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PP-IV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应用

李智;张瑞霞

关键词:DPP-4抑制剂, GLP-1, 2型糖尿病, 临床应用, HBA1c(糖化血红蛋白)
摘要: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DPP-4(二肽基肽酶-4)而减少GLP-1在体内的失活,使内源性GLP-1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改善糖代谢、减少β细胞凋亡和促进β细胞增殖作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应用中,具有降低HbA1c、FPG(空腹血糖)、PPG(餐后血糖)水平、体重及减少低血糖和副反应发生的作用。DPP-4抑制剂逐渐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选择。本文着重阐述DPP-4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合并肺结核1例

    报道1例肺结核患者,患者因发热、咳嗽、恶心、呕吐、乏力、纳差入院,有产后大出血病史,产后4年出现闭经。查皮质醇昼夜节律消失,性腺激素水平降低,甲功正常,头颅MRI示空蝶鞍,肾上腺CT示未见异常,诊断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合并肺结核,予以强的松、左旋甲状腺素钠、抗结核及补液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朱其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脏肿瘤32例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脏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行常规扫查法检查,了解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回声特点及血流灌注情况。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脏肿瘤32例,手术病理证实肾透明细胞癌28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肾盂移行细胞癌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脏肿瘤能做出准确的诊断,是该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赵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培门冬酶治疗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目的:探讨培门冬酶治疗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观察总结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院19例应用培门冬酶治疗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不良反应及采取的措施。结果19例患者中15例2个疗程完全缓解,3例3个疗程完全缓解,1例4个疗程完全缓解。给予适当的护理,成功减少培门冬酶治疗的不良反应。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培门冬酶的毒副作用对患者治疗的影响,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占丽;向永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硫化氢的作用新研究

    肝脏缺血再灌注(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HIRI)会对肝功能造成严重损伤,尤其是当患有肝硬化时,风险便会加剧。合理剂量的硫化氢(H2S)对人体肝脏可起到保护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和硫化氢的生物作用机制,简要分析了硫化氢应用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以期通过分析,能引起相关研究人员对硫化氢的注意,从而扩展硫化氢在临床上的应用途径,促进临床治疗研究发展。

    作者:王佩;王与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糖代谢异常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心血管住院患者糖代谢的异常情况,为排除相关的危险因素与治疗提供依据,同时对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糖代谢的情况进行测定并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空腹血糖浓度超过7.0mmol/L心内科住院患者甘油三酯、胆固醇浓度、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情况均显著高于无糖代谢异常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合并糖代谢几率较高,但是临床确诊率相对较低,因此应重视心血管内科患者自身糖代谢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胡慧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肿瘤患者放射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肿瘤放疗患者的病情特点和护理方法。方法对本科53例肿瘤放射治疗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细致的病情观察、精心的护理。结果上述患者均顺利完成放疗,且放疗过程中副反应较轻。结论对肿瘤放疗患者进行细致有效的护理,减轻了放疗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贤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高压氧治疗脑外伤认知障碍4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析高压氧(HBO)治疗脑外伤所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脑外伤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HBO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FAQ评分和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脑外伤认知障碍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乐;罗端午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新生儿咽下综合症的护理体会

    本之总结340例新生儿咽下综合症患儿的护理体会,包括呕吐的观察及护理,洗胃的护理,禁食及补液的护理及基础护理。

    作者:张汉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2013年~2014年本院收治的66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3例。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未实施护理干预,分析患者护理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0.05)。在PaO2、PaCO2、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改善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给予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控制病情进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智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行胃肠转流术后利用微泵维持血糖稳定的护理

    目的:胃肠转流术后短期使用微量泵泵入普通胰岛素,以维持患者术后血糖稳定。通过护理探索一种安全、有效、平稳的控制血糖方法。方法胃肠转流术后116例患者均采用微量泵泵入普通胰岛素,通过定时监测血糖变化来调整泵速,以维持血糖稳定。结果116例胃肠转流患者术后72h内血糖控制满意,使患者血糖控制在目标值7~10mmoL/L波动小的范围内。结论术后持续泵入胰岛素,可有效的控制血糖,有利于患者切口愈合,利于血糖恢复,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患者情绪稳定,达到佳康复状态。

