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刘温华;张朝鸣;张芝桐;范薏淇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 玻璃酸钠, 膝骨关节炎, 综述文献
摘要:膝骨关节炎是我国常见的骨病之一。随着当今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该病患者逐年增加。在治疗方面,大多以对症治疗为主。西医多用玻璃酸钠注射液提高关节腔润滑程度,中医采用各种特色疗法亦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主要复习近年来中医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和总结,以供国内同仁借鉴,探求该病治疗的新方向。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住院患儿家属对静脉输液安全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患儿家属对于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需求,分析原因并提出科学有效的改进方法,确保患儿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安全,从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提高护理安全,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方法随机选择住院静脉输液在2d以上的患儿家属200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就关于患儿家属基本信息及患儿静脉输液安全需求进行调查,调查前对每一位来静脉输液的患儿家长讲明调查目的、意义和方法,问卷设有统一的指导语,由研究者发放问卷,并当场收回。问卷共17项安全影响因素,以1~5分评分,得分的高低则代表家属对该项因素的顾虑程度及其安全需求。结果由量表得出的分数高低可得出排在前4位家长关注的安全因素有院不能一针见血(3.66±0.82);交叉感染(3.57±0.87);输液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3.50±0.96);患儿不配合导致液体外渗或断针(3.50±0.86)。家属的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及职业对静脉输液的安全需求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患儿家属对静脉输液的安全需求较高。故应加强护士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增强护士的责任心,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重视对患儿家属的培训指导,给患者创造一个安全的输液环境。

    作者:宋杨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PICC置管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PICC置管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观察与护理。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PICC置管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总满意率为96.00%,对照组为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采取优质护理,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消化系统肿瘤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归纳总结消化系统肿瘤及其转移机制,分析其转移的形式、步骤和主要方式,并从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年龄和大便性状、肿瘤的大小和数目、肿瘤相关的淋巴管密度三个方面对消化系统肿瘤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概括介绍,以提高该类肿瘤的早期诊断的准确率以及为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杭州市萧山区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7月~2014年7月135例确诊为消化系统肿瘤的病例的临床诊疗资料,根据WHO制定的消化系统肿瘤临床分期标准,将0、Ⅰ期确定为未转移组,Ⅱ、Ⅲ、Ⅳ期确定为转移组,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分析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结果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年龄和大便性状、肿瘤的大小和数目、肿瘤相关的淋巴管密度分别是消化系统肿瘤转移的危险因素之一。结论消化系统肿瘤的主要发病年龄是在40岁以上,并且伴随有腹痛、大便性状改变等症状,同时在临床检测中可以看到肿瘤大小和肿瘤周围淋巴管密度变化,消化系统肿瘤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对于消化系统肿瘤转移的预防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段丽芳;杨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探讨预防接种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及报告发生率。方法根据我中心预防接种副反应报表和个案调查表,分析我辖区内2010年1月~2013年1月预防接种后的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2010年1月~2013年1月,共接种疫苗34106人次,出现预防接种副反应的有17人次,副反应的发生率为49.84/10万,发生预防接种副反应的主要疫苗有麻疹、流脑、百白破等,均为一般反应。一般反应中常见的是发热,占70.59%。结论为提高预防接种质量,正确使用高质量的预防接种疫苗,必须规范预防接种操作,加强预检工作,充分做好接种前的告知。

    作者:林建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人力资源规划在军队医院发展中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是军队医院发展的一个战略性资源,人力资源规划发挥对医院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一个正确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人力资源规划是在新时代军队医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作者:方媛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血浆硫化氢浓度与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肾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硫化氢(H2S)浓度与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2011年9月~2014年9月经肾活检确诊为IgA肾病的65例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分析。选取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65例做为对照组。采用分光光度法测量血浆H2S浓度;比较IgA肾病患者与健康人群血浆H2S浓度的差异;并分析血浆H2S浓度与临床和病理特点及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gA肾病患者血浆中H2S浓度、血清白蛋白和肾小球率过率均显著性降低(均P<0.05),而血肌酐水平和24h尿蛋白量均显著性升高(均P<0.05)。病程、血肌酐水平、肾小球积分、肾小管间质积分和24h尿蛋白定量均与血浆H2S水平的有显著负相关性(均<0.05)。而血清白蛋白、肾小球率过率与血浆H2S水平的有显著正相关性(均<0.05)。结论 IgA肾病患者的血浆H2S浓度低下,血浆H2S浓度的降低与IgA肾病的发生发展呈负相关。

    作者:陈晶晶;谭华清;吴银锋;石梅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楚雄彝族自治州无偿献血工作长效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血站如何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机制,保证血站持续发展、无偿献血工作长期稳定运行、保证血液质量和血液供应。方法对楚雄州无偿献血群体进行分析,针对群体特征,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机制。结果2005年至今楚雄州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者,所献血液基本能够满足临床用血需求。结论楚雄州献血人数仅占人口总数的0.62%,与全国的平均献血人数0.84%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与国外一些中等发达国家的献血人数4.54%相比差距甚远,还需进一步加大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力度,巩固献血主体,拓展农村血源,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无偿献血长效机制,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

    作者:陈绍芬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探讨超声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3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的甲状腺左、右叶径线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相比,均显著较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观察组研究对象的Vmax明显高于对照组,PI值明显低于对照组,AT值明显长于对照组,以上各值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1);但二者之间的RI值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超声检查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无辐射,无损伤,能够清晰地观察血流动力学等优点。

