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佟艳春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摘要:目的探讨高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切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资料。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平均时间43 min,术中出血10~120ml,术中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调的临床及超声诊断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诊断及超声诊断对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调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调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别总结临床诊断及超声诊断的诊断阳性率,同时分析临床诊断及超声诊断对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调的诊断价值。结果所有35例患者中,临床诊断阳性者为22例,阳性诊断率为62.86%,而超声诊断阳性者33例,阳性诊断率为94.29%,超声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临床诊断阳性率(<0.05)。同时两种诊断对于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调均存在诊断价值,而超声诊断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临床诊断(<0.05)。结论冠心病乳头肌功能失调应用临床诊断及超声诊断均有着显著的诊断价值,但以超声诊断的诊断价值高。

    作者:李沈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偏头痛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经颅彩色多谱勒的变化观察

    目的研究偏头痛患者经颅彩色多谱勒(TCD)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偏头痛患者350例,年龄17岁~49岁,病程5个月~12年。典型偏头痛185例,普遍偏头痛165例。对照选择健康体检者135例,年龄20~48岁。全部患者在偏头痛发作期间同时进行TCD和TBAEP检查。结果在350例偏头痛患者中脑血流增快224例(64.0%),血流减慢110例(31.4%),血流正常16例(4.6%),总异常率95.43%。典型偏头痛患者MCA(cm/s,大脑中动脉)和PCA(cm/s,大脑后动脉)均高于对照[(70±7) vs (62±8),P<0.05;(48±9) vs (37±8),P<0.05]和普通偏头痛(61±6,P<0.05;40±9,P<0.05)。偏头痛患者发作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异常率为52.9%(185/350),表现为Ⅰ、Ⅲ、Ⅴ波潜伏期及Ⅲ~Ⅴ峰间期延长,偏头痛发作间期BAEP正常。偏头痛病程越长BAEP异常率越高,听神经损害的可能性越大。结论偏头痛发作期间有部分脑血流改变,同时有BAEP改变,病程越长BAEP异常率越高,听神经损害的可能性越大。提示TCD和BAEP对偏头痛有一定诊断价值。

    作者:修乃冲;黄舒怡;严玲红;叶飒飒;王莎妮;李海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4年1月中我院脑外科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0例,对于治疗组患者的护理主要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模式,而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主要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通过临床统计分析,治疗组患者恢复较快,且发生并发症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结论对于脑外科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余慧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医院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行,新时期的医院需要具备全新的管理思路,形成适应现代化建设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医院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主要探讨了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分析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作者:张晓磊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中医药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膝骨关节炎是我国常见的骨病之一。随着当今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该病患者逐年增加。在治疗方面,大多以对症治疗为主。西医多用玻璃酸钠注射液提高关节腔润滑程度,中医采用各种特色疗法亦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主要复习近年来中医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和总结,以供国内同仁借鉴,探求该病治疗的新方向。

    作者:刘温华;张朝鸣;张芝桐;范薏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云南某高校非医药学生食源性寄生虫认知程度调查

    目的了解某高校非医药学专业学生对食源性寄生虫和防治知识相关态度的知晓情况。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于2013年5月对某高校非医药学专业三个不同年级共2000名学生进行食源性寄生虫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某高校非医药类专业学生对食源性寄生虫总知晓率为56.74%,对寄生虫与生活方式、行为卫生关系、相关寄生虫预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结论加强对学生的食源性寄生虫相关知识宣传力度。

    作者:李普娟;张莉;陈旭;刘灿;杨小娟;孙济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人性化综合护理措施对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恢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人性化综合护理措施在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6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人性化综合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3.5±2.6)d,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9.4±4.1)d,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为84.9%(45/53例),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60.4%(32/53例),两组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性化综合护理措施用于外科重症监护患者护理中,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降低住院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滕嘉微;赵雪;鲍金艳;霍连梅;孙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结直肠癌性肠梗阻经肛导管置入联合早期胃肠内营养在治疗中的价值评价

    目的观察和分析经肛导管置入联合早期胃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64例患者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使用经肛导管置入联合早期胃肠内营养后行择期于术,对照组则实施急诊于术。比较两组患者于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并统计两组于术并发症及观察组营养支持前和治疗后1w的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0.05)。结论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减压后早期进行胃肠内营养,可提高患者对于术的耐受性,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马金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手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影响。方法将6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预见性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比较两组低体温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发生低体温率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导致手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医务人员应针对各种因素,预见性采用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曹婕;刘炜;魏国文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CT诊断胸部大片状阴影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CT对于胸部大片状阴影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9例首次经CT扫描显示存在胸部大片阴影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CT影像学诊断情况。结果本组59例患者终确诊为肺炎49例,肺结核7例,肺癌3例,胸部CT扫描依次确诊46例、5例、3例,准确诊断率为91.53%。结论胸部CT扫描对于胸部大片阴影的临床诊断鉴别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以肺炎发生率高,癌变风险较低。

