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名老中医经验方用药加减规律的研究

汪涛;李伟莉

关键词:药物加减, 经验方, 关联分析, 字2检验
摘要:目的研究名老中医经验方用药加减规律。方法独立的分类变量关联性分析,即计算经验方中加减药物、病、症等属性的频数及Pearson 字2统计量,做两个属性独立性的字2检验。结果基于此方法分析的结果与名老中医临证经验、文献记载基本一致。结论独立的分类变量关联性分析对名老中医经验方用药加减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三维腹腔镜系统应用进展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腹腔镜技术开始应用于外科手术的治疗,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以及腹腔镜技术的飞速发展,三维腹腔镜系统在我国临床外科领域的应用越加广泛,本文现将三维腹腔镜系统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韩虎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高血压糖尿病诊治进展

    高血压、糖尿病均是我国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作为同源性疾病它们并发时,即称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危险系数也随之成倍增加,常可发生血管、肾脏、心、脑等严重并发症。临床对高血压诱发糖尿病的机制虽未有定论,但与胰岛素抵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降压药物应用不当、血压控制不当、基因连锁等有关已有共识。若高血压患者存在年龄>40岁、肥胖、吸烟、绝经后女性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必须同时测量血压及空腹血糖;对于可疑患者,还应进一步行餐后血糖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便及早发现并处理糖代谢异常。药物治疗是高血压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且应以纠正原发病为主,故应从控制血压抓起,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为目前常用的降压类药物;对于合并早期糖尿病,且无风险事件者,可考虑先口服降糖药,如双胍类、格列酮类等,以改善胰岛素抵抗。

    作者:郑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新生儿重症窒息早期脑电功能监测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对新生儿重症窒息早期监测及预后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9月~2013年8月接诊的重症窒息患者48例,轻度窒息患儿72例,同期健康新生儿60例,均于娩出后2~6 h实施aEEG早期脑电功能监测。比较不同窒息程度患儿aEEG异常情况及不同aEEG水平患儿的预后情况。结果不同窒息程度的3组新生儿中aEEG异常情况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重症窒息组患儿的aEEG重度异常率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和健康组,轻度窒息组显著高于对照组(<0.01)。不同aEEG水平新生儿的预后情况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重度异常组新生儿的预后异常率和死亡率均显著高于轻度异常组及正常组,轻度异常组新生儿的预后异常率显著高于正常组(<0.01),但轻度异常组死亡率与正常组均为0%。结论新生儿重症窒息实施早期脑电功能监测十分必要,不仅可评估患儿窒息程度指导治疗,且对预后也具有一定的评价作用。

    作者:段仕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手术治疗的44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综合性护理措施)和对照组22例(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术前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在术后给予适当的预防与处理,才能收到较高的疗效。

    作者:黄爱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MSCT增强扫描诊断口腔结核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口腔结核的MSCT增强扫描影像学表现,加深对口腔结核影像征象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口腔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结果12例口腔结核患者41.7%病变发生于口底;CT平扫多数呈等低密度且病变境界模糊;多数病变增强扫描呈环形不均匀中重度强化。结论 MSCT增强扫描对口腔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显著临床价值。

    作者:胡鹏;姜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脂联素与结直肠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它与肥胖密切相关,所以隶属于肥胖相关性肿瘤。肥胖作为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其衡量的重要指标便是脂肪组织,脂肪组织在受到机体刺激后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脂联素就是其中之一。近年研究发现,脂联素(Adiponectin,ADP)作为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与肥胖呈负相关的细胞因子,有降低甘油三酯和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IR),保护心血管内皮功能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等作用,其与肥胖相关性肿瘤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下对脂联素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作一综述,希望能为结直肠癌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靳燕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2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临床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措施与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录并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5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纳入研究,随机等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基础性护理,观察组增加综合性护理,研究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干预,观察组的膀胱痉挛、血尿与尿液反流发生频率各为7.1%、7.1%和0%,要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42.9%、28.6%和21.4%,有统计学意义(<0.05);且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痉挛持续时间与引流液转清时间更短(<0.05)。结论对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膀胱痉挛,避免不良症状发生,适合临床普及。

    作者:周正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癫痫并发偏头痛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目的总结癫痫并发偏头痛症状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选择癫痫并发偏头痛的40例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作2组,治疗组20例以氟桂利嗪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对照组20例单纯以抗癫痫药物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癫痫、偏头痛症状治疗效果,回顾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诊断经验。结果连续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对照组癫痫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19/20)、90.00%(18/20),2组不存在显著差异,>0.05;偏头痛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18/20)、70.00%(14/2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为10.00%,对照组为0.00%,前者高于后者,<0.05。结论氟桂利嗪用于癫痫并发偏头痛的治疗,可使癫痫以及偏头痛症状同时得以有效改善,但易出现皮疹等不良反应,需要加以控制。

