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进茜;伊慧珍;张倩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改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病情的效果。方法以本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9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法为据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以及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评分与护理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0.05;此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给予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有针对性的全面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能力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改善患者的病情有积极意义。
作者:吴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用于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病症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将我院治疗的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6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1例(奥美拉唑连续静脉泵入治疗)和对照组31例(常规奥美拉唑剂量间断静脉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0.05);结论奥美拉唑对于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病症的治疗非常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丽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于脑卒中患者采取社区护理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对社区50例脑卒中患者采取社区护理手段,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及功能锻炼等,对比护理前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自理能力及运动功能等情况。结果经过社区护理之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自理能力及运动功能等情况皆比护理前有显著改善(<0.05)。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实施社区护理的手段,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自理能力及运动功能等,具有重要的护理意义。
作者:张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具有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手术风险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容易被患者及术者所接受,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本文以巡回护士的角度,对腹腔镜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及配合进行的护理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其宗旨为进一步提高腹腔镜手术的护理质量。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起病6h~7d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连用7d。比较两组患者相应时间点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评分)、临床疗效、出血率及脑梗死体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相应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增高(<0.001~0.05),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0.001~0.05),临床疗效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0.05),脑出血率无明显差异(>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陈建煌;陈本阳;齐浩波;贝玉章;卜桂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恶性疟疾的护理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例恶性疟疾疾患进行对症支持治疗,高热,营养支持,饮食,预防溶血性贫血,中毒性肝炎,脑型疟疾,黑热尿等综合护理干预,切实做好隔离与防护措施。结果该患者经过我科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于1w后好转出院,治疗过程中无1例医务人员、陪护家属及其他住院患者发生感染。结论加强对输入性恶性疟疾的早期诊断和隔离管理,实施及时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成功率。
作者:胡海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儿科PICC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儿共122例,采用抽签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61例以及对照组61例,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临床护理模式给予全面护理;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模式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留置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例数以及依从性等。结果在经过不同护理模式后我们发现,观察组患儿留置时间为(87.6±15.3)d、护理满意度为98.36%(60/61);并发症发生率为6.56%(4/61)、依从性为95.08%(58/61);对照组患儿留置时间为(65.3±13.2)d、护理满意度为81.97%(50/61);并发症发生率为14.75%(9/61)、依从性70.49%(43/61)。两组间相比较有显著差异(<0.05)。结论在儿科picc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升患儿以及家属满意度,有效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同时提升患儿依从性,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冯丹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前置胎盘大出血患者给予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前置胎盘大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急救护理,实验组患者再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对护理质量非常满意24例、满意5例,满意度为93.55%,对照组对护理质量非常满意13例、满意9例,满意度为70.97%,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前置胎盘大出血患者给予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周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于本院治疗的8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支气管镜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HR、RR及动脉血气评价指标。结果治疗前患者的HR为120.4±4.9次/min、RR为31.5±4.6次/min、动脉血液PaO2为53.8±2.1 mmHg、SpO2为69.1±11.3 mmHg、PaCO2为48.9±15.4 mmHg、pH为7.26±0.07;治疗后患者的HR为80.2±2.5次/min、RR为17.5±6.1次/min、动脉血液PaO2为82.9±2.7 mmHg、SpO2为95.0±4.4 mmHg、PaCO2为40.1±1.4 mmHg、pH为7.37±0.06;治疗前后患者的HR、RR及动脉血气评价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应用支气管镜可显著提高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气评价指标,具有临床可行性。
作者:齐娜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饮食护理在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普通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饮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采取饮食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胃部功能,促进其身体恢复速度,可作为一种理想方法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作者:彭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进行结肠造口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体会的交流。方法观察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78例结肠造口患者的身体状况,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术后大部分患者恢复良好,术后并发症方面,造口回缩、凹陷者5例,造口水肿3例,皮肤与造口粘膜分离1例,造口出血2例。这11例患者中轻度并发症者9例,通过造口治疗师早期进行干预缓解,严重者2例,通过二次手术治疗,所有出血患者在护理后情况都得到明显好转。另外12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湿疹,在得到积极护理治疗后情况良好。结论作为医务工作者应重视结肠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在精神上和身体上关心患者,重要的是做到及时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主动为患者讲述术后如何自己护理造口,减少后续不良状况的产生概率。
作者:徐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院前急救面对的就是突发急症,需要急救人员做出快速的反应,制定有效的急救方案,进而挽救患者生命。本文主要对50例急性心梗患者的院前急救与转运护理进行分析,通过正确急救措施的实施,保证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使患者病情趋于稳定,进而有效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农艳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通过介绍护士核心能力的概念,意义,评价原则及培养方法的相关研究内容,指出应根据护士核心能力体系构建合理的评估系统,并制定针对性培训计划,分层次培养护士核心能力。
作者:常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2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2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18例抢救成功,成功率为85.7%(18/21),另有3例抢救无效死亡。患者手术后的心输出量、中心静脉压以及肺动脉楔压等指标均优于手术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且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再良;温彬彬;张金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妇产科护理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本次资料选自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妇产科收治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各60例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给予妇产科护理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爱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羊膜移植治疗严重角膜疾病的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严重角膜疾病患者38例40眼行羊膜移植后观察植片愈合情况及视力变化。结果术后羊膜植片贴覆愈合情况良好,并于术后圆w左右逐渐溶解脱落,角膜透明度改善或溃疡愈合,视力明显改善。结论羊膜成本低,来源广,可成为一种治疗严重角膜疾病的新手段。
作者:常美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行肺叶切除手术的护理方法和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行肺叶切除手术护理,对手术前后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的护理,并且手术后并发症患者给予精心的护理,总结护理体会。结果通过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前后各个环节的护理干预,使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手术身体的出血量有很大程度的改变,所有患者手术时间在2~2.5 h;手术中的平均出血量在190~500 ml。所有患者恢复良好,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通过积极治疗逐渐恢复正常。结论通过对支气管扩张行肺叶切除手术进行护理干预,护理数据显示,手术前后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有很大的减少和改善,使患者通过护理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对手术前后的护理流程进行熟练的掌握,并且学习好各个流程的护理技术,减少患者的疼痛和术后并发症的几率。
作者:管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舒郁散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PSD患者86例,按抽签法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43例。西医组采用氟西汀治疗。中医组采用舒郁散配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HAMD评分及NIHSS评分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医组痊愈率、显效率、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两组治疗前HAMD、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但中医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西医组(<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药与针刺联合治疗PSD,其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既改善了患者的抑郁症状,又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因此改善患者预后,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管桂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28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28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确诊病例,男17例,女11例,感染原因导致发病14例,肿瘤原因导致6例,手术及创伤导致4例,药物原因引起3例,中药及及大量非等渗性液体输注所致的严重溶血反应原因1例,通过合理方法护理。结果2例因其他原因放弃治疗,1例死亡,其余治愈出院。结论合理的护理,提高护理及管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桃玲;石艳丽;李玲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气管扩张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这两种疾病可单独出现的,也可以同时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其急性加重期的频繁发作、潜在微生物的感染及影像学表现,可能代表了独特的表型,具有潜在的靶向治疗意义。
作者:闻海梅(综述);邓毅书(校审)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