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及药学分析

陈科应

关键词:辛伐他汀, 阿司匹林, 缺血性脑血管病, 药学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并进行相关药学分析。方法将1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对两组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总有效率为97.5%,对照总有效率为83.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0.05);治疗1年后随访,观察组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以及心肌梗死的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对社区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效果进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48例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4例,1组作为实验组进行社区护理,2组为空白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进行了解。结果1组患者平均舒张压为(79±9)mmHg,2组为(90±10)mmHg;1组患者平均收缩压为(135±10)mmHg,2组为(152±10)mmHg,P<0.05。两组患者有7例未戒烟,占比例的29.17%;4例饮食习惯差,占比例的16.67%;8例不运动的患者,33.33%;2组仅有1例未戒烟的患者,占比例的4.17%,无饮食情况差和不运动的患者,P<0.05。结论社区护理能够帮助老年患者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生活习惯。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产前健康教育对孕产妇焦虑和分娩的临床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产前健康教育对孕产妇焦虑情绪的改善及对分娩方式、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11月我院妇产科进行产前检查及分娩的孕妇1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各9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对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差异进行比较。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方式的不同及围产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护理前SAS及SD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组护理前,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显著降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改善孕产妇焦虑情绪,降低剖宫产率及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刀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术期中的应用

    2012年11月开始我院将FTS护理理念应用于实施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加快患者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促进其早日康复,也增加医院床位使用率,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作者:项春晖;蒋素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以及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治疗分析和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的并发症和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4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32例,把3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术后并发症的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治疗组患者在采用术后并发症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和心理教育,护理周期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复发率,并把其作为评价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术后并发症临床护理效果的依据。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实施干预护理等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雍小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阴道炎症对妇产科产妇分娩期及产褥期护理的影响以及临床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阴道炎症对妇产科产妇分娩期及产褥期护理的影响以及临床干预效果观。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100例阴道炎症产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0%)优于对照组(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炎症产妇分娩期及产褥期护理,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程朝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24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可以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降低血压,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杨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医中药在社区高血压防治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在社区高血压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社区健康体检的13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和基础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中药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生存质量差异。结果干预后12个月实验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生理机能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中药干预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提高生理机能,减轻患者痛苦,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贾源瑶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针灸推拿在1例重症吉兰-巴雷综合症恢复期的应用体会

    1临床资料患儿,男,1岁3个月,因流涕3d,双下肢无力伴口角歪斜1d入院。入院前3d因受凉后出现流涕,偶有咳嗽。入院前1d出现双下肢乏力,不能站立及行走,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右侧歪斜。无呕吐,无抽搐,无呼吸费力,无大小便潴留,入院治疗。患儿系足月顺产儿,出生体重3.4 kg,生长发育史正常,3个月抬头,7个月会坐,8个月会爬,1岁会走。按时接种疫苗,父母健康,家庭中无遗传性疾病。

    作者:张欣;陈四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新生儿咽下综合症的护理体会

    本之总结340例新生儿咽下综合症患儿的护理体会,包括呕吐的观察及护理,洗胃的护理,禁食及补液的护理及基础护理。

    作者:张汉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和D-二聚体的影响

    目的:了解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和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抽样,选取8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予以辛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胆固醇(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D-二聚体变化。结果治疗8w后实验组TG、TC、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且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抗炎、降脂、抗血栓效果颇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晓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例成人斯蒂尔病并激素治疗相关性糖尿病的护理

    成人斯蒂尔病即平常说的变异性亚败血症,此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体温多高于39℃,关节炎、咽痛、肌痛淋巴结肿大脾肿大、腹痛、胸痛、肝肿大、胸膜炎、心包炎肺炎等但并非发病时所有症状全部表现可能在病程中需数月以至数年才能表现更充分,也可能始终未全部表现,我科于6月份收治1例成人斯蒂尔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向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乳腺良、恶性结节中超声评分的价值分析