    作者:吕金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疗效。方法挑选出395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产妇有195例,主要是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产妇有200例,干预组主要是在手术前对产妇采用干预护理方式,对两组产妇产后发生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采用护理干预之后,对照组产妇产后2h的出血率和出血量以及新生儿发生窒息率等都高于干预组产妇,对两组进行比较出现差异,所以具有统计学的意义(<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方式对产妇进行产前护理,有利于降低产妇产后出现大出血和新生儿发生窒息等情况,保证了产妇和婴儿的安全,所以这种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曾素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起病6h~7d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连用7d。比较两组患者相应时间点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评分)、临床疗效、出血率及脑梗死体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相应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增高(<0.001~0.05),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0.001~0.05),临床疗效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0.05),脑出血率无明显差异(>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陈建煌;陈本阳;齐浩波;贝玉章;卜桂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完善的肝癌介入治疗术的临床护理路径(CNP),规范对患者的医疗护理服务。方法设计肝癌介入治疗术住院期间适当、有序、有时间性的CNP,选择在本院实施CNP(A组)和实施临床常规护理(B组)住院进行肝脏介入治疗术的患者共83例,比较两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和住院治疗的心理状况有无差异。结果 CNP组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均较常规组少,满意度较对照组有所提高,情绪反应变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肝癌介入治疗术中实施CNP,可规范护士的工作行为,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顾智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在手术室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01月~2014年0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40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0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90分的有690例,占了98.6%,护理质量评分在70~90分有10例,占了1.4%。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90分的有460例,占了65.7%,护理质量评分在70~90分有200例,占了28.6%,护理质量评分<70分的有40例,占了5.7%。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8.6%。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6%。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心脏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初步探讨

    心脏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以临床为重点,基础、临床、科研、医德、人文等全方位的培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从培养目标、人生观建立、基础知识、临床能力培养、科研能力、医德医风、医患沟通等多方面系统总结了近几年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一些经验。

    作者:李继勇;张健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症状调查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症状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0月本院接诊的9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干预的不同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与对照组73.9%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积极综合护理,加强呼吸护理,控制氧疗,以及用药护理的观察等,可缓解患者抑郁症状,改善预后,确保治疗效果。

    作者:黄咏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CBL与PBL教学模式在小儿肿瘤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小儿肿瘤外科教学课时少、内容繁多、教学难度大,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差、综合利用知识的能力不足等问题。为了克服传统教学的缺点,探索将CBL与PBL双轨教学模式引入小儿肿瘤外科教学实践,进一步提高小儿肿瘤外科的教学质量及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小儿肿瘤外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作者:杨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表浅扩散型黑色素瘤2例临床病理特征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是来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表浅扩散型黑色素瘤(superficial spreading melanoma,SSM)是其中常见的类型[1]。病变多表现为比较缓慢生长的痣或班,临床容易误诊、漏诊。本文报道2例发生于皮肤的表浅扩散型黑色素瘤,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

    作者:高霞;李恒;韩笑;陈洪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脑卒中后抑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发生在脑血管疾病后,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少、睡眠障碍、食欲不振、悲观厌世、甚至产生自杀想法及行为等。PSD严重阻碍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病死率、致残率,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增加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因此PSD是制约患者社会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另外有报道称PSD有增加自杀和死亡率的可能[1]。目前,PSD在神经内科和康复学科已经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然而PSD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有关研究提示与神经解剖学、免疫异常、细胞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递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等相关。我们就PSD的发病机制结合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张蕾;王兰桂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对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临床工作中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普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50例普外科患者,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式进行管理,对实验组患者使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管理,并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治效果进行比对。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护理风险管理方式的护理后,在综合满意度、医患纠纷率以及护理质控评分等方面较对照组而言都有了显著的进步,且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普外科患者的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在提升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也有着积极地影响,该方法应该在临床上得到大力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初产妇分娩前后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心理因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处于分娩前后的初产妇心理特别复杂,产妇的心理关系到胎儿是否顺利分娩。随着生活水平和个人素质的提高,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加上产妇大多数是独生女,这样初产妇的比例大大提高,由于没有经验和对分娩不完全了解,处于矛盾状态下,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显得更加重要,根据产妇的各种心理特点给予正确的护理,既可减轻产妇的疼痛,又保证母婴的健康,同时也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及难产发生率。

    作者:尹保琼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研究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48例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根据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的评定标准综合评定疗效,优39例,良8例,差1例。结论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中注意合理的制动、牵引、皮肤保护和功能锻炼,能使踝关节功能得到大限度地恢复,提高了手术疗效。

    作者:潘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