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法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GSK-3β信号通路的作用研究

程远;赵建军

关键词:脑出血, GSK-3β, 破血化瘀, 填精补髓
摘要:目的探讨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法对大鼠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GSK-3β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WISTAR大鼠复制脑出血大鼠模型,观察破血填精法在改善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及大鼠血肿周围组织GSK-3β信号通路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和受试药各组大鼠在给药1d和3d后能明显改善大鼠神经系统体征,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给药第3、7、14d,与模型组比较,受试药高剂量和中剂量均明显增加了损伤脑区GSK-3β信号通路表达数量(<0.05或<0.01,<0.05)。结论破血填精法方剂能明显改善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其作用机制可能为调高脑出血血肿周围损伤组织中GSK-3β信号通路表达有关。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人力资源规划在军队医院发展中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是军队医院发展的一个战略性资源,人力资源规划发挥对医院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一个正确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人力资源规划是在新时代军队医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作者:方媛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先天性处女膜闭锁的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先天性处女膜闭锁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科就诊的10例先天性处女膜闭锁患者,采取手术方式治疗,并对所有患者实施术后护理,观察术后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卧床时间均不超过6d,平均卧床时间为4.2d。住院时间均不超过14d,平均住院时间为12.3d。而且切口愈合状况好,均达到甲级愈合。结论采用优质的术后护理措施,将有助于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大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245例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护理

    漏斗胸是小儿常见胸壁畸形,约占前胸壁畸形的90%以上,在我国发病率0.1%~0.3%,男女比例为4:1[1],常常成家族性发病,属伴性显性遗传。手术室治疗漏斗胸的唯一方法,微创改良NUSS手术作为治疗漏斗胸的新术式,在全世界广泛开展应用[2]。2011年3月~2014年10月我院应用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患儿245例,均康复出院,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菊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不同抗凝剂对血氨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肝素和EDTA抗凝血对血氨的检测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1月~9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患者90例根据血氨参考范围入选病例分成Ⅰ、Ⅱ、Ⅲ三组,每组30例,分别采其静脉血P<3 ml,注入肝素抗凝、EDTA抗凝两种不同真空采集管中,经离心分离后即提取血浆用干化学法进行血氨值测定并计算均值和差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均数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采用检验。结果Ⅰ组肝素抗凝血值为(22.23±6.19)μmol/L,EDTA抗凝血值为(40.5±15.68)μmol/L,两组相比较=5.94,<0.01;Ⅱ组肝素抗凝血值为(50.79±13.68)μmol/L,EDTA抗凝血值为(74.35±20.9)μmol/L,两组相比较,=5.17,<0.01;芋组肝素抗凝血值为(121.59±24.72)μmol/L,EDTA抗凝血值为(156.83±21.82)μmol/L,两组相比较,=5.85,<0.01。结论不同血样采集管对干化学法血氨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肝素抗凝组的测定结果低于EDTA抗凝组,有显著性差异(<0.01)。由于本实验还受到环境温度、标本放置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而肝素的稳定性较高。因此,为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建议临床血氨测定使用肝素抗凝真空管采集标本。

    作者:赵然;刘永娥;毕鸣梓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长效抗胆碱能药联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稳定期COPD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吸入长效抗胆碱能药及支气管扩张剂COPD稳定期的疗效。方法100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特布他林气雾剂(喘康速)定量吸入(MDI)200ug,1次/8h。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噻托溴铵18ug,1次/d,疗程12w,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动耐力6min步行实验(6-MWT)测定结果及肺功能第1s用力呼吸量(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噻托溴铵治疗COPD,表明联合用药可改善肺功能,提高机体耐受力与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祖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噻托溴铵联合大剂量舒利迭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大剂量舒利迭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联合中等剂量舒利迭治疗,观察组给予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联合大剂量舒利迭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加明显(<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和急性加重发作间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大剂量舒利迭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绪举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研究进展

    颅内动脉瘤是临床常见和危害极大的脑血管疾病,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病因。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未破裂颅内动脉瘤被发现。目前对于未破裂颅内动脉瘤获得了重要共识,但仍存在一些不同认识。本文对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等作一综述。

    作者:孙桂茂;董凤菊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狼疮性肾炎的治疗和护理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的治疗和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5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5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个体化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针对狼疮性肾炎效果显著,是值得临床选择和借鉴的方法。

    作者:姜华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在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盆腔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在治疗依从性、临床满意率、生活质量等指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盆腔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作者:张梦琼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2009~2013年基层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药敏感状况调查

    目的探讨近4年来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及耐药状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3年来铜绿假单胞菌阳性标本,找出近4年来其变化趋势。结果氨基甙类中的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喹诺酮类中环丙沙星及特殊使用类抗生素(美罗培兰,亚胺培兰、头孢吡肟)的抗菌活性得到有效恢复;头孢他丁及β-内酰胺抑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及青霉素族中的哌拉西林的抗菌活性近4年均较稳定。结论自2004年《抗生药物临床合理应用》颁布和《抗生素分级管理原则》实施以来,某些限制类和特殊使用类抗生素的抑菌疗法得到了有效保护。

