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媛丽
目的:分析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泌尿外科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口头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干预、生命体征监测等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症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5.28±1.24)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8.65±1.39)d,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患者加强对症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卿艳红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盆底超声作为一种无创、安全、经济、快捷的检查手段在妇科泌尿学方面的应用逐渐得到肯定。本文就盆底超声的二维、三维成像及其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黄建玲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研究测评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例原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针对于我院45例的口腔鳞癌患者的临床数据(含有年龄、性别、医治方案、病例等级、肿瘤的体积、临床分期、肿瘤侵犯中线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患者采取访问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收集,使用Kaplan-Meier法算出存活率率,在使用COX比例风险方案对众多原因叠加到一起进行有关的分析。结果45例口腔鳞癌患者1年和3年生存率是75.6%和57.6%,单方面原因分析证明,不一致的病例等级、癌细胞转移、肿瘤的体积、临床分期以及肿瘤侵犯中线等方面对存活几率的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合一些原因则只有通过手术进行诊治才是影响预后的单独原因(<0.05)。结论用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改善口腔鳞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原因。
作者:张自强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胺碘酮治疗方案应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以及可行性。方法本研究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室性心率失常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然后对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胺碘酮药物、常规治疗药物(普罗帕酮)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碘酮治疗方案背景下,其所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3%,而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药物背景下,其所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3.8%,由此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之间存在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室性心率失常治疗活动中,碘酮治疗药物值得在临床活动中应用与推广,从而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作者:彭喜意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联合普罗帕酮治疗更年期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80例更年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口服强力脑清素、谷维素和维生素E治疗,实验组患者口服倍他乐克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无统计学意义(跃0.05)。结论采用倍他乐克联合普罗帕酮治疗更年期心律失常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淑珍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收集我站近2年诊治的120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60例去氧孕烯炔雌醇组和60例米非司酮组,分别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和米非司酮治疗。对比①两组治疗疗效。②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促卵泡生成激素、雌二醇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①去氧孕烯炔雌醇组和米非司酮组改良Kupperman疗效评分分别为(3.32±1.29)分、(2.87±1.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②两组治疗前促卵泡生成激素、雌二醇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③两组治疗后促卵泡生成激素、雌二醇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改善子宫内膜疗效更好。
作者:刘斌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妊高症产妇的护理效果,探讨妊高症产妇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2例妊高症产妇,对其临床资料以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并分析。结果对32例妊高症患者进行整体规范化护理和精心治疗,取得良好疗效,32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未发生母婴死亡病例。结论进行整体规范化护理可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母婴预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张伟月;王浩;唐玉兰 刊期: 2015年第19期
探讨了在民办高校建设医学影像专业实验室的思路。专业实验室的建立是教学课程改革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要。①根据民办高校自身特点,以校医院为载体,实现多渠道硬件建设。②发挥民办高校多学科优势,自主研发医学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和仿真教学系统,构建医学影像实验室的软平台。③加强实验室管理,构建专业实验室建设的软科学运作环境。医学影像专业实验室的建立有利于民办高校教学、科研、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校企联合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有利于产学研一体化创新。
作者:迟双会;刘敬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血管腔内治疗已逐渐成为肠系膜上动脉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随着近年该类疾病患者人数的增加,及医疗水平的发展,肠系膜上动脉疾病的治疗已成为血管外科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就肠系膜上动脉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做一综述。
作者:唐振瑞;赵渝;黄文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的护理方法,增加患儿治愈率,促进婴幼儿腹泻护理工作更好的发展。方法回顾性分析320例腹泻患儿的临床护理程序,根据病情合理治疗,精心护理,严格消毒隔离。结果除1例患儿因阑尾穿孔并腹膜炎转入外科,其他患儿痊愈出院。结论根据其病因、症状、体征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认真落实好护理工作是患儿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邱季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为研究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或气体填充术患者的遵医行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探讨护理干预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的对策。方法对113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或气体填充术患者按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采用自行设计的遵医行为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前后遵医行为的调查。结果113例患者中术前有48例患者出现不遵医项目,占42.5%,术后有43例患者出现不遵医项目,占38.1%。常规护理组和舒适护理组比较,遵医情况有显著性差异,舒适护理组的遵医率有所提高。结论应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能够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作者:刘国唤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氯沙坦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TNF-a,白细胞介素(IL-6)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治疗组.(对照组40例)和氯沙坦联合卡维地洛组(联合治疗组4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血浆TNF-a、IL-6和AngⅡ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联合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血浆TNF-a、IL-6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AngⅡ水平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单用氯沙坦或氯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均能降低血浆TNF-a、IL-6水平,心功能得到改善;氯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在降低TNF-a、IL-6水平和改善心功能方面优于单用氯沙坦。
作者:刘俊秀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180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结果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1例,感染发生率6.11%;单因素分析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患者术后是否留置引流、性别无关(P>0.05),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体质指数(BMI)、是否合并糖尿病、患病至手术时间≥24澡、手术时间≥1澡、手术切口类型、阑尾炎化脓坏疽有关(P<0.05)。结论患者年龄、体质指数(BMI)、是否合并糖尿病、患病至手术时间≥24澡、手术时间≥1澡、手术切口类型、阑尾炎化脓坏疽等因素增加了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风险,针对相关因素进行干预有助于预防和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叶大强 刊期: 2015年第19期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肿瘤之一,化疗是其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是主要的给药途径,PICC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因此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化疗药物中以发疱性药物刺激性强,我院常用的发疱性化疗药物有长春新碱、阿霉素、表阿霉素、放射菌素D等,其一旦发生渗漏,治疗不及时会引起周围组织坏死,甚至功能障碍。通过我院2014年1月~12月卵巢癌患者经picc输注发疱性化疗药物的静脉管理,减少静脉炎和渗漏的发生,取得满意效果,现体会如下。
作者:陈志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夏季越野训练中暑的预防及急救护理方法。方法根据夏季越野训练的特点,制定防范中暑的措施。选择2012~2014年夏季我院收治的13例中度中暑学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中度中暑的急救护理。结果13例中度中暑学员均康复出院。结论夏季越野训练前如采取有效防范的措施、中暑后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及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中暑患者死亡率。
作者:郝冉;王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针对其动静脉内瘘情况进行护理,促进内瘘成熟,预防内瘘栓塞、感染、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8例患者经过动、静脉内瘘术,1次成功14例,成功率77.78%。其余4例因不同因素手术失败后,再次手术原位修复后再通。结论采用合理安全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动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内瘘尽早成熟。
作者:谌伟英;向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胃癌贲门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月,共计52例胃癌患者在我院行手术治疗,观察并分析该52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52例患者的治疗成功率高达96.15%(50/52),而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5.77%(3/52)。结论在胃癌贲门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后对其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保证手术治疗的效果,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高华 刊期: 2015年第19期
了解重症监护室有创血压的监测方法,管理及相关护理措施的新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刘艳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对应用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气管内插管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麻醉;采用喉罩麻醉方式对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实施麻醉。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药物应用前后相关生命体征指标水平的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出现麻醉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麻醉药物起效时间、术后呼之睁眼时间、术后完全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宫外孕手术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喉罩麻醉方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向云慧 刊期: 201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产后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6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各项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后HAD评估结果、BSES评估均明显优于护理前及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初乳时间、排气时间、恶露排尽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产妇的身体康复,还可以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消除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作者:刘红虹 刊期: 201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