    作者:伍从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8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择取2011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2例,对其进行围术期护理,观察其效果。结果手术成功80例,其余2例转为开腹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手术时间(79.2±21.3)min;住院时间(4.6±1.7)d。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加强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赵会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冷循环微波消融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通过观察冷循环微波消融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探讨其常见并发症的种类、临床表现、发生的原因及对症护理的方法。方法观察冷循环微波消融联合TACE治疗3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护理经过。结果各种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和护理,效果较好。结论冷循环微波消融联合TACE是一种安全、有效、较为理想的原发性肝癌治疗模式,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和护理,能有效防治并发症,使患者顺利渡过术后恢复期。

    作者:蒋波;邵云娣;蒋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并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8.4%,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70.3%,其中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差距较为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肝硬化的采用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较好,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荐。

    作者:赵妮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201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现况,为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的监控方案、开展目标性监测等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床旁和病案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当日全院所有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应查1493例,实际调查1484人,实查率99.4%;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03%;其中下呼吸道感染18例,占总感染例数的40%,为医院感染多的部位。抗茵药物使用率为39.82%,一联用药占82.57%,二联用药占15.74%,三联及以上用药占0.34%。细菌培养标本送检率为62.06%。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鲍曼不动杆菌。结论本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我院医院感染情况,应加强高感染科室、高感染部位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高病原学标本送检质量,有效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吴淑琴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医疗设备软件维护及管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设备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各种智能化软件在医疗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智能医疗设备在有效提高了诊断准确性的同时,也对维护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本研究从当前较常用的医疗设备使用现状入手,对医疗设备软件的维修及管理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为节约维修费用、缩短维修时间、提升设备效率有所裨益。

    作者:张锦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超声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研讨超声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0例2012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及50例健康人群,所有患者均使用美国GE-S6超声检测仪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对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经过检测观察后发现,同健康人群相比较,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显著的增厚体现,两者存在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同健康人群的硬化斑块检出率相比,存在显著提升情况,两组出现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而言,颈动脉超声检测可以显著的提升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率,充分发挥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靳芳芳;朱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卵巢功能早衰女性骨质疏松相关血生化分析

    目的回顾性研究卵巢功能早衰女性骨质疏松情况,完善流行病学的资料。方法164例绝经年龄小于40岁,实际年龄小于70岁的女性分为两组,其中A组为36岁以前绝经有50例,B组为36~39岁绝经有114例。追问女性停经原因,血液中的生化指标,如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I型胶原C端肽降解产物(CTX-I)、25-羟基维生素D(25-OH-VD)、甲状旁腺素(PTH)、骨钙素(BGP)、降钙素(CT)等骨转换标志物。结果 A、B两组25-羟基维生素D的均值均低于正常参考值。做2个独立样本间的检验,N-MID指标B组均值低于C组(=-3.47,<0.01),25-OH-VD指标A组均值低于C组(=-3.02,<0.01),25-OH-VD指标B组均值低于C组(=-2.89,<0.01)。其余各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关注卵巢功能早衰女性骨密度状况十分重要,女性在绝经以后骨质疏松的概率会大增,成为易发骨质疏松症的人群,就算是年轻女性绝经后也有必要定期进行骨质疏松的检测,了解自己的骨质情况,预防骨质疏松症。

    作者:王渊恺;刘淼;李鼎;刘兴党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实践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效果及作用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急性阑尾炎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而只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小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中,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其相应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升急性阑尾炎临床护理工作的效果,加快患者术后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作者:陈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新生儿手背静脉采血用于亲缘关系鉴定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索一种适合于亲缘关系鉴定的新生儿采血方法。方法将80例进行亲缘关系鉴定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手背静脉采血(观察组)和桡动脉采血(对照组)穿刺,观察两种方法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针见血率及平均采血时间等。结果两种方法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平均采血时间无显著性差异(>0.05),手背静脉采血一针见血率优于桡动脉采血(<0.05)。结论新生儿手背静脉采血适合于亲缘关系鉴定的新生儿采血,而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作者:黄华梅;尹爱华;吴菁;谭秀英;石礼双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开腹与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与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0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97例需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其中47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50例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阴式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5.6±25.3)min,阴式组为(83.4±20.4)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肛门排期时间及住院天数分别为(195±33)mL、(4.4±0.5)d,(36.5±4.8)h、(7.4±0.6)d,阴式组分别为(162±27)min、(2.8±0.6)d、(24.7±4.4)h、(5.7±0.5)d;以上各项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虽较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但开腹手术因其适用范围广,不受子宫肌瘤位置、大小和数目限制,仍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

    作者:刘洪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