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中的效果研究

李红霞

关键词:社区护理, 老年高血压, 管理效果
摘要:目的:对社区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效果进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48例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4例,1组作为实验组进行社区护理,2组为空白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进行了解。结果1组患者平均舒张压为(79±9)mmHg,2组为(90±10)mmHg;1组患者平均收缩压为(135±10)mmHg,2组为(152±10)mmHg,P<0.05。两组患者有7例未戒烟,占比例的29.17%;4例饮食习惯差,占比例的16.67%;8例不运动的患者,33.33%;2组仅有1例未戒烟的患者,占比例的4.17%,无饮食情况差和不运动的患者,P<0.05。结论社区护理能够帮助老年患者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生活习惯。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大咯血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大咯血是呼吸科临床的常见危重症,抢救与护理措施不当均可危及患者生命。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科从2006年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大咯血40例患者进行了总结分析,经及时救治及护理,其中21例病情好转,7例病情一度好转,死亡2例,好转率93.3%。认为大咯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除护士掌握熟练的护理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知识外,应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大咯血及窒息先兆,综合运用一般护理、咯血护理、休克护理及心理护理多种护理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观察和抢救能力,可受到很好的效果。

    作者:张巧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探讨

    目的:通过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合理解决并给予合理建议。方法采用我院2009年8月~2013年8月的80例心血管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于在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给予对策和建议。结论心血管内科等护理工作水平决定了患者的后期康复进程,此外更加需要医患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相互沟通,从而在根本上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

    作者:唐晓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82例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护理体会

    异位妊娠在临床上又可称之为宫外孕,多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并生长发育,其中为常见的为输卵管妊娠。为妇科中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上常常引起腹腔内出血及休克等并发症,严重者常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现临床上多采用腹腔镜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诊断及治疗,此种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以及疼痛轻等优点,而且术后不留有较大的手术瘢痕[1],目前此种手术方法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对其手术前后的护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晓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议如何加强医院图书馆建设

    医院图书馆是医院建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储存和传播知识信息的重要源头,也是开展医护人员素质教育的阵地之一,用以提高整体素质,更是推进临床科研的重要保障,其发展和服务不但体现了医院的文化内涵及知识底蕴,也是医院提高诊疗水平,扩大社会知名度的重要保障[1]。图书馆工作的优劣和服务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影响着医务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医院的医疗水平。因此,加强医院图书馆建设,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作者:李莉;宋霞;徐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DPP-IV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应用

    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DPP-4(二肽基肽酶-4)而减少GLP-1在体内的失活,使内源性GLP-1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改善糖代谢、减少β细胞凋亡和促进β细胞增殖作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应用中,具有降低HbA1c、FPG(空腹血糖)、PPG(餐后血糖)水平、体重及减少低血糖和副反应发生的作用。DPP-4抑制剂逐渐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选择。本文着重阐述DPP-4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李智;张瑞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例患者T-ICL晶体旋转处理体会

    1病例报告患者覃某,男,25岁,厨师。因双眼高度近视及高散光于2014年1月17日来我院就诊要求手术。术前检查:右眼裸眼视力0.02/J1(10cm),小瞳电脑验光-10.00DS-4.00DC×7,综合验光-9.50DS-4.00DC×5→0.8,大瞳电脑验光-10.25DS-3.75DC×9,散瞳验光-9.50DS-4.00DC×5→0.8,角膜厚度518um,ACD3.30mm,WTW12.2mm,TL28.31mm,角膜内皮2240.7/mm2,IOP18mmHg,角膜曲率K140.5×2/K243.6×92;左眼裸眼视力0.01/J1(10cm),小瞳电脑验光-14.00DS-4.25DC×177,综合验光-13.50DS-4.00DC×180→0.7+,大瞳电脑验光-13.75DS-4.75DC×177,散瞳验光-13.50DS-4.00DC×180→0.7,角膜厚度525um,ACD3.27mm, WTW12.3mm,TL29.61mm,角膜内皮2240.7/mm2,IOP18mmHg,角膜曲率K140.7×180/K243.9×90;NRA/PRA:+2.50D/-1.00D;B超检查示双眼玻璃体混浊;UBM检查示双眼前房角开放,未发现睫状体囊肿和悬韧带松弛;OCT检查示双眼黄斑部神经上皮IS/OS层发射略减弱。根据STAAR公司提供的软件计算结果订制T-ICL晶体:右眼TICM125V4(球镜-17.50,柱镜+4.5,轴向94),左眼TICM125V4(球镜-22.00,柱镜+4.5,轴向90)。

    作者:王海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关节脱位的预防护理

    目的:探讨髋关节脱位护理干预作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发生。方法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及正康复训练计划,正确实施护理各个环节中措施,开展系统预防髋关节脱位护理,可有效降低髋关节脱位发生。结果本组78例中仅有2例发生关节脱位,发生率2.5%。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发生。

    作者:刘艳;安林芝;余飘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穴位按摩配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痛经的影响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配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痛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原发性痛经患者2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观察组实施穴位按摩配合护理干预,连续治疗3个疗程,疗程结束3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护理干预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显著。