    作者:甘霖;杨德春;关国琼;黄芳;陈宇澄;陈莉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睑黄瘤的护理体会

    睑黄瘤是由于脂质沉积于眼睑部位而引起的皮肤的黄色或橙色斑块,多发生在眼睑上,初起如米粒大,微微高出皮肤,与正常皮肤截然分开,边界不规则,甚至可布满整个眼睑[1]。此类患者在我院眼科门诊中较为常见,过去一般采用手术切除的治疗方法。自我院引进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并将其用于睑黄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因其有着创伤小、恢复快、无明显疤痕以及费用低廉等优点而被患者广泛接受。现总结经我科室治疗的189例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霍平颖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价值分析

    目的重点探索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高血压左室肥厚合并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检查的健康体检者4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心脏彩超诊断,对比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长于对照组。观察组的A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E峰值和E/A值低于对照组。两组心脏彩超相关指标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荐。

    作者:朱婕;靳芳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社区内收治的76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平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的社区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的FVC、FEVl水平及FEV1/FVC比值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表明干预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综合性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钟少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实践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效果及作用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急性阑尾炎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而只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小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中,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其相应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升急性阑尾炎临床护理工作的效果,加快患者术后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作者:陈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从而为高血压病的有效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方法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随机选取某社区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同时接受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上述两组间患者在接受不同措施后的效果情况。进一步对相关指标如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遵医率以及血压的控制情况等进行两组间比较,其中计数资料进行字2检验统计学比较分析,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统计学比较分析。如果值小于0.05,则说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可靠。结果在对于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方面,实验组患者对于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百分比值分别为94%与82%,经过统计学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遵医行为方面,实验组患者的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遵医人数占各自组总人数百分比分别为88%和70%,经过统计学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压的控制水平上,实验组患者在干预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为(128.5±2.1)mmHg和(81.2±1.5)mmHg,而对照组两组血压值分别为(143.8±2.9)mmHg和(90.3±2.6)mmHg。实验组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经过统计学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于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而且也可以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比重的提高,同时对于血压的控制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蒲明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短期留置Foley导尿管在重度尿道下裂修复中的应用(附160例报告)

    目前重度尿道下裂的治疗方法种类繁多,而术后尿道瘘及尿道狭窄发生率偏高,导致各种术式的手术成功率均偏低。尿道瘢痕组织是尿道下裂术后修复过程的产物,瘢痕组织过度形成就会产生尿道狭窄,是小儿泌尿外科尚未解决的难题之一。我院于2008年1月~2014年7月采用Ducket 术式治疗的重度尿道下裂患儿共160例,均进行I期尿道成形术,2008年1月~2011年6月的第一组80例患儿出院前均拔除导尿管,2011年6月以后的第二组80例患儿术后均留置导尿管1~1.5月,有效的预防术后尿道瘘和尿道狭窄的发生,现分别对两组患儿术后尿道瘘、尿道狭窄等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并根据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结论。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骥;杨艳芳;毕建朋;李梁斌;樊宏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MRI检查对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价值

    目的观察分析MRI在检查早期股骨头坏死(ANFH)的诊断价值及优势。方法病例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的100例涉及166髋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进行DR、CT、MRI检查,进而分析MRI在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方面的价值及优势。结果100例涉及166髋早期股骨头坏死检查结果中Ⅰ期96髋;Ⅱ期70髋.早期(Ⅰ~Ⅱ期)股骨头坏死的DR平片、CT及MRI的确诊率分别为31.33%、54.82%及65.06%。结论 MRI在早期诊断ANFH的灵敏性及准确率方面明显优于CT和X线平片。

    作者:沈立双;苏锦鑫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儿进行优质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儿100例,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进行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予以紫外线消毒、隔离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措施,两组均护理4w,护理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两组的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依从率分别为90.0%、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4.0%、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儿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可促进患儿迅速康复,提高其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开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和24h尿蛋白之间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晨尿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和24h尿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该院住院的69例肾病患者,同时对上述患者做晨尿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pro/Ucr)与24h尿蛋白定量(24h pro)测定。将进行晨尿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pro/Ucr)测定组作为实验组,24h尿蛋白定量(24h pro)测定组作为对照组。对其晨尿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pro/Ucr)与24h尿蛋白定量(24h pro)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Upro/Ucr与对照组24h pro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Upro/Ucr和24h pro的相关性均较好。结论晨尿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和24h尿蛋白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张树苗;陈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45例胆结石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45例胆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实验护理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实验组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实验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有效合理的护理方法可以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俊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