    作者:李鹏;李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12月~2014年6月我院接收的冠心病568例患者,按照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568例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568例采取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环境、饮食、心理、康复等全面的优质护理措施。观察、对比对照组与研究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心理情况、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用效果较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肖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抑郁症患者中医体质与皮质醇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皮质醇(COR)水平的关系。方法将2011年11月~2013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27例抑郁症患者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标准分为9种中医体质。患者口服0.75mg地塞米松后测定次日16时血清中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并于中医体质类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9种中医体质类型中气郁质、气虚质、痰湿质占前三位,比例分别为85.2%、63.0%、51.9%。27例抑郁症患者血COR值平均为(179.26±23.17)μg/L,显著高于正常值。 ACTH值平均为(81.47±12.16)μg/L。相关分析示气虚质、痰湿质、气郁质与血COR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气郁质、阳虚质与ACTH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阴虚质与ACTH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肾上腺皮质的束状带和网状带功能亢进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病相关,而中医体质类型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抑郁状态。

    作者:毕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体解剖学第二课堂的现状与对策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主干课程,是医学各学科的基础。人体解剖学第二课常教学作为第一课堂的拓展和延伸,以其内容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很好地解决了第一课堂教学中时间、空间和内容的限制问题,拓展了学生的实践深度和广度,为解决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急待提高的问题找到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解剖学第二课堂活动的蓬勃开展为后续医学课程教学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近年来,我校解剖学实验室围绕第二课堂教学的互动衔接、师资培养、活动内容及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对培养学生全面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解剖学第二课堂运行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针对解剖学第二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我校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作者:马文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肾内科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和探讨肾内科护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肾内科病房进行就诊和护理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70例,使用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患者70例,观察和对比临床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肾内科护理期间发生纠纷12次,总计投诉人数5例,投诉率为7.14%;观察组肾内科护理期间发生纠纷3次,总计投诉人数1例,投诉率为1.43%,且<0.05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对照组患者对肾内科护理满意28例,一般29例,不满意23例,护理满意度为81.43%;观察组患者对肾内科护理满意57例,一般9例,不满意4例,护理满意度为94.29%,且<0.05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结论优质护理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投诉率和纠纷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冯雪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4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83.9%;组间对比(<0.05)。观察组焦虑、抑郁程度轻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采取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李红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和常规护理在放射科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放射科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0.05);实验组95%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0.05)。结论放射科患者相对比较特殊,患者疾病类型较多,临床上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肖静琦;姜文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关节脱位的预防护理

    目的:探讨髋关节脱位护理干预作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发生。方法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及正康复训练计划,正确实施护理各个环节中措施,开展系统预防髋关节脱位护理,可有效降低髋关节脱位发生。结果本组78例中仅有2例发生关节脱位,发生率2.5%。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发生。

    作者:刘艳;安林芝;余飘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实施精细化护理促进患者康复的临床体会。方法对2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进行精细化的护理。结果20例患者康复期间无并发症发生,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精细化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认真指导康复训练,可巩固手术疗效,预防并发症发生。

    作者:墨祥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呼吸衰竭临床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呼吸衰竭治疗的患者9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患者住院时间、PHQ-9评分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运用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治疗时间,降低PHQ-9评分,治疗效果得到了很大提高,效果非常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白仙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纤维化相关因子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变发生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复杂,其中卵巢包膜增厚、间质纤维化是导致PCOS患者卵泡发育障碍或排卵受阻的原因之一。卵巢包膜增厚、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是多因素的,目前研究认为其涉及多种因子,其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MMPs-TIMPs)在卵巢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破坏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的协调,终导致卵巢间质成分的增加。本文就这些卵巢纤维化相关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常为;王玉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