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咽下综合症的护理体会

张汉荣

关键词:新生儿咽下综合症, 临床表现, 护理
摘要:本之总结340例新生儿咽下综合症患儿的护理体会,包括呕吐的观察及护理,洗胃的护理,禁食及补液的护理及基础护理。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156例医院感染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研究分析

    目的: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间156例医院感染不动杆菌的来源、感染科室以及耐药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临床检验学对细菌进行培养和鉴定,同时对标本的来源进行调查,同时进行耐药性测试。结果156例患者感染不动杆菌,共497株细菌,其中有151例患者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2例洛菲不动杆菌感染患者,3例溶血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其中痰液中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的比例与尿液、血液、穿刺液、脓肿液中分离比例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所有细菌分布中以ICU病房为主,共92例感染病例,其次为呼吸内科,53例感染病例,其余11例分别为外科、妇科。不动杆菌对头孢克肟的耐药性达到95.57%,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达到86.92%,对庆大霉素的耐药性达到88.73%,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达到90.74%,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达到92.95%,对氨曲南的耐药性达到85.11%,对哌拉西林的耐药性达到61.77%,对阿米卡星的耐药性达到58.75%。结论细菌主要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其耐药性不断增高,医师在临床中要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重症监护室和呼吸内科。同时医师在临床中也要规范抗生素的应用,降低细菌的耐药性。

    作者:谢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吸入疗法的临床护理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吸入疗法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行吸入疗法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7.30豫)明显优于对照组(81.08豫),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接受吸入法治疗的同时予以临床护理干预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罗燕;曾传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生化分析仪与POCT血糖仪对血糖检测结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生化分析仪与POCT血糖仪对血糖检测结果。方法取2份低浓度(2.2mmol/L)和中浓度(7.00mmol/L)氟化钠抗凝的全血标本,分别使用3台POCT血糖仪对同一标本各测试20次,检测其精密度,取卫生部中心POCT室间质评价标本,在3台POCT血糖仪上分别测定其血糖,比较POCT血糖仪测定结果与相同组靶值的偏差,检测其准确度,并对比生化分析仪与POCT血糖仪对血糖检测结果。结果经过测定,3台仪器测定结果均在允许范围内通过POCT血糖仪检测,准确度较高,精密度检测,低浓度时变异系数为6.1~6.7%,中浓度时变异系数为2.0~2.3%,POCT血糖仪测定血清的结果低于生化分析仪的测定结果,两组比较结果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生化分析仪与POCT血糖仪对血糖检测结果相差不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晶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跌倒、坠床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结28例跌倒、坠床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发生跌倒、坠床的主要原因有护理人员安全防护意识淡薄,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病室环境因素、使用的药物、活动方式及患者个体因素密切相关,作者认为提高护理人员安全管理防范意识,做好入院评估,加大健康宣教力度,改善住院环境以及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安全措施是有效降低跌倒、坠床不良事件发生的关键。

    作者:陈曙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条形码追溯系统在普外科手术器械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条形码追溯系统在普外科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普外科手术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使用等环节进行条形码质量追溯。结果条形码追溯系统缩短了普外科手术器械的质量追溯时间。结论实施普外科手术器械质量条形码追溯管理完善了原来的质量管理机制,也为院感质量跟踪和追溯提供了依据。

    作者:顾爱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刍议人文关怀在手术室见习期护士管理中的作用

    手术室见习护士作为医疗机构未来的重点人才,需要从多方面给予人文关怀。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手术室见习护士的管理过于苛刻,很多护士都因为心理上的压力和工作上的压力,终未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医疗机构当中的患者数量与日俱增,手术室护士的紧缺,导致很多患者没有得到优质护理,出现了众多的恶性事件,同时影响了医患关系、护患关系的缓解。今后应在手术室见习期护士管理工作中,积极推行人文关怀,提高见习期护士的责任感与工作能力,为医疗机构培养更多的人才,促进医疗工作水平的提升。

    作者:刘显珠;许家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行动导向教学中通过病例实施启发式教学提升民族地区高职医学教育质量的探究

    目的:探究在行动导向教学中通过病例实施启发式教学对民族地区高职医学教育质量提升效果。方法选取我系临床大专12级全体学生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和转研组,比较组间对相同病例的分析处理能力及综合素质变化。结果实验组与转研组明显优于对照组(<0.01);实验组与转研组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中通过病例实施启发式教学,对培育学生自导式学习、探究、思考和意义建构能力的提升,在高职医学教育中具有其肥沃的土地和强大的教育生命力。

