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琦;李智平
目的:探析中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中西医护理途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早期均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并且给予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全面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的82例中风偏瘫患者在接受积极的药物治疗、早期康复和中西医护理之后,其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上、下肢肌力均大于Ⅱ级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较好,并且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大大提高(<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风偏瘫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和中西医护理服务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全面康复的进程。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总结近年慢性胃炎与心理因素的相关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询、收集并整理近年来慢性胃炎与心理因素的文献资料,探讨慢性胃炎与心理因素的相互关系。结果慢性胃炎病因与心理状态有着重要的联系,以焦虑、抑郁为主。结论疾病与心理因素共同主导疾病的发生和整个病程进展,在诊疗过程中应重视对心理的诊断和干预,标本兼治。
作者:杨正贵;朱祥路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及相应护理。方法将2013年7月~12月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16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胎儿娩出后臀部肌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40mg,同时舌下含服卡孕栓1mg(2枚),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与产妇舌下含服卡孕栓1mg(2枚),。观察两组产后2h和24h出血量。结果表明治疗组产后2h,24h的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第三产程时间治疗组所用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舌下含服卡孕栓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效果良好,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效果极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义红;彭彩桥;赵玉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对癌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这些方法效果比较好。其特点是院创伤小、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和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它无需开刀暴露病灶,一般只需几毫米的皮肤切口,就可以完成治疗,表皮损伤小,外表美观,患者只要局部麻醉而非全身麻醉,从而降低了麻醉的危险性;而且这种治疗方法对已患有癌症到中晚期的患者来说,更加具有明显的效果,方法包括:药物灌注和栓塞两种,能够尽量把药物局限在病变部位,不仅可大大提高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还可大大减少药物用量,减少药物副作用;栓塞可通过导管将栓塞剂注入供血动脉,阻断其血运,达到饿死肿瘤的目的;部分肿瘤在经此治疗后相当于外科切除。但是要保证介入治疗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马丽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腹腔镜胆囊手术后颈肩痛的护理研究。方法选取62例在我院于近1年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患者,将其平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将传统护理方法应用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应用于研究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颈肩痛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手术采取改变体位,调整气腹压力、持续吸氧等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颈肩痛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祝莉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ICCO)是一种简便、微创、高效费比的,对危重患者主要血液动力学和容量进行监护和管理的技术,同时能够对心脏和肺功能进行全面的评价。其创伤与危险性小,使用一根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采用热稀释方法测量单次的心输出量,并通过分析动脉压力波形曲线下面积来获得连续的心输出量,同时可计算出外周血管阻力(SVR)、胸内血容量(ITBV)、血管外肺水(EVLW)、每搏量变异(SVV)、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心指数(CI)等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临床参数。从而为临床指导用药及补液量、补液速度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1]。PICCO技术已成为ICU危重患者血液动力学监测的有效手段并广泛应用,现将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纳米银痔疮净联合地奥司明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性。方法86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应用纳米银痔疮净联合地奥司明治疗,对照组应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第1d、3d、5d伤口疼痛、出血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肛缘水肿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混合痔术后联合使用纳米银痔疮净和地奥司明可减轻术后伤口疼痛、出血及肛缘水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项慧;马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冠心病-脂质代谢异常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冠心病脂质代谢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以两组患者对冠心病-脂质代谢异常相关知识认知情况,标准治疗依从性及血脂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冠心病-脂质代谢异常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及标准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血脂监测指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主观及客观指标上对冠心病(脂质代谢异常)患者显示了良好的作用,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护理进一步推广。
作者:胡少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总结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全部10例观察对象均顺利植入支架,共有6例患者出现术后不良反应症状,但均治愈出院。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患者接受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其治疗效果的巩固,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欢;吕欢欢;李艳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总结宫颈癌放疗的护理经验,提高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47例首次宫颈癌放疗的患者,采取放疗前中后的护理以及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7例患者经过放射治疗及有效护理后,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基本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少数患者在放疗期间出现胃肠道反应及皮肤、阴道炎症反应,但经过对症治疗和细心护理后,所有患者均完成了放疗计划,康复出院。结论经过科学合理的有效护理,可较好地控制病情,减轻放射副反应,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倩倩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经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经检验分析发现无统计学意义(跃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其中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具有更大的临床优势。
作者:邓素勤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子宫全切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中融入舒适护理。结果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级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心理状况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子宫全切术患者围手术期中运用舒适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不适,改善其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李开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为了给患者提供佳的医疗护理,各个医院要建立全科医疗护理系统,同时要通过一系列优质护理措施提高整体医疗护理的水平,如组合医疗护理队伍、医护查房一体化、健康教育医护互补、增加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交流沟通等措施。优质护理在全科护理中应用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提高了护士的综合护理水平,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极大地改善医护关系。本文阐述了全科医疗护理的内涵,并分析了优质护理服务的优点,后提出了几点优质护理在全科护理中的应用措施。
作者:李喜梅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小儿腺病毒肺炎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100例小儿腺病毒肺炎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根据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的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儿情绪状态的差异性。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2.0%,未发生死亡现象。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7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此外,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咳嗽停止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给予小儿腺病毒肺炎优质护理,配合临床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应普及应用。
作者:李红;李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经前路减压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450例经前路减压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随访结果,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以及局部脊柱稳定性。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年,术后患者胸腰椎的生理弯曲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植骨融合良好,未发现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椎管狭窄程度明显缓解,Cobb角得到纠正,神经功能显著改善。结论采用前路减压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具有减压效果良好,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率以及Ⅰ期固定融合成功率高,脊柱稳定性能良好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海光;陈腾;黎孝晶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通过临床效果观察,分析职业性布氏杆菌病的临床预防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职业型布氏杆菌病患者30例,均为从事牧业、兽医或皮毛加工者。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预防护理措施,并总结护理效果分析合理措施。结果本组30例职业性布氏杆菌病患者经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后,相关临床症状均获显著改善,仅3例(10.0%)患者转为慢性,影响到自我劳动能力,且均未发生疾病复发情况。结论正确有效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在职业性布氏杆菌病急性期或慢性期患者的愈后都起重要作用。
作者:许淑英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急症急救患者的影响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60例急症急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全面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0.05)。结论对急症急救患者实行全面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因此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周细银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接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确诊后给予甲巯咪唑片或丙基硫氧嘧啶片进行口服治疗,并且不同的症状给予了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38例患者均进行相关检查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其中心血管系统临床表现主要有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绞痛等。经过为期6个月的治疗,所有患者中有3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明显好转,有6例患者出现了误诊。结论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具有较高的误诊率,因此对于病因不明的心律失常患者,要给予全方位的检查,从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促进患者病情的早日康复。
作者:倪文娟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注射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翔;吴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了解ARDS患者俯卧位机通气的治疗治疗机制和效果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的新进展,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韩冬雪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