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勇;杨华
目的:探讨肠造口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肠造口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总结原因,结合国外的先进技术,制订防治措施。结果2例患者术后10w出现造口狭窄,4例患者出院2w随访发现造口周围皮肤炎,3例患者术后3d出现造口黏膜水肿,1例患者术后2d出现造瘘口渗血,通过细心的治疗和护理以上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我院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结合临床经验,将肠造口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至低,积极有效的治疗并发症,为患者解除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石茜芝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5例,按简单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治疗及护理,观察组FMA评分、MBI评分、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0.05),且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通过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模式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作者:聂艳;曹辉;秦晓晓;韩雅琪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在我国医疗卫生发展之路上,疾病预防控工作一直在进行中,且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长期以来,面对各类型的疾病预防控等医学问题,国际上早已成立了专项机构来进行研究与控制,相对而言,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的结构不够系统,针对这一领域的建设还需要夯实根基。本文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结构分析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并针对具体的建设目标给出相应的执行策略,以期为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吕忠其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针对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训练后1个月,研究组MMSE显著高于对照组,<0.05,Fugl-Meyer及Barthel没有显著差异,跃0.05;训练后3个月,研究组MMSE、Fugl-Meyer及Barthe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认知功能训练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认知能力,并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有利于患者的后期康复。
作者:晏梓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43岁,因左侧鼻塞、脓涕伴头痛6个月于2014年3月13日收入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入院常规专科检查:双侧外耳道通畅,鼓膜完整,标志清,鼓膜活动度好;左侧鼻腔中鼻道可见半透明息肉样新生物,周边可见脓性分泌物。入院诊断:慢性鼻-鼻窦炎伴有鼻息肉。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输血前四项化验未见异常,心电图、超声心动、胸片、腹部彩超未见异常。鼻内镜检查:鼻腔粘膜充血,鼻中隔居中,双下鼻甲稍大,右侧中鼻道未见明显新生物及分泌物,左侧中鼻道可见半透明息肉样新生物,周边可见脓性分泌物,鼻咽部粘膜光滑,吞咽时双侧咽鼓管咽口成倒三角形开放良好。鼻窦CT:左侧鼻腔低密度影,左侧额窦、上颌窦、筛窦可见低密度影填充。于3月16日行全麻下鼻内镜动力系统等离子左侧鼻腔息肉切除、左侧额窦、上颌窦、筛窦开放术,术后左侧鼻腔术区填塞纳吸棉一根,术后第3d第一次行鼻内镜下术腔清理,清理后鼻腔通气尚可。术后1w再次鼻内镜下鼻腔清理后出院,出院后嘱继续外用鼻喷激素、鼻腔冲洗治疗。
作者:韩倩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POEMS综合征临床少见,且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极易误诊误治,及早诊断、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本文通过报道1例POEMS综合征患者的发病过程,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以及治疗方法,帮助临床医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作者:孙丽敏;曹燕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脑梗塞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时间就诊顺序分为常规护理组及健康教育组,每组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服药依从性。结果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70.00%,健康教育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组间相比差异显著(=4.57,<0.05)。常规护理组与健康教育组,分别有18例、27例患者完全按照医嘱服药,并积极参加康复锻炼,服药依从性分别为60.00%(18/30)、90.00%(27/30),组间相比差异显著(=4.26,<0.05)。结论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可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服药依从性,可作为一种理想护理方法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作者:陈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病案信息利用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研究出人性化利用病案的服务策略,保证病案信息利用的健康发展。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的病案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中的问题;对人性化服务提出相应的策略。结果3年来,病案信息的应用除了用于临床医疗、医疗管理外,科学、教研对于病案信息的利用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2012年相比2010年及2011年复印数量均出现明显的上升(<0.01);2012年相比2010年及2011年患者复印病案的例数明显增加(<0.01),且2012年相比2010年及2011年复印病案用于保险行业的例数也显著上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案信息作为医院重要的医疗资料之一,加强对其的管理能有效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安全、科学、规范、合理的利用病案信息,在医院人性化服务中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周峰;董光杰;马建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总结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措施与护理经验,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救治率,挽救患者生命。方法从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抽取36例,回顾性分析其相关急救与护理资料。结果通过及时、全面的急救护理,大部分患者均抢救成功,20例痊愈,13例好转,2例转至外科行手术治疗,仅1例死亡。结论规范及时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是挽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命的关键,并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楼浓儿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的疗效比较。方法收集近5年我院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对62例,平均年龄(52.8±18.8)岁,男性38例,女性24例,损伤部位为T10-L3,28例压缩型,22例爆裂型,6例骨折脱位型,6例Chance骨折。对患者进行随访2年,评价术后、随访终点时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对比患者术后及随访终点时椎体高度等数值。主要有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椎体楔变角、后凸畸形角。结果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患者术前、术后、随访终点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椎体楔变角、后凸畸形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疗效肯定,但术后长期随访发现可能存在伤椎矫正角度及椎体高度的丢失情况,可能与椎体骨质的破坏、椎弓根钉植入方法有关。
作者:阳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近年来,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已经成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首选治疗。但是目前PPCI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尽管PPCI通常可以使心外膜阻塞血管恢复正常血流,但是往往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心肌再灌注并没有完全恢复。研究显示这可能是由于微小血栓阻塞血管远端引起微循环障碍的结果。基于这种认识,许多装置被发明并用于尝试减少远端微血栓的形成,从而改善终的心肌灌注。2012年欧洲心脏病协会(ESC)STEMI治疗指南提出院血栓抽吸应该被考虑列入STEMI的常规治疗[1]。但是,2013年欧洲心脏病会议报告了TASTE研究[2]。该研究提出院在STEMI患者中血栓抽吸对30d全因死亡率没有明显影响,并发表于ESC新闻和心脏病服务网站头版头条,引发对血栓抽吸疗效的争议。因此本文重点在于探讨血栓抽吸治疗的有效性和临床预后的关系。