    目的:乳腺良、恶性结节中超声评分的价值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012年3月~2014年3月患者80例乳腺良、恶性结节,并且将这些乳腺良、恶性结节患者可以依据随机分配方法将患者分两组,即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诊断中,采取常规彩超诊断方案,给予研究组患者治疗的同时,给予超声评分,对两组乳腺良、恶性结节患者临床效果诊断效果,分析应用超声评分的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超声评分后,诊断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超声诊断,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临床乳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应用超声评分诊断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临床乳腺结节诊断水平,提高恶性结节的准确率,降低良性结节误诊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凌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也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也变得多样化。胰岛素泵因为血糖控制良好,很少发生低血糖与高血糖事件而得到患者认同,与其它方法相比,血糖控制不良人数明显减少,糖尿病晚期并发症的发生得到有效延缓,于是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接受了胰岛素泵治疗。但是,胰岛素泵在中国开展时间不长,尚未得到广泛的使用,许多患者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经验,面对高新仪器的应用,大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顾虑,不少患者担心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后,血糖控制不理想以及24h佩戴会不舒适,担心操作不熟练影响治疗,对多次监测血糖产生恐惧。作为专业护理人员,我们应该做好哪些护理呢?下面,我们主要就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时的正确护理措施做一些阐述。

    作者:李发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成批烧伤患者整形修复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成批烧伤患者整形修复围术期的护理措施,为此类临床护理方案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选取2013年01月~2014年0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3批次烧伤患者12例,所有患者均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手段予以精心护理。结果3批次12例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后,均治愈后出院。结论成批烧伤患者整形修复的关键在于抢救时机的把握、休克期的有效复苏、感染的预防等,这也是此类患者的救治难点,因此,成批烧伤患者整形修复配以精心合理的整体护理,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陈红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治疗的重要性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恐惧﹑焦虑和烦躁情绪状况的影响。方法对28例心肌塞患者进行治疗和相关护理,其中10例在治疗心肌梗塞基础上进行常规护理,称对照组;另外18例针对患者焦虑及恐惧情绪状况附加专业心理护理干预,称为观察组。观察护理后患者焦虑及恐惧情绪状态变化情况。结果通过专业心理护理干预的心肌梗塞患者都能在预期计划内消除恐惧焦虑烦躁不安等各种不良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尽早的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结论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护理技术水平和心理道德修养,以适应时代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曾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46例高血压性鼻出血填塞期患者的临床护理

    通过回顾性分析了46例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归纳了健康教育和护理措施后得出结论:对高血压性鼻出血填塞期患者积极地实施心理、饮食及舒适护理,能有效降低血压,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对鼻腔填塞的耐受能力,减少再出血的发生。

    作者:丁平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20例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

    自发性气胸是指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突然自发破裂,或因靠近肺表面的肺大泡、细小气肺泡自发破裂,使肺及肺支气管内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的气胸。若治疗和护理不及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现就我院20例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周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在习惯性流产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4月由妇产科收治的84例习惯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烯丙雌醇联合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保胎率、临床症状积分、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了不同用药方案的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高于对照组的52.4%;保胎成功率观察组78.6%,远远高于对照组的52.4%,两者结果在比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烯丙雌醇联合利托君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效果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应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曾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谈高等院校图书馆Micro-blog的服务应用--以新浪微博平台为例

    随着Micro-blog的迅速风靡,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机构组织等开始开通微博,利用微博这个平台进行自我宣传和关注的粉丝互动;而作为高校科研、信息、服务汇集中心的图书馆可以利用微博这个平等开放的平台,拉近图书馆与读者的距离,促进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宣传和推广。

    作者:梁晓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医外治法缓解癌性疼痛的研究现状

    癌性疼痛是癌症晚期患者常见、痛苦的症状之一。近年来用中医外治法缓解癌性疼痛具有一定优势,其具有止痛抑癌、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无依赖性、作用柔和、价格廉价等特点。

    作者:胡晓丹;段培蓓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