    作者:杨彩鸾;李树禄;尹勤芳;吴婷;李小松;黄德玉;肖芳梅;唐春丽;何丽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无痛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无痛护理技术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93例手术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护理组156例和对照组137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无痛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护理组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无痛护理用于手术室患者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患者生命特征的异常波动,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使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从而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素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应用实施人工流产术94例分析

    目的:观察和探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妇产科行无痛人流手术麻醉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妇产科收治的主动要求施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早孕患者188例,采用随机原则进行分组,每组94例患者。对照组早孕妇女在行手术前给予静脉注射丙泊酚进行麻醉,治疗组患者首先给予芬太尼注射液静注,之后给予丙泊酚注射液静注。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麻醉效果、镇痛效果、术后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及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94例患者麻醉剂镇痛效果100%,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苏醒时间及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进过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在人工流产麻醉过程中应用,麻醉及镇痛效果明显,并且手术苏醒时间短、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陈治俭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模式在双胎妊娠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双胎妊娠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双胎妊娠治疗的68例患者,将其按照病情、年龄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患者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在孕期、分娩期以及产褥期实施循证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围生期并发症发病率以及孕期焦虑情绪。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孕妇焦虑情绪等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双胎妊娠孕产妇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母婴的并发症情况,改善孕妇的焦虑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24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可以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降低血压,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杨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在妇科肿瘤腹腔镜围术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妇科肿瘤腹腔镜围术期的应用。方法将选定时期内的腹腔镜手术患者实行责任护士负责制,实行一对一的优质护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部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均由责任护士完成。结果妇科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通过专业护理人员全程优质护理,能够使患者疼痛减轻,将并发症减少,从而安全的度过围术期,达到增进患者健康的目的。结论优质护理在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休养环境的同时,还带给患者全新的健康理念和被尊重、被关注的良好感受,提高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让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早日康复。

    作者:高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肺结核咳血窒息先兆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肺结核咯血窒息先兆患者的临床护理效用,并了解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临床中更好地护理患者,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1月~2008年12月内收治的32例肺结核咯血患者,观察所有患者咯血早期征兆以及咯血期生理特点,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结果,并对医护人员的相关护理做出相应的评价。结果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后,病情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其中28例患者进过护理后,大咯血窒息现象明显减少,且患者的用药副反应、并发症等均有明显减少的现象[1]。结论对大咯血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并对肺结核咯血窒息先兆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对于提高患者转好率和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马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总结经验,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方法分析12例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手段及相关护理问题,初步总结该病护理要点。结果护理要点,主要包括生命体征及神志的观察、血生化监测,术后并发症防治,引流管护理及营养支持。结论通过精心护理,积极抗感染治疗,尽早防治并发症,注重管道护理,使其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李巧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产前健康教育对孕产妇焦虑和分娩的临床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产前健康教育对孕产妇焦虑情绪的改善及对分娩方式、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11月我院妇产科进行产前检查及分娩的孕妇1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各9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对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差异进行比较。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方式的不同及围产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护理前SAS及SD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组护理前,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显著降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改善孕产妇焦虑情绪,降低剖宫产率及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刀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应用及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科室在近期内接诊的6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并按照患者护理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A组33例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B组34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实施心理护理,就A、B组患者治疗后的SDS评分及SAQ评分情况进行记录比对。结果 A、B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其SDS、SAQ得分均较护理前有了明显的改善(<0.05);组间比对,B组患者的改善幅度优于A组患者(<0.05)。结论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的心理情绪,这对降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机率及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免疫学检验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分析

    免疫学检验是一门对免疫学技术以及免疫学技术应用在医学领域中的效果进行研究的学科。开展该课程的重要的一个目的则是,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用素质教育,以此培养出更多的具备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社会适应力以及创新精神的综合型医学检验人才。同时,如果想要有效的实施素质教育,并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则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完善教学方案,使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并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方法。

    作者:李燕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58例人性化护理用于胃癌手术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于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3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8例和对照组125例。两组手术前后均给予常规药物和生命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优良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或<0.01)。结论人性化护理用于胃癌手术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海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肾功能衰竭80例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门诊及住院部8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腹膜透析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总并发症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肾功能衰竭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是临床上治疗肾功能衰竭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美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超声治疗55例宫颈炎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并探究超声治疗宫颈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我院收治的110例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超声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微波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症状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患者宫颈炎恢复过程中阴道排液、结痂渗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超声治疗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医学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龙金芝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