    作者:张茜;夏洪波;周尉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医疗设备软件维护及管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设备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各种智能化软件在医疗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智能医疗设备在有效提高了诊断准确性的同时,也对维护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本研究从当前较常用的医疗设备使用现状入手,对医疗设备软件的维修及管理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为节约维修费用、缩短维修时间、提升设备效率有所裨益。

    作者:张锦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中药熏蒸治疗腰痹症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究中药熏蒸治疗腰痹症的临床疗效与护理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100例腰痹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治疗,实验组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药熏蒸治疗。结果经比较得知,采用临床中药熏蒸治疗的实验组在治疗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存在显著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熏蒸治疗腰痹症,遵循中医学基础理论,按照患者各自症状扶正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黄艳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超声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研讨超声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0例2012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及50例健康人群,所有患者均使用美国GE-S6超声检测仪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对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经过检测观察后发现,同健康人群相比较,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显著的增厚体现,两者存在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同健康人群的硬化斑块检出率相比,存在显著提升情况,两组出现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而言,颈动脉超声检测可以显著的提升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率,充分发挥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靳芳芳;朱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50例老年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干预性护理在老年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同症患者50例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护理总有效率比较(96%VS78%),存显著差异(<0.01);术后并发症率比较(24%VS44%),存显著差异(<0.05)。结论对老年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血糖,增强愈合,预防并发症,值得推广实践。

    作者:胡建琴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创伤后正常颅压脑积水的分流手术时机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对创伤后正常颅压脑积水行分流手术干预的效果,从而找出一个较为合适的分流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创伤后正常颅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分流手术距首次发现脑室扩大的时间将其分为三组,分别为I(<6个月)、Ⅱ(6个月~1年)、Ⅲ(>1年),均行手术干预,比较手术干预的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出现GOS评分或ADL评分的增加即为有效,反之则为没有改善。106例患者有效率为70.8%,并发症发生率9.4%,三组分流术后有效率分别为83.7%、71.0%和46.2%,三组经组间方差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创伤后正常颅压脑积水距分流手术时间越短,术后有效率越高。

    作者:叶曦;刘佰运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狼疮性肾炎的治疗和护理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的治疗和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5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5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个体化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针对狼疮性肾炎效果显著,是值得临床选择和借鉴的方法。

    作者:姜华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浅谈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

    本文从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药物不良反应两方面来全面阐述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避免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作者:黄士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EH复合材料和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临床效果比较及切口感染防治

    目的比较塑形钛网与医用树脂和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EH复合材料)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颅骨修补术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侧颅骨缺损修补时间,EH复合材料组颅骨修补时间明显少于塑形钛网组(<0.05);EH复合材料组所需钛钉数及材料费显著少于塑形钛网组(<0.01);两组之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0.05)。结论EH复合材料组织相容性和骨结合性较好,整容效果好。钛合金组织相容性好、性质稳定,但价格稍昂贵。应根据患者颅骨缺损部位、大小,经济条件等选择理想的颅骨修补材料,努力避免或减少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沈建;佘晓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学生自主评价在妇产科见习CBL教学中的运用

    目的妇产科见习目前存在的困难,如何激励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妇产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五年制临床医学生为教学改革对象,每个见习班分为4组,每组7~10名医学生,采用基于案例的学习,由老师提供典型案例,以组为单位进行组内分析和讨论,由1~2名同学总结发言,然后以班级为单位所有同学共同点评打分评判每组同学的表现,后老师总结点评。以一学期为观察疗程,本学期末以问卷调查形式判断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结果95.5%同学认为认可自主评价;92.7%同学认为自主评价的CBL模式可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91.1%同学认为自主评价CBL模式可激发妇产科学习的兴趣;总体教学效果有效性为89.2%,达到了妇产科教学的目的。结论自主评价的CBL模式在妇产科见习中运用受到学生的肯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所学知识的自我修正,达到医学生对于临床问题自我总结和完善,形成科学严谨的临床思维模式;值得在妇产科教学中运用推广。

    作者:李聪;徐红兵;刘颖;贾小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通心络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与通心络联合用于血管性痴呆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106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通心络给予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MMSE评分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8%,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MMSE评分均与治疗前有所提高,但是研究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ADL评分均与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是研究组治疗后的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与通心络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吕朋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PBL教学方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教学方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校2012级的四个班级的120名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学生为教学对象,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人,两组学生使用统一教材/同一个老师授课,授课时间一样。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方法。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后,两组学生进行统一的期末测试,统计两组学生的平均成绩和不及格率,分析教学效果。结果经过测试发现实验组学生的平均成绩和不及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产科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临床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作者:官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易化PCI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总结3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易化PCI围术期的护理经验。 PCI术前静脉溶栓治疗能显著缩短救治时间,使一些危重的AMI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为其进行下一步治疗创造了先决条件。在2010年ESC的PCI指南指导下,术前给予溶栓药物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治疗,做好静脉溶栓护理,安全、准确、有效地给予溶栓药物,做好溶栓后各项检测指标的监测。同时与医生密切配合,适时给予PCI围术期护理,做好皮肤、胃肠道及心理护理,为进一步行PCI术做好充分的准备。 PCI术中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不适与疼痛的护理。术后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注意全身的血压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给予穿刺部位的护理和必要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改善了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

    作者:陈颖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