    作者:朱兆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儿肺炎护理体会

    根据笔者多年在儿科诊室的护理经验,本文针对小儿肺炎发生的原因、治疗期间的护理、及护理时的一般注意事项作了比较详细的讲解,对小儿肺炎患者应该进行有效的治疗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潘羊伶;王晓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的重要性分析

    当前由于饮食的变化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急剧增加,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群众健康的重要疾病。持续性自我血糖监测能够提供患者动态血糖变化情况,可能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提高治疗预后效果。本文首先概述了社区糖尿病的发病状况,分析了自我血糖监测对于血糖控制的影响,深入探讨了自我血糖监测对于生活质量的影响,从而表明社区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的重要性。

    作者:张建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药品生产现场的GMP管理策略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实施以来,我国的GMP管理水平随着GMP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在不断提高与进步。但是,我国的GMP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药品生产现场GMP管理方面还有待完善。本文主要对于药品生产现场的GMP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作者:郭江波;康健;李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微量泵在急诊科的临床应用以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微量泵在急诊科危重患者的临床应用以及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确保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我院急诊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患者应用微量泵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导致微量泵在临床使用中出现问题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对微量泵使用操作规范不熟悉,缺乏相关知识,责任心不够。结论针对微量泵临床使用中的问题,制定微量泵使用操作规范,对护理人员加强专业培训,掌握微量泵使用操作流程、适应症及相关药物知识等,可以提高抢救效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刘荣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护理

    目的:探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护理及抢救。方法对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20例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进行药物和临时或永久起搏器的安置,探讨心电监护、用药护理、电极脱落的预防、消化道及呼吸道护理、感染的预防和心理护理等。结果20例AMI合并AVB患者入院后有8例患者给予了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短时间治疗,4转为I 度I型,2例转为I度AVB,2例转为窦性心律。其余12例患者中9例发生Adams-Stokes综合征,3例药物治疗无效,均行急诊手术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术后8例患者7d内回复至窦性心律,遂撤除起搏器,4例在10d内尚未恢复者植入永久性人工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所有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做好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及手术护理能够提高抢救率,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韩海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骨质疏松伴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与护理

    随着人们年龄的不断增大,大多数的人会出现骨质疏松伴压缩性骨折的病状,在我国的范围内,这种病状经常出现,发病率极其高,几乎每一个老年人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一些骨质疏松,给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带来严重的不便和痛苦,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着重对骨质疏松伴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与护理进行简要分析。

    作者:易祥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儿哮喘雾化吸入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小儿哮喘雾化吸入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小儿哮喘84例,对所有患者采用雾化吸入治疗的同时予以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患儿的肺功能(PEV、PEFR、FCV、PaO2和SpO2)状态,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后患儿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患儿的治疗依从率92.86%,显著高于护理前58.33%(P<0.05)。结论小儿哮喘雾化吸入应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敏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应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本院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厄贝沙坦,研究组予以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分析两组血压、24h尿蛋白定量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用药后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24h尿蛋白定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血糖水平,安全可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冯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56例医院感染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研究分析

    目的: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间156例医院感染不动杆菌的来源、感染科室以及耐药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临床检验学对细菌进行培养和鉴定,同时对标本的来源进行调查,同时进行耐药性测试。结果156例患者感染不动杆菌,共497株细菌,其中有151例患者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2例洛菲不动杆菌感染患者,3例溶血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其中痰液中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的比例与尿液、血液、穿刺液、脓肿液中分离比例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所有细菌分布中以ICU病房为主,共92例感染病例,其次为呼吸内科,53例感染病例,其余11例分别为外科、妇科。不动杆菌对头孢克肟的耐药性达到95.57%,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达到86.92%,对庆大霉素的耐药性达到88.73%,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达到90.74%,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达到92.95%,对氨曲南的耐药性达到85.11%,对哌拉西林的耐药性达到61.77%,对阿米卡星的耐药性达到58.75%。结论细菌主要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其耐药性不断增高,医师在临床中要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重症监护室和呼吸内科。同时医师在临床中也要规范抗生素的应用,降低细菌的耐药性。

    作者:谢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足浴方治疗糖尿病下肢疼痛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足浴方治疗糖尿病下肢疼痛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9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下肢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中药足浴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析足浴方治疗糖尿病下肢疼痛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如肢体疼痛或刺痛、肢端发冷、肢体麻木等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较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足浴方治疗糖尿病患者下肢疼痛,能明显缓解患肢疼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青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化疗联合治疗胃癌疗效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疗效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91例胃癌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的方法,将本组试验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45例患者接受常规的化疗治疗,观察组的46例患者在接受常规化疗治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观察组的有效率(67.39%)优于对照组(35.5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10.3582,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本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9.6428,P<0.05)。结论在胃癌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复方苦参注射液、化疗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鲁欣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58例人性化护理用于胃癌手术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于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3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8例和对照组125例。两组手术前后均给予常规药物和生命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优良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或<0.01)。结论人性化护理用于胃癌手术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海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