作者:王玉平;张彤;桂正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微小RNA是一种非编码单链RNA,其在胰岛素抵抗、胰岛功能缺陷及2型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中亦扮演重要的角色,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近些年来微小RNA在2型糖尿病相关机制中的研究进行总结综述。
作者:胥娟;唐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后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0月,某医院神经外科5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施行钻孔冲洗引流术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护理患者院正确放置引流管,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早发现再出血;保持穿刺点敷料干燥无污染,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颅内感染;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受压或脱落。结果56例患者,除2例后遗症、1例死亡外,其53余例均恢复良好,无1例颅内感染发生。结论术后观察病情,引流管的正确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王友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和研究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研究对象,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研究组采用综合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压逐渐稳定,但研究组数据比对照组更接近正常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同时,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科学、细致的综合舒适护理干预有助于稳定患者血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简香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4月~2013年7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患者435例,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前后护理质量的变化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显著性(<0.05);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普外科护理质量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在普外科护理服务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的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护理质量,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钟阿燕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应用奥美拉唑、多潘立酮联合平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在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给予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的对照组,和给予平胃降逆汤、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每组60例,然后将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在给予奥美拉唑、多潘立酮与平胃降逆汤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给予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在不良反应上,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奥美拉唑、多潘立酮联合平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明显且安全性高,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作者:马德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保妇康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3月老年性阴道炎患者92例,将其按投币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患者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硝唑栓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保妇康栓与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4w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相比较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雌激素水平值相比较院两组患者促卵泡生长激素、促黄体生成素、血雌二醇检测值均无明显差异跃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院两组无明显差异跃0.05。结论将保妇康栓与结合雌激素软膏联合应用于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抑制阴道内细菌繁殖,促进阴道上皮细胞的自洁力与抵抗力恢复,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均有重要作用。
作者:曹文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对规范化护理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治疗的60例鼻内窥镜手术患者,分为两组院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适程度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3.3%,对照组为83.3%,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0.05)。而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不适感明显轻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规范化护理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减轻了患者的术后不适,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郑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在老年长期鼻饲患者预防吸入性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例2012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长期鼻饲的我院老年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措施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中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施行鼻饲相关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60.00豫),试验组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43.33豫),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96.67豫)高于对照组(53.33%),<0.0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在老年长期鼻饲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有效预防吸入性肺炎等相关不良结局,改善患者结局,可于合理范围内考虑推广。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有效抢救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实施优质抢救护理措施后)我院收治的55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实施优质抢救护理措施前)我院收治的55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出血停止时间、急救费用、护理满意率及死亡率。结果通过优质抢救护理措施干预后,研究组出血停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0.05);两组急救费用对比无明显差异(>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27%(<0.05);研究组患者的死亡率为3.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73%(<0.05)。结论优质抢救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治疗质量,减少出血停止时间,降低死亡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十分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