭措次仁;白玛次旺;古桑曲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应用阿替普酶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月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尿激酶组患者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阿替普酶组患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不良反应、心功能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计数数据经检验处理,阿替普酶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尿激酶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尿激酶组,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0.05)。计量数据经t检验处理,治疗后阿替普酶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尿激酶组,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应用阿替普酶的临床效果显著,虽然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也有一定效果,但相对来说,阿替普酶在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改善心功能指标方面更有优势,且安全性更高。
作者:闫超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微波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0%和60.0%,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两组在治疗期间都无严重不良反应情况发生。治疗组的抽液总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而胸腔积液消失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微波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能促进胸液的抽取与临床症状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鹏;李红波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治疗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疗效的影响。方法将42例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1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包括平衡膳食,应用Vitb12、叶酸等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治疗的同时仅予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在治疗基础上采取全程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与干预组相比,干预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提示全程的护理干预对治疗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有积极影响。
作者:马宏文 刊期: 2015年第36期
为了探讨早期干预对产后尿潴留的影响,本文对比分析了采取早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和采用一般护理措施的对照组产后尿潴留情况。结果显示,对照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0.05),从而得出结论:通过早期各种护理干预能减少产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吴慧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2月7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70例患儿均给予吸氧、抗感染、解痉及止咳化痰等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儿科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两组疗效和护理前后肺功能变化。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护理后33例依从性好,2例依从性差,依从率为94.29%;对照组护理后25例依从性好,10例依从性差,依从率为71.43%,两组间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西医结合组护理后显效9例,有效24例,无效2例;对照组护理后显效4例,有效25例,无效6例。两组护理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前,两组用力肺活量、第1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呼气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护理后,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有效提高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治疗依从性。
作者:谭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通过分析湖北省荆州市烧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积极预防和减少烧伤事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荆州地区近3年来832例住院烧伤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主要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户籍等人口学因素和发病时间、致伤原因等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在未成年烧伤患者中,以婴幼儿为高发。成年患者以中青年患者为高发。在未成年及成年烧伤患者中,均以外来户籍人员明显多见(<0.01)。成年烧伤患者中,男性高于女性(<0.05),但未成年烧伤患者性别差异不明显。在致伤原因上,热液烫伤为未成年烧伤的主要原因,而成人烧伤的原因趋于多样化,常见烧伤原因分别为火烧伤(37.8),热液烫伤(29.1)。结论荆州地区烧伤的发病特点既有一般烧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又具有其当地自身一定特点,重点加强对婴幼儿的护理工作,加强对外来人口生产安全教育工作。
作者:杨光喜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分期综合康复治疗老年急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0月因急性面神经炎需康复治疗老年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分别予以分期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和传统药物针刺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Portmann评分和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Portmann评分治疗后2w和治疗后4w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分期综合康复治疗老年急性面神经炎临床效果较好,Portmann评分较高,适合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飞;刘培君 刊期: 2015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